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术后心肌损伤及血凝状态影响研究
1
作者 蒋树中 李为东 +2 位作者 李先进 付强 王彦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13期397-399,共3页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RFCA)后心肌损伤对血凝状态的影响研究。方法:105例行RFCA的病人分别测定术前,电生理检查术(EPS)后但在消融术前,消融术即刻,消融术后4、12、24小时D一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肌钙蛋白I(CTnI)...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术(RFCA)后心肌损伤对血凝状态的影响研究。方法:105例行RFCA的病人分别测定术前,电生理检查术(EPS)后但在消融术前,消融术即刻,消融术后4、12、24小时D一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肌钙蛋白I(CTnI)。结果血清DD,GMP—140在EPS后升高,放电后CTnI升高,血清DD, GMP—140在RFCA后进一步升高,且峰值CTnI与峰值DD, GMP-140呈直线正相关。结论RFCA可损伤心肌并改变血凝状态,同时表明:心肌损伤可诱发血小板聚集,由此促进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D-二聚体 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肌钙蛋白I 心动过速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ST段变化与心功能关系
2
作者 吴萍 付强 +2 位作者 冯春光 王彦 龙建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后1 hST段变化与心功能关系。方法: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49例,比较PCI术前及术后1 h 12导联心电图抬高ST段的总和。按术后ST...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后1 hST段变化与心功能关系。方法:首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49例,比较PCI术前及术后1 h 12导联心电图抬高ST段的总和。按术后ST段回落程度分为两组:ST段回落良好组(A组),ST段回落不良组(B组)。观察患者PCI术前、术后1周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PCI术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前Killip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KillipⅠ级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LVEF值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I术后1 h ST段的变化,可反映心肌再灌注后的心功能情况,对早期临床预后评估和区分高危患者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ST段 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