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113
1
作者 黄成 陈长虹 +6 位作者 李莉 程真 红丽 杨君 黄海英 张钢锋 陈宜然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58-1871,共14页
在收集整理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各城市人为大气污染源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以"自下而上"为主的方法建立了2007年长三角地区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清单结果显示,2007年长三角地区的SO2、NOx、CO、PM10、PM... 在收集整理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各城市人为大气污染源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以"自下而上"为主的方法建立了2007年长三角地区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清单结果显示,2007年长三角地区的SO2、NOx、CO、PM10、PM2.5、VOCs和NH3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达到2391.8、2292.9、6697.1、3115.7、1510.8、2767.4和458.9kt,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略高于珠三角地区.电厂和其他工业燃烧设施分别贡献了约46%和45%的SO2排放,以及59%和26%左右的NOx排放.电厂及水泥建材+钢铁冶金等工艺过程贡献了约21%和57%的PM10排放,以及28%和52%的PM2.5排放.石油加工、化工制造和工业喷涂等工艺过程的VOCs无组织排放占到总量的65%.NH3的主要排放源来自畜禽养殖和氮肥施用等农业部门,分别占到总量的48%和40%.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长三角高排放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下游的沿江一带及杭州湾地区一带.现有方法测算的PM10、PM2.5、VOCs和NH3排放结果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在未来不断加强本地大气污染源排放的基础研究,以进一步改善我国各典型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重要的科研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人为源 大气污染物 排放特征 空间分布 长江三角洲地区
原文传递
上海市PM_(2.5)中含碳物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4
2
作者 杨君 董亚萍 +3 位作者 冯加良 管晶晶 赵伟 李怀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55-1761,共7页
为了解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含碳物质的浓度及其影响因素,于2007年12月~2008年12月间在上海市的市区(徐家汇)和工业区(宝山)采样点分别采集了130多个PM2.5样品,应用DRI碳分析仪采用IMPROVE-TOR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有机碳(OC)、... 为了解上海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含碳物质的浓度及其影响因素,于2007年12月~2008年12月间在上海市的市区(徐家汇)和工业区(宝山)采样点分别采集了130多个PM2.5样品,应用DRI碳分析仪采用IMPROVE-TOR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含量.结果显示,OC和EC的季节平均浓度值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上海市市区采样点PM2.5中OC和EC的年平均浓度为8.10μg.m-3和3.91μg.m-3,而工业区为11.91μg.m-3和4.69μg.m-3,高于市区;OC/EC比值在市区和工业区分别为2.01和2.42.OC和EC在4个季节都有较强的相关性(R2为0.52~0.87),其中冬季的相关性最高(R2为0.87,0.80),春季最低(R2为0.52,0.58),这与春季时上海的风向多变、污染物来源复杂有关.应用OC/EC比值法对二次有机碳(SOC)的含量进行了估算,SOC的年平均浓度在市区和工业区分别为2.72和5.07μg.m-3,占OC含量的30%左右,SOC对OC的贡献率夏季最高(约40%),这与夏季温度高、光照强烈有利于光化学反应进行的情况一致.降水对OC和EC的浓度有较明显的影响,冬季无降水天气的OC和EC平均浓度是雨雪天气时的2倍以上,而夏季有降水和无降水天气时OC和EC的浓度没有明显区别,这可能与夏季降水发生时大气稳定度较高有关.降水天气时OC/EC及SOC/OC比值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有机碳 元素碳 降水 上海
原文传递
2013年夏季典型光化学污染过程中长三角典型城市O_3来源识别 被引量:57
3
作者 李浩 李莉 +12 位作者 黄成 安静宇 严茹莎 黄海英 杨君 卢清 楼晟荣 红丽 周敏 陶士康 乔利平 陈明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城市化、工业化、机动化的高速推进以及大气活性物质的大量排放,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夏秋季节面临严峻的以高浓度O3为典型特征的光化学污染问题.然而,O3与其前体物之间的高度非线性反应过程使得其来源识别变得十分复杂,因此针对高浓度O... 城市化、工业化、机动化的高速推进以及大气活性物质的大量排放,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夏秋季节面临严峻的以高浓度O3为典型特征的光化学污染问题.然而,O3与其前体物之间的高度非线性反应过程使得其来源识别变得十分复杂,因此针对高浓度O3的控制途径仍不清楚.本文以2013年7月长三角地区发生的一次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强度高的高浓度O3污染过程为研究案例,基于CAMx空气质量数值模型中耦合的臭氧来源追踪方法(OSAT),采用物种示踪的方法对长三角3个代表性城市上海、苏州、杭州近地面O3的污染来源开展了模拟研究,探讨了4个源区(上海、浙北、苏南和长距离输送)、7类排放源(工业锅炉和窑炉、生产工艺过程、电厂、生活源、流动源、挥发源和天然源)对上海、苏州和杭州城区地面O3的浓度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长距离输送以及区域背景产生的O3约在20×10-9~40×10-9(体积分数)之间;加上上海及苏南、浙北地区排放的前体物在长三角城区地区二次生成O3,可使O3上升至40×10-9~100×10-9(体积分数)乃至更高.模拟时段内日间8 h O3浓度的地区贡献分析结果显示,长距离传输对于上海、苏州、杭州的浓度贡献分别为42.79%±10.17%、48.57%±9.97%和60.13%±7.11%;上海城区O3来源中,上海本地污染贡献平均为28.94%±8.49%,浙北地区贡献约19.83%±10.55%;苏州城区O3来源中,苏南地区贡献约26.41%±6.80%;杭州城区O3来源中,浙北地区贡献约29.56%±8.33%.从各受点日最大O3小时浓度贡献来看,长距离传输贡献比例显著下降(35.35%~58.04%),而本地污染贡献上升.区域各类污染源贡献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对O3污染贡献最为突出的几类污染源分别是工业锅炉和窑炉(浓度贡献约18.4%~21.11%)、生产工艺过程(19.85%~28.46%)、流动源(21.30%~23.51%)、天然源(13.01%~17.07%)和电厂排放(7.08%~9.75%).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来源追踪 长三角 城区 OSAT
原文传递
2013年1月中国东部地区重污染过程中上海市细颗粒物的来源追踪模拟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安静宇 李莉 +12 位作者 黄成 杨君 黄海英 陈长虹 严茹莎 李浩 周敏 卢清 乔利平 楼晟荣 ,红丽 陈明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35-2644,共10页
大气PM2.5是当前我国城市和区域面临的最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然而PM2.5及其关键组分污染的来源不清,严重制约了人们对PM2.5的科学认知和污染防控的步伐.本研究以2013年1月中国东部地区一次典型重污染过程为研究案例,利用CAMx三维模型中... 大气PM2.5是当前我国城市和区域面临的最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然而PM2.5及其关键组分污染的来源不清,严重制约了人们对PM2.5的科学认知和污染防控的步伐.本研究以2013年1月中国东部地区一次典型重污染过程为研究案例,利用CAMx三维模型中耦合了物种示踪机制的颗粒物来源追踪方法,探讨和揭示了中国东部地区代表性城市上海及周边地区共4个源区(上海、苏南、浙北、大区域)、8类污染源(包括燃烧源、生产工艺过程、流动源、生活面源、挥发源、扬尘源、农业源、天然源)对上海城区大气中PM2.5及其关键组分包括水溶性无机离子(SO2-4、NO-3、NH+4)、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污染贡献.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1月份中国东部出现严重灰霾污染期间,上海城区PM2.5的主要区域贡献为上海本地污染源排放累积(PM2.5浓度贡献平均为55.4%±22.3%)和长距离输送(38.4%±20.0%).上海地区8类主要排放源中,扬尘源贡献均值最大,达到30.7%±31.8%,其次为燃烧源18.2%±15.6%、流动源18.6%±17.5%、挥发类源16.9%±18.0%.对上海市PM2.5组分的源解析研究发现,燃烧源对细颗粒物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贡献最大,其浓度贡献分别达到56.2%和55.9%.铵盐中72.4%来源于挥发类源贡献,元素碳约78.3%来自于交通源贡献.挥发类源排放和流动源是主要的有机气溶胶贡献源,浓度贡献分别为36.2%和3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颗粒物来源追踪 上海
原文传递
强化缩放管内湍流对流换热 被引量:33
5
作者 陈颖 邓先和 +2 位作者 丁小江 杨君 李志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28-1531,共4页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i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hree types of converging-diverging tubes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They have the same diameter, rib height and pitch, but the different lengths of the ...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i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hree types of converging-diverging tubes i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They have the same diameter, rib height and pitch, but the different lengths of the converging and diverging sections and their joint way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eat transfer is enhanced when the length of converging section increases. A 12.4% increase of Nusselt number is observed and a 6.8% increas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seen for the developed tube jointed linearly (DTL).Also a 5.27% increase of Nusselt number is observed and a 46.5% increas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seen for the developed tube jointed convexly (DTC). The comparison results of Webb’s method show the DTL is better than OT in the range 1.5×10 4~4×10 4, but the DTC is not better than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强化换热 摩擦阻力系数
下载PDF
秋冬季区域性大气污染过程对长三角北部典型城市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李瑞 李清 +12 位作者 徐健 李亮 葛朝军 黄凌 孙登红 刘子义 张坤 周国柱 杨君 胡子梅 宋燕西 陈勇航 李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0-1534,共15页
本文基于空气质量及气象监测数据,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后向轨迹法、潜在源贡献分析等方法,选取长三角北部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的典型污染过程进行分析,并选取该区域代表性的城市(蚌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北部地区大气污染... 本文基于空气质量及气象监测数据,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后向轨迹法、潜在源贡献分析等方法,选取长三角北部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的典型污染过程进行分析,并选取该区域代表性的城市(蚌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北部地区大气污染受地面弱气压、高湿、低温和静小风等不利气象条件及传输的影响较大.长三角秋冬季区域性污染具有影响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等特征,污染类型主要为区域外传输型与区域内累积型.在EP1和EP2两次污染过程中,长三角北部城市PM2.5浓度均值分别达到131.6μg·m^-3和115.4μg·m^-3,前者污染过程较短,但污染物浓度累积较快造成的污染强度大和范围广.利用PSCF和CWT对PM2.5潜在源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EP1过程PM2.5由临沂、徐州、宿迁和连云港等污染轨迹密集区域传输到受体城市蚌埠,CWT值处于80以上,最高可达200以上,区域传输实际浓度值较高;EP2过程PM2.5浓度受宿迁、宿州和徐州等区域内部邻近城市影响,CWT值处于60以上,最高达160以上,说明研究区域内城市间相互影响较大.因此,秋冬季重污染过程中的跨区域大气污染联动,对于缓解长三角北部区域污染程度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层次聚类 后向轨迹 潜在源贡献 长三角(YRD)
原文传递
灰霾期间气溶胶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31
7
作者 侯美伶 杨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年第2期6-11,共6页
从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和浓度水平方面综述了灰霾期间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介绍了灰霾期间气溶胶中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特征,以及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指出:灰霾天气多发生在冬季,且气溶胶中PM2.5占的比重... 从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和浓度水平方面综述了灰霾期间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介绍了灰霾期间气溶胶中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特征,以及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指出:灰霾天气多发生在冬季,且气溶胶中PM2.5占的比重大;气溶胶污染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密切关系;水溶性离子多集中在PM2.5中;能见度的下降与气溶胶特别是细颗粒物有很大关系。提出目前灰霾研究中主要存在3大问题:一是对灰霾期间气溶胶中含有的有机物类别及其对不同季节发生灰霾的贡献率仍需进一步研究;二是灰霾期间气溶胶中有机物的形成机理尚不明确;三是不同源排放的气溶胶对灰霾形成的贡献率有待探讨。建议系统地开展大气细颗粒物有害成分的鉴定、源排放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扩散过程中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等方面的研究,为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气溶胶 能见度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当前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蒋卫红 周春琼 杨君 《韶关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9-72,共4页
比较全面地叙述了各种絮凝剂:无机絮凝剂、合成(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复合絮凝剂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表明当前絮凝剂正向着无毒、高效、价廉、复合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 无机絮凝剂 高分子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 复合絮凝剂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基于OSAT方法对上海2010年夏季臭氧源解析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杨君 李莉 +6 位作者 冯加良 黄成 黄海英 陈长虹 红丽 盛国英 傅家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7-573,共7页
上海夏季臭氧浓度超标现象频繁出现,危害人体健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大气环境问题.本文采用CAMx模型并使用OSAT方法对上海2010年夏季(8月)地面臭氧的源贡献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上海本地、浙江、江苏和远距离传输对上海徐汇站O3浓... 上海夏季臭氧浓度超标现象频繁出现,危害人体健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大气环境问题.本文采用CAMx模型并使用OSAT方法对上海2010年夏季(8月)地面臭氧的源贡献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上海本地、浙江、江苏和远距离传输对上海徐汇站O3浓度的贡献,同时还详细分析了上海本地8类源(农业源、工业过程、工业锅炉、电厂、生活源、交通源和挥发源)的贡献特征.结果表明:在白天O3低浓度污染时段和夜间,上海徐汇站O3主要来自外围(最内层模拟区域之外)的贡献.而在白天高浓度O3污染时段,来自上海市本地污染源排放的贡献率显著地升高.从2010年8月6—31日期间徐汇站O3小时浓度贡献百分率的平均值来看,外围贡献了61.2%,上海本地、江苏和浙江对上海徐汇站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2.8%、7.4%和8.6%.工业过程是上海本地O3的最大贡献源,其次是挥发源和交通源,因此,降低上海本地O3污染浓度的有效措施为控制来自工业过程、挥发源和交通源的O3前体物的排放.另外,通过OSAT方法模拟计算还得出,上海市交通源、上海电厂和工业过程是徐汇站NO x浓度(O3的重要前体物之一)的三大主要贡献源,实施针对该三大重点排放源的减排措施将有效减少上海市的NO x大气环境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X 臭氧 OSAT 上海
原文传递
沟槽面管道湍流减阻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德斌 邓先和 杨君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采用标准k ε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考察了两种沟槽面管道湍流减阻性能,包括不同的沟槽深度、沟槽间距以及零压梯度和逆压梯度的阻力性能,获得最大11%的减阻效果,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探讨了沟槽面的减阻机理,分析结果与沟槽面平板湍流减... 采用标准k ε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考察了两种沟槽面管道湍流减阻性能,包括不同的沟槽深度、沟槽间距以及零压梯度和逆压梯度的阻力性能,获得最大11%的减阻效果,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探讨了沟槽面的减阻机理,分析结果与沟槽面平板湍流减阻的结果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沟槽面 减阻
下载PDF
房间空调器中换热器的研究概况及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颖 邓先和 +1 位作者 杨君 丁小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39,共6页
用于房间空调器的紧凑套片管换热器因其良好的换热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外众多的生产厂家和科研工作者研究了这类换热器的换热和流动规律 ,分析其强化换热的机理 ,推出了许多新的翅片形式 ,并比较了各种翅片管的特性。取得了大量的... 用于房间空调器的紧凑套片管换热器因其良好的换热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外众多的生产厂家和科研工作者研究了这类换热器的换热和流动规律 ,分析其强化换热的机理 ,推出了许多新的翅片形式 ,并比较了各种翅片管的特性。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并提出了这类换热器今后有待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 空调器 紧凑套片管换热器 翅片管
下载PDF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强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晓曦 邓先和 +1 位作者 陈颖 杨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4-17,共4页
壳程的传热强化是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回顾了管壳式换热器壳程传热强化研究的发展。从流场和温度场协同配合作用的角度出发 ,研讨高效强化传热管的发展途径。指出壳程结构的优化必然同强化管束的优化组合相联系 。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强化管 壳程结构 计算 流体力学 传热强化
下载PDF
管内周期性自旋流强化传热的结构优化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杨君 邓先和 +1 位作者 洪蒙纳 李志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554-2561,共8页
在圆管内间隔插入多个旋流片的流道中,流体流动呈现周期性自旋流.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空气湍流情况的传热和流阻性能受相邻旋流片间距Lp、旋流角β和旋转角α3个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旋流片的优化结构,而且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预测... 在圆管内间隔插入多个旋流片的流道中,流体流动呈现周期性自旋流.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空气湍流情况的传热和流阻性能受相邻旋流片间距Lp、旋流角β和旋转角α3个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旋流片的优化结构,而且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预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α越大,传热性能越好,阻力越大;Lp越小,传热性能越好,阻力越大;β越大,传热性能越好,而阻力损失因受到摩擦阻力和形体阻力的综合影响而呈现非单调变化.旋流片的最佳结构参数为:旋流角β为20·3°,旋转角α为180°,相邻旋流片间距Lp为33d.与α相比,β对传热和流阻性能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片 结构优化 强化传热 自旋流
下载PDF
水动力数值模拟的河控三角洲分支河道演化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君 尹太举 +1 位作者 邓智浩 程钊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2,共9页
河控三角洲是一类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的沉积体系,采用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的方法正演模拟了河控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并精确分析了其分支河道的演化规律。利用Delft3D建立了河控三角洲的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根据现代河流与三角洲的水动力特... 河控三角洲是一类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的沉积体系,采用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的方法正演模拟了河控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并精确分析了其分支河道的演化规律。利用Delft3D建立了河控三角洲的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根据现代河流与三角洲的水动力特征,设计了其沉积过程的模拟条件。计算域长20.5km,宽10km,在地貌演化系数(Mor-Factor)为60倍的情况下模拟时长4个月,约120d。通过对河控三角洲的模拟分析了河口砂坝的形成与冲蚀,分支河道的延伸、迁移和分叉,通过垂向剖面观察到分支河道的多期次充填。用定量的手段结合分支河道演化特征表明河控三角洲在没有波浪和潮汐作用的静水体中分支河道极其发育,只要空间足够大即可发育无数条的分支河道。研究表明在河控三角洲发育的后期分支河道的交叉切割与改造可形成连片的沉积体,这与在波浪和潮汐改造作用下所形成的连片朵状三角洲在成因机理上不同。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水动力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揭示河控三角洲分支河道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数值模拟 河控三角洲 分支河道 Delft3D 定量沉积学
下载PDF
旋流片支撑管束的传热与流阻性能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君 邓先和 +1 位作者 李志武 洪蒙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6,共6页
提出旋流网板管壳式换热器,并对空气纵向流过旋流片支撑光滑传热管束的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另外比较了270-38.1、180-38.1、270-20.3、180-20.3四种旋流片和空心环的强化传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270-20.3和180-20.3旋流片支... 提出旋流网板管壳式换热器,并对空气纵向流过旋流片支撑光滑传热管束的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另外比较了270-38.1、180-38.1、270-20.3、180-20.3四种旋流片和空心环的强化传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270-20.3和180-20.3旋流片支撑光滑管束的强化传热评价因子η比空心环支撑的高出7%,而270-38.1、180-38.1、空心环的评价因子η相差不大。除了起到支撑管束作用外,270-20.3和180-20.3旋流片还具有良好的强化传热效果。实验结果可为对管壳式换热器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片 管束 强化传热
下载PDF
粗糙肋面上湍流热量传递中场协同关系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颖 邓先和 杨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55-1058,共4页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将湍流流动的传热分为传热层流底层和湍流层 ,来考察传热层流底层中温度梯度矢量与速度夹角对湍流流动换热的影响 。
关键词 数值分析 湍流流动 场协同 换热
下载PDF
上海市大气PM_(2.5)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杨欢 杨君 +4 位作者 张苗云 许振影 鲍胜威 吴明红 张钢锋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71-3677,共7页
对2014年上海市大气监测国控点的PM_(2.5)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PM_(2.5)浓度冬春季高,夏秋季低,按月呈U形分布,且上海市大气PM_(2.5)浓度在空间上总体趋势呈西高东低。利用MATLAB的聚类分析结果表... 对2014年上海市大气监测国控点的PM_(2.5)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PM_(2.5)浓度冬春季高,夏秋季低,按月呈U形分布,且上海市大气PM_(2.5)浓度在空间上总体趋势呈西高东低。利用MATLAB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的10个监测站可分为4类:1)跨省传输影响显著的青浦淀山湖站;2)受海洋大气影响显著的浦东川沙站;3)不稳定的过渡类,其包括杨浦四漂和浦东张江监测站;4)受本地排放影响显著的中心城区类,其包括普陀、十五厂(卢湾师专附小)、徐汇上师大、虹口凉城、静安和浦东新区监测站。本文聚类分析结果揭示了上海不同地理位置的大气PM_(2.5)浓度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聚类分析 监测站 MATLAB 上海
原文传递
灰霾的成因、污染特征及健康危害 被引量:13
18
作者 侯美伶 杨君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6期134-135,115,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大气污染加剧,灰霾天气也随之增多。文章综述了灰霾天气的成因及其健康危害,分析了灰霾和能见度的相关性,并从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和污染水平两方面分析了灰霾期间的污染特征,介绍了国内外对灰霾天气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大气污染加剧,灰霾天气也随之增多。文章综述了灰霾天气的成因及其健康危害,分析了灰霾和能见度的相关性,并从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和污染水平两方面分析了灰霾期间的污染特征,介绍了国内外对灰霾天气大气污染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健康危害 大气颗粒物 能见度
下载PDF
来流不均匀分布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邓先和 杨君 +1 位作者 黄德斌 张亚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建立了换热器壳程流速分布不均匀对传热性能影响的数学模型 ,并从管内轴向流传热与管外横向流传热两个方面 ,研究了换热器因流道来流流速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传热负荷偏移 .研究结果表明 ,流速不均匀分布对换热器传热性能影响不大 ;在恒... 建立了换热器壳程流速分布不均匀对传热性能影响的数学模型 ,并从管内轴向流传热与管外横向流传热两个方面 ,研究了换热器因流道来流流速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传热负荷偏移 .研究结果表明 ,流速不均匀分布对换热器传热性能影响不大 ;在恒壁温、各流道间无热交换的条件下 ,当各流道流速不均达到 1 0 0 %时 ,换热器的传热负荷偏移在1 %以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流速分布 热负荷 传热性能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2017年机动车IVOCs排放清单构建及其对SOA的生成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凌 +4 位作者 杨君 殷司佳 张琪 易鑫 李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对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有重要贡献,但尚未包括在目前的排放清单中.本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排放因子法和IVOCs/POA比例系数法对长三角地区2017年机动车IVOCs的排放量进行估算,构建长...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对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有重要贡献,但尚未包括在目前的排放清单中.本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排放因子法和IVOCs/POA比例系数法对长三角地区2017年机动车IVOCs的排放量进行估算,构建长三角地区2017年机动车IVOC排放清单,分析其不确定性并估算其对SOA生成潜势的影响.基于排放因子法的结果表明,2017年长三角地区机动车IVOCs排放总量为3. 58万t,SOA的生成潜势为695 t,其中载货汽车的IVOCs排放量在长三角大部分城市的占比均超过70%;从燃料类型来看,柴油车的IVOCs排放量远高于汽油车.基于IVOCs/POA比例系数法的结果表明,由不同的IVOCs/POA比例以及不同的POA/PM2. 5占比得到的排放清单结果差别巨大,最大值可达64. 2万t,最小仅为5. 2万t,造成的SOA生成潜势分别为1. 55万t和1 032 t.本研究表明基于不同的估算方法构建的IVOCs排放清单结果差别巨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后续空气质量模型对SOA的模拟结果.因此,需进一步将不同清单结果用于空气质量模型中对SOA进行模拟,通过与观测值的比较,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长三角地区机动车IVOCs排放清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 机动车 排放清单 长江三角洲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