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0
1
作者 郑珊珊 刘洛夫 +5 位作者 汪洋 罗泽华 曦蒙 盛悦 许同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65,共11页
为研究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及主控因素,对9口取心井的页岩样品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含量及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分析、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测试和气体(CO_2和N_2)等温吸附实验等... 为研究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及主控因素,对9口取心井的页岩样品开展了有机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含量及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分析、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测试和气体(CO_2和N_2)等温吸附实验等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平均为2.42%,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_o)平均为2.83%,有机质处于过成熟阶段;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伊利石-绿泥石组合为主,处于晚成岩阶段。②页岩的平均孔隙度为2.49%,孔径主要为2.6~39.8 nm,以细颈墨水瓶状和狭缝孔为主;饱和吸附气质量体积为0.014 7~0.032 2 cm^3/g,总孔隙比表面积为19.49~40.68 m^2/g,介孔和宏孔为页岩气的储集提供了主要储集空间,微孔对孔隙的比表面积贡献较大。③TOC,R_o和黏土矿物相对含量等均对微孔和介孔的比表面积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黏土矿物层间孔的发育程度对介孔和宏孔的孔隙体积具有一定的影响,脆性矿物含量与微孔、介孔、宏孔的孔隙体积均呈负相关关系。该研究成果对川南地区寻找优质储层和页岩气富集区均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微观孔隙结构 有机质 五峰组-龙马溪组 川南地区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下潮土磷素盈亏及对无机磷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绍敏 +4 位作者 郭斗斗 张水清 宋晓 岳克 张珂珂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842-3851,共10页
【目的】探讨长期定位施肥下潮土磷素盈亏、各形态无机磷的变化及土壤磷素盈亏对无机磷的影响,为潮土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国家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基地”,以NK(不施磷肥)处理为对照,研究华北地区常见的4... 【目的】探讨长期定位施肥下潮土磷素盈亏、各形态无机磷的变化及土壤磷素盈亏对无机磷的影响,为潮土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国家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基地”,以NK(不施磷肥)处理为对照,研究华北地区常见的4种施肥模式(NPK(单施化肥)、SNPK(秸秆还田)、MNPK(有机无机配施)、1.5MNPK(高量有机无机配施))下,土壤表观磷盈亏、累积磷盈亏、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变化,以及土壤磷素盈亏对各形态无机磷的影响。【结果】25年不施磷肥土壤磷始终处于亏缺状态,土壤磷累积亏缺431.8 kg·hm-2,4种施磷肥模式(NPK、SNPK、MNPK、1.5MNPK)25年土壤磷分别累积盈余291.2、398.4、1742.4、2676.9 kg·hm-2。长期不施磷肥,土壤无机磷以Ca2-P减少最多,减少49.0%。试验前13年上述4种施肥模式土壤Ca2-P增加1.2—5.4倍,平均增加1.26—5.73 mg·kg-1·a-1,后12年单施化肥、秸秆还田和有机无机配施Ca2-P增长速率降低99.2%—112.6%,高量有机无机配施土壤Ca2-P年降低2.0 mg·kg-1,以上4种施肥模式土壤Ca2-P相对含量25年增加1.0%—3.5%;连续25年施用磷肥,土壤Ca8-P、Al-P、Fe-P分别增加1.4—6.5、1.8—3.3、1.1—2.2倍,平均增加4.69—19.81、1.67—3.10、1.23—2.37 mg·kg-1·a-1,其相对含量分别增加8.4%—30.0%、3.3%—4.0%、1.8%—3.3%;Ca10-P和O-P含量长期维持在350—410、100—160 mg·kg-1,但其相对含量分别减少11.4%—29.7%、3.1%—8.9%。25年不施磷肥,土壤每亏缺100 kg P·hm-2,Ca2-P、Ca8-P、Al-P、Fe-P、Ca10-P、O-P分别减少1.2、2.7、1.1、1.5、0.8、7.5 mg·kg-1。单施化肥和秸秆还田模式土壤每累积盈余100 kg P·hm-2,Ca2-P、Ca8-P、Al-P、Fe-P、Ca10-P、O-P分别增加3.9—5.0、21.5—21.6、6.5—7.4、4.8—5.6、4.0—7.5、2.4—7.2 mg·kg-1。有机无机配施模式(MNPK、1.5MNPK)土壤每累积盈余100 kg P·hm-2,Ca2-P、Ca8-P、Al-P、Fe-P、Ca10-P、O-P分别增加1.8—2.8、14.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潮土 磷素盈亏 无机磷
下载PDF
潮土累积磷的供磷能力及其有效磷消耗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郭斗斗 张珂珂 +4 位作者 宋晓 张水清 岳克 黄绍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9-956,共8页
【目的】长期过量施肥极大地提升了土壤中磷的累积量。研究土壤累积磷的有效性及其消耗特征,可为发掘土壤中的磷资源,保持土壤磷肥力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依托“国家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站”2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从... 【目的】长期过量施肥极大地提升了土壤中磷的累积量。研究土壤累积磷的有效性及其消耗特征,可为发掘土壤中的磷资源,保持土壤磷肥力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依托“国家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站”2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从中选取5个磷地力水平地块,其土壤基础Olsen-P含量分别为1.2、14.3、27.6、55.4、72.3 mg/kg,依次记为L1、L2、L3、L4、L5,设置微区试验。从2016年6月开始,只施用氮、钾肥,不施磷肥,连续进行了3年6季玉米小麦轮作种植。调查6季作物产量、土壤供磷能力,分析Olsen-P的消耗量及变化规律。【结果】潮土磷地力水平从L1提高到L2和L3时玉米和小麦产量快速增加,超过相应磷地力水平后,继续提升磷地力水平对增产贡献不大,L1、L2、L4、L5地块6季总产量分别是L3地块的37.4%、82.8%、104.7%和102.3%。相比玉米,小麦对土壤磷的需求更高。保障小麦-玉米高产所需的年供磷(P)量为203.2 kg/hm^(2);供磷能力低的L1、L2、L3地块总供磷量分别是高产所需供磷量的19.2%、65.4%和94.9%。基础磷地力超过L3地块水平,基本可保障小麦-玉米连续6季获得较高产量的供磷能力。每生产100 kg小麦籽粒和玉米籽粒作物吸磷(P)量分别为0.48和0.34 kg。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Olsen-P的季消耗速率与土壤Olsen-P含量呈极显著线性关系(y=0.1219x−0.1557,R^(2)=0.9894**),L5、L4、L3、L2磷地力水平地块每季Olsen-P的消耗量分别为8.37、7.06、3.03、1.59 mg/kg,消耗速率符合指数下降模型Y=69.642e^(-0.169x),每季消耗基础Olsen-P的15.5%。【结论】长期大量施用磷肥可以快速提升潮土有效磷含量至很高水平,但是土壤的磷地力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作物产量不再提高。停止施磷肥后,土壤的有效磷水平呈指数下降,下降至农学阈值仅需约9.1季。停施磷肥后,土壤的供磷能力下降也很快,小麦产量在第二年(第三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地力产量 Olsen-P含量 供磷能力 有效磷消耗速率
下载PDF
北京十三陵地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含铁建造的发育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琴 +4 位作者 周琛 孙祖宇 梅啸 原成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0-586,共17页
含铁建造在整个前寒武纪的地质记录中分布广泛,但针对华北地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出露的含铁建造目前还没有报道。文中通过野外观察及室内XRD、SEM、ICP-MS等手段,对北京十三陵地区出露的长龙山组含铁建造的分布规律、矿物组成、成矿物质... 含铁建造在整个前寒武纪的地质记录中分布广泛,但针对华北地区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出露的含铁建造目前还没有报道。文中通过野外观察及室内XRD、SEM、ICP-MS等手段,对北京十三陵地区出露的长龙山组含铁建造的分布规律、矿物组成、成矿物质来源等开展研究,并探讨含铁建造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含铁建造的铁质主要为赤铁矿,与石英、海绿石等矿物伴生。含铁建造存在2种分布模式:Ⅰ型含铁建造,与海绿石伴生,产出厚度变化大(1~50 cm),偏光显微镜下海绿石砂岩和铁质条带呈互层状产出,赤铁矿具近球形结构;Ⅱ型含铁建造,无海绿石伴生,产出厚度相对较大(一般大于10 cm),镜下见黑色的富铁层夹碎屑石英透镜体,赤铁矿常发育针状或雪花状结构。依据构造演化和微量元素分析,认为含铁建造的铁质来源主要为下马岭组顶部的铁质风化壳。Ⅰ型含铁建造为化学胶体沉淀与海绿石风化的混合成因;Ⅱ型含铁建造主要属于胶体化学沉积成因,后期可能经受了糜棱化改造作用。这一结论为华北地区前寒武纪含铁建造的找矿提供了沉积地质依据,对于完善含铁建造成矿机理及华北地区元古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建造 分布类型 铁质成因 长龙山组 北京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潮土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5
作者 岳克 张水清 +5 位作者 黄绍敏 张珂珂 郭腾飞 郭斗斗 宋晓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潮土有机氮组分特征及剖面分布,明确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的供氮潜力,在潮土长期定位试验(1990—2020年)不同施肥措施下,选取对照(CK,不施肥)、单施化肥(NPK)、化肥+秸秆还田(NPKS)、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4个处理... 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潮土有机氮组分特征及剖面分布,明确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的供氮潜力,在潮土长期定位试验(1990—2020年)不同施肥措施下,选取对照(CK,不施肥)、单施化肥(NPK)、化肥+秸秆还田(NPKS)、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4个处理,采用Bremner法测定了不同处理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和全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耕层(0~20 cm)全氮、酸解总有机氮及酸解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影响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与NPK处理相比,NPKS处理土壤全氮、酸解总有机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2.10%、44.03%、39.07%、44.71%,NPKM处理土壤全氮、酸解总有机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6.09%、54.73%、25.14%、67.06%。相同土层土壤全氮和酸解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均在NPKM处理最高,其次为NPKS处理。在0~100 cm土层,各处理土壤有机氮均以铵态氮和氨基酸态氮为主,且酸解总有机氮和各组分氮含量总体上在表层土壤(0~20 cm)最高。0~100 cm土层酸解总有机氮及各组分含量总体上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土壤中的氮素以酸解有机氮为主,占全氮含量比例范围为59.01%~92.31%。与CK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降低了土壤未知态氮占全氮的比例。综上,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变化与施肥模式密切相关,有机无机肥配施和化肥+秸秆还田能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及酸解有机氮各组分含量,进而提高土壤供氮能力,是华北平原潮土区适宜的施肥模式;从相关性分析结果看,在土壤耕层有机氮组分中酸解铵态氮和氨基酸态氮是土壤氮的主要贡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 潮土 有机氮组分 有机肥 化肥 配施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田P区块低压深层气井复产体系
6
作者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5-47,50,共4页
目前涪陵页岩气田P区块气井生产已进入产量递减阶段。针对P区气井低压影响因素多,复产困难的情况,从气藏地质特征分析及单井开采指标评价的基础上,将复产困难的异常井分为地层能量差、携液能力不足、产水量大三类,使用不同类型的复产方... 目前涪陵页岩气田P区块气井生产已进入产量递减阶段。针对P区气井低压影响因素多,复产困难的情况,从气藏地质特征分析及单井开采指标评价的基础上,将复产困难的异常井分为地层能量差、携液能力不足、产水量大三类,使用不同类型的复产方式解决复产问题,为气田稳产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这种分类方法进行气井针对性复产的体系,对涪陵页岩气田主区块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低压井 复产体系
下载PDF
不同磷肥对潮土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斗斗 +2 位作者 黄绍敏 徐祺豪 张珂珂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177,共7页
为比较过磷酸钙和磷酸一铵作为磷肥来源对潮土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改变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原因,采用微区试验,在潮土上设置施用过磷酸钙和磷酸一铵2种磷肥品种,分析了3个不同磷肥用量下,连续施用3 a对小麦玉米产量、磷肥偏生... 为比较过磷酸钙和磷酸一铵作为磷肥来源对潮土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改变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原因,采用微区试验,在潮土上设置施用过磷酸钙和磷酸一铵2种磷肥品种,分析了3个不同磷肥用量下,连续施用3 a对小麦玉米产量、磷肥偏生产力、土壤有效磷及无机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施磷水平(P1、P2、P3)下,与施用过磷酸钙处理相比,磷酸一铵处理小麦平均产量分别增加24.9%,19.7%,22.0%,平均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1.0,16.2,13.6 kg/kg,玉米平均产量分别增加29.6%,28.7%,32.2%,平均偏生产力分别提高42.1,24.2,25.4 kg/kg,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分别提高9.6%,-3.4%,5.4%。磷酸一铵处理土壤无机磷以Ca_(2)-P、Ca_(8)-P增加为主,其中Ca_(2)-P分别增加13.4%,18.5%,26.1%,Ca_(8)-P分别增加17.2%,21.3%,15.8%,与过磷酸钙处理相比,磷酸一铵处理在3种施磷水平下土壤Ca_(2)-P相对含量分别提高0.25,0.30,0.33百分点,Ca_(8)-P相对含量提高1.73,0.80,3.60百分点;过磷酸钙处理土壤无机磷以Al-P、Fe-P增加为主,其中Al-P分别增加19.1%,23.7%,23.1%,Fe-P分别增加24.9%,23.3%,32.6%,Al-P相对含量比磷酸一铵处理提高1.27,1.19,1.26百分点,Fe-P相对含量提高2.12,2.87,2.49百分点。磷酸一铵和过磷酸钙对土壤Ca_(10)-P、O-P含量无显著影响,但磷酸一铵能降低Ca_(10)-P、O-P的相对含量,分别平均减少2.47,2.07百分点。与过磷酸钙相比,磷酸一铵能够提高潮土土壤小麦玉米产量、磷肥偏生产力、土壤有效磷含量,且磷酸一铵通过提高潮土土壤中有效性高的Ca_(2)-P、Ca_(8)-P含量及相对含量,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磷素有效性 磷肥种类 无机磷 过磷酸钙 磷酸一铵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田平桥区块集输措施优化
8
作者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解决集输管网对低压低产井,尤其是间歇采气井的影响,从支线输送压力对气井影响、管线积液两方面分析,确定了集输管网压力合理范围,形成了反排及清管介入时机的评价指标。并建立管网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发现输压差异,并排查原因,确定清... 为解决集输管网对低压低产井,尤其是间歇采气井的影响,从支线输送压力对气井影响、管线积液两方面分析,确定了集输管网压力合理范围,形成了反排及清管介入时机的评价指标。并建立管网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发现输压差异,并排查原因,确定清管反排措施最佳介入时机,最大化反排清管措施持续效果,提高气井产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该方法对确定集输措施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页岩气田 集输管网 动态规律
下载PDF
一种页岩气田除砂设备效果模糊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38-41,共4页
涪陵页岩气田部分气井因出砂导致影响产量,目前缺少系统的方法用于评价除砂设备优劣性。为达到除砂设备定量化评价目的,提出模糊定量评价方法,全面考虑除砂设备对气量的影响因素、设备损坏情况以及经济因素。将该方法应用于气田20台使... 涪陵页岩气田部分气井因出砂导致影响产量,目前缺少系统的方法用于评价除砂设备优劣性。为达到除砂设备定量化评价目的,提出模糊定量评价方法,全面考虑除砂设备对气量的影响因素、设备损坏情况以及经济因素。将该方法应用于气田20台使用中的除砂设备,根据结果更换效果差的除砂设备后效果明显变好,达到除砂设备定量化评价目的。认为后续除砂设备有效性评价可采用此类方法综合评定,使设备使用更经济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定量评价 除砂设备 效果评价方法 综合定量评价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外源磷素长期协同使用对潮土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郭斗斗 黄绍敏 +4 位作者 张珂珂 张水清 宋晓 岳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51-1659,共9页
【目的】施入外源磷素是提升土壤有效磷的重要途径,不同磷源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和存在形态对土壤磷素有效性起决定作用。研究有机无机外源磷素长期配合使用的协同关系及其对潮土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可为合理减少磷肥施用,提高磷肥利用率... 【目的】施入外源磷素是提升土壤有效磷的重要途径,不同磷源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和存在形态对土壤磷素有效性起决定作用。研究有机无机外源磷素长期配合使用的协同关系及其对潮土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可为合理减少磷肥施用,提高磷肥利用率和科学管理土壤磷素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25年肥料定位试验,选取不施磷肥(P0)、单施化肥(FP)、化肥与有机肥配施(FP+M)、化肥与秸秆配施(FP+S)四个处理,分析了化肥、有机肥、秸秆作为主要外源磷素长期协同使用对作物可持续生产能力、磷肥利用效率、施肥后效及潮土磷素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连续处理25年后,P0、FP、FP+M、FP+S处理小麦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49.0%、14.8%、17.2%、15.4%,玉米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8.7%、27.1%、24.4%、23.2%,产量的稳定性均比不施磷提升,尤其是小麦产量稳定性显著增加;P0、FP、FP+M、FP+S处理产量的可持续性指数小麦依次为0.23、0.62、0.60、0.64,玉米依次为0.45、0.47、0.53、0.52,施磷对小麦产量的可持续指数影响比玉米更大。FP、FP+M、FP+S处理的磷素累积生理效率分别为188.3、163.2和177.6 kg/kg,平均后效分别为1.30%、0.71%和1.16%,单施化肥磷素的效果高于磷肥配施有机肥、秸秆。长期不施磷肥,土壤无机磷各组分含量均降低,且主要消耗了土壤中无效态的O-P,P0处理减少的O-P占无机磷减少量的41.3%。长期投入化学磷素,降低了无效态磷的比例,但土壤对化学磷素的固定作用仍较强,FP处理Ca_8-P含量由12.0%提升到21.1%,无效态的O-P和Ca_(10)-P由77.7%减少为62.9%(占比仍超过60%),土壤Olsen-P由6.4 mg/kg提升到20.7 mg/kg。化学磷素与有机肥磷素协同使用可促使无效态磷向有效态磷及缓效态磷转化,提升土壤磷素有效性,FP+M处理Ca_2-P占比由2.0%提升到5.4%,缓效态的Al-P、Ca_8-P、Fe-P占比增加25.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磷素 有机无机磷协同 磷素有效性 磷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