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科学研究前沿动态 被引量:43
1
作者 孙宝国 曹雁平 +9 位作者 李健 李秀婷 宋焕禄 滕超 田红玉 王蓓 王成 王静 杨贞耐 张敏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11,共11页
食品产业是民生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食品产业得到了迅猛进展.食品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赖于食品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基础是食品科学研究成果.对食品科学中的食品香料香精、乳品科学、肉品科学、谷物加工科... 食品产业是民生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食品产业得到了迅猛进展.食品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赖于食品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基础是食品科学研究成果.对食品科学中的食品香料香精、乳品科学、肉品科学、谷物加工科学、果蔬贮藏与加工科学、功能性糖科学、蛋白质科学、食品酶制剂、天然食用色素和食品风味化学等10个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供食品科技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 关键问题 研究现状 前沿动态
下载PDF
十二种中药挥发油及其滤液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周峰 籍保平 +3 位作者 李博 李京晶 王成 赵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3,共4页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肉桂、八角茴香、大蒜、薄荷、肉豆蔻、香茅、藿香、艾叶、干姜、鱼腥草和荆芥等12种中药的挥发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黄曲霉和绿色木霉等6种菌作为供试菌,通过体外抗菌...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肉桂、八角茴香、大蒜、薄荷、肉豆蔻、香茅、藿香、艾叶、干姜、鱼腥草和荆芥等12种中药的挥发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黄曲霉和绿色木霉等6种菌作为供试菌,通过体外抗菌试验探讨中药挥发油及其滤液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12种中药挥发油对6种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尤以大蒜、肉桂、藿香和丁香抗菌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体外抗菌
下载PDF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42
3
作者 赵磊 肖潇 +3 位作者 刘国荣 商锋 王旋 王成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8-73,共6页
分析了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化学比色法、免疫分析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酶抑制技术、生物传感器、ATP生物发光法等技术为主,阐述了快速检测技术对大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并对其应用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快速检测技术 流通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被引量:38
4
作者 郝建平 王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11-15,共5页
培养大批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前提。实践教学是决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地方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经济... 培养大批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前提。实践教学是决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地方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积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化教育 实践教学 实验实训平台 实践基地 评价体系
原文传递
食用牛油理化特性及组成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桂华 王成 +1 位作者 张玉杰 李珺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2,36,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胰脂酶水解法分析测定了河南和内蒙古两省区的牛油脂肪酸组成和Sn-2位脂肪酸分布,组成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5%以上,其中豆蔻酸为5%,棕榈酸为30%,硬脂酸为25%;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达20%以上;Sn-2位脂肪酸分析表明,... 采用气相色谱、胰脂酶水解法分析测定了河南和内蒙古两省区的牛油脂肪酸组成和Sn-2位脂肪酸分布,组成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5%以上,其中豆蔻酸为5%,棕榈酸为30%,硬脂酸为25%;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达20%以上;Sn-2位脂肪酸分析表明,其组成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两省牛油中维生素E含量均小于1.8mg/100 g;用Rancimat法测定100℃氧化稳定性值,河南省牛油为4.60 h,内蒙古牛油为7.65 h.两省牛油理化指标稍有不同,但差别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油 脂肪酸组成 Sn-2位脂肪酸 维生素E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多酚通过肠道菌群调节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6
作者 肖俊松 单静敏 +2 位作者 曹雁平 王成 许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多酚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人类膳食中,一般可分为3大类:酚酸类、聚合单宁类和黄酮类。多酚以及其被肠道菌群代谢的产物,能选择性调节肠道中易感微生物的生长,选择性的促进有益菌群(如乳酸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也即引... 多酚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人类膳食中,一般可分为3大类:酚酸类、聚合单宁类和黄酮类。多酚以及其被肠道菌群代谢的产物,能选择性调节肠道中易感微生物的生长,选择性的促进有益菌群(如乳酸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也即引发肠道微生态的改变。这种改变对宿主产生重要影响,对宿主能量代谢的影响可能通过如下实现:1)肠道内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改变微生物代谢及产酶的种类和数量;2)多酚代谢产物还可与细菌细胞表面作用,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能量代谢,减少脂肪沉积;3)多酚通过干预人体肠道菌群调整能量代谢,为预防和治疗肥胖及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对多酚调整肠道菌群从而影响肥胖发生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肠道菌群 能量代谢
下载PDF
五味中草药对乳酸菌生长及保存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成 籍保平 +1 位作者 朱桂华 刘天兵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 :体外实验测定中草药对常见乳酸菌生长及保存活性的影响 ,为解决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及合理服用中草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牛津杯琼脂点扩散交叉拮抗试验和菌落计数的方法 ,体外实验金银花、鱼腥草、青蒿、板蓝根、黄连五味常用... 目的 :体外实验测定中草药对常见乳酸菌生长及保存活性的影响 ,为解决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及合理服用中草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牛津杯琼脂点扩散交叉拮抗试验和菌落计数的方法 ,体外实验金银花、鱼腥草、青蒿、板蓝根、黄连五味常用的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对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 3种常见乳酸菌的生长和保存活性的影响。结果 :1%和 2 %的金银花、青蒿对植物乳杆菌及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和保存活性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鱼腥草的作用受其浓度的影响 ,而黄连和板蓝根对它们的生长和保存有一定抑制作用。五味中草药对嗜热链球菌生长都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 ,其中以鱼腥草最为突出。结论 :不同种类、浓度的中草药对各乳酸菌生长及保存活性的影响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乳酸菌 生长 保存 活性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乳酸菌细菌素作为天然生物防腐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国荣 李平兰 王成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64-69,共6页
乳酸菌细菌素是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天然抑菌多肽或蛋白质,由于其对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强烈抑菌活性,已成为天然食品生物防腐剂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对乳酸菌细菌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作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 乳酸菌细菌素是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天然抑菌多肽或蛋白质,由于其对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强烈抑菌活性,已成为天然食品生物防腐剂研究与开发的热点.对乳酸菌细菌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作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细菌素 天然生物防腐剂 食品工业
下载PDF
鼻咽癌远处转移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成 曹卡加 +2 位作者 李茵 谢国丰 黄培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215,共4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已成为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探讨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从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共有128例在确诊时或在治疗期间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已成为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探讨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从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共有128例在确诊时或在治疗期间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在我院住院治疗,其中男性112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48岁(15~70岁)。放疗加化疗54例,单独化疗48例,单纯放射治疗14例,未治疗12例。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各组生存率。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9%、34.4%、14.1%,中位生存时间为15.6(0.85~96.6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38)、治疗方式(P=0.041)、化疗程数(P=0.034)和近期疗效(P=0.007)是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13)、N分期(P=0.011)、化疗程数(P=0.032)和近期疗效(P=0.000)是影响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性别、化疗程数和近期疗效是影响转移性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远处转移 放射治疗 化学疗法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双歧杆菌B04代谢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国荣 张郡莹 +2 位作者 王成 李平兰 任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7-152,共6页
以分离自中国广西巴马长寿老人肠道的产细菌素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B04为研究对象,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细菌素抑菌活性测试指示菌,以相对抑菌效价为考察指标,对双歧杆菌菌株B04所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 以分离自中国广西巴马长寿老人肠道的产细菌素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B04为研究对象,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细菌素抑菌活性测试指示菌,以相对抑菌效价为考察指标,对双歧杆菌菌株B04所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考察不同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及起始pH值4个因素对细菌素合成的影响,确定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及起始pH值3个因素对细菌素的相对抑菌效价影响较为显著,故再选取这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获得优化后的最佳培养条件确定为:接种量1%、起始pH 6.3、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29h。在此优化条件下,细菌素相对抑菌效价高达3479.25AU/mL,比优化前(1032.66AU/mL)提高了2.37倍。同时,最优发酵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吻合,说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细菌素 动物双歧杆菌 发酵条件
下载PDF
不同氧分压对金针菇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成 王昌 +3 位作者 刘柳 王静 曹雁平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85-389,共5页
为研究不同氧气配比对金针菇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在PE聚乙烯塑料袋(20cm×30cm,厚度0.5~1mm)中放入100g金针菇,分别按0、20%、40%、60%、80%、100%氧气配比充气包装(以氮气调节其气体组成),包装袋封口后放入温度为0~3℃的冷库进... 为研究不同氧气配比对金针菇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在PE聚乙烯塑料袋(20cm×30cm,厚度0.5~1mm)中放入100g金针菇,分别按0、20%、40%、60%、80%、100%氧气配比充气包装(以氮气调节其气体组成),包装袋封口后放入温度为0~3℃的冷库进行贮藏,同时设立空气包装的金针菇于室温或低温贮藏作为对照。每隔3~5d取样一次,评定其水分损失率、多酚氧化酶(PPO)活力、丙二醛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和感官指标等。结果表明,在氧气配比为80%的包装时,其PPO酶活力、丙二醛、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水分损失和还原糖损失最少,感官变化最小,贮藏保鲜效果最好。采用高氧气调包装(HOAP)金针菇贮藏保鲜35d仍有较好的商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贮藏 保鲜 高氧气调包装(HOAP)
下载PDF
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成 张健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14-16,共3页
专业设置是高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上海地方高校要想更好地促进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专业设置紧跟市场,适应社... 专业设置是高校的实际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上海地方高校要想更好地促进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在专业设置方面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专业设置紧跟市场,适应社会需求;专业设置要兼顾稳定性与灵活性;专业设置要宽窄并存,朝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预测人才需求,超前设置专业;专业设置要协调好地域性与开放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 前瞻性 综合化
下载PDF
双歧杆菌细菌素Bifidocin 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国荣 郜亚昆 +3 位作者 王欣 刘玉洁 曹季林 王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7,共7页
Bifidocin A是由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BB04代谢合成的一种新型广谱高效细菌素。以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测试敏感菌,分析细菌素Bifidocin A的最低抑菌浓度及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抑菌效果,并从敏感菌细胞形态与结构、细胞膜的... Bifidocin A是由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BB04代谢合成的一种新型广谱高效细菌素。以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测试敏感菌,分析细菌素Bifidocin A的最低抑菌浓度及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抑菌效果,并从敏感菌细胞形态与结构、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细胞膜质子移动势的变化4个角度分别探讨该细菌素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细菌素Bifidocin 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 26112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58μg/m L,抑菌活性较强且存在浓度依赖性;并初步推测其抑菌作用机制是通过耗散细胞膜质子移动势,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形成孔洞,进而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并最终瓦解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素 双歧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下载PDF
纳豆激酶高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成 籍保平 张丽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74,共4页
为开发具有特定生理活性的新型纳豆保健品,从24种豆制品中分离和筛选出3株有明显纤溶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其中BN-6菌株活性最高,达到900U/ml。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液体发酵纳豆激酶最佳条件培养液中豆粕粉2%,玉米粉1%,初始pH... 为开发具有特定生理活性的新型纳豆保健品,从24种豆制品中分离和筛选出3株有明显纤溶活性的芽孢杆菌菌株,其中BN-6菌株活性最高,达到900U/ml。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液体发酵纳豆激酶最佳条件培养液中豆粕粉2%,玉米粉1%,初始pH=6.5,温度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活性菌株 筛选 发酵条件 豆制品
下载PDF
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赵磊 张会敏 +5 位作者 徐美利 鲍玺 艾欣 陈艳麟 王成 连运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124,共8页
目的: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建立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部肿胀模型,以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为检测指... 目的: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建立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部肿胀模型,以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为检测指标,检测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的体内外抗炎作用。结果:体外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结果显示,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均能抑制RAW264.7细胞产生NO,抗炎效果为异绿原酸C≈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异绿原酸A。3种样品对小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为异绿原酸C>异绿原酸A≈甜叶菊废渣提取物。高剂量的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能抑制小鼠肝脏NO的生成,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和异绿原酸C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NO和PGE2含量,且异绿原酸A与异绿原酸C能显著提高小鼠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减轻机体自由基损伤。3种样品对小鼠肝脏PGE2生成无显著影响。结论:甜叶菊废渣提取物中的异绿原酸类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废渣提取物 异绿原酸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 角叉菜胶 抗炎
下载PDF
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赵磊 林文轩 +3 位作者 迟茜 王成 徐美利 连运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68-172,共5页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甜叶菊絮凝废渣经酸性丙酮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甜叶菊废渣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等测定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探讨热处理、紫外光、p H和金属离子对甜叶菊废...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甜叶菊絮凝废渣经酸性丙酮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甜叶菊废渣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等测定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探讨热处理、紫外光、p H和金属离子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或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3.13(6.25)、12.5(25)和12.5(12.5)mg/m L,但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无抑菌作用。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经100℃处理20 min仍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紫外线处理使其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降低,p H>7.0时对蜡样芽孢杆菌无抑菌作用,Na+、K+和Ca2+能够增强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Fe2+和Fe3+使其抑菌活性丧失或降低。甜叶菊废渣提取物作为天然防腐剂使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废渣 抑菌 食源性细菌
下载PDF
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荆学东 徐滨士 +2 位作者 王成 朱胜 董世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探讨了虚拟仪器的定义,力图澄清目前对虚拟仪器的模糊认识,回顾了当前虚拟仪器技术的主要应用,分析了虚拟仪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虚拟仪器 网络 几何参量 LINUX操作系统
下载PDF
Synergy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运行1年故障原因和频率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邓永锦 肖振华 +5 位作者 王成 任玉峰 欧阳斌 钟嘉健 王振宇 文碧秀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6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Elekta Synergy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临床运行1年的故障发生原因和频率,以更好地了解设备性能。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台Elekta Synergy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临床使用1年内,机械和软件上的故障次数及故障致功能停用或停机时... 目的分析Elekta Synergy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临床运行1年的故障发生原因和频率,以更好地了解设备性能。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台Elekta Synergy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临床使用1年内,机械和软件上的故障次数及故障致功能停用或停机时间进行统计,并对其原因和频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研究显示X射线容积成像影像系统故障最常见(11次,23.40%),机械运动故障次之(9次,19.15%);电路一类故障虽发生率不高,但致功能停用或停机时间较长。结论通过该研究可更好地了解Elekta Synergy医用加速器的故障规律和机械性能,为日后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放射治疗 机械故障 软件故障 设备保养
下载PDF
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磊 潘飞 +5 位作者 林文轩 徐美利 鲍玺 陈艳麟 王成 连运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7-254,共8页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并阐明其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情况。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并阐明其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情况。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铁离子还原法3种体外抗氧化方法分别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中主要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采用抗氧化活性综合(antioxidant potency composite,APC)指数法进行比较分析。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含有8种主要成分分别为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槲皮苷和槲皮素,其中异绿原酸C最高((126.7±1.27)mg/g),其次为咖啡酸((97.2±0.36)mg/g)和绿原酸((46.5±0.29)mg/g)。APC指数显示8种主要成分抗氧化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咖啡酸(92.56%)>槲皮素(78.31%)>异绿原酸B(62.09%)>绿原酸(58.92%)>异绿原酸A(48.15%)>异绿原酸C(36.55%)>隐绿原酸(35.5%)>槲皮苷(34.24%)。通过对模拟提取物和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比较发现,在质量浓度为50~400μg/mL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均强于模拟提取物。结果表明,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富含绿原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中咖啡酸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贡献最大。除8种主要成分外,甜叶菊废渣提取物中还存在其他抗氧化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废渣提取物 抗氧化 抗氧化活性综合指数法 贡献率
下载PDF
不同氧分压条件下金针菇贮藏保鲜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成 王昌 +3 位作者 赵磊 刘柳 朱欣娜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00-304,共5页
研究不同氧分压条件下金针菇贮藏过程中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对保鲜效果的影响。在聚乙烯塑料袋中放入金针菇100g、膨润土吸湿剂8g、活性炭6g,分别按0、20%、50%、70%、80%、90%、100%氧气分压充气包装,于1~3℃冷藏,每隔5~7d取... 研究不同氧分压条件下金针菇贮藏过程中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对保鲜效果的影响。在聚乙烯塑料袋中放入金针菇100g、膨润土吸湿剂8g、活性炭6g,分别按0、20%、50%、70%、80%、90%、100%氧气分压充气包装,于1~3℃冷藏,每隔5~7d取样检测。结果显示:80%氧气分压试验组的保鲜效果最好;在贮藏的最初2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脂氧合酶(LOX)等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相关的酶活性明显升高,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纤维素酶(CMCase)等酶活性降低;贮藏2周后SOD、CAT、LOX等酶活性明显减弱,POD、PPO等酶活力明显增强。表明SOD、CAT、LOX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减弱,导致菇体内O-2.、.OH、过氧化物等逐渐积累,细胞膜结构受损,细胞内容物外渗增多;纤维素酶对细胞壁降解,导致组织软化出水,酶促褐变活力增强,是致使金针菇衰老、加速变质、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高氧气调包装 保鲜 抗氧化酶系统 衰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