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52
1
作者 王志 吴一挺 +1 位作者 杨磊 朱卫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2-618,共7页
选取日本沼虾5月龄同生群雌、雄虾各90尾,分别测量其体重、体长、头胸甲长、胸宽、胸高、腹节长、腹节宽、腹节高、尾节长、尾节宽、尾节高、眼窝距、额剑长等13个表型性状,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偏回归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雌、... 选取日本沼虾5月龄同生群雌、雄虾各90尾,分别测量其体重、体长、头胸甲长、胸宽、胸高、腹节长、腹节宽、腹节高、尾节长、尾节宽、尾节高、眼窝距、额剑长等13个表型性状,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偏回归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雌、雄个体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雌、雄测定群体各形态性状测量值间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虽各性状与体重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雄性均明显大于对应的雌性;(2)经通径分析,雄性被保留的3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0.952,它们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呈体长>头胸甲长>胸宽,雌性被保留的4个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0.772,它们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呈头胸甲长>胸宽>体长>胸高;(3)经多元回归分析,用于估算雄性体重回归方程的回归截距和自变量体长、头胸甲长、胸宽的回归系数依次为-4.394、0.069、0.152、0.109,雌性体重回归方程的回归截距和自变量头胸甲长、胸宽、体长和胸高的回归系数则依次为-2.448、0.029、0.065、0.121、0.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同生群 形态性状 体重 性别差异 多元分析
下载PDF
Cr^(6+)、Zn^(2+)、Hg^(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王志 吕敢堂 +1 位作者 许俊 钟爱华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2,共7页
2004 年8 月在浙江华兴海水种苗有限公司以养殖日龄40 d 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幼虾作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Zn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Hg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 2004 年8 月在浙江华兴海水种苗有限公司以养殖日龄40 d 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幼虾作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Zn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Hg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 415、0 .357、0 .264、0 .209 mg/L;Zn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5. 362、22 .709、17 .041和13 .569 mg/L;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0. 892、27. 498、21.635 和13 .573 mg/L。凡纳滨对虾幼虾对Cr6+、Zn2+、Hg2+96 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 .136、0 .136 和0 .002 1 mg/L。各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Hg2+ >Zn2+≈Cr6+。Hg2+ Zn2+、Hg2+ Cr6+ 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96 h 联合急性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Zn2+ 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96 h联合急性毒性表现为,低毒性强度的Zn2+ 对Cr6+ 具拮抗作用,低毒性强度的Cr6+则对Zn2+具加和作用,而当Zn2+与Cr6+毒性强度相当时表现为相互独立作用。并就Hg2+、Zn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凡纳滨对虾幼虾对Hg2+、Zn2+、Cr6+的安全浓度以及重金属离子间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6+ Zn^2+ HG^2+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凡纳滨对虾幼虾(Litopenaeus vannamei juvenile)
下载PDF
Hg^(2+)、Zn^(2+)、Cr^(6+)对黄姑鱼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志 刘祖毅 +1 位作者 吕敢堂 许俊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5-750,共6页
2004年8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浙江华兴海水种苗有限公司以日龄为56 d的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作为实验动物,开展Hg2+、Zn2+、Cr6+对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Hg2+对黄姑鱼幼鱼24 h、... 2004年8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浙江华兴海水种苗有限公司以日龄为56 d的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作为实验动物,开展Hg2+、Zn2+、Cr6+对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Hg2+对黄姑鱼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752 3 mg/L、0.661 6 mg/L、0.561 8 mg/L、0.495 9 mg/L;Zn2+对黄姑鱼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2.990 8 mg/L、18.457 6 mg/L、14.530 6 mg/L、11.583 3 mg/L;Cr6+对黄姑鱼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8.765 4 mg/L、16.741 5 mg/L、15.452 1 mg/L、13.127 6 mg/L。黄姑鱼幼鱼对Cr6+、Zn2+、Hg2+96 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1.31 mg/L、1.16 mg/L和0.050 mg/L。各重金属离子毒性由大到小依次为Hg2+、Zn2+、Cr6+。Hg2+-Zn2+、Hg2+-Cr6+对黄姑鱼幼鱼的96 h联合急性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Zn2+-Cr6+对黄姑鱼幼鱼的96 h联合急性毒性表现为,低毒性强度的Zn2+对Cr6+具拮抗作用,Cr6+毒性强度略高于Zn2+时表现为相互独立作用,当Zn2+毒性强度高于Cr6+时则表现为协同作用。并就Hg2+、Zn2+、Cr6+对黄姑鱼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黄姑鱼幼鱼对Hg2+、Zn2+、Cr6+的安全浓度以及Cr6+-Zn2+、Cr6+-Hg2+与Zn2+-Hg2+对黄姑鱼幼鱼的联合毒性效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Zn^2+、Cr^6+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黄姑鱼 幼鱼
下载PDF
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初探 被引量:34
4
作者 胡益波 王志 《高教论坛》 2005年第5期72-74,80,共4页
从高校课程考试目标、意义和现状着手,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课程考试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的矛盾,提出了重建现代高等教育新秩序的几点建议:⑴树立现代考试观;⑵建立完善、合理的教学考核质量保障体系;⑶分门别类,制定相应的... 从高校课程考试目标、意义和现状着手,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课程考试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的矛盾,提出了重建现代高等教育新秩序的几点建议:⑴树立现代考试观;⑵建立完善、合理的教学考核质量保障体系;⑶分门别类,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⑷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考核观和考核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考试 高等教育 考试改革
下载PDF
4种重金属离子对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的急性致毒效应 被引量:33
5
作者 王志 王伟定 +1 位作者 杨阳 卢振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3-378,共6页
以彩虹明樱蛤养殖壳高优势组(平均壳高为17.35±1.01mm)为实验动物,进行4种重金属离子Hg2+、Cr6+、Cu2+、Zn2+对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彩虹明樱蛤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缓慢降... 以彩虹明樱蛤养殖壳高优势组(平均壳高为17.35±1.01mm)为实验动物,进行4种重金属离子Hg2+、Cr6+、Cu2+、Zn2+对彩虹明樱蛤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彩虹明樱蛤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缓慢降低,4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Cu2+、Hg2+、Zn2+、Cr6+,其对彩虹明樱蛤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0554mg/L、0.1099mg/L、2.2605mg/L、19.6277mg/L;Hg2+、Cr6+、Cu2+、Zn2+离子两两组合在加和等毒性强度下对彩虹明樱蛤96h联合急性毒性所呈现的致毒特征与离子间毒性强度匹配情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离子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彩虹明樱蛤
下载PDF
三种养殖模式下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养成品体色和肌肉品质的差异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志 付英杰 +4 位作者 杨磊 朱卫东 陈汉春 申屠琰 华建权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2-1049,共8页
随机选取池塘专养(M1)、日本沼虾套养(M2)以及水库放养(M3)三种养殖模式养成的肛长(25.91±3.26)cm的日本鳗鲡作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三者间在表皮色差、背肌组织物理特性和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M1表皮色... 随机选取池塘专养(M1)、日本沼虾套养(M2)以及水库放养(M3)三种养殖模式养成的肛长(25.91±3.26)cm的日本鳗鲡作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三者间在表皮色差、背肌组织物理特性和肌肉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M1表皮色差与M2、M3均具显著差异(P<0.05),三者背、腹间的体色差异程度呈M1>M2>M3(P<0.05);(2)背肌物性指标中均具显著差异的为粘着性、弹性和回复性,前者测定值呈M1>M3>M2(P<0.05),后两者均呈M3>M1>M2(P<0.05),M3背肌最发达,M1纵肌肌束纤维排列较M2紊乱;(3)肌肉营养成分中仅水分和灰分含量均具显著差异,依次呈M3>M1>M2(P<0.05)和M3>M2>M1(P<0.05),蛋白质含量高于脂肪含量的仅为M3;(4)三者间肌肉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均完全相同,含量排序也均基本一致,但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却均具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养殖模式 体色 肌肉品质
下载PDF
三种养殖模式下日本鳗鲡养成品的形质差异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志 杨磊 朱卫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85-1392,共8页
随机选取池塘专养(M1)、日本沼虾套养(M2)以及水库放养(M3)3种养殖模式下培育的肛长为(25.91±3.26)cm的日本鳗鲡作为研究材料,比较了不同养殖模式下日本鳗鲡的形质指标,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研究了3种养殖... 随机选取池塘专养(M1)、日本沼虾套养(M2)以及水库放养(M3)3种养殖模式下培育的肛长为(25.91±3.26)cm的日本鳗鲡作为研究材料,比较了不同养殖模式下日本鳗鲡的形质指标,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研究了3种养殖模式日本鳗鲡养成品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涉21项生物学指标和23项形质评价指数中,M1与M2之间具显著差异的分别为15项和14项,M1与M3之间具显著差异的分别为19项和18项,M2与M3之间具显著差异的分别为11项和8项;M1-M2、M1-M3、M2-M3之间的欧氏距离依次为1.433、3.516和2.167,均具显著差异;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5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2.1%,其中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依次为与体型相关的肥瘦因子和与摄食行为相关的运动因子,后3个主成分为与营养状况有关的消化吸收因子,仅通过第1主成分便可较清晰地将3种养殖模式试验对象分开;采用逐步判别法,以判别贡献率较大的体宽/肛长、体长/肛长、净体积系数、鳔体积系数和肝系数为自变量,所建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清晰区分3种模式的养殖群体,其判别准确率和综合判别准确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养殖模式 形质特征 多元分析
原文传递
受短期饥饿胁迫下麦瑞加拉鲮鱼(Cirrhina mrigola)幼鱼的生长、肌体组分及其内脏消化酶活力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志 施建军 +2 位作者 吕敢堂 申屠琰 陈雪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8-224,共7页
以麦瑞加拉鲮鱼幼鱼为实验动物,进行短期饥饿对其生长、肌体组分及内脏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各生长参数观测值,体内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的含量以及能值均逐渐减小或减少;实验期... 以麦瑞加拉鲮鱼幼鱼为实验动物,进行短期饥饿对其生长、肌体组分及内脏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各生长参数观测值,体内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的含量以及能值均逐渐减小或减少;实验期间体内各组分的同期相对损失率以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最高,且粗脂肪降幅高峰的出现时段总早于碳水化合物,而粗蛋白的消耗量和损失率则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淀粉酶活力的损失量均高于同期其他消化酶,蛋白酶活力在13—16天间出现反弹现象,其第16天的酶活力值与实验起始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瑞加拉鲮鱼幼鱼 肌体生长 生化组分 消化酶活力 短期饥饿
下载PDF
4种重金属对泥螺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包坚敏 王志 +2 位作者 陈启恒 杨阳 袁久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52-256,共5页
2006年7~8月以泥螺养殖壳高优势组(平均壳高为6.78±0.78 mm)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Cr6+、Cu2+、Zn2+对泥螺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泥螺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缓慢降低,4种重金属离子... 2006年7~8月以泥螺养殖壳高优势组(平均壳高为6.78±0.78 mm)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Cr6+、Cu2+、Zn2+对泥螺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泥螺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缓慢降低,4种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依次为Cu2、Hg2+、Zn2+、Cr6+,其对泥螺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0011 mg/L、0.630 mg/L、1.94 mg/L和9.44 mg/L。Hg2+、Cr6+、Cu2+、Zn2+离子两两组合在加和等毒性强度下对泥螺96 h联合急性毒性所呈现的致毒特征与离子间毒性强度匹配情形密切相关。并据此就Hg2+、Cr6+、Cu2+、Zn2+对泥螺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泥螺对Hg2+、Cr6+、Cu2+、Zn2+的安全浓度以及重金属离子间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2+ CR^6+ CU^2+ Zr^2+ 急性毒性 泥螺
下载PDF
栉孔扇贝六种同工酶的生化遗传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志 李太武 +5 位作者 刘艳 孙修勤 郭皓 李春茂 宋林生 相建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238,共7页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中国栉孔扇贝和日本栉孔扇贝两个自然种群的6种同工酶 (MDH、ADH、G 6 PDH、IDH、GDH、ME)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基本酶谱 ,对其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共记录了 1 8个座位 2 8个等位基因并对其差异进行了比...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中国栉孔扇贝和日本栉孔扇贝两个自然种群的6种同工酶 (MDH、ADH、G 6 PDH、IDH、GDH、ME)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基本酶谱 ,对其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共记录了 1 8个座位 2 8个等位基因并对其差异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两种群各自具有种群内的个体差异及特征谱带 ,可将其作为栉孔扇贝亚种间差异的一种分子标记 ,并为系统分类及贝类学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同工酶 生化遗传分析 电泳技术 IDH GDH ME MDH ADH G-6-PDH
下载PDF
3种常见有机磷农药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1
11
作者 施建军 庄海兵 +2 位作者 王志 申屠琰 袁久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开展了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三唑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80mg/L,0.065mg/L,0.060mg/L,0.050mg/L;乙酰甲胺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 开展了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三唑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80mg/L,0.065mg/L,0.060mg/L,0.050mg/L;乙酰甲胺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3.783mg/L,114.451mg/L,113.366mg/L,113.214mg/L;增效水胺硫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736mg/L,0.549mg/L,0.469mg/L,0.280mg/L。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mg/L、0.028mg/L和11.321mg/L,3种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最后,还就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以及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三唑磷、乙酰甲胺磷、增效水胺硫磷的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磷 乙酰甲胺磷 增效水胺硫磷 急性毒性 麦瑞加拉鲮鱼幼鱼
下载PDF
中街山列岛底栖海藻的资源调查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志 张义浩 +1 位作者 吴常文 严世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9-192,共4页
According to the b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Zhongjieshan Islands tideland and on the base of advanced principle of dividing of the benthic algae, we studied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the limits distribution of the ... According to the b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Zhongjieshan Islands tideland and on the base of advanced principle of dividing of the benthic algae, we studied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the limits distribution of the benthic algae. The paper also advance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process the ecology protecting and realize sustained exploitation of those recourse after analysing some interrelated questions about resource peculiarity,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benthic algae in Zhongjieshan Islands tide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街山列岛 底栖海藻 生态分布 资源调查 能量流动 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
下载PDF
3种有机磷农药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祖毅 王志 +2 位作者 吕敢堂 邵国洱 包坚敏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20-24,共5页
以体长(5.09±0.71)cm、体重(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8.8±1.6)℃条件下,开展了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唑磷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黑鲷幼鱼均呈现以蓄积为... 以体长(5.09±0.71)cm、体重(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8.8±1.6)℃条件下,开展了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唑磷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黑鲷幼鱼均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3种农药对黑鲷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三唑磷、辛硫磷和乙酰甲胺磷,其中乙酰甲胺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11mg/L,21.83mg/L,17.30mg/L,14.07mg/L;辛硫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0mg/L,0.49mg/L,0.34mg/L,0.30mg/L;三唑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68mg/L,0.060mg/L,0.054mg/L,0.051mg/L。最后,还就黑鲷幼鱼对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唑磷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药物间的致毒效果及其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甲胺磷 辛硫磷 三唑磷 急性毒性 黑鲷幼鱼
下载PDF
4种消毒剂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志 申屠琰 熊威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2-97,共6页
2005年7~8月在浙江省余姚市青港野生苗种场,以体长(4.92±0.44)cm的麦瑞加拉鲮鱼幼鱼Cirrhina mrigola为实验动物,开展鱼安、二溴海因、菌毒清和溴氯海因等4种消毒剂对该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鱼安、二溴海因、... 2005年7~8月在浙江省余姚市青港野生苗种场,以体长(4.92±0.44)cm的麦瑞加拉鲮鱼幼鱼Cirrhina mrigola为实验动物,开展鱼安、二溴海因、菌毒清和溴氯海因等4种消毒剂对该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鱼安、二溴海因、菌毒清和溴氯海因对麦瑞加拉鲮幼鱼的急性致毒时限为8h;鱼安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6、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6.070、16.267、15.780和15.687mg/L;二溴海因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6、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750、41.673、41.171和40.283mg/L;溴氯海因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6、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9.066、16.565、17.676和16.966mg/L;菌毒清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6、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267、5.785、5.451和5.451mg/L。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鱼安、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和菌毒清8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1.569、4.028、1.697和0.545mg/L,4种常用消毒剂的毒性大小依次为菌毒清、鱼安、溴氯海因和二溴海因。最后,还就鱼安、二溴海因、菌毒清和溴氯海因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有效急性致毒实验时间的确定及其急性致毒效应特征,药物毒性蓄积系数MAC公式的解释与应用、诸药物间的致毒效果比较及其安全使用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安 二溴海因 溴氯海因 菌毒清 急性毒性 麦瑞加拉鲮鱼幼鱼
下载PDF
褐菖鲉仔、稚鱼生长特性及其关键变态期的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志 吴常文 +1 位作者 侯伟芬 严世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根据1991~1994年间褐菖Sebastiscusmarmoratus人工苗种培育中仔、稚鱼生物学测定资料及其关键变态期出现时间、特征等资料 ,研究了日龄与褐菖仔、稚鱼生长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了褐菖仔、稚鱼阶段关键变态期的出现规律及其生... 根据1991~1994年间褐菖Sebastiscusmarmoratus人工苗种培育中仔、稚鱼生物学测定资料及其关键变态期出现时间、特征等资料 ,研究了日龄与褐菖仔、稚鱼生长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了褐菖仔、稚鱼阶段关键变态期的出现规律及其生长参数间的关系 ,探讨了褐菖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YOU 稚鱼 生长特性 仔鱼 海水鱼 关键变态期
下载PDF
单胞藻浓缩、保藏及应用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蒋霞敏 朱艺峰 +1 位作者 王志 周盛梅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81-91,共11页
本文报道以明矾等为浓缩剂,对多种单细胞藻类进行浓缩和再培养,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各种藻的较适浓缩剂及浓缩剂量。同时将浓缩的藻类经低温数月保存后,进行三级扩种培养和对中国对虾幼体及褶皱臂尾轮虫进行直接投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本文报道以明矾等为浓缩剂,对多种单细胞藻类进行浓缩和再培养,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各种藻的较适浓缩剂及浓缩剂量。同时将浓缩的藻类经低温数月保存后,进行三级扩种培养和对中国对虾幼体及褶皱臂尾轮虫进行直接投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培养藻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胞藻 浓缩 保藏 试验
下载PDF
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邵青 杨阳 +2 位作者 王志 罗海忠 袁久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34-342,346,共10页
综述了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初步研究进展,包括水产养殖动物补偿生长的理论假说、类型、影响因素、实验方法和生理机制。初步探讨了补偿生长的研究价值及应用情况,提出了当前补偿生长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补偿生长 实验设计 水产养殖 研究方法 食物转化率
下载PDF
舟山群岛定生海藻种类组成、生态分布及区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义浩 王志 +3 位作者 吴常文 赵盛龙 严世强 侯伟芬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98-105,111,共9页
根据对舟山群岛海洋生物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区定生海藻的研究历史、种类组成,共163种,分隶6纲、21目、39科、55属,归入4个门,其中绿藻门31种,褐藻门32种,红藻门96种,蓝藻门4种。它们在潮间带和浅海区的分布区系特征指标,呈以低... 根据对舟山群岛海洋生物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区定生海藻的研究历史、种类组成,共163种,分隶6纲、21目、39科、55属,归入4个门,其中绿藻门31种,褐藻门32种,红藻门96种,蓝藻门4种。它们在潮间带和浅海区的分布区系特征指标,呈以低潮带为主(122种),逐渐向中高潮带和浅海区扩散之趋势;而出现在高潮带附近、中潮带附近和浅海区的分别为34种、67种和40种。这一中、低潮带种类出现率高而高潮带和浅海区出现率低的分布特点也与本区潮间带软体动物的垂直分布特点相吻合。并通过与周边地区定生海藻资源的比较,提出了对舟山群岛定生海藻资源开展生态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开发的若干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群岛 海藻种类 生态分布 区系特征 生态保护
下载PDF
中街山列岛软体动物种类组成及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常文 王志 吕永林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85-95,共11页
本文根据中街山列岛生物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软体动物种类、区系分布以及生态类型,分析了牡蛎、马蹄螺、荔枝螺、贻贝、嫁虫戚、短滨螺、角嵘螺、长蛸等8种该区主要经济种的情况,探讨了其资源特点、利用等级、变动趋势以及利用中的... 本文根据中街山列岛生物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软体动物种类、区系分布以及生态类型,分析了牡蛎、马蹄螺、荔枝螺、贻贝、嫁虫戚、短滨螺、角嵘螺、长蛸等8种该区主要经济种的情况,探讨了其资源特点、利用等级、变动趋势以及利用中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街山列岛 软件动物 种类 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四株鳖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表型、分子鉴定及其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志 赵蓓蓓 +2 位作者 王忠发 申屠琰 陈琼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6-783,共8页
采用生态毒理学、表观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具白底板病典型症状濒死中华鳖内脏中分离获得的4株病原菌开展了以致病性、表型分析、分子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为内容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4株病原菌均具致病性,致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ZH... 采用生态毒理学、表观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具白底板病典型症状濒死中华鳖内脏中分离获得的4株病原菌开展了以致病性、表型分析、分子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为内容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4株病原菌均具致病性,致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ZHYYZ-2、ZHYYZ-4、ZHYYZ-1、ZHYYZ-3;(2)4株病原菌均为呈短杆状、具溶血活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VITEK2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和ATBExpression型细菌鉴定与药敏智能系统均显示为嗜水气单胞菌;(3)ZHYYZ-1、ZHYYZ-2、ZHYYZ-3、ZHYYZ-4的16SrDNA序列长度分别为1460、1464、1466、1461,经Blast同源性检索表明它们所扩增的16S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登记的71株嗜水气单胞菌的相似性均为99%;(4)经PCR特异性检测,各实验菌均含有Aha、AHH、AerA和OMP。根据4株实验菌的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判定它们均为气单胞菌属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嗜水气单胞菌 表型 16SrDNA 毒力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