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下脑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效东 王本 +8 位作者 陆卫风 张长远 熊家锐 张广林 李经纶 唐斌 吴艳芝 王振华 赵鸽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下脑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切除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功能区33例胶质瘤及16例脑膜瘤继发癫痫患者,采用MRI进行肿瘤定位,弥散张量纤... 目的探讨术中唤醒麻醉技术下脑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切除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功能区33例胶质瘤及16例脑膜瘤继发癫痫患者,采用MRI进行肿瘤定位,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显示白质纤维束与肿瘤位置关系,功能磁共振成像(fMRll定位运动功能区,在全麻-唤醒-再全麻技术下开颅.实时B超、皮层脑电图fECoG)定位肿瘤及致痫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及处理致痫灶。结果有44例患者顺利经过全麻-唤醒-再全麻的过程,其中28例术中持续保留喉罩;16例语言区肿瘤唤醒后拔除喉罩,语言区定位及功能测试后再置入喉罩全麻。年龄偏大的3例胶质瘤及2例脑膜瘤患者因唤醒时躁动、憋气,脑组织膨出明显,放弃唤醒麻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10M)定位出脑功能区36例,皮层功能定位阴性8例:ECoG监测发现瘤周皮层致痫灶31例。胶质瘤全切22例,次全切8例:脑膜瘤全切13例,次全切1例,术中未出现癫痫发作现象。术后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或新发功能障碍26例,均于1月内恢复;术前原有功能障碍均好转。癫痫发作完全消失31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13例。结论术中全麻唤醒下手术治疗功能区肿瘤继发癫痫疗效好、风险低。术前适应证的选择、术中合适的手术体位的摆放及有效预防癫痫发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区 脑肿瘤 继发性癫痫 唤醒麻醉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皮层 脑电图
原文传递
早期脑室分流颅骨修补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长远 王本 +3 位作者 李经纶 张月高 熊家锐 王庆宣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0-471,共2页
去骨瓣减压是治疗难治性高颅压的常用方法,但常出现术后脑膨出,影响预后。2003年6月-2005年6月,笔者对15例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的患者早期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 去骨瓣减压 颅骨修补术 减压术后 修补治疗 脑膨出 早期 神经功能恢复 常用方法 高颅压
原文传递
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效东 路小奇 +5 位作者 王振华 许鹏 杨新超 李俊龙 李经纶 王本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1064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所有患者行临床... 目的分析影响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1064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所有患者行临床随访,根据是否有癫痫发作将患者分为癫痫组(155例)和无癫痫组(90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10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颅骨修补手术,随访时间为(13.0±9.6)个月(3~120个月),术后155例(14.6%)患者出现了癫痫发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颅骨缺损时间、原因、部位、侧别、面积、去骨瓣减压时未修补硬脑膜及颅骨修补术中开放硬脑膜均是影响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去骨瓣减压时未修补硬脑膜(OR=8.523,95%CI:1.081~23.394,P<0.001)、颅骨修补术中开放硬脑膜(OR=7.763,95%CI:2.582~22.769,P<0.001)及颅骨修补时间>6个月(OR=2.874,95%CI:2.671~12.972,P=0.027)是影响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去骨瓣减压时未修补硬脑膜、修补术中开放硬脑膜及颅骨修补时间>6个月可增加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手术后并发症 因素分析 统计学 颅骨缺损 颅骨成形术
原文传递
通窍活血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4
作者 熊家锐 王本 +2 位作者 段传志 许红旗 宋红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12-214,227,共4页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DID)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入院时FisherCT分级,将283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143例,使用通窍活血汤与尼莫地平片预防DID;对照组140例,使用安慰剂及尼莫地平片预防DI...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DID)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入院时FisherCT分级,将283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143例,使用通窍活血汤与尼莫地平片预防DID;对照组140例,使用安慰剂及尼莫地平片预防DID。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24h内口服或鼻饲给药,疗程21d,其他治疗两组相同。结果住院期内,中药组患者病情恶化总发生率、DID发生率分别为47.6%与11.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7%与22.9%(P<0.05);中药组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6%与11.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中药组DID患者重残、植物生存、死亡的总发生率为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4%(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可有效地防治SAH后DID,改善DID患者生存质量,无诱发再出血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缺血性脑损害 临床疗效 患者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迟发性 尼莫地平片 Fisher DID 中药组 对照组 发生率 CT分级 鼻饲给药 病情恶化 植物生存 生存质量 再出血 入院时 安慰剂 24h 入院后 住院期 预防
下载PDF
颅内压监护下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经纶 王本 +4 位作者 姚安会 赵鸽 唐斌 曹富强 李晨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继发性脑损伤发生于颅脑损伤及脑卒中等对脑组织的原发打击之后,其本质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脑血流量无法适应脑氧代谢率的需求,脑血流量难以定量测定;但脑血流量是由脑灌注压决定的,脑灌注压与颅内压相关,因此,进行颅内压监护是了... 继发性脑损伤发生于颅脑损伤及脑卒中等对脑组织的原发打击之后,其本质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脑血流量无法适应脑氧代谢率的需求,脑血流量难以定量测定;但脑血流量是由脑灌注压决定的,脑灌注压与颅内压相关,因此,进行颅内压监护是了解颅内情况变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作者对2013年至2015年142例患者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护,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脑损伤 颅内压监护 治疗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86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郭效东 王本 +6 位作者 王庆宣 熊家锐 张长远 张月高 刘明辉 李经纶 唐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789-790,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CT引导定位,血肿中心为靶点,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头皮穿刺冲洗粉碎引流联合尿激酶(2万~6万U)溶解血肿治疗硬膜外血肿86例。结果大血肿组(血肿量30~100ml)44例,无...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CT引导定位,血肿中心为靶点,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头皮穿刺冲洗粉碎引流联合尿激酶(2万~6万U)溶解血肿治疗硬膜外血肿86例。结果大血肿组(血肿量30~100ml)44例,无效10例(22.7%,10/44),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痊愈;余34例中术后3~5d血肿引流干净25例,血肿少量残留(≤5ml)9例。小血肿组(血肿量〈30ml)42例,术后1~3d内均引流干净。出院时ADL分级:Ⅰ级72例,Ⅱ级14例。76例随访3~12个月,(5.3±3.7)月,按GOS分级均恢复良好。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微创,准确选择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穿刺引流 尿激酶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广林 李天晓 +2 位作者 王本 熊家锐 梁威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60-462,共3页
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第一位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卒中的病例,目前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而这些患者当中约70%为缺血性卒中。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搭桥术 磁共振灌注成像 数字减影成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昏迷126例 被引量:8
8
作者 刘伟 李经纶 王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10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重型脑损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8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并中药鼻饲或灌肠。统计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后期结果分级。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重型脑损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8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并中药鼻饲或灌肠。统计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后期结果分级。结果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祛瘀开窍中药,针灸等可以减轻重型脑挫裂伤继发性损害,促进意识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昏迷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立体定向联合术中皮层电极、神经电生理监测治疗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性癫痫 被引量:9
9
作者 郭效东 王本 +7 位作者 张长远 熊家锐 李经纶 陆卫风 吴艳芝 刘明辉 郝文明 宋来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评价采用立体定向联合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神经电生理监测(IOM)治疗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及效果、并发症。方法解放军第153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引起的癫痫患者15例.... 目的评价采用立体定向联合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神经电生理监测(IOM)治疗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及效果、并发症。方法解放军第153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引起的癫痫患者15例.均在立体定向仪导向下,开放直视手术准确切除肿瘤.ECoG监测定位致痫灶,IOM判断致痫灶与功能区的重叠程度,分别采取切除术、多处软膜下横切术(MST)或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处理致痫灶。总结分析患者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本组肿瘤全切13例.次全切2例:瘤周致痫灶切除4例,瘤周致痫灶MST或/和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11例:术毕ECoG监测发现痫样放电消失、基本节律大致恢复正常6例,仍残留少量棘波6例,残存较多棘波且基本节律轻到中度异常3例;无严重永久性并发症;随访1~3年,肿瘤原位复发2例,Engel分级Ⅰ级10例,Ⅱ级3例,Ⅲ级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立体定向联合术中ECoG、IOM治疗功能区皮层下小肿瘤性癫痫,能够精准定位并切除肿瘤及处理致痫灶,避免损伤功能区,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癫痫 致痫灶 皮层脑电图 立体定向 神经电生理监测
原文传递
动脉搭桥术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本 赵东升 +3 位作者 张月高 汪靖 张长远 唐斌 《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塞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外伤性脑梗塞锁骨下动脉-静脉-颈内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脑梗塞手术治疗的时机、方式、适应证。结果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肢体肌力由术前的0~1级逐渐恢复至3~4级。彩超复查示移... 目的探讨脑梗塞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外伤性脑梗塞锁骨下动脉-静脉-颈内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脑梗塞手术治疗的时机、方式、适应证。结果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肢体肌力由术前的0~1级逐渐恢复至3~4级。彩超复查示移植血管通畅良好。结论动脉搭桥术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方法,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血管搭桥 脑梗塞 适应证
下载PDF
功能区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效东 王本 +7 位作者 张长远 熊家锐 李经纶 陆卫风 唐斌 吴艳芝 王振华 赵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下联合多种神经功能定位技术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及其致痫灶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11年9月,对解放军第153医院31例功能区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患者,结合MRI、fMRI、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Y)制定手术...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下联合多种神经功能定位技术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及其致痫灶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11年9月,对解放军第153医院31例功能区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患者,结合MRI、fMRI、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Y)制定手术方案,在唤醒麻醉技术下开颅,术中实时B超定位,在患者清醒状态下,通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M)技术定位感觉、运动及语言功能区,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定位致痫区,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及处理致痫灶。结果31例中28例顺利经过全麻一唤醒一再全麻的过程,其中18例术中保留喉罩,10例术中拔除喉罩,语言测试后再置人喉罩。术后除1例高龄患者出现短时间谵妄状态外均无痛苦及恐惧回忆。IOM定位出感兴趣功能区23例(82%,23/28),皮层功能定位阴性5例;ECoG发现致痫灶21例,未发现明显异常7例;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7例。术后原有神经功能障碍略有加重5例,术后2d开始出现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或新发功能障碍17例,均于1个月内恢复至术前水平,无新的神经功能丧失。病理:星形细胞瘤(WHO)Ⅰ~Ⅱ级14例、Ⅲ-Ⅳ级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4例,神经节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各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及混合型(少突一星形)细胞瘤各1例。随访8个月-4.3年,平均2.3年,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Ⅱ级)18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EngelⅡ~Ⅲ级)10例,总有效率100%。肿瘤原位复发16例(57%,16/28),9例再次手术,4例放射治疗,2例胶质母细胞瘤及1例问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患者(11%,3/28)放弃治疗,2例(7%,2/28)老年患者死于心衰及肺部感染。结论术中全麻-唤醒状态下联合多种现代神经功能定位技术治疗功能区胶质瘤继发癫痫,是一种精准、安全、有效的微创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 神经胶质瘤 继发性癫痫 唤醒麻醉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皮层 脑电图
原文传递
122例听神经瘤患者听力受损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姚安会 刘羽阳 +5 位作者 王本 张家墅 赵悦 攸娜 许百男 张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听力受损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单侧听神经瘤患者MRI,颞骨CT及听力学检查结果(纯音听阈及言语识别率),根据术前纯音听阈≤50dB、言语识别率≥50%的标准将患者分为实用听力组和无实用听力组,比较两组患者肿...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听力受损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单侧听神经瘤患者MRI,颞骨CT及听力学检查结果(纯音听阈及言语识别率),根据术前纯音听阈≤50dB、言语识别率≥50%的标准将患者分为实用听力组和无实用听力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大小、肿瘤囊变、脑干受压移位、瘤周有无水肿、内听道宽度、内听道长度、内听道底有无脑脊液等因素。结果内听道扩大程度与听力受损明显相关(P<0.001),肿瘤大小(P=0.25)、脑干受压移位(P=0.38)、瘤周有无水肿(P=0.91)、内听道长度(P=0.75)、内听道底有无脑脊液与听力受损无明显相关(P=0.18);肿瘤囊变可能有相关,但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内听道扩大的程度与听神经瘤患者听力受损明显相关,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内听道内耳蜗神经长时间受压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听力
下载PDF
术中唤醒麻醉下功能定位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及其致痫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效东 王本 +7 位作者 风旭东 陆卫风 张长远 唐斌 李经纶 吴艳芝 王振华 赵鸽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下功能定位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及其致痫灶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4例脑功能区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患者进行喉罩插管、全麻下开颅,术中停药唤醒麻醉,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层诱发电位及皮层电刺激的方法进行脑功能区感觉、运动...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下功能定位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及其致痫灶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4例脑功能区胶质瘤继发癫痫的患者进行喉罩插管、全麻下开颅,术中停药唤醒麻醉,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层诱发电位及皮层电刺激的方法进行脑功能区感觉、运动及语言区定位,皮层脑电监测定位致痫区,辅助以术中B超定位肿瘤及切除程度,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保护脑功能区的前题下切除肿瘤及妥善处理致痫灶,再于全麻下关颅。结果24例患者均顺利经过全麻-唤醒-再全麻的手术过程,术后无痛苦及恐惧回忆,其中15例术中保留喉罩,9例术中拔除喉罩进行语言定位后再插管。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定位出大脑功能区20例,皮层功能定位阴性4例,皮层脑电监测发现瘤周皮层致痫灶19例,给予多处软膜下横切术和(或)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肿瘤全切18例,次全切6例,术后3d开始出现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3例,均于1个月内逐渐恢复,好于术前。癫痫发作完全消失16例,明显减少8例。结论唤醒麻醉下联合多种定位技术能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有效保护了脑功能及妥善处理了致痫灶,提高了功能区肿瘤的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 胶质瘤 继发性癫痫 唤醒麻醉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原文传递
绒球下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东冉 姚安会 +5 位作者 任豪 赖生龙 邢亚洲 李海洋 梁庆华 王本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绒球下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采用绒球下入路MVD治疗的233例HFS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单一血管压迫166例(71.2%),其中小脑前下动脉142例;多支血管压... 目的探讨绒球下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采用绒球下入路MVD治疗的233例HFS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单一血管压迫166例(71.2%),其中小脑前下动脉142例;多支血管压迫67例(28.8%),其中椎动脉参与53例。术后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5.3%、94.8%、95.3%、94.8%。术后1年复发率为1.7%。术后发生并发症26例(11.2%),其中无菌性脑膜炎10例,脑脊液鼻漏3例,迟发性面瘫6例,后组颅神经麻痹4例,听力损伤2例,小脑梗死1例。结论绒球下入路MVD治疗HFS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手术方法,可充分显露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同时减少对小脑的牵拉,降低听力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绒球下入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鞍旁区脑池开放减压治疗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长远 张月高 +5 位作者 王本 郭效东 熊家锐 王庆宣 李经伦 唐斌 《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12期1066-1067,共2页
目的总结鞍旁区脑池开放在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6例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减压术中应用鞍旁区脑池开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动态复查CT外侧裂区未见脑水肿现象,3例死于脑功能衰竭,2例死于严重... 目的总结鞍旁区脑池开放在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6例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减压术中应用鞍旁区脑池开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动态复查CT外侧裂区未见脑水肿现象,3例死于脑功能衰竭,2例死于严重并发症。其余随访3~6个月,按GOS评分,良好16例,中残3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结论外侧裂区域脑挫裂伤术中施行鞍旁区脑池开放可减轻继发性脑水肿,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池 脑挫裂伤 减压 外侧裂区
下载PDF
DTI及DTT技术在小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运动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国辉 李经纶 +2 位作者 曹付强 扶宇 王本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593-596,621,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及其重建技术(DTT)在小量(血肿量<3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HB⁃GH)病人运动功能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前瞻性收集小量HBGH共18例(观察组),发病3 d行DTI和DTT检查,另选...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及其重建技术(DTT)在小量(血肿量<30 ml)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HB⁃GH)病人运动功能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前瞻性收集小量HBGH共18例(观察组),发病3 d行DTI和DTT检查,另选取10例健康人DTI数据为对照,选取相对剩余皮质脊髓束(CST)条目数、相对各项异性分数(rFA)、CST分级三个评估参数。发病3个月采用Fugl-Meyer运功功能量表(FMA)评分评估HBGH病人运动功能预后,FMA评分≥96分为预后良好,<96分为预后不良。结果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6例,预后不良12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相对剩余CST条数和rFA明显降低(P<0.05),CST分级显著增高(P<0.05)。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相对剩余CST条数和rFA明显增高(P<0.05),CST分级显著降低(P<0.05)。发病3个月FMA评分与相对剩余CST条目数(r=0.809)、rFA(r=0.784)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CST分级(r=-0.785)呈明显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相对剩余CST条目数≤77.000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P<0.05),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1.7%;rFA≤0.630预测预后不良的AUC为0.840(P<0.05),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0.833;CST分级≥1.500预测预后不良的AUC为0.799(P<0.05),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1.7%;3个参数联合预测的AUC为0.917(P<0.05),敏感度为84.0%,特异度为92.1%。结论小量HBGH急性期DTI和DTT检查参数相对剩余CST条目数、rFA、CST分级可以预测病人运动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区 小量脑出血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皮质脊髓束 运动功能预后
下载PDF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经纶 王本 +1 位作者 张长远 刘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收治43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35例,恢复良好17例,轻残10例,中残9例,重残4例,死亡3例。结论结合伤情和小儿颅脑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手...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收治43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35例,恢复良好17例,轻残10例,中残9例,重残4例,死亡3例。结论结合伤情和小儿颅脑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术后给予严密监护及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手术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后球囊闭塞颈内动脉治疗颈内动脉分叉部巨大梭形动脉瘤1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熊家锐 王本 张月高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7期447-448,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突发性意识障碍1h"于2005年1月16日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40/85mmHg。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脑膜剌激征阳性...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突发性意识障碍1h"于2005年1月16日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4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40/85mmHg。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脑膜剌激征阳性。行头颅CT检查示: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约26mm×25mm大小类圆形略高密度影(CT值为43Hu),左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右轻度移位,环池、鞍上池、双侧侧裂池及部分脑沟可见高密度影,以左侧明显(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 血管内治疗 载瘤动脉闭塞
下载PDF
立体脑电图电极置入在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郭效东 路小奇 +7 位作者 刘明辉 王振华 许鹏 杨新超 郝文明 娄云霄 李经纶 王本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 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电极置入在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应用少量SEEG电极置入技术评估24例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的临... 目的 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电极置入在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应用少量SEEG电极置入技术评估24例药物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发作症状,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视频脑电图,头颅CT、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等影像学资料,依据解剖-电生理-临床表现,提出癫痫发作起源和扩散路径的核心及备用假设;将电极置入癫痫网络的相关靶点,SEEG监测判断癫痫起源区;通过皮质电刺激(ECS)诱发惯常发作验证致痫区、定位功能区后行射频热凝(RFTC)毁损治疗,仍有癫痫发作者行二期开颅手术切除致痫灶;采用Engel分级评估癫痫的控制效果.结果 24例患者共置入126根电极,每例置入(5.3±1.1)根(3~8根).单侧电极置入6例,双侧电极置入18例.24例患者的实际靶点与计划靶点误差为(1.61±0.88)mm.无一例患者补充置入电极.SEEG监测时间为(10.1±2.6)d,均捕捉到3~20次惯常发作.ECS诱发出惯常发作15例,非惯常发作5例,未诱发出发作4例.明确致痫区23例,其中颞叶、额叶各10例,枕叶3例;未能定位1例.行RFTC治疗22例,毁损后出现头痛9例、严重脑水肿致对侧上肢无力1例,无症状硬膜下血肿1例,均无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电极折断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未行RFTC治疗2例,其中1例未能验证假设,1例致痫区与运动语言区重叠,调整抗癫痫发作药物后均好转.24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M(Q1,Q3)]为12.5(10.2,26.8)个月,末次随访显示,22例行RFTC治疗的患者中,Engel分级Ⅰ级1例;Engel分级Ⅱ级21例,其中16例行二期手术切除致痫区,切除术后癫痫发作消失13例(Engel分级Ⅰ级),无改善3例(Engel分级Ⅱ级),5例拟行二次电极置入RFTC治疗.结论 合理掌握适应证,采用少量SEEG电极置入可帮助判断致痫区部位,指导手术切除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癫痫 致痫区 立体脑电图 射频热凝毁损 皮质电刺激
原文传递
皮质脑电图联合深部电极监测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致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效东 路小奇 +7 位作者 王振华 许鹏 刘明辉 郝文明 杨新超 李俊龙 李经纶 王本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探讨皮质脑电图(ECoG)联合深部电极监测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Ⅱ型所致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5例额叶FCDⅡ型所致难治性癫痫患者的... 目的探讨皮质脑电图(ECoG)联合深部电极监测在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Ⅱ型所致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5例额叶FCDⅡ型所致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ECoG联合深部电极持续动态监测并定位致痫灶,指导手术切除FCD病灶的范围、深度及周边致痫灶。术后采用Engel分级评估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FCD病变处ECoG及深部电极均监测到持续或阵发性尖波、棘波、棘慢复合波;深部电极在FCD周边正常脑组织中亦监测到尖波、棘慢复合波等癫痫样放电,但放电频率较FCD区域减少。依据实时监测结果,采取单纯切除异常病灶5例,切除异常病灶+周围异常放电皮质7例,切除异常病灶+周围异常放电皮质+胼胝体前部切开3例。患者术后情感淡漠、语言不流利、一侧肢体轻偏瘫各3例,均为暂时性并发症,于2个月内恢复。无术后急性癫痫发作的病例。术后MRI显示FCD病灶完全切除12例,部分残留3例。病理学结果:FCDⅡa型6例,FCDⅡb型9例。1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26.5±8.9)个月(14~62个月),Engel分级Ⅰ级10例,Ⅱ级4例,Ⅲ级1例。结论术中采用ECoG联合深部电极持续动态监测能准确定位致痫灶的范围及深度,适合在FCDⅡ型所致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额叶 脑电描记术 深部电极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