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君臣共治思想与实践
1
作者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0期121-124,共4页
共治天下的政治观念古已有之,唐宋之际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门阀士族在长时间的动乱之下急速衰弱,北宋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并选择与士大夫们合作。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再次被唤醒,独具特色的士大夫政治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中国... 共治天下的政治观念古已有之,唐宋之际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门阀士族在长时间的动乱之下急速衰弱,北宋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并选择与士大夫们合作。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再次被唤醒,独具特色的士大夫政治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中国传统的政治格局,随着士大夫在政坛上的强势崛起,他们敢于直言不讳,与皇帝辩论是非,所信仰的儒家理想得以付诸实践。这种开明的儒家思想实践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空前的,它不仅代表着北宋士大夫的真实本色,也对后世国家认同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大夫 君臣共治 儒家思想
下载PDF
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历史书写的嬗变
2
作者 袁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34-138,共5页
希腊史家的作品不仅在罗马帝国文明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更成为对时代的回应与政治现实的再现。这些历史著作超越了单纯的记叙,在塑造公共记忆和文化传统,乃至构建国家认同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自公元三世纪以降,随着罗马帝国经历一... 希腊史家的作品不仅在罗马帝国文明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更成为对时代的回应与政治现实的再现。这些历史著作超越了单纯的记叙,在塑造公共记忆和文化传统,乃至构建国家认同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自公元三世纪以降,随着罗马帝国经历一系列剧变,历史书写也发生了显著转变。这种嬗变不仅揭示了国家、社会结构与文化之间认同感的形成与演变,还影响了后世对历史的书写方式和视角。文章通过深入分析贵族在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希腊史家对罗马文明的多元态度,能够更加全面地解构罗马帝国内部的复杂动态,也为理解历史的多维性和连续性提供了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帝国 历史书写 认同建构
下载PDF
文化记忆视角下的罗马文明书写——以普劳图斯戏剧文本为中心
3
作者 《黑龙江史志》 2023年第8期146-148,共3页
历史书写不仅是客观事实的记录,更是重要的文化记忆表达方式之一。文化记忆理论强调了记忆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塑造了文明身份认同之精髓。以普劳图斯的戏剧文本为例,探究拉丁戏剧在罗马文化记忆中所扮演的角色,即从优雅词汇到对罗马文化... 历史书写不仅是客观事实的记录,更是重要的文化记忆表达方式之一。文化记忆理论强调了记忆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塑造了文明身份认同之精髓。以普劳图斯的戏剧文本为例,探究拉丁戏剧在罗马文化记忆中所扮演的角色,即从优雅词汇到对罗马文化洞察力的展示。这些作品自罗马帝国时期开始就成为语言规范,并超越了单纯娱乐功能,成为广泛传播流传下来的杰作,奠定了罗马早期文学体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普劳图斯 罗马文明 拉丁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