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与运用
1
作者 李刚 王月 赵子余 《中国烹饪研究》 2000年第2期33-38,共6页
烹饪专业的刀工技能课教学长期以来未脱离“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 式,教法陈旧,缺乏有效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故造成教学目 标不明确,教学过程随意性大,训练周期长,原材料投入过多的现象。为提高刀 工技能课教学... 烹饪专业的刀工技能课教学长期以来未脱离“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 式,教法陈旧,缺乏有效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故造成教学目 标不明确,教学过程随意性大,训练周期长,原材料投入过多的现象。为提高刀 工技能课教学质量,推动技能课的教学改革,在依据运动生理学、教育心理学理 论及数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并介绍了模仿训练、持续训练、 间歇训练、重复训练、反馈训练等5种刀工技能训练方法以及训练方法的选用原 则和运用训练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工技能 训练方法 运用 熟饪工艺
下载PDF
餐饮业行话土语通释(六十六)
2
作者 李刚 王月 《中国烹饪》 2013年第6期133-133,共1页
中国餐饮业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从吉至今.行业里衍生了不少行话土语。有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淡忘了,有些仍然沿用至今。不管是遗失的还是留存的。都是餐饮文化的一部分,
关键词 餐饮业 发展历史 餐饮文化 衍生
原文传递
餐饮业行话土语通释(六十五)
3
作者 李刚 王月 《中国烹饪》 2013年第5期131-131,共1页
公膳:饮食俗语。意指古代官府为官员提供的免费饭食,今称“工作餐”。公膳历史悠久,可上溯至春秋时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公膳日双鸡。”由此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国君,就为在朝办事的卿大夫提供公膳,每顿饭有两... 公膳:饮食俗语。意指古代官府为官员提供的免费饭食,今称“工作餐”。公膳历史悠久,可上溯至春秋时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公膳日双鸡。”由此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国君,就为在朝办事的卿大夫提供公膳,每顿饭有两只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业 十五 春秋时期 饭食
原文传递
餐饮业行话土语通释(六十八)
4
作者 李刚 王月 《中国烹饪》 2013年第8期133-133,共1页
饮食俗语 秋粥:又称“举人粥”。饮食俗语。意指京西灵水村村民每年立秋之日举办的秋粥节。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山村。自明清以来,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层出不穷,共出了22名举人、2名进士,在京西逐渐形... 饮食俗语 秋粥:又称“举人粥”。饮食俗语。意指京西灵水村村民每年立秋之日举办的秋粥节。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山村。自明清以来,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层出不穷,共出了22名举人、2名进士,在京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相传秋粥节是为了、纪念灵水举人刘懋恒父子在荒年赈灾济民的善行义举,这一习俗已传承了三百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业 门头沟区 文化景观 食俗
原文传递
餐饮业行话土语通释(四十七)
5
作者 李刚 王月 由鸟(图) 《中国烹饪》 2011年第11期119-119,共1页
中国餐饮业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从古至今,行业里衍生了不少行话土语,有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淡忘了,有些仍然沿用至今。不管是遗失的还是留存的,都是餐饮文化的一部分。
关键词 餐饮业 发展历史 餐饮文化 衍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