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支护系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7
1
作者 刘招伟 王明 方俊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116,共6页
乌鞘岭隧道穿越由多条断层组成的挤压构造带,存在较高的地应力,而且,岭脊段穿越的板岩夹千枚岩地层,围岩破碎,强度极低,施工初期出现了罕见的初期支护大变形,喷射混凝土严重开裂、破损,型钢钢架扭曲变形,部分出现折断,严重影响了施工安... 乌鞘岭隧道穿越由多条断层组成的挤压构造带,存在较高的地应力,而且,岭脊段穿越的板岩夹千枚岩地层,围岩破碎,强度极低,施工初期出现了罕见的初期支护大变形,喷射混凝土严重开裂、破损,型钢钢架扭曲变形,部分出现折断,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与工程进度。为解决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工程的稳定控制技术难题,在工程现场设置了4种不同的支护参数工程试验段,实施了隧道表面位移与结构内力监测,以围岩与支护结构变形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拱脚与拱腰处局部大变形和偏压作用是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扭曲与破坏的主要原因;2)柔性预应力锚索可取代临时横向支撑,初期支护H175钢拱架优于常用的I20钢拱架;3)以H175钢拱架+柔性预应力锚索+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为结构组成的初期支护系统,能够较好地控制乌鞘岭隧道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高地应力 大变形 支护系统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顶管隧道工程触变泥浆性能试验及减阻技术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王明 刘大刚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189,共8页
文章依托郑州市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顶管隧道工程,通过室内泥浆性能试验,研究了膨润土、CMC、纯碱和PHP四种材料含量的改变对触变泥浆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由此确定了触变泥浆的配合比。然后,结合现场施工情况,研究了触变泥浆制备、注浆设... 文章依托郑州市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顶管隧道工程,通过室内泥浆性能试验,研究了膨润土、CMC、纯碱和PHP四种材料含量的改变对触变泥浆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由此确定了触变泥浆的配合比。然后,结合现场施工情况,研究了触变泥浆制备、注浆设备选型、注浆参数设计、梅花形注浆孔位布置、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施工以及管节表面涂蜡等减阻技术。最后,通过土压力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得出结论:采取减阻技术措施后,机动车大断面隧道的最大顶推力和平均摩阻系数分别减小了56.3%和62.3%;非机动车隧道的最大顶推力和平均摩阻系数分别减小了56.7%和60.9%,减阻技术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变泥浆 矩形顶管隧道 泥浆性能试验 减阻效果
下载PDF
复杂地层中盾构法隧道渣土改良技术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z2期1445-1447,1463,共4页
盾构法施工中常采用一些辅助工法,由于地层与出渣方式的不同,通常会导致加泥加泡沫材料不能适应各种情况,出现切削渣土流动性不足、排土运输困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广州地质复杂多变的特点,开发出了高分子聚合物,并在广州地... 盾构法施工中常采用一些辅助工法,由于地层与出渣方式的不同,通常会导致加泥加泡沫材料不能适应各种情况,出现切削渣土流动性不足、排土运输困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广州地质复杂多变的特点,开发出了高分子聚合物,并在广州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得到了成功。通过高分子聚合物对渣土进行改良,使盾构法能够适应广州地区复杂地层的施工。降低施工了成本,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 高分子聚合物SP-AIII 地层 渣土改良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的普查及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1
4
作者 于至悌 曲振海 +10 位作者 王明 肖连平 程桂兰 张书泳 田小丽 邵炳义 冯颖 王杰 冯玉奎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中心医院骨科 武清县教育局体卫科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18-421,共4页
作者报告1990~1992年对农村6~16岁学龄儿童8263人,以Moire照像及X线片为主要方法对脊柱侧弯进行普查及早期诊断。查出Cobb角10°以上脊柱侧弯158例,患病率为19‰。其中特发性153例,占96... 作者报告1990~1992年对农村6~16岁学龄儿童8263人,以Moire照像及X线片为主要方法对脊柱侧弯进行普查及早期诊断。查出Cobb角10°以上脊柱侧弯158例,患病率为19‰。其中特发性153例,占96.9%,先天性5例,占3.1%。作者认为,本组发病率较高与采用以Moire照像及X线片为主要检查方法很少遗漏有关。本组38例特发性脊柱侧弯10°~30°以上采用早期体疗及电刺激治疗。半年后38例X线片复查结果:28例侧弯下降5°~12°,平均下降9°,占64%;5例侧弯完全纠正占18%,30°以上5例治疗无效占18%。本组总有效率为82%。早期普查,早期诊断,早期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部分患儿可避免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 脊柱侧弯 早期诊断 治疗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高地应力深埋隧道断裂破碎带段大变形控制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崔光耀 王雪来 王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54-1360,共7页
丽香铁路中义隧道出口平导玉龙雪山西麓断裂破碎带段围岩软弱、破碎,受高地应力及断裂破碎带影响严重,边墙大变形灾害突出,以此为研究背景,开展了4种围岩大变形控制措施的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普通加强支护措施(工况1),无法... 丽香铁路中义隧道出口平导玉龙雪山西麓断裂破碎带段围岩软弱、破碎,受高地应力及断裂破碎带影响严重,边墙大变形灾害突出,以此为研究背景,开展了4种围岩大变形控制措施的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普通加强支护措施(工况1),无法控制该段围岩变形;采用"抗放结合"控制措施,下部围岩应力释放需缓释,采用工况3(双层支护+下台阶、仰拱分开施作)方案,试验段围岩应力得到较好控制,但其工序繁琐,施工进度缓慢;采用"强支"理念的工况4(单层支护+加强拱架+预留应急加固措施)方案,最大日变形速率、累计最大变形量均最小,分别为3.2 cm/d和62.2 cm,试验段全长围岩累计变形量在可控范围内,施工工序较为简单,施工月进尺可达90 m以上;考虑到平导需发挥超前作用,建议中义隧道出口平导玉龙雪山西麓断裂破碎带段采用工况4方案进行施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高地应力 断裂破碎带 围岩 大变形 现场试验
下载PDF
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初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明 陈更新 +3 位作者 崔道永 倪映 张志杰 彭文祥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7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评价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两年的初期效果,以优化防治策略。方法从2005年实施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秋浦河流域16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中,随机抽取疫情未控制和控制村各3个,调查比较2005和2006年的螺情... 目的分析评价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两年的初期效果,以优化防治策略。方法从2005年实施了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秋浦河流域16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中,随机抽取疫情未控制和控制村各3个,调查比较2005和2006年的螺情和病情。结果阳性螺密度疫情未控制村和控制村分别由2005年的0.091只/0.11m2、0.0028只/0.11m2降至2006年的0.0048只/0.11m2、0.0004只/0.11m2;钉螺感染率疫情未控制村由2005年的0.24%降至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9,P=0.003);疫情控制村由0.30%降至0.05%,无统计学差异(χ2=3.193,P=0.074)。疫情未控制村和控制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2005年的5.86%、3.67%下降至2006年的2.28%、0.95%,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初期观察表明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进一步控制秋浦河流域的血吸虫病疫情,尤其是在降低滩地污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源控制 以机代牛 改水改厕 血吸虫病 湖沼地区 效果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洞桩法地铁车站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1,共5页
研究目的:本文依据北京地区的环境特点及洞桩法的工艺特征,对洞桩法设计中施工竖井设置方式、横通道设置方式、导洞设计、钢管桩设计、扣拱设计等进行系统研究,从设计方面进一步总结探讨洞桩法的应用边界条件,在设计及施工中进一步研究... 研究目的:本文依据北京地区的环境特点及洞桩法的工艺特征,对洞桩法设计中施工竖井设置方式、横通道设置方式、导洞设计、钢管桩设计、扣拱设计等进行系统研究,从设计方面进一步总结探讨洞桩法的应用边界条件,在设计及施工中进一步研究发掘关键技术及重点措施,总结出一套洞桩法的综合技术,以便为今后类似的地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洞桩法的核心思想在于尽快形成竖向承重结构,整体工法理念优势明显;(2)洞桩法施工灵活,施工基本不受层数、跨数的影响,且对周边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特别适合于复杂环境下暗挖地铁车站的施工,目前已经成为软土地区暗挖地铁车站的主流工法;(3)目前关于洞桩法的设计及施工方面的系统研究仍然滞后,同类工程参数的选取差异较大,需要进行深入研究;(4)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复杂环境下洞桩法地铁车站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洞桩法 复杂环境 设计技术
下载PDF
基于GPRS的远程温室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9
8
作者 蒋鼎国 徐保国 王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60-162,共3页
针对现有温湿度参数监控系统在远程数据传输时需要敷设专用通信线路导致开发成本高、系统后期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网和GSM通信技术的温室参数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温室终端使用nRF24L01无线传感器模块通信,而在远程数据传... 针对现有温湿度参数监控系统在远程数据传输时需要敷设专用通信线路导致开发成本高、系统后期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网和GSM通信技术的温室参数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温室终端使用nRF24L01无线传感器模块通信,而在远程数据传输时以GPRS数据传输技术为载体实现了低成本大容量的远程数据传输。此外,系统扩展了远程短消息查询、设置和报警机制更方便管理员对温室的监控,并在监控系统终端开发了友好的人机界面实现了管理员对温室的远程控制。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软硬件设计切实可行,有较好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温室监控的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参数 传感网 NRF24L01
下载PDF
湖沼型地区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更新 王明 +2 位作者 韩世明 欧能 何宗贵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4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索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效果。方法选择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村2个,1个为试点村,实施以机代牛、改水改厕措施,一个对照村,实施一般防治措施,分别观察其控制人群血吸虫和肠道寄生虫感染、野粪污染、钉螺感... 目的探索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效果。方法选择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村2个,1个为试点村,实施以机代牛、改水改厕措施,一个对照村,实施一般防治措施,分别观察其控制人群血吸虫和肠道寄生虫感染、野粪污染、钉螺感染的效果。结果对策实施2年后,试点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下降了46.3%,对照村人群感染率上升了19.7%,并且时有急性感染发生。试验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下降了85.6%,对照村上升了152.2%,对照村滩地阳性螺密度上升的幅度是试点村的3.98倍。结论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措施,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而且能够改善农村落后的卫生状况,降低肠道寄生虫病,提高人群整体健康水平,是新形势下控制血吸虫病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水改厕 综合治理 湖沼型地区 控制 传播效果 肠道寄生虫感染率 血吸虫病传播 血吸虫感染率 肠道寄生虫病 人群感染率 方法选择 防治措施 野粪污染 钉螺感染 密度上升 综合措施 卫生状况 健康水平 对照 流行村 试点
下载PDF
HVDC换流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升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莲环 王明 +2 位作者 郭鹏鸿 于阳 杨帅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0,28,共5页
本文中作者对±1100kV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工程中的一台换流变压器初始设计方案的绕组温升进行了计算,发现了网侧绕组热点温升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热点温升 涡流损耗
下载PDF
软弱地层超深竖井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明 倪冰玉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711-716,共6页
主要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在黄河滩地软弱地层(地层为砂层)修建超深竖井(竖井深度50.5m)的工程实例。通过合理的设计,克服了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的制约。文中详细阐述了修建超深竖井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
关键词 穿黄工程 竖井 设计 施工技术 施工工艺 计算分析
下载PDF
安徽贵池区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控制血吸虫病试点五年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更新 韩世民 +2 位作者 王明 何宗贵 倪映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6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评价和分析五年来实施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优化防治策略。方法选择自然环境、流行程度相近的2个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村。一个为试点村,实施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措施;另一个为对照村,实施一般防治措施。通... 目的评价和分析五年来实施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优化防治策略。方法选择自然环境、流行程度相近的2个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村。一个为试点村,实施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措施;另一个为对照村,实施一般防治措施。通过五年观察,比较其在控制血吸虫病及其它肠道寄生虫病的效果。结果试点村居民感染率、其它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53.3%和95.5%;对照村上升了14.0%和163.3%,试点村阳性螺密度、螺感染率分别下降了20.6%、88.1%,对照村分别上升了722.2%、333.3%。结论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措施能有效控制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和肠道寄生虫病流行,是当前一种较为理想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机代牛 改水改厕 血吸虫病 效果
下载PDF
奥氏体中锰钢的成分设计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明 樊维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综合中锰钢成分的系列实验研究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以M_(?)点温度定量配比锰、碳成分的设计思想。当M(?)点低于摄氏零度,M_d点高于室温时,在冲击磨损条件下表面层形成大量形变α马氏体,达到马氏体强化,使耐磨性高出高锰钢1倍以上。齿板... 在综合中锰钢成分的系列实验研究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以M_(?)点温度定量配比锰、碳成分的设计思想。当M(?)点低于摄氏零度,M_d点高于室温时,在冲击磨损条件下表面层形成大量形变α马氏体,达到马氏体强化,使耐磨性高出高锰钢1倍以上。齿板的工业性试验表明,奥氏体中锰钢是一种生产工艺简单可靠、成本低、耐磨性高,并具有足够韧性的新型耐磨材料,推广应用将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设计分析 中锰钢成分
下载PDF
苦参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干预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宋鸿 金瑛 王明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观察在体外苦参水煎液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生物膜(Biofilm,BF)的影响及其与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FX)的协同杀菌作用。方法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 目的观察在体外苦参水煎液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生物膜(Biofilm,BF)的影响及其与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FX)的协同杀菌作用。方法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将不同浓度苦参水煎液作用于P.a,结晶紫染色法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评价药物对菌株黏附力的影响;苦参水煎液单独或联合LFX作用于BF,采用连续稀释法计数及CLSM对BF进行分析。结果苦参水煎液能抑制P.a的黏附力;与LFX联合作用后,BF内存活菌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苦参水煎液能抑制P.a生物膜的形成,并可增强LFX对BF内细菌的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生物膜
下载PDF
片理化玄武岩隧道围岩大变形控制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崔光耀 祁家所 王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31-237,26,共8页
丽香中义隧道片理化玄武岩段地质构造复杂,围岩软弱、破碎,地下水较发育,地应力极高,边墙大变形灾害突出,开展了3种围岩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措施的现场试验研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从支护加强角度出发的大变形Ⅰ型支护方案和大变形Ⅱ型... 丽香中义隧道片理化玄武岩段地质构造复杂,围岩软弱、破碎,地下水较发育,地应力极高,边墙大变形灾害突出,开展了3种围岩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措施的现场试验研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从支护加强角度出发的大变形Ⅰ型支护方案和大变形Ⅱ型支护方案,试验段边墙变形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换拱率由100%分别降至38.50%和22.22%;开挖断面支护成环时间对边墙收敛变形控制影响巨大,掌子面开挖后断面支护应尽快封闭成环;从支护和围岩双向加强角度出发的'大变形Ⅱ型支护+边墙施设6.5m长锚杆'施工方案,成功控制了试验段边墙的大变形灾害,换拱率降至0%。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理化玄武岩 高地应力 围岩大变形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基于NRF24L01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2
16
作者 唐中一 王明 舒领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1年第4期44-45,53,共3页
介绍基于89C51单片机和DHT22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利用nRF24L01无线射频芯片构成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系统采用无线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节点的可移动性、节约系统实现成本,而且易于安装和维护;同时实现了对多个温湿度测量点的循环采集和显示... 介绍基于89C51单片机和DHT22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利用nRF24L01无线射频芯片构成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系统采用无线分布式结构,提高了节点的可移动性、节约系统实现成本,而且易于安装和维护;同时实现了对多个温湿度测量点的循环采集和显示,并利用串行通信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上位机进行分析处理。经检验,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及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NRF24L01 温湿度测量 VB 串口通信
下载PDF
水平层状泥岩铁路隧道底鼓机理及解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路军富 王明 +1 位作者 王奎 郑长青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61-1773,共13页
西南地区缓倾层状泥岩地层铁路隧道仰拱底鼓病害频发,当列车高速通过时因轨道不平顺导致晃车现象,严重影响列车行车速度及安全。针对缓倾层状泥岩铁路隧道底鼓病害问题,以YD隧道底鼓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隧道底鼓段进行长期变形监测和理... 西南地区缓倾层状泥岩地层铁路隧道仰拱底鼓病害频发,当列车高速通过时因轨道不平顺导致晃车现象,严重影响列车行车速度及安全。针对缓倾层状泥岩铁路隧道底鼓病害问题,以YD隧道底鼓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隧道底鼓段进行长期变形监测和理论分析,对缓倾层状泥岩铁路隧道底鼓特征及机理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左线、中心和右线道床板中心位置处测点底鼓明显,即仰拱中部底鼓量较大,底鼓严重区段6 a持续上鼓约69.75 mm,沿隧道纵向底鼓区段长度约40 m,而隧道两侧边墙墙脚处未发生变形;对于中薄层缓倾层状泥岩地层,在水平构造应力作用下,隧道仰拱底部缓倾层状岩体在弹性阶段向临空面发生一定程度的挠曲变形,隧道边墙围岩沿节理面发生水平剪切滑移变形,隧道拱顶部位围岩发生垂直层理面的弯曲变形,由于衬砌结构作用拱部围岩变形较小。依据隧道平底板受力特征,基于竖向及水平双向荷载作用的简支梁力学模型,建立缓倾层状围岩隧道底板底鼓力学解析模型,分析揭示了隧道仰拱最大底鼓变形量与弹性模量E和底板厚度h成反比,与竖向地应力σz,水平地应力σx和隧道跨度l成正比。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隧道仰拱设计及底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层状泥岩 软弱围岩 隧道底鼓 底鼓机理 力学模型
下载PDF
大跨度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施工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倪冰玉 王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706-710,共5页
在天津软弱地层和林立的建筑群间进行深基坑施工,为确保深基坑的施工安全,必须要有科学、合理及完善的施工技术。对天津地铁3号线和平路站采用盖挖逆作法的施工技术、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比较了各种施工方法的优劣,提出"盖挖逆作法... 在天津软弱地层和林立的建筑群间进行深基坑施工,为确保深基坑的施工安全,必须要有科学、合理及完善的施工技术。对天津地铁3号线和平路站采用盖挖逆作法的施工技术、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比较了各种施工方法的优劣,提出"盖挖逆作法"施工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对施工方案进行了比选,对施工的关键环节进行了重点阐述。为今后天津地铁及更多的地下工程盖挖逆作法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软弱地层、盖挖逆作法 车站、施工技术
下载PDF
粉质黏土地层隧道盾构施工渣土改良剂试验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明 路军富 罗奥雷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79,共6页
研究目的:盾构掘进过程中,渣土的流动性、止水性、流塑性是盾构掘进效率及盾构机使用寿命影响的主要影响指标,因此对不同地层渣土性质的改良以满足施工要求极其重要。本文针对成都地区粉质黏土地层盾构施工,研发适用于粉质黏土地层专用... 研究目的:盾构掘进过程中,渣土的流动性、止水性、流塑性是盾构掘进效率及盾构机使用寿命影响的主要影响指标,因此对不同地层渣土性质的改良以满足施工要求极其重要。本文针对成都地区粉质黏土地层盾构施工,研发适用于粉质黏土地层专用渣土改良剂分散型泡沫剂。通过室内对渣土容重、流动度、黏附性等的测定,筛选出最好的改良剂配方。对成都地铁7号线盾构区间强风化泥岩地层渣土进行改良试验,分析不同泡沫剂对现场盾构掘进参数、泡沫消泡量、渣土性状的影响。研究结论:(1)通过配比试验及发泡效果检测,得到了多组泡沫稳定性和同类产品性能相当甚至更优的基准泡沫剂,泡沫半衰期在20 min左右,5 min消泡率在3%以内,完全满足盾构施工要求5 min内消泡不大于5%的指标;(2)针对粉质黏土地层特点,研制了分散型泡沫剂S53-JSSA-6(DCA),通过室内渣土改良试验,验证了其对粉质黏土的改良效果,加入分散型泡沫剂后较大程度地降低了粉质黏土的黏附性,可降低盾构在粉质黏土地层的结泥饼风险;(3)分散型泡沫剂DCA在强风化泥岩地层的应用试验表明,分散型泡沫剂的产品性能能达到巴斯夫同类泡沫剂,完全满足现场强风化泥岩地层的盾构施工要求;(4)本试验结果可为粉质黏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渣土改良研究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黏土地层 盾构施工 渣土改良 分散型泡沫剂
下载PDF
走滑断裂带的两类花岗岩 被引量:10
20
作者 彭玉鲸 王明 《吉林地质》 1998年第2期20-30,共11页
大型走滑断裂带,由于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导致两个区域发生扩张;另两个区域发生压缩。前者控制了拉分火山沉积盆地,形成了与火山作用同源的走滑—拉分张裂型侵入岩;后者控制了菱形地垒,形成了走滑—挤压隆起型花岗岩。这两类花岗岩... 大型走滑断裂带,由于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导致两个区域发生扩张;另两个区域发生压缩。前者控制了拉分火山沉积盆地,形成了与火山作用同源的走滑—拉分张裂型侵入岩;后者控制了菱形地垒,形成了走滑—挤压隆起型花岗岩。这两类花岗岩同时产于同一走滑断裂带的不同部位,因其构造环境不相一致,在宏观上以被动就位和强力就位而有明显区分;在微观上以岩石化学等物质组分或趋近典型的张裂性花岗岩套,或趋近典型的挤压性花岗岩套,而泾渭分明。首次发现的这两类花岗岩并存的实例,为产于辽吉黑东部鸭绿江断裂带中的东宁老黑山—珲春农坪的走滑—拉分张裂型花岗岩套和浑江荒沟山走滑—挤压隆起型花岗岩套。它们形成的时代均属晚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花岗岩 岩石形态 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