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学对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理论认识
1
作者 于晨阳 祝翠燕 +3 位作者 于京芳 朱冉 富乐 张铁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28-34,共7页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流行率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中医学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归属于“臌胀”“肝癖”“痰浊”“积聚”等,认为肝体用失调、脾肾亏虚是本病主要特点,痰、湿、浊、瘀、热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随着...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全球流行率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中医学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归属于“臌胀”“肝癖”“痰浊”“积聚”等,认为肝体用失调、脾肾亏虚是本病主要特点,痰、湿、浊、瘀、热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和调节免疫等多种作用,与肝脏功能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广泛关注。许多研究揭示了肠-肝轴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相关,饮食、抗生素、益生菌及益生元、粪菌移植、微生态制剂、噬菌体等干预措施均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现代医学对肠道菌群生理功能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现代医学“肠”的消化吸收、调节代谢、改善免疫等功能可属于中医“脾主运化”“脾主升清”功能的范畴。文章从中医“肝脾相关”“肝与大肠相通”“肝从左升,肺从右降,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视角出发,就中医学对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认识及相关治疗作一综述,阐述中医学治疗本病的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念,以期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道菌群 肝脾相关 肝与大肠相通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下载PDF
基于肺热论之“清”法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2
作者 隽则政 刘威 +1 位作者 富乐 刘荣奎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43-47,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上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及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多属中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上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及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多属中医“喘病”“肺胀”范畴。其病性本虚标实,病位在肺,常累及脾、肾、心。西医治疗本病多以吸氧、抗感染抗炎、化痰镇咳、扩张支气管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感染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易出现耐药性,有较多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在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控制急性发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有一定优势。文章基于刘荣奎教授“肺热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疗。体虚感邪,邪热郁肺为本病的始发病机。后随病情变化,热、痰、瘀互结,是急性加重病机之关键。如不加干预而病势进一步发展,热极化毒,毒热损肺,加重病情,甚至出现烦躁、嗜睡、昏迷等急危重症,危及生命。肺热贯穿急性加重的始终,因此,治疗本病当以“清热”为核心,以五法之“清”法为主,以清泄肺热为基础,然后根据病证之变化加用他法,以立足于“清法”之刘氏清热化痰方治之,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胀 急性加重期 肺热论 清法
下载PDF
从“肺热论”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
3
作者 富乐 于晨阳 +2 位作者 许旻 隽则政 刘荣奎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0期6-8,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核酸检测虽已转阴,但仍有咳嗽、乏力、咽干、咽痛等不适症状。导师刘荣奎教授综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证候表现,针对迁延日久、久治不愈的顽固病证,以“肺热论”为理论依据,以清热解毒、肃肺止咳为主要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核酸检测虽已转阴,但仍有咳嗽、乏力、咽干、咽痛等不适症状。导师刘荣奎教授综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证候表现,针对迁延日久、久治不愈的顽固病证,以“肺热论”为理论依据,以清热解毒、肃肺止咳为主要治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加减,治疗效果显著。该文以肺热为纲,以温、热、火、炎、毒为要素,辨证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的相关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热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恢复期 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