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 被引量:580
1
作者 顾东风 Reynolds K +17 位作者 杨文杰 陈恕凤 吴锡 段秀芳 蒲晓东 徐丽华 吴先萍 陈祥福 魏仁敏 陈娜萦 吴天一 姚才良 牟建军 马义峰 晓飞 Whelton P 何江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8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提供关于我国35~74岁一般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及其主要组成成分患病率的最新资料。方法我们于2000~2001年在全国35~74岁的成年人群中代表性地选择了15540例个体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04年度推荐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提供关于我国35~74岁一般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及其主要组成成分患病率的最新资料。方法我们于2000~2001年在全国35~74岁的成年人群中代表性地选择了15540例个体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04年度推荐的有关中国人MS的标准诊断MS和进行组分分类。结果男女合计,年龄未标化的MS患病率为16.5%。年龄标化后的MS患病率,男女分别为10.0%和23.3%;年龄标化后的患病率,北方和南方地区分别为23.3%和11.5%,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别为23.5%和14.7%。我国北方居民的MS患病率高于南方居民,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结论我国成年人中有相当比例的个体患有MS。这些结果提示我国亟需制定面向全国的预防、检测和治疗MS的卫生策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成年人 代谢综合征 MS 糖尿病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于情 黄艳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 ,为采取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量表 ,调查武汉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 479人。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 1 3.8% ;有过自杀 /自伤行为、抑郁、焦虑及神经质等心... 目的 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 ,为采取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量表 ,调查武汉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 479人。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 1 3.8% ;有过自杀 /自伤行为、抑郁、焦虑及神经质等心理问题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有显著影响。结论 对有过自杀 /自伤行为的大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对大学生情绪方面的辅导 ,防止抑郁情绪的产生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 ,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是预防自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意识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下载PDF
构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传递链的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肖菲 刘义兰 +4 位作者 万青 李燕玲 代艺 左晓燕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3期921-925,共5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链中各层级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院内科、外科8个病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对护理管理人员、护理人员、护生也实...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链中各层级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院内科、外科8个病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对护理管理人员、护理人员、护生也实施人文关怀。对照组仅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实施半年后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生及病人发放相应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理管理者关怀特征量表总分为(98.19±9.08)分,护理人员关怀行为自评量表总分为(108.01±12.52)分,护生人文关怀量表总分为(179.74±11.52)分,病人人文关怀满意度总分为(77.57±9.52)分;对照组分别为(90.36±12.27)分、(101.02±14.62)分、(171.19±18.48)分、(74.40±11.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长尊重他人的需求维度与护理人员对他人的尊重维度呈正相关(r=0.27),护士护理专业知识及技术得分与病人对提供良好技术得分呈正相关(r=0.30)。[结论]通过对护理管理人员、护理人员、护生实施人文关怀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人文关怀 传递链
下载PDF
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敏 邢艳菲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9-430,432,共3页
目的了解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市4所中学的1294名中学生,利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的部分条目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进行... 目的了解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市4所中学的1294名中学生,利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的部分条目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等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为18.39%,女性自杀意念的报告率显著高于男性,有自杀意念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患有慢性病、母亲的职业是“文卫科技”人员(参照组为工人)、冲动倾向、过去1月饮酒的天数、学习焦虑倾向、过去7d玩电子游戏(包括网络游戏)的时间、对人焦虑倾向是中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其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意念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下载PDF
中学生儿童期虐待相关因素及心理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敏 邢艳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0-31,3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学生儿童期虐待的相关因素及对其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自尊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某市4所中学1 337名中学生进行匿名调查。对儿童期虐待的相关因素、受虐史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广义线性回归... 【目的】探讨中学生儿童期虐待的相关因素及对其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自尊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某市4所中学1 337名中学生进行匿名调查。对儿童期虐待的相关因素、受虐史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除情感虐待外,男生CTQ-SF得分均高于女生。单因素结果表明,患有慢性病、厌恶学习、学习成绩下降等、父母期望过高、父母再婚、父母有童年受虐史、曾经历不良生活事件的学生受虐危险性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学习态度、父母的期望是否过高、性别、学习成绩,是否患慢性病、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是否有童年受虐史及经历不良事件是中学生儿童期虐待影响因素;受虐危险性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儿童期虐待影响因素较多,对心理健康危害大,应积极进行预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儿童期虐待 相关因素 心理影响
下载PDF
父母关系及亲子沟通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孔金旺 梁修云 +2 位作者 孟仙 刘晶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父母关系及亲子沟通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影响内容,为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武汉市8所初级中学的3 5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量表)及自编量表进行问卷调... 目的探讨父母关系及亲子沟通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影响内容,为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武汉市8所初级中学的3 5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量表)及自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心理问题的阳性率为23.93%,具有和谐父母关系的学生与不和谐父母关系的学生、良好亲子沟通的学生与不良亲子沟通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的因子得分及MHT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率较高,迫切需要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和谐的父母关系、缺乏正常的亲子交流可能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关系 精神卫生 学生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22市少女月经初潮年龄及性心理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胡虞志 余毅震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4,共3页
1991~1992年对全国22市8069名少女的月经初潮年龄及性心理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初潮平均年龄以重庆市最早(12.51岁),以拉萨市最晚(13.72岁),各市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与以往同类资料对比,初潮年龄明星提前(最多提前20.5个月... 1991~1992年对全国22市8069名少女的月经初潮年龄及性心理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初潮平均年龄以重庆市最早(12.51岁),以拉萨市最晚(13.72岁),各市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与以往同类资料对比,初潮年龄明星提前(最多提前20.5个月/10年);手淫及性冲动率,早恋及渴望与异性交往现象,经济特区一般多于大、中小城市;高中少女普遍多于初中;对性知识的需求.特区少女最迫切(占92.3%),以青春期卫生知识居首位(69.7%~78.1%):性必理行为与其性发育成熟程度有一定关联;手淫率及渴望与异性交往回答率均与月经来潮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 初潮 性心理行为 性发育 性心理
下载PDF
武汉地区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玮 廖金莲 +1 位作者 丁谦朴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 :了解中专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应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 ,对武汉地区 3所不同类型中等专业学校的 1 4 6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武汉中专学生中SCL - 90各因子均值明显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的比例为 2... 目的 :了解中专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应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 ,对武汉地区 3所不同类型中等专业学校的 1 4 6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武汉中专学生中SCL - 90各因子均值明显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的比例为 2 0 .44%~ 40 .62 %。具有一项因子分≥ 3分的学生人数 2 1 4人 ,发生率是 1 4 .59%。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偏执、人际关系。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卫生状况 SCL-90 中专生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余毅震 黄艳 +2 位作者 梁勇 胡虞志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3年第6期369-370,共2页
目的 :了解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家庭环境质量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 1 4 9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 :1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较高 ,达到1 8.1 3% ,在各类心理卫生... 目的 :了解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家庭环境质量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 1 4 9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 :1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较高 ,达到1 8.1 3% ,在各类心理卫生问题中 ,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抑郁较多见 ;2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家庭环境质量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 ,学生心理卫生状况除与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人际关系以及学校风气等有关外 ,与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环境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家庭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青少年 心理卫生问题 影响因 的研究 家庭环境质量 父母教育方式
下载PDF
武汉市高中生学业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唯博 陈倩 +1 位作者 叶小舟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高中生学业压力来源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指导学生解压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样本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各一所。选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量表(SSA)、中学生心理健康... 目的了解武汉市高中生学业压力来源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指导学生解压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样本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各一所。选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量表(SSA)、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846名学生进行调查访问。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等。结果不同年级、学校类别、监护人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养方式方面,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3.8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轻度50.35%,中度12.53%,重度0.95%。不同心理健康状态的学生学业压力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SSA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结论中学生学业压力受年级、照料人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及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学业压力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家庭及学校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压力 心理健康 高中生
下载PDF
中国贫困地区特困家庭经济、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分析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毛丽梅 方鹏骞 +3 位作者 杨年红 绍海 赵要武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2年第7期406-409,共4页
对实施 项目扶贫基金计划的部分项目县的目标人群进行抽样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 ,对项目地区扶贫和非扶贫家庭的经济。
关键词 中国 特困家庭 贫困地区 健康状况 卫生服务利用 扶贫 经济状况
下载PDF
医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及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燕 《医学与社会》 2006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及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拟量表对482名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调查,并做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大学生无抑郁或极轻微192人占39.8%;轻度209人占43.4%;中度58人占12%;重...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及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拟量表对482名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调查,并做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大学生无抑郁或极轻微192人占39.8%;轻度209人占43.4%;中度58人占12%;重度23人占4.8%。生源地、父亲文化程度、专业满意度、人际关系的敏感、学习压力的大小、丧失因子、受惩罚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家庭类型和经济情况对医学专业大学生抑郁情绪产生关系不大(P>0.05)。结论要重视学生中存在的抑郁情绪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消除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抑郁情绪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于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159-165,共7页
目前 ,在世界各国自杀依旧是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估计 ,全球每年有10 0万以上的人自杀身亡 ,中国在 2 0万以上。而大学生自杀率为同龄一般人口的 2~ 4倍 ,为2 0 / 10万左右 ,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自... 目前 ,在世界各国自杀依旧是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据WHO估计 ,全球每年有10 0万以上的人自杀身亡 ,中国在 2 0万以上。而大学生自杀率为同龄一般人口的 2~ 4倍 ,为2 0 / 10万左右 ,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自杀在大学生总体中只占极小比例 ,但由于生命的不可逆性 ,它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后果和创伤却是十分惨痛的 ,可能会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及社会环境的稳定。对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以期为大学生自杀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心理类型 大学生 影响因素 干预策略
下载PDF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书婷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武汉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某医院患者安全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中2009-2014年的自杀数据,详细查阅自杀患者的病历资料,访谈经历患者自杀的护士、... 目的探讨武汉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某医院患者安全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中2009-2014年的自杀数据,详细查阅自杀患者的病历资料,访谈经历患者自杀的护士、护士长及医生等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运用频数和百分比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发生自杀事件37例,其中女性23例(62.2%),男性14例(37.8%),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中年患者人数最多,共17例(46.0%);自杀时间以住院1周内多见,共18例(48.6%);自杀时段以凌晨2:00-6:00为主,共15例(40.5%);自杀方式以跳楼为主,共17例(占46.0%);自杀患者疾病种类以癌症患者最为多见,共25例(67.6%)。结论综合医院需要加大对住院患者自杀的研究、评估和干预,呼吁更多的医院管理者、临床医生、护士以及家属、甚至患者参与到预防自杀的队伍中来,最大程度地降低住院患者的自杀率,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住院患者 自杀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项目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和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静 +2 位作者 孙春阳 刘慧燕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了解项目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和满意度。方法:抽取沈阳、成都UHPP项目区1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拦截法对290名就诊病人和342名所辖居民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和满意度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居民的主要就诊机构... 目的:了解项目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和满意度。方法:抽取沈阳、成都UHPP项目区1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拦截法对290名就诊病人和342名所辖居民进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和满意度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居民的主要就诊机构,主要原因是方便(90%以上);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缺乏全面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体上满意,不满意的原因集中在就诊费用和医生的技术水平方面。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居民的利用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城市社区卫生与贫困救助项目(UHPP) 社区民居 社区卫生服务 利用 满意度
下载PDF
学习障碍儿童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汉荣 余毅震 +2 位作者 蒙衡 黄艳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0-491,共2页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 (LD)儿童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对改善LD儿童心理行为的效果评价。方法 分设干预组、LD对照组、学业一般组、学业优秀组。对各组儿童进行厌学情绪、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测定 ,并对干预组儿童进行 2年心理辅导干预。结果...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 (LD)儿童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对改善LD儿童心理行为的效果评价。方法 分设干预组、LD对照组、学业一般组、学业优秀组。对各组儿童进行厌学情绪、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测定 ,并对干预组儿童进行 2年心理辅导干预。结果 LD儿童和学业一般、学业优秀儿童在厌学情绪、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心理健康测量总分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均分结果显示LD组 >学业一般组 >学业优秀组。心理辅导后 ,干预组儿童在厌学情绪、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心理健康测量的总分均明显下降 ,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居住环境、活动机会性、社会心理状况、社会环境状况、生活质量总分则显著提高 ,且心理辅导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干预组与LD对照组比较 ,在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方面的上述各项指标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LD组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心理辅导有助于改善LD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精神卫生 心理疗法 开导式情感 学习障碍
下载PDF
武汉市流动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的关系调查 被引量:10
17
作者 易艳红 陈艳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5333-5336,共4页
目的:比较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孤独感状况的差异,探索流动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的关系。方法:在武汉市随机抽取3所小学3~6年级小学生,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同伴提名和友谊质量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 目的:比较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孤独感状况的差异,探索流动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的关系。方法:在武汉市随机抽取3所小学3~6年级小学生,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同伴提名和友谊质量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流动儿童孤独感得分(32.29±10.25)高于非流动儿童(29.96±1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动儿童孤独感检出率也高于非流动儿童(12.55%vs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伴接纳和积极友谊质量都能负向预测孤独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388,-0.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极友谊质量在孤独感与同伴接纳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结论: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得分、发生率均高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友谊质量能够预测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孤独感 同伴接纳 友谊质量
原文传递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自我意识的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慧 +2 位作者 梁修云 易艳红 孟仙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5-566,共2页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其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为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家长问卷)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武汉市4所小学1 503名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其与自我意识的关系,为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卷(家长问卷)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武汉市4所小学1 503名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龄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9.6%。自我意识各维度与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显示,合群、焦虑、行为和幸福满足的高自我意识是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保护因素。结论高自我意识可以抑制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提高自我意识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自我评价(心理学)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武汉市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梁修云 孔金旺 +3 位作者 胡慧文 孟仙 刘恵琳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索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通过家庭干预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在武汉市整群抽取6所中学初一学生2 435名,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其进行测试。结果初中生心... 目的探索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通过家庭干预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在武汉市整群抽取6所中学初一学生2 435名,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其进行测试。结果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检出率为24.4%,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性别不同、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结论武汉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且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教育 对比研究 学生
原文传递
儿童少年心理问题干预研究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年红 吴汉荣 +2 位作者 余毅震 黄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13-814,共2页
用厌学情绪量表及心理健康诊断测检 (MHT)对武汉市某小学三~四年级部分学生及五年级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情况调查。共查出有情绪问题儿童 49名 ,其中男生 2 7名 ,女生 2 2名 ,均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及焦虑倾向。对上述儿童进行为期 ... 用厌学情绪量表及心理健康诊断测检 (MHT)对武汉市某小学三~四年级部分学生及五年级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情况调查。共查出有情绪问题儿童 49名 ,其中男生 2 7名 ,女生 2 2名 ,均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及焦虑倾向。对上述儿童进行为期 1 2周的集体心理辅导 ,内容主要包括树立自信、体验快乐与成功、非语言情感交流、正确发泄愤怒等 ,以期通过每周一次的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同学树立自信心 ,培养自控能力 ,促进同学间的交往和友谊 ,密切师生关系 ,改善不良情绪。 1 2周后重测厌学情绪量表和MHT。结果表明 ,学生厌学情绪和焦虑倾向均明显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 儿童 心理问题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