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GB-D行为识别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建芳 +1 位作者 郑伟诗 赖剑煌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9-840,共12页
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很重要的一个研究问题,其在安全监控、机器人设计、无人驾驶和智能家庭设计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基于传统RGB视频的行为识别方法由于容易受背景、光照等行为无关因素的影响,导致识别精度不高.廉价RGB-D... 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很重要的一个研究问题,其在安全监控、机器人设计、无人驾驶和智能家庭设计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基于传统RGB视频的行为识别方法由于容易受背景、光照等行为无关因素的影响,导致识别精度不高.廉价RGB-D摄像头出现之后,人们开始从一个新的途径解决行为识别问题.基于RGB-D摄像头的行为识别通过聚合RGB、深度和骨架三种模态的行为数据,可以融合不同模态的行为信息,从而可以克服传统RGB视频行为识别的缺陷,也因此成为近几年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系统地综述了RGB-D行为识别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展望.首先,对近年来RGB-D行为识别领域中常用的公共数据集进行简要的介绍;同时也系统地介绍了多模态RGB-D行为识别研究领域的典型模型和最新进展,其中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等深度学习技术在RGB-D行为识别的应用;最后,在三个公共RGB-D行为数据库上对现有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B-D 行为识别 骨架点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凌昌全教授辨治标准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晚期肝癌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砚南 +1 位作者 洪靖 姚曼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6期26-34,共9页
目的总结凌昌全教授辨治既往接受过标准系统性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晚期肝癌用药规律,并挖掘核心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凌昌全教授治疗晚期肝癌标准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患者数据库,对数据库内中药进行频次统计、中药属性分析、关联... 目的总结凌昌全教授辨治既往接受过标准系统性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晚期肝癌用药规律,并挖掘核心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凌昌全教授治疗晚期肝癌标准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患者数据库,对数据库内中药进行频次统计、中药属性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挖掘核心药物组合。使用公共数据库收集核心药物的作用靶点和肝癌疾病的靶点,取交集获得核心药物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获得关键靶点,应用基因本位(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方法挖掘作用机制,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评估关键作用靶点的临床意义。结果在纳入的260份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主要为猫人参、石见穿、鸡内金、山慈菇、山楂炭、山药等;四气以平性为主,五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脾经为主。获得核心药物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132个,其中关键靶点为TP53、AKT1、IL6、MYC、TNF等,涉及的机制主要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途径、乙型肝炎以及细胞凋亡、增殖、迁移等。结论凌昌全教授辨治标准治疗失败或不耐受的晚期肝癌以补虚为主,兼清热、利水渗湿、消食等治法。用药着重选择性平味甘归脾肝经的药物,其核心药物抗肝癌机制涉及多靶点、多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原发性肝癌 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凌昌全教授治疗胃癌术后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汪猛 姚曼 +2 位作者 翟笑枫 徐晓婉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2期8-16,共9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凌昌全教授治疗胃癌术后的用药规律,并挖掘核心处方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凌昌全教授治疗胃癌术后患者所建立的门诊病历资料为基础,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并进行关联...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凌昌全教授治疗胃癌术后的用药规律,并挖掘核心处方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凌昌全教授治疗胃癌术后患者所建立的门诊病历资料为基础,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挖掘核心药物组合。使用公共数据库收集核心处方的作用靶点和胃癌疾病的靶点,取交集获得核心处方治疗胃癌的潜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获得关键靶点,应用GO、KEGG富集分析方法挖掘作用机制,基于TCGA临床数据评估关键作用靶点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结果凌昌全教授治疗胃癌术后使用频次较高的为甘平补虚及脾经类药物,核心处方包括猫人参、石见穿、生白术、陈皮、山药、麦冬、鸡内金、六神曲、麦芽、山楂炭等药物。获得核心处方治疗胃癌的潜在靶点381个,其中关键靶点为AKT1、TP53、TNF、IL6、JUN、CASP3、VEGFA等,涉及的机制主要包括PI3K-Akt、HIF-1、NF-kappa B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单羧酸和精氨酸代谢以及细胞凋亡、衰老、坏死性凋亡、迁移等,且关键靶点AKT1、TP53、TNF的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结论经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获得了凌昌全教授治疗胃癌术后以健脾解毒为基本治则的用药规律,其核心处方抗胃癌机制涉及多靶点、多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药 生物信息学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