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阑尾炎MSCT平扫表现及诊断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洪影 缪飞 +4 位作者 明亮 赵雪松 葛建立 丁晓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MSCT平扫表现,评价MSCT平扫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价值。方法:107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年龄15~94岁,平均46.6岁,男性66例,女性41例,使用GE公司Lightspeed Plus16层多排螺旋CT完成1.2...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MSCT平扫表现,评价MSCT平扫在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价值。方法:107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年龄15~94岁,平均46.6岁,男性66例,女性41例,使用GE公司Lightspeed Plus16层多排螺旋CT完成1.25mm层厚的薄层扫描并进行重建观察,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共同回顾性分析,并与术前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急性阑尾炎CT征象包括阑尾增粗(100,93.46%,直径6~22mm)、阑尾粪石(40,37.38%)、阑尾腔积气(15,15.89%)、阑尾周围条纹影(59,71.03%)、回盲部周围淋巴结增大(63,58.88%)、右下腹肠管反射性扩张(49,45.74%)等。单纯性阑尾炎19例,术前诊断准确率68.42%(13/19),CT上阑尾平均直径(8.6±2.3)mm,周围多无渗出(17/19);化脓性阑尾炎63例,术前诊断准确率63.49%(40/63),阑尾直径(12.9±3.9)mm,周围均有明显渗出;坏疽性阑尾炎21例,术前诊断准确率80.95%(40/63),阑尾粗细不均,平均直径(19.2±8.0)mm,周围渗出显著,阑尾腔及周围积气、粪石多见;三者阑尾的直径有明显差异(P〈0.01);阑尾周围脓肿4例,均有明显液性区域,均正确诊断。阑尾积气及粪石在4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纯性阑尾炎周围渗出明显少于其他3型(P〈0.01)。结论:急性阑尾炎有很高的MSCT平扫诊断准确性,并可以较好地进行术前分型及病情评估,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下载PDF
3.0T磁共振在直肠癌术后复发与良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莉莉 段青 +3 位作者 薛蕴箐 黄新明 孙斌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9-863,共5页
目的评价3.0T MR的T2加权成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容积内插屏气检查(3D—VIBE)在直肠癌术后肿瘤复发与良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7年4月至2010年10月经MR检出的28例... 目的评价3.0T MR的T2加权成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三维容积内插屏气检查(3D—VIBE)在直肠癌术后肿瘤复发与良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7年4月至2010年10月经MR检出的28例直肠癌术后病变患者的MR影像资料.28例患者均接受T2WI序列和DWI序列检查,其中有24例接受3D—VIBE序列检查。选取13例同时期因盆腔其他病变行MR扫描而直肠无病变的病例为正常对照组。测量计算T2WI中病灶或正常直肠壁与右侧臀大肌的信号强度比值(SIL/SIM)、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髂外动脉增强达高峰后第2个序列的病变信号强度净增值与髂外动脉信号强度净增值的比值(SIL/SIA),观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形态,划分良性型(平坦型和持续强化型)与恶性型(迅速强化型)。以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最后诊断。结果28例患者中共检出不同性质的病灶29个,其中直肠癌复发病灶17个,良性病灶12个,包括纤维瘢痕组织4个(其中陈旧性脓肿1个),慢性炎性病灶6个,瘘管1个,脓肿1个;有14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SIL/SIM在良性组为2.84±1.52.恶性组为2.58±0.80,正常对照组为2.13±0.5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20,P=0.211)。以(1.21×10^-3)mm^2/s为阈值,ADC值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100%(17/17),特异性为91.7%(11/12).准确性为96.6%(28/29)(Kappa检验P=0.928),诊断一致性好;以0.28为阈值,SIL/SIA诊断的敏感性为100%(13/13),特异性为66.7%(8/12),准确性为84.0%(21/25)(Kappa检验P=0.675),诊断一致性中等:以TIC为诊断标准.诊断的敏感性为100%(13/13),特异性为83.3%(10/12),准确性为92.0%(23/25)。结论T2WI技术无法鉴别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复发 磁共振成像 弥散 三维容积内插屏气检查
原文传递
IVIM及DCE-MRI与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指标MVD、EGFR和Ki67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莉莉 林江 +5 位作者 吕鹏 付彩霞 段青 薛蕴菁 黄新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5期60-63,F0003,共5页
目的评价IVIM和DCE-MRI的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组化指标MVD、EGFR和Ki67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入住我院的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同时接受IVIM和3D DCE-VIBE序列检查,分别得到IVIM的水分子... 目的评价IVIM和DCE-MRI的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组化指标MVD、EGFR和Ki67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入住我院的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同时接受IVIM和3D DCE-VIBE序列检查,分别得到IVIM的水分子扩散效应相关参数ADCtotal、D值和灌注相关参数D*、f值,DCE-MRI的灌注参数K^(trans)、K_(ep)、V_e和IAUC_(60)。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计算MRI各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MVD、EGFR和Ki67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6例NSCLC患者的MVD均值为(36.5±21.1),EGFR阳性率为54.3%,Ki67指标的阳性率为86.4%。DCE参数中的IAUC_(60)与MVD有中等度的相关性,r值为0.687,P=0.000<0.05;K^(trans)与MVD有弱相关,r值为0.444,P=0.005<0.05。DCE参数与EGFR和Ki67无显著相关性。IVIM参数与三种免疫组化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1)DCE-MRI可评价NSCLC微循环状态;2)尚不能通过IVIM和DCE-MRI术前扫描提示NSCLC相关的EGFR、Ki67免疫组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内非相干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膝关节镜微创术后臭氧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中重度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8'f^lJ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利雷 司徒晓鹏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16-120,134,共6页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微创术后臭氧(O3)配合玻璃酸钠(SH)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中重度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例行膝关节镜微创术后中重度单膝关节O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辅助治疗策略分为联...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微创术后臭氧(O3)配合玻璃酸钠(SH)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中重度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例行膝关节镜微创术后中重度单膝关节O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辅助治疗策略分为联合治疗组 (O3 +SH) 78例、O3组66例及SH组72例.采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评估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d、90d及180d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0d后,与O3组和SH组比较,联合治疗组WOMAC总分、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1);O3组僵直评分较SH组显著降低(P〈0.01),但与联合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三组间功能丧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90d后,与O3组和SH组比较,联合治疗组WOMAC总分、疼痛评分、功能丧失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1);与SH组比较,O3组疼痛评分、僵直评分显著降低(P均〈0.01);联合治疗组僵直评分也较SH组显著降低(P〈0.01),但联合治疗组和O3组僵直评分无显著差异;而SH组功能丧失评分较O3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180d后,与O3组和SH组比较,联合治疗组WOMAC总分、疼痛评分、僵直评分、功能丧失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1);与SH组比较,O3组僵直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 膝关节镜微创术后对中重度单膝关节OA患者进行关节腔内O3配合SH注射治疗能尽早显著减轻患者膝部疼痛、改善膝关节整体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预后,远期获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镜微创术 臭氧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补阳还五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95-196,F0003,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补阳还五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8 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9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单药组术前2 h仅给予低分子肝素...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补阳还五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8 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9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单药组术前2 h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在此基础上联合组增加补阳还五汤.检测2组术前及术后2 周和4 周DVT的发生情况,术后2 周和4 周检测PLT、PT和APTT等凝血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肺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2 周DV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5,P=0.355),但术后4 周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6,P=0.023).2组术前、术后2 周及术后4 周组内和组间比较显示,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稍低于单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65,P=0.4111).联合组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562,P=0.0000).2组无一例出现肺栓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补阳还五汤可有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DVT的发生,减少术后引流量,从而预防肺栓塞等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MSCT血管造影诊断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兆平 尹其华 +4 位作者 缪飞 丁晓毅 严福华 陈克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7例SISMAD病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43-61岁(平均53±6.6岁)。结果:根据Yu...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7例SISMAD病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43-61岁(平均53±6.6岁)。结果:根据Yun分型,I型1例,116例(Ⅱaml例、Ⅱb型5例);7例全部清晰显示撕裂的内膜片及真假两腔;1例Ⅱa型初破口及1例I型再破口位于肠系膜上动脉(SMA)中段,余6例初破口均在近段(1.2-2.5cm);SMA明显增粗3例,2例SMA近、中段周围脂肪间隙内有明显渗液,2例局部肠壁轻度水肿、肠腔积液;5例lib型SMA均有数支分支受累。6例SMA近、中段移行处存在急转,在(斜)矢状位MIP图像上SMA与腹主动脉呈“h”形。结论:MSCTA能明确SISMAD诊断,同时能显示病变细节及继发性病变;对临床及时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血管造影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下载PDF
能谱CT参数对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陈昌焕 周腾兴 +3 位作者 万婷洁 郑彩霞 许尚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1-417,共7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定性及定量参数对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pGGN)的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pGGN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共79枚pGGN,分为非浸润... 目的:探讨能谱CT定性及定量参数对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 glass nodule,pGGN)的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3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pGGN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共79枚pGGN,分为非浸润性病变组(A组)和浸润性病变组(B组)。纳入分析的形态学征象包括是否存在分叶、毛刺、空泡、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和异常血管征,定量参数包括结节大小、能谱曲线斜率、碘基值、标准化碘基值和水基值。采用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A、B两组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将P<0.05的参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进行ROC曲线绘制,评价各参数对pGGN肺腺癌浸润程度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效能之间的区别。结果:pGGN出现胸膜凹陷征和异常血管征更倾向浸润性病变;能谱曲线斜率、碘基值和标准化碘基值在两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结节大小与动静脉期水基值B组均大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大小和动静脉期水基值是pGGN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动静脉期水基值和结节大小在预测pGGN肺腺癌浸润程度中的效能类似(P>0.05),但三者联合有助于提高预测效能(AUC=0.866,95%CI 0.770~0.932,P<0.05)。结论:能谱CT衍生定量参数水基值联合结节大小对pGGN肺腺癌浸润程度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治疗决策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3.0T磁共振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志涛 薛蕴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12-1716,共5页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例患者中病灶均显示管壁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最大病灶大小约6.1 cm×...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例患者中病灶均显示管壁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最大病灶大小约6.1 cm×2.6 cm×2.4 cm。MRI主要表现T1WI等信号3例,稍低信号3例;T2WI脂肪抑制表现为等信号2例,稍高信号4例;DWI序列中,6例病灶均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4例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其中3例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弱,另1例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2例病灶始终呈轻中度强化。2例发生于胃部病灶及1例发生于直肠的病灶向壁外浸润。结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多表现为T1WI上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等或稍高信号,DWI扩散受限,动态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表现。MRI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神经内分泌瘤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双源CT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新明 段青 +3 位作者 薛蕴菁 莉莉 陈光亮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67-170,188,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手术证实的复杂先心病患者的心脏双源CT(DSCT)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手术证实畸形84处,DSCT与TTE均检出69处,检出率为82.14%... 目的:探讨双源CT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手术证实的复杂先心病患者的心脏双源CT(DSCT)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手术证实畸形84处,DSCT与TTE均检出69处,检出率为82.14%。其中,心脏部分畸形29处,DSCT检出率75.86%,TTE检出率93.10%,二者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部畸形12处,DSCT检出率66.67%,TTE检出率83.33%,二者的检出率亦无显著差异(P>0.05);大血管部分畸形43处,DSCT检出率90.70%,TTE检出率74.42%,DSCT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TE(P<0.05)。结论:心脏双源CT对心外大血管畸形的检出率优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可作为复杂性先心病的术前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肝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及CT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昌焕 梅雪娟 +2 位作者 吴冬英 郑彩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肝下急性阑尾炎与典型位置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及CT特点差异,提高对肝下急性阑尾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1例肝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同期抽取30例典... 目的:探讨肝下急性阑尾炎与典型位置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及CT特点差异,提高对肝下急性阑尾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21例肝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同期抽取30例典型位置急性阑尾炎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不同病例是否存在差异。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体温、实验室指标、是否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及平均手术时间。CT观察及测量的指标包括阑尾宽径、壁厚度以及有无腔内积液增加、腔内粪石、积气、周围脂肪间隙混浊、腔外积气、邻近系膜肿大淋巴结,反射性肠淤张。结果:转移性右下腹痛在肝下急性阑尾炎发生率低于典型位置急性阑尾炎(28.57%<63.33%,P=0.015),肝下急性阑尾炎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典型位置急性阑尾炎(67.10±11.33、57.23±12.05,P=0.005),CT征象中阑尾宽径、壁增厚、腔内积液增加、腔内粪石、积气、腔外积气、邻近系膜肿大淋巴结在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混浊、反射性肠淤张在肝下急性阑尾炎组的出现率均更高(85.71%>56.67%,P=0.028;38.10%>10.00%,P=0.04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典型位置急性阑尾炎相比,肝下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生率低,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混浊、反射性肠淤张在CT图像上出现率更高,CT检查有助于发现阑尾解剖异常,对肝下急性阑尾炎精准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肾上腺结核的MSCT诊断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晓毅 +3 位作者 明亮 刘玉 申玉兰 陈克敏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2期1347-1350,共4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结核在MSCT薄层扫描上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判断病变的程度对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的10例肾上腺结核病例。行MSCT薄层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5例伴... 目的:探讨肾上腺结核在MSCT薄层扫描上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判断病变的程度对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病理和治疗随访证实的10例肾上腺结核病例。行MSCT薄层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5例伴有肾上腺外其它部位的结核,其中肺结核3例,脾结核1例,肾结核1例。双侧肾上腺受累8例,单侧肾上腺受累2例,共18个病变。其中14个病变保持肾上腺轮廓呈多发结节状、三角形、类圆形,4个病变失去肾上腺轮廓呈类圆形肿块状。5个病变密度均匀,13个病变密度不均匀,其中8个病变中出现钙化。5个病变呈均匀性强化,13个病变呈不均匀性强化,其中9个病变呈周边环形强化。结论:MSCT薄层扫描能清晰的显示肾上腺结核的病变范围、程度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临床诊断和病变疗效的随访起着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低度恶性中心型骨肉瘤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联军 +3 位作者 张欢 宋琦 颜凌 丁晓毅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2-356,共5页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中心型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低度恶性中心型骨肉瘤患者资料。12例均行X线检查,11例行CT检查,10例行MR检查。总结该病的临床、影像特征及组织学表现,并随访其预后...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中心型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低度恶性中心型骨肉瘤患者资料。12例均行X线检查,11例行CT检查,10例行MR检查。总结该病的临床、影像特征及组织学表现,并随访其预后情况。结果12例低度恶性中心型骨肉瘤患者,病变位于股骨远端6例,胫骨近端3例,股骨近端2例,距骨1例。X线表现7例以髓腔为中心溶骨性破坏为主,3例有成骨和溶骨混合性破坏伴有致密、粗糙骨脊或小梁骨,2例以成骨硬化为主。cT表现9例示局部骨皮质破坏,5例软组织受侵,6例病灶周边不完整硬化带,2例有骨膜反应。MR表现10例均有髓腔异常信号,8例显示软组织肿块,增强有明显肿瘤实质强化。病理组织学主要由纤维组织和不规则的肿瘤性骨小梁混合组成,可有少量的异型细胞或无明显病理核分裂象。4例患者初诊时误诊为纤维结构不良或纤维组织细胞瘤等良性病变,术后复发。所有患者随访1~7年,其中8例首次明确诊断者经广泛切除无复发、转移。结论低度恶性中心型骨肉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确诊依赖于结合多种影像资料和详细的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估正常人脑深部核团铁沉积与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新明 薛蕴菁 +3 位作者 孙斌 陈丽红 段青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4年第2期34-37,共4页
目的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估正常人脑深部核团铁沉积在校正相位图上的相位位移值,探讨人脑深部核团铁沉积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70例在本院行头颅MRI检查的健康志愿者,男38例,女32例,年龄21~75岁,按其年龄段分为五组。A... 目的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评估正常人脑深部核团铁沉积在校正相位图上的相位位移值,探讨人脑深部核团铁沉积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70例在本院行头颅MRI检查的健康志愿者,男38例,女32例,年龄21~75岁,按其年龄段分为五组。A组:21~30岁,B组:31~40岁,C组:41~50岁,D组:51~60岁,E组:≥61岁。所有受检者均行MRI常规序列及SWI序列扫描,在SWI扫描所得的校正相位图上测量黑质致密带、黑质网状带、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和额叶白质的校正相位位移值,分析相位位移值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各年龄组黑质致密带、黑质网状带、苍白球、红核、壳核、尾状核头和额叶白质的相位位移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SWI无创评价正常人脑深部核团铁沉积的相位值,认为正常人脑深部核团铁沉积与年龄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 脑铁沉积 年龄
下载PDF
3.0T磁共振三维容积内插屏气检查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段青 +3 位作者 薛蕴菁 孙斌 黄新明 莉莉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三维容积内插屏气检查(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检出率,并评价其在小肝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61例小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用3.0T磁共振扫描仪...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三维容积内插屏气检查(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检出率,并评价其在小肝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61例小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平扫及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在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各个时相的信号特点及强化特征,评价各平扫及增强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及定性诊断价值。结果61例患者手术共发现66个病灶,49个病灶见假包膜形成。T1加权成像(T1WI)发现病灶43个(65.15%),19个(38.78%)见假包膜。T2加权成像(T2WI)发现病灶53个(80.30%)。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共发现65个病灶(98.48%),35个(71.43%)见假包膜。3种不同序列对病灶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197,P〈0.05)。平扫(T1WI+T2WI)与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病灶的定性准确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P〈0.05)。结论3.0TMRI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的扫描速度快,可清楚显示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等各个时相的特点,这不仅有利于发现平扫所不能发现的小病灶,而且可以通过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协助诊断。对肝癌癌灶的检出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动态增强
原文传递
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在肺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5
作者 吴建勇 +2 位作者 林辛锋 徐炜伟 黄秋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7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在肺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以经皮肺活检穿刺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CT导向下弹簧式自...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在肺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以经皮肺活检穿刺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肺部占位病变患者中经皮肺活检穿刺术确诊58例为恶性病变,占比72.50%,其中腺癌24例,鳞癌25例,未分型肺癌5例,小细胞肺癌4例;22例为良性病变,占比27.50%,其中炎性假瘤10例,结核2例,炎症10例。经Kappa检验,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诊断肺部占位病变结果与经皮肺活检穿刺术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P<0.05);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准确度为91.25%(73/80),灵敏度为94.83%(55/58),特异度为81.82%(18/22),阳性预测值为93.22%(55/59),阴性预测值为85.71%(18/21);术后发生气胸4例,痰中带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7.5%,经对症治疗后均有效缓解。结论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用于诊断肺部实质性占位病变准确率及安全性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占位病变 CT导向下弹簧式自动活检针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蕴菁 +3 位作者 黄新明 莉莉 段青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52-1956,共5页
目的分析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和X线、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所有病灶均累及关节盂部。X线平片上所有病灶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骨皮... 目的分析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肩胛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和X线、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8例患者中,所有病灶均累及关节盂部。X线平片上所有病灶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骨皮质变薄。7例行CT检查者中,4例病灶骨质破坏区可见残存细小骨碎片。6例病灶可见周围骨皮质不规则破坏中断,其中3例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1例见骨膜反应;1例骨皮质规则完整。1例全肩胛骨弥漫性病灶呈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周围见多发结节及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同侧腋窝见多发肿大淋巴结。2例行MRI检查者病灶表现为等T_1、长T_2信号,其中1例骨皮质中断破坏,周围软组织见大片稍长T_1、长T_2信号水肿灶,T_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可见病变边缘环绕线状低信号影。结论儿童及青少年肩胛骨尤其关节盂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相邻骨皮质变薄或破坏中断,可伴有软组织肿块,影像学改变明显而临床症状轻微,应考虑到嗜酸性肉芽肿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嗜酸性肉芽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双源CT在冠状动脉先天畸形诊疗中的应用
17
作者 莉莉 段青 +3 位作者 陈光亮 薛蕴青 黄新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对冠状动脉先天畸形的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方案制定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 369例双源CT心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369例双源CT心脏检查结果中,共检出冠状动脉畸形23例(1.68%,排除心肌桥病例)。其中冠状动脉开口... 目的:探讨双源CT对冠状动脉先天畸形的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方案制定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 369例双源CT心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369例双源CT心脏检查结果中,共检出冠状动脉畸形23例(1.68%,排除心肌桥病例)。其中冠状动脉开口及走形异常14例,冠状动脉瘘4例,左回旋支缺如5例。结论:双源CT能检出复杂冠状动脉先天畸形,有助于介入性冠状动脉造影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双源CT血管造影在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青 +3 位作者 薛蕴菁 黄新明 莉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拟诊并经手术证实的32例主动脉缩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和DSCTA。根据双源CT图像确定是否存在主动脉...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拟诊并经手术证实的32例主动脉缩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和DSCTA。根据双源CT图像确定是否存在主动脉病变以及伴随的心血管畸形,并与超声心动图及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的主动脉缩窄术前DSCTA均获得正确诊断。28例为局限性缩窄,4例形成弥漫性长管状缩窄。DSCTA诊断主动脉缩窄的敏感性为100%(32/32),而CDE为84.38%(27/32)。5例为单纯型主动脉缩窄,27例为伴有其它心血管畸形的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在复杂型主动脉缩窄中,DSCTA诊断19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漏诊。DSCTA诊断的准确性为95%(19/20),而CDE为100%(20/20)。其余畸形DSCTA和CDE均诊断正确。结论:双源CT血管造影能准确地对主动脉缩窄进行诊断,并能同时显示合并胸部的大血管及心脏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缩窄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原发性骨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19
作者 薛蕴菁 +1 位作者 黄新明 段青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5例原发性骨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和X线、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2例多发病灶X线平片显示为广泛多发骨质破坏。3例单发病灶均为长骨偏心性骨质破坏,其中2例可见软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5例原发性骨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和X线、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5例患者中,2例多发病灶X线平片显示为广泛多发骨质破坏。3例单发病灶均为长骨偏心性骨质破坏,其中2例可见软组织肿块。3例行CT平扫的患者中,1例位于骶骨及髂骨病灶可见多发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骨皮质破坏中断。2例呈单发局限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其内密度不均。2例行MR检查的患者中,肿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中等或稍高信号,病灶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原发性骨血管外皮细胞瘤多发生于骨盆和下肢长骨,以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软组织肿块可有或无,无骨膜反应。影像学表现虽无明显特征,但有助于了解病变的范围、治疗措施的制定和疗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军 丁小敏 +3 位作者 许敏云 谢续强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8期128-129,共2页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与肱骨近端非锁定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时2002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因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行切开复住内固定手术年龄大于55岁患者113例,其中行锁定钢板内固定69例,肱骨...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与肱骨近端非锁定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时2002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因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行切开复住内固定手术年龄大于55岁患者113例,其中行锁定钢板内固定69例,肱骨近端解剖型非锁定钢板内固定44例,术后随访均超过12个月,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Con—stant评分对随访病人的肩关节功能给以评定,总优良率为87.6%,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板的优良率为91.3%,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的为90.9%。两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板或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均是合理、有效的内固定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 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