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三江”南段几个花岗岩的锆石SHIR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喻学惠 肖晓牛 +3 位作者 杨贵来 莫宣学 曾普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7-383,共7页
工浪二长花岗岩及芒哈和湖广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分布在滇西"三江"褶皱带南段,大地构造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南段昌宁-孟连褶皱带与南腊-西盟褶皱束的临昌-澜沧复背斜南部。本文提供了这三个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主... 工浪二长花岗岩及芒哈和湖广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分布在滇西"三江"褶皱带南段,大地构造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南段昌宁-孟连褶皱带与南腊-西盟褶皱束的临昌-澜沧复背斜南部。本文提供了这三个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主量元素和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并对这三个岩体中分离出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同住素定年。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全岩化学具有偏铝值花岗岩特征,其形成时代非常相近,在40.9~40Ma范围,与整个滇西地区新生代岩浆作用的高峰期(45~30Ma)一致。结合花岗岩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提出该花岗岩的成因很可能与扬子块体和印缅地块相对俯冲和斜向碰撞引发的地幔上涌及地壳熔融作用以及壳源和幔源岩浆的混合作用有关。该SHRIMP U-Pb定年结果进一步证明,在滇西"三江"地区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范围远比以往的认识要宽得多。因此,重新厘定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在"三江"广大地区的表现形式及动力学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三江”地区 花岗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