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糖体基因ITS作为苎麻疫霉、恶疫霉分类辅助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正光 郑小波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5-491,共7页
以2个雄器大多围生、少数侧生的苎麻疫霉菌株与1个雄器侧生、偶有围生的恶疫霉菌株为材料,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扩增3个供试菌株核糖体基因的ITS1和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是苎麻疫... 以2个雄器大多围生、少数侧生的苎麻疫霉菌株与1个雄器侧生、偶有围生的恶疫霉菌株为材料,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扩增3个供试菌株核糖体基因的ITS1和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是苎麻疫霉的ITS1和ITS2分别由206和453个碱基组成, 而恶疫霉则分别由218和415个碱基组成。2个供试苎麻疫霉菌株的ITS1和ITS2的碱基序列同源性均分别为100%。苎麻疫霉和恶疫霉ITS1同源性为74.9%,其中中间区域40bp-164bp之间在两种间变异丰富,同源性只有59.4%,而1bp-39bp和165bp-239bp两区域的同源性分别为92.3%和92.1%; ITS2在两种疫霉菌间的同源性为71.0%。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和恶疫霉ITS的碱基序列有明显差异。上述结果提示,ITS区域碱基序列可区分苎麻疫霉和恶疫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疫霉 恶疫霉 核糖体基因 碱基序列 分类
下载PDF
福建省大豆疫病病原鉴定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50
2
作者 陈庆河 翁启勇 +1 位作者 郑小波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从福建省龙海大豆根腐病株上分离的疫霉菌株中,选取6个代表菌株,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致病性、寄主范围鉴定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疫霉属真菌,在黑麦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丝致密、无隔,形成菌丝膨大体,近直角... 从福建省龙海大豆根腐病株上分离的疫霉菌株中,选取6个代表菌株,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致病性、寄主范围鉴定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疫霉属真菌,在黑麦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丝致密、无隔,形成菌丝膨大体,近直角分支,分支处稍缢缩。水培后产生大量椭圆形孢子囊,不形成乳突,通过内层出方式产生新孢子囊,游动孢子在孢子囊内形成,同宗配合,藏卵器球形,雄器侧生;接种后可出现典型的大豆疫病症状;人工接种只侵染大豆、豇豆和菜豆等少数豆科植物。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大豆疫霉的ITS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8%,仅有2个碱基的差异,结合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将这些病原菌鉴定为Phytophthora sojac.这是首次报道大豆疫霉菌在福建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大豆疫病 病原鉴定 核糖体 DNA-ITS序列分析
下载PDF
植物免疫研究与抗病虫绿色防控:进展、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45
3
作者 张杰 董莎萌 +12 位作者 赵建华 陈学伟 郭惠珊 何光存 何祖华 康振生 李毅 彭友良 国梁 周雪平 周俭民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79-1507,共29页
植物免疫学是研究植物与病原生物互作的学科.同动物一样,植物也具有强大的先天免疫系统,其本质是通过对病毒、细菌、真菌、卵菌、线虫、昆虫、寄生植物等病原生物的识别激活防卫反应,拒阻病原生物的侵害;而病原生物则能够逃避或抑制宿... 植物免疫学是研究植物与病原生物互作的学科.同动物一样,植物也具有强大的先天免疫系统,其本质是通过对病毒、细菌、真菌、卵菌、线虫、昆虫、寄生植物等病原生物的识别激活防卫反应,拒阻病原生物的侵害;而病原生物则能够逃避或抑制宿主植物的识别和防卫反应,在植物上引起病虫害.20年来,我国植物免疫研究取得巨大进步,与国际同行相比,在多个研究方向实现了并跑,在少数方向实现了领跑,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基因 抗虫基因 感病基因 免疫受体 激发子 效应蛋白 信号转导 小RNA
原文传递
大豆疫霉的ITS分子检测 被引量:34
4
作者 立安 张文利 +2 位作者 良华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41,共4页
根据大豆疫霉及其近缘卵菌ITS序列差异设计了一对寡聚核苷酸引物 ,用于对包括大豆疫霉在内的 2 0种真菌的PCR检测。结果表明 :在优化的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下 ,该对引物只在大豆疫霉为模板的扩增体系中具有一 330bp的扩增产物 ,表现出强... 根据大豆疫霉及其近缘卵菌ITS序列差异设计了一对寡聚核苷酸引物 ,用于对包括大豆疫霉在内的 2 0种真菌的PCR检测。结果表明 :在优化的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下 ,该对引物只在大豆疫霉为模板的扩增体系中具有一 330bp的扩增产物 ,表现出强特异性。利用该特异引物可稳定地从含有大豆疫霉游动孢子或卵孢子的土壤及其发病组织中检测出病原菌。该检测方法对大豆疫霉游动孢子和卵孢子的检测理论精度可达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 病菌 核糖体 基因区段 寡聚核苷酸 特异引物 分子检测
下载PDF
西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32
5
作者 唐建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28-2035,共8页
【目的】探索西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的分子检测技术,为西瓜、甜瓜等生长期和采后炭疽病的快速、准确鉴定和检测提供技术和方法。【方法】根据GeneBank中Colletotrichum属的24个种ITS序列,比较设计出1对引物CY1/CY2(CY... 【目的】探索西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的分子检测技术,为西瓜、甜瓜等生长期和采后炭疽病的快速、准确鉴定和检测提供技术和方法。【方法】根据GeneBank中Colletotrichum属的24个种ITS序列,比较设计出1对引物CY1/CY2(CY1:5′-CTTTGTGAACATACCTAACC-3′;CY2:5′-GGTTTTACGGCAGGAGTG-3′);进一步利用RAPD随机引物扩增西瓜炭疽菌C.orbiculare和菜豆炭疽菌C.lindemuthianum,找出在C.orbiculare中的特异性条带,经过克隆、测序后,设计出1对SCAR引物RB/RC。【结果】引物CY1/CY2可以特异的从C.orbiculare和C.lindemuthianum菌株中扩增到1条442 bp的条带,将这2个种的炭疽菌和其它炭疽菌种以及其它真菌种分开。引物RB/RC可以特异地在C.orbiculare中扩增出1条216 bp条带,将C.orbiculare和C.lindemuthianum分开。采用2对引物组成双重PCR,将C.orbiculare进行特异性扩增,可获得442 bp和216 bp的2条特异性条带。【结论】利用上述2对引物组成双重PCR检测体系,快速鉴定C.orbiculare,并且能够直接在植物组织中将西瓜炭疽菌C.orbiculare检测出来,灵敏度可以达到1pg.μ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分子检测 双重PCR
下载PDF
木霉对辣椒疫霉菌抑制作用的超微结构与细胞化学 被引量:29
6
作者 胡东维 徐颖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100,共6页
哈茨木霉菌株NF9和TC3对辣椒疫霉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超微结构与细胞化学研究表明,木霉菌丝能够缠绕并寄生疫霉菌菌丝,且重寄生作用主要发生在培养基内的菌丝上。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木霉菌可直接水解和破坏疫霉菌菌丝,说明木霉抑... 哈茨木霉菌株NF9和TC3对辣椒疫霉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超微结构与细胞化学研究表明,木霉菌丝能够缠绕并寄生疫霉菌菌丝,且重寄生作用主要发生在培养基内的菌丝上。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木霉菌可直接水解和破坏疫霉菌菌丝,说明木霉抑菌作用的主要机制是直接向外分泌水解酶分解疫霉的细胞壁及细胞质,而不是重寄生作用。不同培养基对木霉的重寄生作用有重要影响,减少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可以增强木霉的重寄生作用和抑菌效果。此外,在菌落生长后期,疫霉的新生菌丝均可侵染自身的老菌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寄生作用 生物防治 免疫金标记 木霉 辣椒疫霉菌 抑制作用 超微结构 细胞化学
下载PDF
大豆疫霉和苜蓿疫霉rDNA 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正光 郑小波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2-548,共7页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分别扩增了Phytophthora sojae的5个菌株(Pg1、Pg2、Pg3、CN1和S317)和1个P. medicaginis (菌株44390)的ITS1与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Bioedit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PCR分别扩增了Phytophthora sojae的5个菌株(Pg1、Pg2、Pg3、CN1和S317)和1个P. medicaginis (菌株44390)的ITS1与ITS2,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序列测定。根据Bioedit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ethods分析法将上述序列和Genbank中已登录的P. sojae、P. medicaginis、P. megasperma和P.trifolii等4个形态学种10个登录菌株的ITS1与ITS2碱基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是聚类组与形态学种有一定差别,4个种16个菌株分成7个聚类组。结果表明,分别属于同一形态学种且可聚为一组的不同个体之间的ITS碱基序列遗传相似性最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形态学上属于不同种的个体的ITS可以聚为一组。上述结果提示L41385可能不属于P. sojae, L41380可能属于是P. trifolii,P. megasperma仍是一个复合种。同时提示ITS DNA碱基序列可以区分形态学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HTHORA megasperma P.trifolii 形态学种 聚类组
下载PDF
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8
作者 郑小波 陆家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9-31,共3页
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的研究现状王源超,郑小波,陆家云(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210095)甲霜灵(metalaxyl)属酰基丙氨酸类杀菌剂,1977年由瑞士汽巴一嘉基公司生产,用以防治包括疫霉菌在内的卵菌所致植物病害,具强... 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的研究现状王源超,郑小波,陆家云(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210095)甲霜灵(metalaxyl)属酰基丙氨酸类杀菌剂,1977年由瑞士汽巴一嘉基公司生产,用以防治包括疫霉菌在内的卵菌所致植物病害,具强内吸性和治疗、保护作用。该药剂最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霉菌 甲霜灵 杀菌剂 抗性 群体动态
下载PDF
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群体遗传结构的ISSR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子迎 +1 位作者 张正光 郑小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5-223,共9页
为探究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的遗传关系,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技术,对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福建省和美国的3个大豆疫霉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13个ISSR引物对供试的111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扩增,共得到102个ISS... 为探究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的遗传关系,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技术,对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福建省和美国的3个大豆疫霉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13个ISSR引物对供试的111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扩增,共得到102个ISSR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8个,占86%。遗传变异分析表明,美国群体具有更高的遗传变异度;Nei’s遗传相似性和主成分分析均显示,中国福建群体与美国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高,而福建群体与黑龙江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最低;聚类分析显示,供试菌株在88%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区分为7个聚类组,且美国群体分布于更多的聚类组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表明美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综合分析表明,本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关于美国的大豆疫霉可能来源于中国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 遗传多样性 起源 地理分布
下载PDF
Ca^(2+)信号途径参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的调控 被引量:20
10
作者 立安 +1 位作者 李昌文 郑小波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7-465,共9页
为了确定Ca2+信号途径是否参与、在哪一时期参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过程的调控,用四种可从不同位点阻断Ca2+信号途径的抑制剂分别处理分生孢子,观察抑制剂对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过程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a2+螯合剂EGTA... 为了确定Ca2+信号途径是否参与、在哪一时期参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过程的调控,用四种可从不同位点阻断Ca2+信号途径的抑制剂分别处理分生孢子,观察抑制剂对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过程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a2+螯合剂EGTA、Ca2+通道抑制剂Verapamil、抑制磷脂酶C活性的抑制剂U-73122、影响钙调素与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作用位点的抑制剂KN-93,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过程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同一浓度下,抑制剂对附着胞形成过程的抑制作用大于孢子萌发过程;抑制剂影响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过程在萌发早期(1~4h)最有效;在完全被抑制、不能萌发的孢子内出现了许多颗粒状囊泡;抑制剂可使附着胞形态明显变小甚至不能形成。以上结果表明钙信号途径参与了稻瘟病菌孢子萌发及疏水条件下附着胞形成过程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剂 孢子萌发抑制率 附着胞形成抑制率 附着胞形态
下载PDF
非洲菊根腐病病原的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正光 郭成宝 +1 位作者 郑小波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2-396,共5页
从南京花卉苗圃的非洲菊腐烂病植株的根部分离到46株真菌菌株,将所有菌株回接到健康的植株上,结果发现只有11个疫霉菌菌株可以引起非洲菊典型的根腐病症状。对上述疫霉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核糖体DNA-IT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为所有菌株... 从南京花卉苗圃的非洲菊腐烂病植株的根部分离到46株真菌菌株,将所有菌株回接到健康的植株上,结果发现只有11个疫霉菌菌株可以引起非洲菊典型的根腐病症状。对上述疫霉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核糖体DNA-IT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为所有菌株在LBA平板上菌落圆形、呈放射状、菌丝致密、气生菌丝较丰富、菌丝无隔,能形成大量菌丝膨大体,水培后产生大量椭圆形孢子囊,孢子囊无乳突,游动孢子在孢子囊内形成。进一步克隆并分析供试菌株核糖体DNA-ITS区域的序列,结果是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隐地疫霉的ITS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87%,仅有1个碱基的差异,进一步明确了本研究中从非洲菊腐烂病植株根部分离的病原菌为隐地疫霉(Phytophthora cryptog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地疫霉 非洲菊 核糖体DNA-ITS
下载PDF
棉花疫病菌和辣椒疫病菌核糖体基因ITS区域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丁国云 +1 位作者 马志 李德葆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36,共4页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域 (ITS)通用引物 ,PCR扩增棉花疫病菌、辣椒疫病菌核糖体基因的ITS1和ITS2 ,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 :棉花疫病菌的ITS1和ITS2分别由 2 0 6和 45 3个碱基组成 ,而辣椒疫病菌则分别由 ... 采用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域 (ITS)通用引物 ,PCR扩增棉花疫病菌、辣椒疫病菌核糖体基因的ITS1和ITS2 ,并对PCR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 :棉花疫病菌的ITS1和ITS2分别由 2 0 6和 45 3个碱基组成 ,而辣椒疫病菌则分别由 174和 432个碱基组成。棉花疫病菌两个菌株之间ITS1和ITS2的同源性均高达 10 0 % ,而棉花疫病菌和辣椒疫病菌ITS1同源性为 70 9% ,其中中间区域 5 2~ 178bp在两种间变异丰富 ,同源性只有 5 4 3% ;ITS2在两种疫霉菌间的同源性为 70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疫病菌 辣椒疫病菌 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
下载PDF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30
13
作者 高学文 +2 位作者 邵敏 吴耀清 郑小波 《高等农业教育》 2007年第5期68-69,92,共3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广适型”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了系列改革。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对于充分调动...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广适型”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了系列改革。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植物病理学 教学改革 实践探索
下载PDF
棉疫病菌90kD胞外蛋白激发子生物活性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正光 郑小波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3-218,共6页
对棉疫病菌 (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 90 k D胞外蛋白激发子的生物活性与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用不同浓度的激发子处理烟叶测定其诱发过敏反应的有效浓度 ,结果是所测定的0 .5~ 10 0 nmol/ L各浓度均可诱发过敏反应 ,但 10 0 pmol... 对棉疫病菌 (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 90 k D胞外蛋白激发子的生物活性与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用不同浓度的激发子处理烟叶测定其诱发过敏反应的有效浓度 ,结果是所测定的0 .5~ 10 0 nmol/ L各浓度均可诱发过敏反应 ,但 10 0 pmol/ L不能诱发过敏反应 ,表明该激发子诱导烟草产生过敏反应的最低有效浓度在 10 0 pmol/ L~ 0 .5 nmol/ L之间。该激发子可诱导不同烟草 (Nico-tiana tabacum L .)品种产生过敏反应 ,但不能诱导辣椒 (Capsicum annuum L .)和茄子 (Solanum me-longena L.)等茄科作物及棉花 (Gossypium arboreum L inn.)发生过敏反应 ,初步表明该激发子诱导植物发生过敏反应具有一定的专化性。以 10 nmol/ L激发子溶液处理烟叶后分别于第 0、2 4、4 8和 72 h接种烟草疫霉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结果证明该激发子可以诱导烟草产生抗性反应 ,其抗性以处理后立即接种烟草疫霉为最强 ,接种后 4 8h防效达 6 8%,以后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激发子分别经 p H值 2~ 14的水溶液 2 5℃处理 30 min,或分别经 4、2 5、6 0和 10 0℃处理 5 min仍能诱发过敏反应 ,但是经蛋白酶 K处理后不能诱发过敏反应。表明该激发子对酸、碱和温度不敏感 ,但对蛋白酶 K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疫病菌 90kD蛋白激发子 生物活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大豆根腐病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5
作者 叶文武 郑小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4-809,共6页
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而病原菌种类复杂、抗病资源缺乏鉴定与合理利用、田间防控技术不成熟是该病防控过程中所面临的3个关键问题。为促进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本研究综述病害诊断与监测、抗病品种... 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而病原菌种类复杂、抗病资源缺乏鉴定与合理利用、田间防控技术不成熟是该病防控过程中所面临的3个关键问题。为促进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本研究综述病害诊断与监测、抗病品种鉴定与利用、药剂防控等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技术模式在生产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病害防控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开展大豆根腐病监测与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卵菌与真菌 病原检测 抗病性 种子杀菌剂处理
下载PDF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杨波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2,共9页
近年来,利用植物免疫的原理开发植物免疫诱抗剂成为植物保护研究的全新领域。本文阐述了植物免疫诱抗剂的作用机理,总结了植物免疫激发子的主要种类(蛋白类、寡糖类、脂类激发子等)及其鉴定方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开发... 近年来,利用植物免疫的原理开发植物免疫诱抗剂成为植物保护研究的全新领域。本文阐述了植物免疫诱抗剂的作用机理,总结了植物免疫激发子的主要种类(蛋白类、寡糖类、脂类激发子等)及其鉴定方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开发及应用现状,并对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免疫诱抗剂 受体 生物农药 环保
原文传递
土壤中大豆疫霉菌诱捕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9
17
作者 子迎 +1 位作者 张正光 郑小波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7-559,共3页
在大豆疫霉菌的土壤分离方法中,使用最广泛和最为经济的是Canaday等[1]建立的大豆叶碟诱捕法,但该方法分离效率很低,而且对进口大豆中夹带的土样进行诱捕时,在土壤浸润阶段土样表面易长满杂菌菌丝,致使诱捕无法进行.朱振东等[2]应用诱... 在大豆疫霉菌的土壤分离方法中,使用最广泛和最为经济的是Canaday等[1]建立的大豆叶碟诱捕法,但该方法分离效率很低,而且对进口大豆中夹带的土样进行诱捕时,在土壤浸润阶段土样表面易长满杂菌菌丝,致使诱捕无法进行.朱振东等[2]应用诱捕后的叶碟接种感病大豆,再对发病大豆植株进行组织分离,建立了一种分离土壤中大豆疫霉菌的方法,但该方法也无法解决由于杂菌的干扰而造成的分离率低的问题.因此,如何控制杂菌污染对分离土壤中的大豆疫霉菌非常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应用选择性化学药剂控制大豆疫霉菌土壤诱捕过程中的杂菌污染,改良了大豆疫霉菌的土壤诱捕方法,并应用该方法从不同来源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了大豆疫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菌 诱捕方法 土壤 分离方法 分离效率 进口大豆 组织分离 大豆植株 诱捕法 大豆叶
下载PDF
苎麻疫霉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同宗配合性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郑小波 +1 位作者 顾沁雪 陆家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41,共4页
测定了引起中国棉花疫病病菌──苎麻疫霉(同宗配合种)菌株ECSZI-8的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同宗配合等生物学性状在游动孢子和卵孢子后代的遗传。结果表明上述性状在无性和有性后代均可稳定地遗传,认为苎麻疫霉ECSZI-8... 测定了引起中国棉花疫病病菌──苎麻疫霉(同宗配合种)菌株ECSZI-8的生长速率、菌落形态、同宗配合等生物学性状在游动孢子和卵孢子后代的遗传。结果表明上述性状在无性和有性后代均可稳定地遗传,认为苎麻疫霉ECSZI-8菌株控制上述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纯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疫霉 生长速率 同宗配合能力 遗传
下载PDF
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本金 陈庆河 +3 位作者 兰成忠 娜娜 翁启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98-803,共6页
为明确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组成,于2007~2009年从漳州、厦门、龙岩等地大豆产区采集根腐病标样216份,从中分离到307株丝状病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这些病原菌分... 为明确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组成,于2007~2009年从漳州、厦门、龙岩等地大豆产区采集根腐病标样216份,从中分离到307株丝状病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这些病原菌分为5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12株)、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74株)、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79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24株)和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18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5种病原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豆疫霉菌、尖孢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的致病性较强,发病率分别为100%、97.8%和95.6%,立枯丝核菌、瓜果腐霉菌则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病原鉴定 ITS 致病性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橡树疫霉菌 被引量:18
20
作者 戴婷婷 陆辰晨 +2 位作者 沈浩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28,共6页
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和灵敏的橡树疫霉菌(Phytophthora ramorum)检测方法。以ITS为靶序列对橡树疫霉菌的分子检测存在无法区分近似种的问题,笔者... 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和灵敏的橡树疫霉菌(Phytophthora ramorum)检测方法。以ITS为靶序列对橡树疫霉菌的分子检测存在无法区分近似种的问题,笔者在橡树疫霉菌的基因组研究中,发现了PrA3aPro类转座子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序列非常适合作为大豆疫霉分子检测的靶标。利用LAMP技术,以PrA3aPro为靶序列,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LAMP反应体系与条件,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整个检测过程仅需1 h,即可通过肉眼直接目测试验结果。在等温条件下(64℃)进行核酸扩增反应1 h,然后经3种方法验证扩增结果:1)浊度仪验证浊度变化;2)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3)在扩增前加入染料HNB(羟基萘酚蓝)作为反应指示剂,根据HNB的颜色变化判定。特异性试验中,在橡树疫霉菌株中能够产生浊度曲线,扩增到梯形条带,同时HNB显色观察到天蓝色的阳性反应,而在其他疫霉、腐霉和真菌供试菌株中均没有观察到这些现象。在灵敏度试验中,PrA3aPro-LAMP技术最低检测限为1 ng.μL-1。该方法的建立为橡树疫霉菌的检疫及其所致病害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树疫霉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PrA3aPro 羟基萘酚蓝(HN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