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调压分流管行腰大池腹腔分流与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创伤后脑积水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陆明 何卫春 +2 位作者 闻峰 郭春华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9期839-843,共5页
目的 对比可调压分流管行腰大池腹腔分流(LP)与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VP)治疗创伤后脑积水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创伤后脑积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行LP治疗的患者... 目的 对比可调压分流管行腰大池腹腔分流(LP)与可调压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VP)治疗创伤后脑积水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创伤后脑积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行LP治疗的患者为LP组,40例行VP治疗的患者为VP组.所有患者均于1年内进行随访,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P组术后脑积水消失总有效率为92.50%(37/40),VP组术后脑积水消失有效率为87.50%(35/40),两组患者脑积水消失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6,P=0.456);LP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35±8.64)分,VP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9.13±7.98)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9,P=0.676);LP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32±5.34)分,VP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1.62±4.86)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0,P=0.143),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得分明显优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5.623、5.084,P均〈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失禁改善平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76、1.265,P均〉0.05),LP组与VP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改善平均得分明显优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4.891、5.370,P〈0.001);LP组患者出血、感染、分流管相关并发症及分流异常的发生率均为2.50%(1/40),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VP组出血、感染、分流管相关并发症及分流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7.50%(3/40)、10.00%(4/40)、5.00%(2/40)、10.00%(4/4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2.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050,P=0.014).结论 LP与VP治疗创伤后脑积水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但1年后LP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VP,值得广泛推广到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腹腔分流 脑室腹腔分流 脑积水 疗效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3 位作者 何卫春 闻峰 陆明 郭春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中,40例(36.36%)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0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中,40例(36.36%)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25例(22.72%),性腺功能减退8例(7.27%),生长激素缺乏7例(6.3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5例(4.54%),且5例(4.54%)并发两种激素缺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压增高、入院GCS评分≤8分、颅底骨折及弥漫性脑水肿是颅脑损伤病人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评估病情、有效治疗干预、及时降颅内压治疗可能是降低颅脑损伤病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血清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的累积评分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3
作者 +3 位作者 何卫春 闻峰 陆明 郭春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04-610,共7页
目的探讨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清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CAR)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中的预后潜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诊断并接受系统治疗的123例成年GB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讨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清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CAR)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中的预后潜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诊断并接受系统治疗的123例成年GB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NLR与CAR的最佳截断值,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两种炎症-免疫标志物的对患者总生存率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NLR、CAR及NLR-CAR评分与GBM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确定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临床变量并构建预测GBM患者总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CAR的最佳截断值为0.06,AUC为0.710(95%CI:0.619~0.802),而NLR的最佳截断值为2.23,AUC值为0.696(95%CI:0.596~0.796)。生存分析表明治疗前高CAR(χ^(2)=7.964,P=0.005)与高NLR(χ^(2)=15.625,P<0.001)均与GBM患者不良预后有关。基于CAR和NLR的最佳截断值构建累积评分系统,0、1和2分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43.6个月(95%CI:26.5~60.9)、24.4个月(95%CI:11.2~37.6)和10.0个月(95%CI:7.4~12.6),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2分vs.0分:χ^(2)=22.557,P<0.001;2分vs.1分:χ^(2)=6.816,P=0.009;1分vs.0分:χ^(2)=9.964,P=0.002)。单、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证实,全切除与高CAR-NLR评分是GBM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子,而辅助放疗和IDH1突变是患者的保护因素。基于上述4个独立预后变量构建预测GBM患者总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展示该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775(95%CI:0.746~0.803),校准曲线表明预测生存概率与患者实际生存概率具有高度一致性,提示该列线图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基于CAR与NLR的累积评分为GBM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更为详尽的风险分层,可作为一项客观有效的预后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血糖的动态变化与伤情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立 郭春华 +5 位作者 党宝齐 闻峰 陆明 季家璇 何卫春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2期6953-6955,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TBI)患者血糖动态变化与伤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71例中、重型TBI患者,于入院当时和入院后第2~7天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测定,动态观察血糖的变化,并对临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总结,评估血糖动...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TBI)患者血糖动态变化与伤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71例中、重型TBI患者,于入院当时和入院后第2~7天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测定,动态观察血糖的变化,并对临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总结,评估血糖动态变化与伤情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均为伤后12 h入院。71例患者中,A组中型伤者37例,B组重型伤者22例,C组特重型伤者12例。入院时A组、B组、C组患者的平均血糖值分别为(5.9±2.5)mmol/L、(8.9±2.1)mmol/L和(14.2±1.9)mmol/L,B组、C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7 d内动态监测显示,B组伤后1~4 d内血糖值高于A组,而5~7 d内则无差异;C组伤后7 d内的血糖值,均明显高于A组、B组(P<0.01)。本组死亡18例,存活53例;死亡组伤后7 d内的血糖值,也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中型、重型TBI患者伤后血糖均有程度不同的增高,血糖增高的程度和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血糖明显增高者往往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血糖 动态 预后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5
作者 陆明 党宝齐 +5 位作者 何卫春 郭春华 徐立 闻峰 季家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需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及传统手术组,对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和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操作时间、...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需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及传统手术组,对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和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组操作时间、手术相关早期并发症、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手术费用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安全、简便、快速、损伤小,费用相对较高,可选择性应用于用于危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神经外科 手术时间 并发症 伤口愈合时间 手术费用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党宝齐 陆明 +5 位作者 何卫春 郭春华 徐立 闻峰 季家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331-2331,共1页
气管切开术包括传统的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S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在床边行PDT,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神经外科 应用 外科危重患者 PD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