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绝经期妇女促卵泡激素水平与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冰 陈琰 +4 位作者 宋阳 王恩圣 郑丹 曲凡 周坚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TP1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274例,年龄33~60岁。应用电化学...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TP1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274例,年龄33~60岁。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妇女血清FSH和TP1 NP水平,并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的年龄、FSH及TP1 NP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274例围绝经期妇女的TP1NP平均水平为(48.99±20.31)ng/mL,且FSH水平与TP1NP水平呈正相关( r=0.159,P=0.009)。在40~50岁妇女中,FSH水平<40 mIU/mL者的 TP1NP 水平低于 FSH >40 mIU/mL 者[(35.05±18.11) ng/mL 与(51.33±24.67) ng/mL;t=-2.954, P=0.004];而在小于40岁和51~60岁妇女中,不同FSH水平下TP1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63, P=0.950;t=1.177, P=0.242)。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变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047( P=0.448),而FSH变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146( P=0.019) ,可见FSH水平比年龄变量对TP1 NP的影响更大。结论:围绝经期妇女TP1 NP水平与FSH呈现一定相关性,尤其是对于40~50岁的妇女,高FSH可能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卵泡刺激素 前胶原/血液 肽类/血液 胶原Ⅰ型/血液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人工授精中促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旸 朱长玲 +4 位作者 张克梅 王恩圣 史颖娇 王力 舒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10期1476-1481,共6页
目的探索联合促排卵治疗是否能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术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宁波市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行IUI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索联合促排卵治疗是否能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术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宁波市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行IUI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共102例患者203个周期纳入研究,28例获得临床妊娠,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3.79%,累积妊娠率为27.45%。自然周期(127个)与促排卵周期(76个)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7%vs.13.16%,χ^(2)=0.041,P>0.05)。自然周期扳机日的平均内膜厚度显著大于促排卵周期,(10.11±1.95)mm vs.(9.33±1.64)mm,t=2.943,P<0.05。克罗米芬/克罗米芬+促性腺激素(CC/CC+Gn)组、来曲唑/来曲唑+促性腺激素(LE/LE+Gn)组及促性腺激素(Gn)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0.83%、10.53%、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6,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患者促排卵周期联合IUI相比于自然周期IUI并不能改善其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人工授精 促排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