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外伤治疗的新观念 被引量:49
1
作者 董家鸿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381-383,共3页
关键词 创伤与损伤
下载PDF
经皮肝胆道镜碎石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2
作者 陈小伍 +1 位作者 罗康宁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1-515,共5页
目的研究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7月4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改良的PTCSL治疗:经皮肝胆道引流(PTBD)1周后经皮肝扩张胆道造瘘、瘘道内置保护性鞘管和应用硬质胆道镜辅助碎石取石,... 目的研究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7月4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改良的PTCSL治疗:经皮肝胆道引流(PTBD)1周后经皮肝扩张胆道造瘘、瘘道内置保护性鞘管和应用硬质胆道镜辅助碎石取石,其中12例未行PTBD,即穿刺扩张作Ⅰ期造瘘取石。根据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综合评价PTCSL疗效。结果 43例患者改良PTCSL明显优于传统经皮肝胆道镜(PTCS),平均手术时间(97.2±10.3)min,住院时间(16.7±4.3)d,术中出血量(20.4±3.7)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9%(3/43),Ⅰ期完全取尽结石者12例,Ⅱ期取尽者19例,Ⅲ期5例,Ⅳ期3例,结石残留率为9.3%(4/43)。结论 PTCSL对治疗肝胆管结石,尤其对多次胆道术后复发或残留的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易重复的方法,具有取石快、结石残留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微创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硬质胆道镜 经皮肝胆道镜碎石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原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卢倩 闫军 +6 位作者 曙光 别平 杨占宇 张雷达 何宇 董家鸿 《消化外科》 CSCD 200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9年 11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的 130例肝脏移植进行前瞻性调查 ,统计其发病率、病死率 ,描述其时间分布、病原学分布 ,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9年 11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的 130例肝脏移植进行前瞻性调查 ,统计其发病率、病死率 ,描述其时间分布、病原学分布 ,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率为 32 .31% ,病死率为 35 .71%。 78.5 7%的肺部感染发生在术后第一周。革兰氏阴性菌是最常见肺部感染病原体且多高度耐药。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包括 :术后使用呼吸机≥ 2d、长时间手术、纤支镜检查或治疗、术前大量腹水、术后气管切开、术后肾功能异常、术后肺水肿、术后长时间留置胃管、术中长时间低血压。结论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在移植术后早期 ,具有高发病率、病死率高的特点。病原体多为具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围手术期多方面因素均可能成为肺部感染的诱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肺部感染 病原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BL与LBL教学法在肝胆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耿 +2 位作者 徐土炳 蔡磊 别平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授课为基础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肝胆外科见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我校2006级肝胆外科5年制临床见习生166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PBL... 目的 对比研究"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授课为基础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肝胆外科见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我校2006级肝胆外科5年制临床见习生166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PBL教学法83人,采用LBL教学法83人,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在问诊、查体、病历书写、专题讨论和理论考核方面的成绩.结果 PBL组在以上各方面的成绩均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能显著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以授课为基础教学法 肝胆外科 见习
原文传递
25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董家鸿 +3 位作者 卢倩 闫军 陈耿 张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 分析我院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 5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 ,感染率为 72 % ;11例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为细菌 ,其中8例为耐药的G-菌 ,术后使用... 目的 分析我院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 5例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 ,感染率为 72 % ;11例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为细菌 ,其中8例为耐药的G-菌 ,术后使用呼吸机≥ 2d、长时间手术等因素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术后第 1周是肺部感染的高危时段 ;G-菌是常见的病原体 ;10个因素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感染 肺部
下载PDF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适应症把握 被引量:20
6
作者 谢彬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5-7,共3页
胰头切除术包括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切除范围除了胰头外,还包括了十二指肠、部分空肠、胆囊、肝外胆管及远端胃(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尽管其围手术期死亡率已经降至5%以下,但并发症发生率仍高... 胰头切除术包括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切除范围除了胰头外,还包括了十二指肠、部分空肠、胆囊、肝外胆管及远端胃(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尽管其围手术期死亡率已经降至5%以下,但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20%以上;该手术切除较多胰腺实质与消化道结构改变,术后容易出现消化功能下降及糖尿病等,术后生存质量较低[1].因此只适用于壶腹周围及胰头的恶性肿瘤,不适用于胰头良性肿瘤或低度恶性肿瘤.关键词:胰腺良性肿瘤;胰头部结石;慢性胰腺炎;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分类号:R65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良性肿瘤 胰头部结石 慢性胰腺炎 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合并肝动脉变异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剑 方驰华 +5 位作者 范应方 项楠 鲍苏苏 祝文 刘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研究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在合并肝动脉变异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诊治决策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将114例行PD术患者的腹部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数据导入MI-3DVS进行程序化分割、配准及三维重建。根据3... 目的研究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在合并肝动脉变异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诊治决策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将114例行PD术患者的腹部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数据导入MI-3DVS进行程序化分割、配准及三维重建。根据3D模型分别观察变异肝动脉的起源、走行等情况和腹部脏器及血管不同组合下的立体解剖关系,制定术前规划,最后与术中探查结果和术后腹腔动脉DSA结果相对照。结果腹部脏器3D模型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及形态、血管的起源及走行、肿瘤与脏器及血管的立体解剖关系,共诊断变异肝动脉14例,包括替代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者9例(7.9%),替代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3例(2.6%),替代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2例(1.8%)。和术中探查及术后DSA检查对比,MI-3DVS对变异肝动脉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为100%。14例肝动脉变异患者均行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MI-3DVS指导下的术前规划与术中探查结果均相符合,术后无肝脓肿、胆漏、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MI-3DVS可以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对变异肝动脉做出准确诊断,对个体化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详实的术前指导,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肝动脉变异 诊断 治疗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14
8
作者 蔡景修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276-277,共2页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主要侵犯肝总管及其分叉部以上的左右肝管的胆管腺癌.1957~1965年间,由于Altemeier和Klatskin将其描述为一种特殊的临床病理类型的癌而引起广泛注意.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损伤性胆管狭窄的手术时机 被引量:15
9
作者 董家鸿 +1 位作者 杨占宇 詹国清 《消化外科》 CSCD 2002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 探讨损伤性胆管狭窄手术时机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1974-2000年的损伤性胆管狭窄患者81例,损伤后三月内手术者51例,三月后手术者30例。手术方式为肝门部胆管整形胆管空肠Y型吻合术、间置空肠胆管... 目的 探讨损伤性胆管狭窄手术时机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1974-2000年的损伤性胆管狭窄患者81例,损伤后三月内手术者51例,三月后手术者30例。手术方式为肝门部胆管整形胆管空肠Y型吻合术、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带蒂组织瓣修复(脐静脉瓣、胆囊瓣)术。分析两组术后肝功能的改变、黄疸消退时间、许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结果(1)临床上损伤性胆管狭窄的病人三个用内手术和三月后手术两组黄疸完全消退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7d和65.4d,相差非常显著(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三个月后手术者,分别为15.9%和53.3%,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胆管再狭窄率相比较,分别为3.9%和16.7%,相差显著(P<0.05)。结论 对于损伤性胆管狭窄的病人,在全身情况许可的条件下,可能早期行胆道修复重建术比晚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性胆管狭窄 手术时机 治疗
下载PDF
微创外科技术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涛 郭诗翔 +5 位作者 商阳阳 李剑波 陈圣开 谢炜 郑明友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9-462,468,共5页
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式逐渐多元化、微创化,以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为代表的"三镜"联合手术已取代传统开放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随着超声内镜、3D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SpyGlass内镜系统等高科技产品的应用,... 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式逐渐多元化、微创化,以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为代表的"三镜"联合手术已取代传统开放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随着超声内镜、3D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SpyGlass内镜系统等高科技产品的应用,更加充分体现了胆道外科的微创优势。手术医师需熟悉微创技术的优劣,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超声内镜
原文传递
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6
11
作者 董家鸿 +5 位作者 曙光 别平 杨占宇 何宇 卢倩 蔡景修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 总结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月至2 0 0 2年 10月行 6 7例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方法改进及效果。结果 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 7例 ,手术死亡率为 10 4 5 %... 目的 总结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月至2 0 0 2年 10月行 6 7例背驮式肝移植时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的方法改进及效果。结果 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 7例 ,手术死亡率为 10 4 5 %。 2例存活超过 3年 ,8例存活超过 2年 ,19例存活超过 1年。结论 病肝切除及肝流出道重建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高背驮式肝移植的成功率、减少技术性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驮式肝移植 回顾性分析 围手术期 肝流出道重建
原文传递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1
12
作者 董家鸿 +3 位作者 曙光 别平 何宇 卢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对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方案进行改进。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病例资料。结果 手术死亡 2例 ,手术死亡率为 9 5 2 % ;肝动脉血栓形成 1例 ,腹腔内出血 1例 ;2例分别于术后 13个月、18个月死于肝癌复发、... 目的 对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方案进行改进。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病例资料。结果 手术死亡 2例 ,手术死亡率为 9 5 2 % ;肝动脉血栓形成 1例 ,腹腔内出血 1例 ;2例分别于术后 13个月、18个月死于肝癌复发、肝癌肺部转移。现 16例无瘤生存 ,其中 1例存活超过 3年 ,4例存活超过 2年 ,7例存活超过 1年。结论 病肝切除方法、免疫抑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原发性肝癌 化疗 术式改进
下载PDF
Neoral吸收期血药浓度和药物暴露量在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中的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耿 何宇 +3 位作者 陈勇川 陈剑鸿 董家鸿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中Neoral吸收期血药浓度与药物暴露量的变异性 ,为临床上发展新的Neoral治疗药物监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定期测定 2 2例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口服Neoral前及服药后 1、2、3、4h的血药浓度 ,采...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中Neoral吸收期血药浓度与药物暴露量的变异性 ,为临床上发展新的Neoral治疗药物监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定期测定 2 2例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口服Neoral前及服药后 1、2、3、4h的血药浓度 ,采用个体及群体药代动力学的方法计算出个体内和个体间变异系数 (CV)。结果 Neoral血药浓度和AUC0~ 4的个体内和个体间变异系数均在服药头 2h达到高峰 ,此后逐渐下降。术后 10~ 11d个体间的浓度及AUC变异系数均最高。结论 Neoral吸收期的变异性主要集中在服药后头 2h。服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ral吸收期 血药浓度 药物暴露量 中国 成人 肝移植 受体 变异性
原文传递
猪单纯门静脉血流阻断安全时限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建勇 董家鸿 +2 位作者 詹国清 杨占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65-967,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猪单纯门静脉血流阻断,全面评估猪耐受门静脉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方法 将18只健康荣昌种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单纯门静脉阻断45 min(PVC-45’)、60 min(PVC-60’)组,通过对门静脉血... 目的 通过对猪单纯门静脉血流阻断,全面评估猪耐受门静脉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方法 将18只健康荣昌种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单纯门静脉阻断45 min(PVC-45’)、60 min(PVC-60’)组,通过对门静脉血流阻断,了解其存活情况、血流动力学改变、肝脏及肠道病理改变等。结果①SO、PVC-45’、PVC-60’组长期存活率分别为100%、100%、66.7%;②PVC组阻断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波动较大;③PVC-45’、60’组均有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但PVC-60’组病理损害比45’组重;④PVC组肠粘膜的病理损伤是随门静脉阻断时间延长而加重;⑤PVC组肠粘膜通透性明显升高,肠系膜淋巴结肠道菌属培养阳性率及门静脉血内毒素随阻断时间延长而上升。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正常猪耐受单纯门静脉阻断的安全时限为4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时限 动物实验 门静脉血流阻断 肝脏手术
下载PDF
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在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方驰华 祝文 +5 位作者 范应方 项楠 杨剑 曾宁 孔德帅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6-370,共5页
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目前,多排螺旋CT及CT血管造影是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检查的首选方法,尤其是近年来三维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胰腺癌的诊断、分期以及可切除性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但... 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目前,多排螺旋CT及CT血管造影是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检查的首选方法,尤其是近年来三维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胰腺癌的诊断、分期以及可切除性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部分胰腺癌患者被错误地诊断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 可切除性评估 临床应用 三维可视化 医学图像 胰腺癌患者 系统 CT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微乳化环孢素A吸收期血药浓度与药物暴露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耿 何宇 +3 位作者 陈勇川 陈剑鸿 董家鸿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28-330,共3页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微乳化环孢素A(cyclosporine microemulsion,Neoral)吸收期不同采样点血药浓度与药物暴露量的相关性,探讨用服药后2 h浓度(C_2)代替吸收期药物暴露量(AUC_(0-4))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定... 目的 通过分析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微乳化环孢素A(cyclosporine microemulsion,Neoral)吸收期不同采样点血药浓度与药物暴露量的相关性,探讨用服药后2 h浓度(C_2)代替吸收期药物暴露量(AUC_(0-4))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定期测定22例中国成人肝移植受体口服Neoral前及服药后1、2、3、4h的血药浓度,用直线回归分析计算不同采样点与AUC_(0-4)的相关系数。结果 服药后2 h浓度(C_2)与AUC_(0-4)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0.96,谷浓度(C_0)与AUC_(0-4)的相关性最差,r=0.67。并且C_2与AUC_(0-4)相关性的稳定性最好,随访期间r^2一直维持在0.91以上。结论 C^2与Neoral吸收期药物暴露量的相关性最高,并且这种相关性的稳定性最好。可以考虑使用C_2作为单一采样点代替AUC_(0-4)进行Neoral治疗药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成人 肝移植 环孢素A 血药浓度 药物暴露量 新山地明 吸收期
原文传递
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弓毅 张雷达 +3 位作者 丁钧 张宏宇 别平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23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9... 目的探讨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23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97例)和无血管切除重建组(1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病理检查结果、患者预后以及淋巴结转移对两组患者预后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及无血管切除重建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54±136)rain和(445±10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10±939)ml和(623±34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2,4.873,P〈0.05)。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和无血管切除重建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8.2%(8/97)和3.0%(4/1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64,P〉0.05)。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和无血管切除重建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6%(20/97)和8.2%(11/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58,P〈0.05)。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和无血管切除重建组患者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32.0%(31/97)和16.4%(22/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87,P〈0.05)。随访至2012年9月,223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53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4个月(6.9~10.0个月);无淋巴结转移者170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8.6个月(15.8~21.5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045,P〈0.05)。53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组31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6.3~10.7个月),无血管切除重建组2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3个月(6.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血管切除重建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损伤性胆管狭窄手术时机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詹国清 董家鸿 +1 位作者 杨占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20-1121,共2页
关键词 损伤性胆管狭窄 手术时机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门颈静脉转流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19
作者 骆助林 张玉君 +2 位作者 韩本立 曙光 《消化外科》 CSCD 2005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可行的门颈静脉转流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用自制静脉插管行门颈静脉转流、肝后下腔静脉内置管行临时性内分流,在体持续低温灌洗保存肝脏,观察术后大鼠的一般情况及其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本组行大鼠自体原位...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可行的门颈静脉转流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用自制静脉插管行门颈静脉转流、肝后下腔静脉内置管行临时性内分流,在体持续低温灌洗保存肝脏,观察术后大鼠的一般情况及其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本组行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64次,手术成功率97%(62/64),手术中腔静脉插管用时2~4min、门静脉插管用时1~2min,肝脏再灌注后约3~4min后完全呈现正常颜色;麻醉苏醒后大鼠约2h后可站立,24h后能自由饮食及活动。术后7d肝脏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基本正常。结论本模型稳定、可靠,在某些研究研究领域可以替代传统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动物模型 自体原位移植
下载PDF
改良法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玉君 +1 位作者 董家鸿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16-1017,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研究肝移植术后移植免疫、胆道并发症等提供一个更加符合生理的动物模型。方法以经典的“双袖套”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基础,将带有主动脉的供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研究肝移植术后移植免疫、胆道并发症等提供一个更加符合生理的动物模型。方法以经典的“双袖套”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基础,将带有主动脉的供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结果共施行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35例。术后24h动物存活率85.7%,术后1周动物存活率82.9%。结论用带有主动脉的供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的方法稳定可靠,易于标准化。该模型是研究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胆道并发症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血供 大鼠 原位肝移植 动物模型 免疫排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