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桂嗪预防偏头痛的双盲疗效观察 被引量:61
1
作者 吴保仁 王洪 +2 位作者 任雪芳 冯幼启 粟秀初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1-112,共2页
氟桂嗪是一种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可预防偏头痛发作。现将西比灵(盐酸氟桂嗪)和安慰剂对60例偏头痛进行双盲对照的疗效结果加以报道。临床资料病例选择:以病程>=1年,每月发作频度>=1次的普通或典型偏头痛患者为入选对象。入选病例... 氟桂嗪是一种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可预防偏头痛发作。现将西比灵(盐酸氟桂嗪)和安慰剂对60例偏头痛进行双盲对照的疗效结果加以报道。临床资料病例选择:以病程>=1年,每月发作频度>=1次的普通或典型偏头痛患者为入选对象。入选病例共6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42例;年龄16~60岁(平均38.4岁);病程1~30年(平均10.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桂嗪 偏头痛 预防
下载PDF
成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志军 万琪 +2 位作者 江文 王卫东 王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 观察成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海马齿状回神经的影响 ,并探讨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发生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 4支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应用 5 溴脱氧尿核苷 (5 bromodeoxyuridine ,BrdU)标记分裂细胞、观察全... 目的 观察成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海马齿状回神经的影响 ,并探讨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发生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 4支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应用 5 溴脱氧尿核苷 (5 bromodeoxyuridine ,BrdU)标记分裂细胞、观察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 3、7、14、2 1d时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并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确定新生细胞的分化特点。结果 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速度在 7~ 14d时明显增加 ,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2 1d时恢复正常水平。新生细胞大多迁移入颗粒细胞层 ,并分化为神经元。结论 缺血性脑损伤可增强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 ,其机制可能与缺血引起的激素水平、神经递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海马齿状回 溴脱氧尿苷 神经前体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韩军良 万琪 王洪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5期289-290,共2页
目的 :探讨 CT血管造影 (CTA)在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5 3例确诊为VBAI的患者及 12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椎 -基底动脉 CTA检查 ,并在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结果 :5 3例患者中 ,92 .5 4% (49例 )分别检查出不同... 目的 :探讨 CT血管造影 (CTA)在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5 3例确诊为VBAI的患者及 12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椎 -基底动脉 CTA检查 ,并在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结果 :5 3例患者中 ,92 .5 4% (49例 )分别检查出不同程度的局部血管内径变细 ;12例健康志愿者则只有 8.3% (1例 )检查出轻度一侧椎动脉局部狭窄。 CTA诊断 VBAI的敏感性为 93.9% ,特异性为 91.7% ;正常的椎动脉或基底动脉内径与狭窄的相应血管内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CT血管成像影可用来诊断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后IL-8与微血管炎症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狄政莉 万琪 +1 位作者 王洪 马铁柱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7-90,F003,共5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8( IL-8)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 ( ischemia reperfusion,IR)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 3 0 min再灌注 1、3、6、1 2、2 4、48、72 h组 ,动物模型采用全脑缺血模型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8( IL-8)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 ( ischemia reperfusion,IR)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 3 0 min再灌注 1、3、6、1 2、2 4、48、72 h组 ,动物模型采用全脑缺血模型三血管阻塞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 IR不同时间点层粘连蛋白表达以标记微血管损伤与修复过程 ,同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IL-8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IR后 1 h IL-8m RNA表达出现上调 ,2 4h达高峰。层粘连蛋白在假手术组呈强阳性表达 ,IR后 3 h表达下降 ,2 4~ 48h表达最低 ,72 h表达开始恢复。结论  IR微血管炎症损伤主要发生在早期 ,此过程中 IL-8m RNA表达上调 ,说明 IL-8参与了脑缺血后微血管炎症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白细胞介素-8 IL-8 大鼠 IR 微血管炎症 微血管损伤 免疫组化 层粘连蛋白
下载PDF
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卫东 江文 +2 位作者 王洪 张志军 万琪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 观察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的时间规律 ,探讨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发生的机制 .方法 采用 4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使用 5 -溴脱氧尿核苷 (5 - bromodeoxyuridine,Brd U )标记有丝分裂和免... 目的 观察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的时间规律 ,探讨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发生的机制 .方法 采用 4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使用 5 -溴脱氧尿核苷 (5 - bromodeoxyuridine,Brd U )标记有丝分裂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元发生 ,并采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确定新生细胞类型 .结果 缺血性脑损伤可促进成年大鼠齿状回的细胞增殖 .与对照组相比 ,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 3d时 ,齿状回 Brd U阳性细胞数目没有显著性增加 (P>0 .0 5 ) .此后 ,齿状回 Brd U阳性细胞数目开始显著增加 ,并于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第 14日时达到峰值 .此时 ,齿状回 Brd U标记阳性细胞数量是对照组的 7倍 .对新生细胞的分化过程进行观察后发现齿状回 Brd U标记阳性细胞大部分可以分化为神经元 .结论 缺血性脑损伤可诱导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水平在一定时间窗内上调 ,其机制可能与缺血引起脑组织激素水平、神经递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脱氧尿苷 显微镜检查 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大鼠 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 研究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100例电生理学分型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江文 徐燕 +3 位作者 吴保仁 黄远桂 王洪 任雪芳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吉兰 巴雷 (Guillain Barr啨)综合征 (GBS)的电生理学分型及不同电生理亚型的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 2 0年诊断的 10 0例GBS病人的电生理和临床资料 ,应用 χ2 检验比较不同年龄阶段GBS各亚型发病的差异性。结果  1... 目的 探讨吉兰 巴雷 (Guillain Barr啨)综合征 (GBS)的电生理学分型及不同电生理亚型的发病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 2 0年诊断的 10 0例GBS病人的电生理和临床资料 ,应用 χ2 检验比较不同年龄阶段GBS各亚型发病的差异性。结果  10 0例GBS病人中原发性脱髓鞘型 5 1例 ,原发性轴索型 2 5例 ,神经失电位型 8例 ,不明确型 12例 ,正常型 4例。在不同年龄阶段起病的GBS以及在不同病程阶段检测均以脱髓鞘型为主要形式 ,各年龄组之间GBS亚型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GBS病人中病前 32 .0 %患上呼吸道感染 ,2 2 .0 %患消化道感染。农村和城市病例数几乎各占一半 ,未见有明显的城乡分布差异。脱髓鞘型和轴索型GBS全年均有新发病人 ,第三季度发病人数相对为多。结论 在我院就诊的 10 0例GBS病人的主要发病形式是原发性脱髓鞘型 ,各亚型的发病特点与欧美以及河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结果比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神经根神经炎 电生理学
原文传递
IL-1β和IL-6在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狄政莉 万琪 +1 位作者 来华安 王洪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2-434,共3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 (IL 1 β)和白介素 6 (IL 6 )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 3 0min再灌注 1h、3h、6h、1 2h、2 4h、48h、72h组 ,动物模型采用全脑缺血模型三血管...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 (IL 1 β)和白介素 6 (IL 6 )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 3 0min再灌注 1h、3h、6h、1 2h、2 4h、48h、72h组 ,动物模型采用全脑缺血模型三血管阻塞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IL 1 β和IL 6的表达。结果 IL 1 β和IL 6在假手术组脑组织低水平表达。IL 1 β在脑缺血再灌注 1h表达开始上升 ,6~ 1 2h达峰值 ,2 4h开始下降。IL 6在脑缺血再灌注3h表达开始上升 ,2 4~ 48h达峰值 ,48h后开始下降。结论 IL 1 β和IL 6参于了全脑缺血再灌注脑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免疫组化 内皮细胞
下载PDF
反映成年大鼠脑组织神经发生水平显示方法的灵敏性和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卫东 王洪 +3 位作者 王冰 江文 张志军 王津存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3期1902-1902,1907,共2页
目的评价反映成年大鼠脑组织神经发生水平的显示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溴化脱氧尿核苷(BrdU)显示细胞增殖的可靠性、灵敏性,以及寻找BrdU给药的合适剂量。结果BrdU25mg/kg剂量组与50mg/kg、100mg/kg组相比,齿状回BrdU阳性细... 目的评价反映成年大鼠脑组织神经发生水平的显示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溴化脱氧尿核苷(BrdU)显示细胞增殖的可靠性、灵敏性,以及寻找BrdU给药的合适剂量。结果BrdU25mg/kg剂量组与50mg/kg、100mg/kg组相比,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差异明显(P<0.05),50mg/kg和100mg/kg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BrdU25mg/kg剂量组阳性细胞不易与周围细胞区分;50mg/kg剂量组和100mg/kg剂量组阳性细胞较易识别。且BrdU阳性细胞大多数分化为神经元。结论BrdU标记法可以准确反映成年大鼠脑组织神经发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 灵敏性 可靠性 神经发生 齿状回 亚颗粒增生带 5-溴脱氧尿核苷 显示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法 BrdU标记法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炎症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田晔 万琪 王洪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2年第2期142-144,共3页
核因子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时 ,核因子活性增高。活化的核因子κB促使黏附分子、即早基因和细胞因子表达 ,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始动机制之一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用抗氧化剂、酶阻滞剂或... 核因子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时 ,核因子活性增高。活化的核因子κB促使黏附分子、即早基因和细胞因子表达 ,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始动机制之一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用抗氧化剂、酶阻滞剂或乙酰半胱氨酸可抑制核因子κB的活性及黏附分子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KB 黏附分子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炎症 抑制剂
下载PDF
CT指导下基底节区脑出血锥颅抽吸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津存 王卫东 +2 位作者 江文 王洪 万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2-153,共2页
目的 了解CT指导下基底节区脑出血锥颅抽吸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并对影响锥颅治疗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12月 1日~ 2 0 0 2年 6月 1日我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中所有CT指导下行锥颅抽吸治... 目的 了解CT指导下基底节区脑出血锥颅抽吸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并对影响锥颅治疗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12月 1日~ 2 0 0 2年 6月 1日我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中所有CT指导下行锥颅抽吸治疗的基底节出血病例以及同期符合锥颅抽吸治疗手术指征而行内科保守治疗的基底节出血患者。在患者出血后30d进行疗效评定。采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χ2 检验、方差分析以及多元判别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锥颅抽吸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出血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χ2 检验表明 ,两组患者在死亡率上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同时 ,单因素检验表明锥颅手术时间为影响脑出血锥颅抽吸治疗患者 30d预后的危险因素 (P <0 0 5 ) ,但多元逐步判别分析显示脑出血后锥颅时间并不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CT指导下基底节区脑出血锥颅抽吸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优于内科保守治疗。脑出血后锥颅治疗时间可能对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基底节区脑出血 锥颅抽吸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136例基底节脑出血开颅手术与钻颅抽吸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洪 江文 +2 位作者 万琪 刘毅 张光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 比较基底节脑出血开颅手术治疗与钻颅抽吸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年来基底节出血行外科开颅治疗和钻颅抽吸治疗的所有病例 ,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共 136例基底节出血病例 ,其中 30例行外... 目的 比较基底节脑出血开颅手术治疗与钻颅抽吸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年来基底节出血行外科开颅治疗和钻颅抽吸治疗的所有病例 ,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共 136例基底节出血病例 ,其中 30例行外科开颅清除血肿治疗 ,10 6例行钻颅抽吸治疗。两组病例在年龄、出血量、意识状态等预后影响因素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基底节出血开颅手术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与钻颅抽吸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基底节出血外科开颅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并不优于钻颅抽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脑出血 开颅手术 钻颅抽吸治疗 疗效比较
下载PDF
缺血性脑损伤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卫东 江文 +1 位作者 王洪 万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神经元 脑缺血 5-溴脱氧尿核苷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缺血后脑组织新生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志军 王卫东 +2 位作者 万琪 江文 王洪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4期530-531,共2页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有丝分裂、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齿状...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有丝分裂、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的动态变化以及在侧脑室注射外源性bFGF对神经元发生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第14天齿状回神经元发生水平达到峰值。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侧脑室注射外源性bFGF后齿状回神经元发生水平升高,神经元发生峰值时间提前。结论脑缺血可以诱导齿状回神经元发生水平上调,外源性bFGF能促进齿状回神经元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发作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脑缺血 再灌注 5-溴脱氧尿核苷
下载PDF
缺血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卫东 江文 +1 位作者 王洪 万琪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2年第1期75-77,共3页
成年脑组织神经元再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研究是近几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缺血性脑损伤后成年脑组织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研究现状 ,重点介绍了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时间规律、新生神经元的移行和分化... 成年脑组织神经元再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研究是近几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缺血性脑损伤后成年脑组织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研究现状 ,重点介绍了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的时间规律、新生神经元的移行和分化特点 ,同时还介绍了影响神经元再生的因素和神经元再生的调节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齿状回 神经元再生 5-溴脱氧尿核苷 调节机制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成年大鼠脑梗死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卫东 王洪 +4 位作者 王津存 江文 袁华 李薇 张志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6-389,共4页
目的 研究康复训练对成年大鼠脑梗死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光化学法诱导成年大鼠脑梗死 2 4h后 ,将大鼠随机分为梗死对照组、梗死后康复训练组和梗死后制动组。康复训练组每天进行水迷宫、转棒、滚笼训... 目的 研究康复训练对成年大鼠脑梗死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光化学法诱导成年大鼠脑梗死 2 4h后 ,将大鼠随机分为梗死对照组、梗死后康复训练组和梗死后制动组。康复训练组每天进行水迷宫、转棒、滚笼训练 ,制动组于网状笼内固定。采用BrdU标记分裂细胞方法 ,观察、比较脑梗死后各组大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水平的变化规律和差异。结果 成年大鼠脑梗死后 6~2 4d ,梗死对照组大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P <0 .0 1) ,其中第 12天大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达到峰值。梗死后康复训练组各时间点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较梗死对照组和梗死后制动组大鼠均明显增加 (P <0 .0 1) ,而梗死后制动组大鼠与梗死对照组大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水平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康复训练促进脑梗死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上调的作用可能是康复训练帮助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前体细胞 细胞增殖 康复训练 5-溴脱氧尿核苷
原文传递
P-选择素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狄政莉 田晔 +2 位作者 万琪 王洪 马铁柱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30min再灌注1h、3h、6h、12h、24h、48h、72h组,动物模型采用全脑缺血模型三血管阻塞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 目的 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30min再灌注1h、3h、6h、12h、24h、48h、72h组,动物模型采用全脑缺血模型三血管阻塞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FⅧ相关抗原(vWF)的表达以标记内皮细胞损伤与修复过程,同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选择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假手术对照组未见P-选择素mRNA表达,脑缺血再灌注后1h表达出现上调,12~24h达高峰,72h仍有表达。FⅧ相关抗原在假手术组呈强阳性表达,脑缺血再灌注后3h表达下降,24~48h表达最低,72h表达开始恢复。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主要发生在早期,此过程中P-选择素mRNA表达上调,说明P-选择素参与了脑缺血后内皮细胞的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P-选择素 FⅧ相关抗原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内皮细胞
下载PDF
西比灵对缺血性神经元胞质内钙离子和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勇红 万琪 +2 位作者 张巍 李力 王洪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 研究类缺血状态下神经元胞质内游离钙离子及细胞活性变化 ,探讨缺血性神经元的损伤与细胞内钙离子的关系及西比灵的治疗意义 .方法 利用 Ca2 +指示剂 Flu- 3/AM作为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探针负载培养的神经元 ,共聚焦技术检测细胞... 目的 研究类缺血状态下神经元胞质内游离钙离子及细胞活性变化 ,探讨缺血性神经元的损伤与细胞内钙离子的关系及西比灵的治疗意义 .方法 利用 Ca2 +指示剂 Flu- 3/AM作为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探针负载培养的神经元 ,共聚焦技术检测细胞内荧光强度的变化 ,利用四唑蓝 (MTT)比色试验检测缺血性神经元的损伤程度 .结果 给予神经元类缺血处理 10 min后 ,缺血组神经元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高于西比灵预处理组 (P<0 .0 1) .结论 西比灵可明显抑制神经元胞质内钙离子的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神经元损伤 缺血性神经元胞质 钙离子 细胞活性 西比灵 氟桂嗪
下载PDF
关于昏迷病人的诊断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学东 郭照江 +1 位作者 王洪 魏东 《医学与哲学(B)》 2006年第2期65-66,共2页
昏迷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危机症状之一,诊断复杂,涉及多学科、多系统,搜集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扩充背景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对昏迷患者的诊断。
关键词 昏迷 诊断 症状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锥颅抽吸术的预后判别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卫东 江文 +1 位作者 王洪 张志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锥颅抽吸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建立锥颅抽吸治疗脑出血术后30天内预后的判别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3例经锥颅抽吸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影响锥颅抽吸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 目的 探讨影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锥颅抽吸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建立锥颅抽吸治疗脑出血术后30天内预后的判别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3例经锥颅抽吸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影响锥颅抽吸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中 ,术后 30天死亡 31例(2 7.4 % )。单因素分析表明 ,意识水平、出血量、出血半球、伴发缺血性心脏病和锥颅手术时间是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 (意识水平P <0 .0 0 1,余均P <0 .0 5 )。多元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 ,仅有意识障碍、出血量 2个危险因素可作为判别因子 ,应用建立的判别模型方程进行组内回代检验 ,显示判别模型方程准确度为 72 5 %。结论 意识水平、出血量是影响脑出血患者行锥颅抽吸术治疗预后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由此建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锥颅抽吸术 危险因素 预后 意识水平 出血量 判别模式
下载PDF
环磷酰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免疫保护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光运 冯幼启 +2 位作者 王洪 万琪 吴中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S131-S133,共3页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 4- VO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 ,观察环磷酰胺预治疗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 ,海马CA1 区的计量病理 ,海马区丙二醛含量和 Na+ ,K+ - ATP酶活性的变化 .结...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 4- VO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 ,观察环磷酰胺预治疗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 ,海马CA1 区的计量病理 ,海马区丙二醛含量和 Na+ ,K+ - ATP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预治疗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降低 .CA1 区正常神经元计数增加 ,海马区 Na+ ,K+ -ATP酶活性升高而 MDA含量明显减低 .结论 环磷酰胺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 ,其可能机制为减少了白细胞向缺血区的趋化渗出、减轻了神经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及提高缺血组织 Na+ ,K+ - ATP酶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流损伤 环磷酰胺 免疫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