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闽西苏区互济会的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
1
作者 张侃 《古田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1-68,共8页
大革命时期,福建地区互济会以城市“反白”斗争为主。随着闽西等地根据地建设的展开,革命重心转向以闽西苏区为代表的乡村社会,互济会组织也发生了变化。闽西地区建立“省-县-区-乡-村”的体系。互济会作为苏维埃政权建设和赤白军事斗... 大革命时期,福建地区互济会以城市“反白”斗争为主。随着闽西等地根据地建设的展开,革命重心转向以闽西苏区为代表的乡村社会,互济会组织也发生了变化。闽西地区建立“省-县-区-乡-村”的体系。互济会作为苏维埃政权建设和赤白军事斗争的辅助机构,以慰劳伤病员、救济饥荒、募捐善款及动员群众购买公债等为工作内容。为了使互济会更有效服务于苏区革命,中央苏区的财政、纪检、审计等部门加强了对互济会经费收支管理,相关制度成为探索苏区财政治理的举措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 苏区 互济会 组织体系 财政制度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传统农业景观变迁及其空间转移
2
作者 衷海燕 林资龙 +1 位作者 黄耿 《农业考古》 2020年第6期207-214,共8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至隋唐时期仍然人口稀少,且集中在地势稍高的丘陵地带从事较原始的农业生产,修建小型水利设施即可保护农业生产。农业的大规模开发始于宋,尤其是南宋以后,大量移民涌入广东,并深入到珠三角地区,从而带动农业景观也从山地... 珠江三角洲地区至隋唐时期仍然人口稀少,且集中在地势稍高的丘陵地带从事较原始的农业生产,修建小型水利设施即可保护农业生产。农业的大规模开发始于宋,尤其是南宋以后,大量移民涌入广东,并深入到珠三角地区,从而带动农业景观也从山地丘陵扩展至沙洲滩地。水利设施的修建、土地开发及稻作技术的发展,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改变了岭南瘴气环绕的恶劣自然环境,向宜居环境转化。至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农业景观亦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沙田的大片开发、堤围的大量修建以及桑基鱼塘的迅猛发展、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促使珠三角在清代成为全国农业最兴旺发达区之一,农业景观由山地丘陵、平原沙洲向河海滩地发展。受国际市场与环境影响,珠三角农业生态系统亦不断变化,以基塘为核心的水面景观由顺德、南海为中心的西北部三角洲往西南部三角洲扩展,至清中后期再往中部、东部三角洲发展,并直至珠江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农业景观 农业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