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甲氧基肉桂酸抗衰老活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永建 +3 位作者 刘岑 杜裕 杨洪柳 刘永刚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8期1481-1486,共6页
目的:基于秀丽隐杆线虫(以下简称线虫)模型研究邻甲氧基肉桂酸(OMA)体内抗衰老活性及机制。方法:研究OMA对野生型线虫体长、头部摆动频率、脂褐素含量、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评价其体内抗衰老活性;利用线虫转基因株系TJ356和CF1553模型... 目的:基于秀丽隐杆线虫(以下简称线虫)模型研究邻甲氧基肉桂酸(OMA)体内抗衰老活性及机制。方法:研究OMA对野生型线虫体长、头部摆动频率、脂褐素含量、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评价其体内抗衰老活性;利用线虫转基因株系TJ356和CF1553模型,通过衰变加速因子-16 (DAF-16)核转位实验、超氧化物歧化酶-3 (SOD-3)融合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检测实验探究OMA抗衰老作用的分子信号通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MA可以抑制线虫的体长(P<0.001)、降低其头部摆动频率、减缓线虫体内脂褐素沉积(P<0.001)、提高线虫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的寿命(P<0.05);同时能激活DAF-16转录因子,促进线虫DAF-16核转位,上调线虫体内SOD-3蛋白表达水平(P<0.001)。结论:OMA具有良好的抗衰老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IS)信号通路有关,通过增强DAF-16活性并上调其下游SOD-3蛋白的表达发挥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甲氧基肉桂酸 秀丽隐杆线虫 抗氧化活性 抗衰老活性
下载PDF
骆驼蓬抑制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管道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宏丽 孙惠惠 +6 位作者 刘汉滢 季青璇 田婧鋆 宋星卓 蒋坤秀 韩静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44-2552,共9页
探讨骆驼蓬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管道形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建立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1))、模型组(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1))、骆驼蓬给药高、低... 探讨骆驼蓬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管道形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建立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1))、模型组(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1))、骆驼蓬给药高、低剂量组(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1)+不同剂量骆驼蓬)。内皮管道形成方法观察细胞管道形成状态。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骆驼蓬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效成分、靶点和通路。Real-time PCR法验证骆驼蓬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靶点的mRNA表达水平。内皮管道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内皮细胞管道形成总长度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骆驼蓬组内皮管道形成总长度显著减少。网络药理学结果提示,骆驼蓬的作用靶点是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2, ERK2)、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1, AKT1)、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 catalytic alpha polypeptide,PIK3CA)等;信号通路涉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信号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等。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ERK2、PIK3CA和AKT1的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骆驼蓬组ERK2、PIK3CA和AKT1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骆驼蓬可能通过调节MAPK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等抑制高糖条件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管道的形成,证实了它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此研究为骆驼蓬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蓬 糖尿病视网膜病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管道形成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去氢骆驼蓬碱对线虫神经毒性机制的内源性代谢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倩倩 杜裕 +6 位作者 刘明 宋星卓 邢彦焘 蒋坤秀 刘永刚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5-984,I0012,共11页
去氢骆驼蓬碱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但其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本研究通过对去氢骆驼蓬碱神经毒性机制进行探究,以提高其临床应用并为后期得到高效低毒的化合物提供帮助。利用内源性代谢,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 去氢骆驼蓬碱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但其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本研究通过对去氢骆驼蓬碱神经毒性机制进行探究,以提高其临床应用并为后期得到高效低毒的化合物提供帮助。利用内源性代谢,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秀丽隐杆线虫体内代谢物的变化以及作用通路,分析去氢骆驼蓬碱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去氢骆驼蓬碱主要影响线虫的嘌呤代谢通路和氨基酸相关代谢通路,其神经毒性可能与能量代谢相关。本研究为阐释骆驼蓬总生物碱神经毒性机制提供研究思路,也为骆驼蓬的体内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去氢骆驼蓬碱 秀丽隐杆线虫 神经毒性机制 内源性代谢
下载PDF
丹酚酸B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成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坤秀 孙惠惠 +6 位作者 宋星卓 孙倩倩 田婧鋆 李宏丽 刘永刚 韩静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11期1094-1101,共8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高糖培养的视网膜内皮细胞迁移及管道形成的影响,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及1.0、0.5、0.1 μg/ml丹酚酸B组。各组细胞加入5.5 mmol/L葡萄糖进行干预,1.0、0.5、0.1 ...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高糖培养的视网膜内皮细胞迁移及管道形成的影响,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及1.0、0.5、0.1 μg/ml丹酚酸B组。各组细胞加入5.5 mmol/L葡萄糖进行干预,1.0、0.5、0.1 μg/ml丹酚酸B组分别加入1.0、0.5、0.1 μg/ml丹酚酸B进行干预。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丹酚酸B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细胞加入5.5 mmol/L葡萄糖进行干预。模型组加入25 mmol/L葡萄糖干预;丹酚酸B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25 mmol/L葡萄糖及0.062 5、0.125 0、0.250 0 μg/ml丹酚酸B进行干预。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数目,Matrigel实验分析细胞成管总长度。通过SuperTarget与Swiss TargetPrediction筛选丹酚酸B的活性作用靶点;检索GAD数据库、pharmGkb数据库、TTD数据库、DiGSeE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获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靶点;两者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利用DAVID对共同靶点进行GO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ccelrys Discovery Studio Client 2.5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0.5、0.1 μg/ml丹酚酸B组细胞吸光度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实验、Matrigel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各剂量组迁移细胞相对个数、细胞成管总长度减少(P<0.05或P<0.01)。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相互作用网络发现,丹酚酸B作用于46个靶点,8个信号通路。结论丹酚酸B可抑制高糖培养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体外成管能力,并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丹酚酸B 网络药理学 视网膜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不同化学工艺制备的复方血栓通提取物的药效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惠惠 李宏丽 +6 位作者 田婧鋆 蒋坤秀 宋星卓 宋勇丽 张伽妹 韩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0-44,I0014-I0017,共9页
目的采取不同的化学工艺制备3种复方血栓通提取物,观察高糖环境培养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比较不同提取物的药效。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备复方血栓通,溶于水后依次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视网膜血... 目的采取不同的化学工艺制备3种复方血栓通提取物,观察高糖环境培养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比较不同提取物的药效。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备复方血栓通,溶于水后依次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5.5 mmol/L葡萄糖)、模型组(25 mmol/L葡萄糖)以及给药组(25 mmol/L葡萄糖+不同剂量复方血栓通提取物)。给药后,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通过Matrigel实验检测细胞体外成管能力。结果复方血栓通正丁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细胞迁移和体外内皮管道形成;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小幅度降低细胞迁移数目,但不抑制细胞内皮管道形成;石油醚提取物药效最差,对细胞功能无影响。结论复方血栓通正丁醇提取物药效最佳,为改善复方血栓通的制备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血栓通 制备工艺 视网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橙皮苷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效及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星卓 孙惠惠 +6 位作者 蒋坤秀 孙倩倩 田婧鋆 李宏丽 韩静 刘永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50-154,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橙皮苷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并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在高糖环境下培养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检测橙皮苷对高糖条件下细胞迁移和试管形成的影响。利用Pubchem、Swisstarget和PharmGKB等... 目的观察橙皮苷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并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在高糖环境下培养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检测橙皮苷对高糖条件下细胞迁移和试管形成的影响。利用Pubchem、Swisstarget和PharmGKB等数据库检索橙皮苷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采用Accelrys Discovery Studio Client 2.5将橙皮苷和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橙皮苷可减少视网膜内皮细胞的迁移数量,同时降低细胞成管能力。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橙皮苷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靶点共17个,KEGG通路富集得到8条信号通路。结论橙皮苷可以抑制高糖诱导下内皮细胞迁移和管道形成,提示橙皮苷可能具有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药效,其机制可能与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雌激素受体1和雌激素受体2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