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 被引量:260
1
作者 王毅 陈劲 许庆瑞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2000年第3期24-32,43,共10页
企业核心能力日益受到管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 .本文首先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的理论渊源 ,它是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分别从各自角度探索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的产物 .然后 ,本文在评述已有企业核心能力主要... 企业核心能力日益受到管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 .本文首先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的理论渊源 ,它是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分别从各自角度探索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的产物 .然后 ,本文在评述已有企业核心能力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全新的核心能力概念框架——层次系统模型 ,剖析企业核心能力内在的逻辑结构 .根据该模型 ,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能力系统 ,由能力元和能力构架构成 ,具有层次结构 ,分为经营环境、企业、学科、技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核心能力 理论溯源 逻辑结构 战略管理 层次系统模型 知识经济
下载PDF
5G通信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融合:应用分析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355
2
作者 王毅 陈启鑫 +4 位作者 张宁 冯成 滕飞 孙铭阳 康重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75-1585,共11页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物联网在电力行业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互联互通的电力网与通信网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现能源互联网的重要举措。第五代移动通信(5G通信)因具有高带宽、低时延、低功耗等优势,受到各行各业青睐,也将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深...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物联网在电力行业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互联互通的电力网与通信网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现能源互联网的重要举措。第五代移动通信(5G通信)因具有高带宽、低时延、低功耗等优势,受到各行各业青睐,也将于泛在电力物联网深度融合。基于此,探讨了5G通信技术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深入分析了5G通信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场景,总结了5G通信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鉴于未来5G通信网基站密集,能耗可观,进一步还研究了泛在电力物联网下5G通信网的能量管理机制,以及两者产能用能的协调互动;最后,对未来5G通信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融合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泛在电力物联网 5G通信 大数据 物联网 信息物理系统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中的区块链技术:研究框架与典型应用初探 被引量:355
3
作者 张宁 王毅 +2 位作者 康重庆 程将南 贺大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4011-4022,共12页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共享数据库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透明性、公平性以及公开性与能源互联网理念相吻合,其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首先,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共享数据库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透明性、公平性以及公开性与能源互联网理念相吻合,其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首先,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然后,从功能、主体、属性等3个维度对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从能量、信息以及价值的角度,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对能源互联网中源、网、荷、储等不同主体在计量认证、市场交易、协同组织、能源金融不同环节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碳排放权认证、信息物理系统安全、虚拟发电资源交易以及多能源系统协同4个场景为例说明了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具体应用方式;最后,对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分布式能源 多能源系统 信息物理系统 区块链 碳排放权
下载PDF
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 被引量:238
4
作者 王毅 吴贵生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4-121,共8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知识日益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对于我国企业来说 ,通过产学研合作 ,把外部知识转移到企业内部并创造价值是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粘滞知识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在知识转移过程中 ,它正是转移的关键和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知识日益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对于我国企业来说 ,通过产学研合作 ,把外部知识转移到企业内部并创造价值是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粘滞知识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在知识转移过程中 ,它正是转移的关键和难点。本文首先探讨粘滞知识的界定 ,剖析粘滞知识的成因。然后 ,在此基础上 ,从理论上探讨克服粘滞的途径 ,提出粘滞知识转移的理论模型。最后以清华大学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为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粘滞知识 成因 转移机制 企业知识资源
下载PDF
园艺植物冷害和抗冷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172
5
作者 王毅 杨宏福 李树德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综述了园艺植物抗冷性的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冷害的形态表现;(2)叶绿体/线粒体与冷害;(3)细胞膜系与抗冷性;(4)蛋白质与抗冷性。同时提出了植物抗冷性研究领域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
关键词 抗冷性 细胞膜系 冷害 园艺植物
下载PDF
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44
6
作者 陆芸 马宝通 +12 位作者 郭若霖 张建国 吴英华 庞贵根 辛景义 叶伟胜 邹玉安 王毅 董强 王学谦 Kerry H Paul C John F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93-698,共6页
目的研究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探讨骨科创伤患者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天津医院收治的新鲜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骨折类型、受伤... 目的研究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探讨骨科创伤患者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天津医院收治的新鲜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骨折类型、受伤机制、肿胀程度、既往DVT病史、手术及治疗方法等资料进行统计,并以3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为诊断依据。需要手术的患者入院24h内进行第1次静脉多普勒检查,第2次和第3次检查分别在术前2d及术后7d;非手术患者3次检查分别在入院后24h、第5及14天。将需要分析的数据输入临床报告系统数据库1.1版,进行统计学分析及DVT发生率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统计的547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39.6岁,DVT发生率为12.4%。以股骨干骨折DVT发生率为最高达30.6%,其次为髋部骨折15.7%,膝关节周围骨折14.5%,胫腓骨骨折10.8%。3个部位以上的多部位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为50%,单部位骨折患者DVT的发生率低于10%。超过半数的DVT(56.7%)发生于受伤3d之内。随着年龄增加DVT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年龄超过60岁患者的发病风险为184%。吸烟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几乎是非吸烟患者的2倍。结论DVT在骨科创伤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发生率,其年龄、病史、骨折部位、多发骨折及受伤距手术时间等均与DVT发生相关,须引起骨科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肺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骨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地区分析 被引量:230
7
作者 蒲泊伶 蒋有录 +2 位作者 王毅 包书景 刘鑫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5-230,共6页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富含有机质页岩。作为页岩气的源岩,该套页岩在盆地内分布广泛,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高,生气潜力大;作为储层,页岩中孔隙和裂缝发育,为页岩气提供了充足的储集空间,并且等温吸附实...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发育富含有机质页岩。作为页岩气的源岩,该套页岩在盆地内分布广泛,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高,生气潜力大;作为储层,页岩中孔隙和裂缝发育,为页岩气提供了充足的储集空间,并且等温吸附实验也表明,页岩具有较强的气体吸附能力;由于页岩的致密性及抗构造破坏性,本地区构造条件满足页岩气成藏要求。多口井下志留统页岩的气测显示也为页岩气的存在提供了有利证据。根据页岩厚度、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和生烃强度等信息,预测宜宾—自贡—泸州一带及达州—万县一带为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马溪组 页岩气 热演化程度 气体吸附能力 成藏条件 有利勘探区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热液活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储层影响 被引量:211
8
作者 金之钧 朱东亚 +3 位作者 胡文瑄 张学丰 王毅 闫相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5-253,T0002,共10页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时发生了强烈的岩浆-火山作用,与之相关的热液流体沿着断裂、裂缝以及不整合面活动,并与所经碳酸盐岩围岩发生反应,使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蚀改造,主要表现在:1热液溶蚀和热褪色现象显著;2沉淀生成多种热液矿物组合,如...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时发生了强烈的岩浆-火山作用,与之相关的热液流体沿着断裂、裂缝以及不整合面活动,并与所经碳酸盐岩围岩发生反应,使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蚀改造,主要表现在:1热液溶蚀和热褪色现象显著;2沉淀生成多种热液矿物组合,如萤石-石英组合、闪锌矿-绿泥石-方解石组合,重晶石-石英-黄铁矿-菱铁矿组合等;3热液作用区域碳酸盐岩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Fe、Mn、Si等元素含量的升高,比正常灰岩高出几倍至几十倍。上述特点与岩溶作用和成岩溶蚀作用特征明显不同。对典型钻孔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表明,无论灰岩还是白云岩,在热液作用下都会产生大量的微小溶蚀孔洞,储层物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热液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热液 矿物组合 溶蚀
下载PDF
国外核心能力研究述评 被引量:110
9
作者 陈劲 王毅 许庆瑞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20,共8页
企业核心能力是当今管理学、经济学交叉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日益受到企业管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90 年代以来,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大量涌现。本文首先从核心能力的界定、测度、建立与提高、规划等几个方面评述国外关于核心... 企业核心能力是当今管理学、经济学交叉融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日益受到企业管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90 年代以来,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大量涌现。本文首先从核心能力的界定、测度、建立与提高、规划等几个方面评述国外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核心能力 研究述评
下载PDF
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5G通信:技术原理与典型应用 被引量:203
10
作者 张宁 杨经纬 +2 位作者 王毅 陈启鑫 康重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4015-4024,共10页
在坚强智能电网的深化建设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中,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 通信)因具有“高带宽、高容量、高可靠性、低延时、低功耗”的特点,将成为引领和支撑电力系统技术创新、实现万物互联的... 在坚强智能电网的深化建设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中,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 通信)因具有“高带宽、高容量、高可靠性、低延时、低功耗”的特点,将成为引领和支撑电力系统技术创新、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技术。电力系统本身的特点以及其对通信的要求决定5G通信技术在某些特定领域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该文介绍5G通信的基本技术原理及其特征、关键性能指标,分析 5G 在未来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定位,深入探讨其在电力系统中面向高带宽、高容量、低时延3大需求的潜在应用场景;最后分析了其在物理、信息和用户层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能源互联网 电力通信 信息物理系统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中能量枢纽的优化规划与运行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194
11
作者 王毅 张宁 康重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669-5681,共13页
构建由电、热、气等不同形式能源在生产、传输、消费等多个环节进行协同优化以实现优势互补的多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必经之路,有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供应成本。能量枢纽(energy hub,EH)是分析多能源系统的重要模型,自... 构建由电、热、气等不同形式能源在生产、传输、消费等多个环节进行协同优化以实现优势互补的多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必经之路,有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供应成本。能量枢纽(energy hub,EH)是分析多能源系统的重要模型,自提出起就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首先介绍能量枢纽的基本概念及其建模方法,给出典型的多能源系统能量枢纽建模示例,综述能量枢纽的运行和规划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能量枢纽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能量枢纽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枢纽 多能源系统 能源互联网 需求响应 热电联产 优化运行 优化规划
下载PDF
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多能源系统: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193
12
作者 杨经纬 张宁 +1 位作者 王毅 康重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4,共14页
打破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相互分立的格局,实现多能源系统的集成与协同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分析了多能源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从基本建模、运行优化、系统规划等多个角度评述了现有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 打破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相互分立的格局,实现多能源系统的集成与协同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分析了多能源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从基本建模、运行优化、系统规划等多个角度评述了现有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思考。然后,将现有研究分为"以电—热耦合为主的区域多能源系统"和"以电—气耦合为主的跨区多能源系统"两个典型研究对象,综述了面向新能源消纳的多能源系统的关键研究点。最后,总结了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多能源系统关键科学问题,并对多能源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源系统 综合能源系统 能源互联网 可再生能源 电—热耦合 电—气耦合
下载PDF
变速风电机组的惯性与一次调频特性分析及综合控制 被引量:178
13
作者 付媛 王毅 +1 位作者 张祥宇 罗应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4706-4716,共11页
大规模风电场集中接入电网将导致系统惯性降低,调频能力不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变速风电机组的频率综合控制方案。根据变速风电机组调频所需的备用容量,提出风电机组的减载控制方案,并解决惯性与一次调频控制的结合问题。通过分析风... 大规模风电场集中接入电网将导致系统惯性降低,调频能力不足,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变速风电机组的频率综合控制方案。根据变速风电机组调频所需的备用容量,提出风电机组的减载控制方案,并解决惯性与一次调频控制的结合问题。通过分析风电机组的一次调频特性,利用变桨技术,进一步提出可整定风电机组静调差系数的频率控制策略,并与虚拟惯性控制有机结合,实现风电机组对系统频率的综合控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在所提控制方案下,变速风电机组利用其可控的调频能力,不仅能够有效支持系统惯性,减小系统扰动初期频率的变化率,并可按照整定的静态频率特性,提高系统的静态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速风电机组 最大功率跟踪 虚拟惯量 桨距角 一次调频
下载PDF
外资进入与中国式创新双低困境破解 被引量:175
14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王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15,共17页
中国式创新存在数量快速增长和“低质低效”并存的现实困境。本文构建纳入锁定效应的扩展理论框架,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专利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外资进入提升了内... 中国式创新存在数量快速增长和“低质低效”并存的现实困境。本文构建纳入锁定效应的扩展理论框架,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专利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外资进入提升了内资企业的创新数量,同行业正向影响显著超过了前向关联的负向影响,后向关联效应不显著;第二,策略上,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为“重数量、轻质量和高效率”,同行业外资进入提升了内资企业的创新数量和创新效率,但创新质量显著下降;第三,机制上,外资进入从产业链上下游对内资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溢出效应、锁定效应和竞争效应;第四,行业与前沿技术差距越小、地区层面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和技术吸收能力越强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优化效应。本文对扩大外资引进破解中国式创新双低困境,理解开放和创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自洽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进入 创新行为 锁定效应 技术差距 全球价值链
原文传递
基于功率跟踪优化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虚拟惯性控制技术 被引量:169
15
作者 李和明 张祥宇 +1 位作者 王毅 朱晓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2-39,188,共8页
基于电力电子换流器并网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的惯性几乎没有贡献,这将成为风电场大规模接入电网之后面临的新问题。在分析双馈风电机组运行特性和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研究双馈机组的虚拟转动惯量与转速调节及电网频率变化的... 基于电力电子换流器并网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对电力系统的惯性几乎没有贡献,这将成为风电场大规模接入电网之后面临的新问题。在分析双馈风电机组运行特性和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研究双馈机组的虚拟转动惯量与转速调节及电网频率变化的关系,提出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惯性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电网频率变化来调节最大功率跟踪曲线,从而释放双馈机组"隐藏"的动能,对电网提供动态频率支持。通过对含20%风电装机容量的3机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该控制策略在系统出现功率不平衡后,能够利用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使风电场具备对系统频率快速响应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虚拟惯量 最大功率跟踪 风力发电 频率支持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的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关系量化分析——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被引量:158
16
作者 王毅 丁正山 +3 位作者 余茂军 尚正永 宋晓雨 常夏洁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8,共12页
在分析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以常熟市为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在分析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以常熟市为例,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不同的互动关系,对一般综合性城市而言,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2003-2012年常熟市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综合评价函数值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度在十年间变化极小,基本保持在0.49左右;耦合协调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实现了从2003-2008年失调阶段向2009-2012年协调阶段的转变。但总体上,两系统耦合协调等级较低,到2012年尚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的类型也长期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型 现代服务业 城市化 协调 常熟
原文传递
风电直流微网的电压分层协调控制 被引量:152
17
作者 王毅 张丽荣 +1 位作者 李和明 刘均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24,4,共9页
对于以新能源发电为主的微网系统,直流微网以其显著优势成为微网技术新的研究方向。该文以风电直流微网为例,在分析直流微网的构成以及各种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直流电压的变化量来协调各电... 对于以新能源发电为主的微网系统,直流微网以其显著优势成为微网技术新的研究方向。该文以风电直流微网为例,在分析直流微网的构成以及各种运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检测直流电压的变化量来协调各电力电子变流器的工作方式,从而确保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保持微网内的有功功率平衡。各变流器独立工作,无需相互通信,可简化控制系统结构,并使直流微网具备"即插即用"功能。通过对含永磁风电机组、储能蓄电池的直流微网的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对直流微网的有效控制。在风速或负荷变化、电网故障、蓄电池达到容量限定值等各种工作状态下,各端变流器都能根据直流电压变化量做出快速响应,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 蓄电池储能 电压分层协调控制 下垂控制
下载PDF
我国企业核心能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85
18
作者 王毅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2002年第2期74-82,共9页
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现状如何 ,它是否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这是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关心的重点问题 .论文致力于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进行明确界定 ,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核心能力测度指标体系 .然后 ,对来自 33家企业... 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现状如何 ,它是否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这是我国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关心的重点问题 .论文致力于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进行明确界定 ,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核心能力测度指标体系 .然后 ,对来自 33家企业的有效问卷 41份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企业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都以强大的核心能力为基础 ;而且 ,我国企业已经经历基于战略核心能力和组织核心能力的竞争 ,它们分别是企业成长和盈利的重要源泉 .在下一个竞争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核心能力 实证研究 中国企业
下载PDF
用金融存量指标对中国金融深化进程的衡量 被引量:104
19
作者 王毅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2-92,共11页
文章对改革以来我国货币化比重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认为利用货币化比重指标不能准确衡量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 ,而应采用金融相关比率指标衡量。通过国际比较 ,本文得出目前中国的金融深化仅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偏上水平 ,中国的... 文章对改革以来我国货币化比重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认为利用货币化比重指标不能准确衡量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 ,而应采用金融相关比率指标衡量。通过国际比较 ,本文得出目前中国的金融深化仅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偏上水平 ,中国的金融市场尚待进一步发展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深化 货币化 金融相关比率 金融存量指标 金融市场
原文传递
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以美国页岩气盆地为例 被引量:134
20
作者 蒲泊伶 包书景 +1 位作者 王毅 蒋有录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3期33-36,39,共5页
页岩气藏不同于常规气藏,页岩既是源岩也是储层,烃类气体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在干酪根和粘土颗粒的表面。气体可以是热成因、生物成因或混合成因。页岩含气量主要与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演化程度有关。页岩的孔隙度与渗透率极低,需要裂缝... 页岩气藏不同于常规气藏,页岩既是源岩也是储层,烃类气体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在干酪根和粘土颗粒的表面。气体可以是热成因、生物成因或混合成因。页岩含气量主要与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演化程度有关。页岩的孔隙度与渗透率极低,需要裂缝来提高孔渗性能。一般情况下,页岩气藏需要人工压裂才能进行工业生产。大多数产气页岩具有分布范围广、层厚、普遍含气等特点,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非常规气藏 吸附 “连续型”聚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