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经庐山’95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讨论通过) 被引量:1415
1
作者 王今达 王宝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5年第6期346-347,共2页
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经庐山’95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讨论通过)王今达,王宝恩(草拟,已经大会讨论修改)1介说自从1973年Tilney首次报告腹主动脉瘤破裂后出现序贯性... 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经庐山’95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讨论通过)王今达,王宝恩(草拟,已经大会讨论修改)1介说自从1973年Tilney首次报告腹主动脉瘤破裂后出现序贯性系统衰竭;继之,1975年Ba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多脏器功能失常 综合征 诊断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疗效 被引量:347
2
作者 姚光弼 王宝 +2 位作者 崔振宇 姚集鲁 曾明德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拉米夫定(lamivudine)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322例慢性乙肝病人用拉米夫定治疗(100mg/d),107例病人服用安慰剂... 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拉米夫定(lamivudine)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322例慢性乙肝病人用拉米夫定治疗(100mg/d),107例病人服用安慰剂作对照.共治疗12周。在12周治疗结束后,拉米夫定组和安慰剂组病人均继续服用拉米夫定100mm治疗至52周。疗效评估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结果治疗12周,拉米夫定组HBVDNA累计阴转率(低于1.6un/L)和最终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92、2%对14.1%,P<0.01;78.5%对11.1%,P<0.01)。第52周末,拉米夫定治疗组的HHV DNA最终阴转率与安慰剂/拉米夫定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71.0%对77.7%,P>0.0到。治疗结束时,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安慰剂/拉米夫定对照组病人HBeAg并伴有抗-HBe阳性的血清转换率差异无显著性(7.5%对5.2%,P>0.05)。无1例发生HBsAg阴转。第12周时拉米夫定组ALT的复常率高于安慰剂组(60.3%对27.5%,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病人**T的最终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709%对74.%,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拉米夫定 药物疗法 疗效
原文传递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三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211
3
作者 姚光弼 王宝 +2 位作者 崔振宇 姚集鲁 曾民德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82-387,共6页
目的 评估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年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以及病毒变异的发生率和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及开放试验。 4 2 9例HBsAg、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先按 3∶1随机分成拉米夫定... 目的 评估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年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以及病毒变异的发生率和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及开放试验。 4 2 9例HBsAg、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先按 3∶1随机分成拉米夫定组和安慰剂组 ,治疗 12周 ,以后所有病人均服拉米夫定 10 0mg/d ,共 3年。结果 治疗 12周 ,拉米夫定组HBVDNA累计阴转率 (<1 6pg/ml)为 92 2 % ,安慰剂组仅为 14 1% (P <0 0 1)。服药 3年后 ,血清HBVDNA仍持续降低 ,非变异组病人其中位值 ,低于可检测水平 ,变异组则可有轻度或中度回升 ,中位值为 86mEq/ml (bDNA法 ,相当于液相杂交法的 10pg/ml)。第 3年结束时 ,HBeAg阴转率为 2 0 3% ,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为17 3%。此与治疗前ALT水平有显著关系。治疗前ALT基础值 >2倍正常值上限 (2ULN)和 >5ULN者 ,3年时HBeAg阴转率分别为 4 2 2 %和 6 6 7% ,血清转换率分别为 34 4 %和 6 1 1%。治疗前ALT增高的病人 ,3年治疗后 ,ALT的复常率为 5 8 8%。第 1、2和 3年的YMDD变异率分别为 12 1%、4 9 7%和 70 5 %。发生变异后 ,继续服药 ,HBVDNA大多仍抑制 ,少数可回升 ,中位值为 86mEq/ml,仍继续有HBeAg阴转和血清转换 ,分别为 2 0 0 %和 15 1% ,低于非变异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黄芪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58
4
作者 马红 王宝 +1 位作者 陈翌阳 马雪梅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对比观察中药861合剂及其组分之一黄芪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及胶原蛋白生化测定。结果,黄芪可使大鼠肝纤维...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对比观察中药861合剂及其组分之一黄芪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及胶原蛋白生化测定。结果,黄芪可使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及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减少总胶原及Ⅰ、Ⅱ、Ⅴ型胶原在肝内的沉积,随着疗程的延长,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以肝总胶原蛋白含量为指标,黄芪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不如中药861合剂。结论:黄芪与其它成份组成中药复方可加强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肝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与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59
5
作者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MODS中西医结合诊治/降低病死率的研究"课题组 张淑文 +3 位作者 王超 阴赪宏 王红 王宝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28-332,共5页
目的 通过分析国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MODS)病例资料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 MODS诊断标准及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方法 对北京市 8家三级综合医院的 4 13例 MODS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间反映各个... 目的 通过分析国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MODS)病例资料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 MODS诊断标准及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方法 对北京市 8家三级综合医院的 4 13例 MODS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间反映各个器官功能的各项指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选择有差异的指标作为候选指标 ,将各指标异常程度分为 4个间隔 ,分别赋予相应的等级分值 ,最终建立诊断标准草案。结果  MODS原发病因仍然是重症感染、创伤、大手术后、重症胰腺炎。 4 13例 MODS患者总住院病死率为5 3.5 % ( 2 2 1/ 4 13例 ) ,住院 2 8d内病死率为 37.3% ( 15 4 / 4 13例 ) ;发生 2~ 6个器官功能障碍者的病死率为2 8.6 %~ 10 0 .0 % ;住院第 1周内并发脑、心、肾、呼吸功能障碍者病死率分别为 72 .8%、6 4 .3%、6 1.7%和5 4 .7%。治疗中呼吸机使用频率为 76 .0 % ,而透析的应用频率为 8.2 %。建立了 MODS诊断标准、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草案 :主要纳入呼吸、心血管、肾脏、凝血、脑、肝脏、胃肠道 7个脏器系统 ,每个脏器系统仅用 1个指标表示其功能障碍与否 ,分别是氧合指数、收缩压、血清肌酐浓度、血小板计数、意识状态、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排便状况 ;每个指标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分别赋予 0~ 4分 ,0分为功能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流行病学 病死率 诊断 评分 北京
下载PDF
实验性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45
6
作者 王宝 王志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503-505,共3页
关键词 肝硬变 白蛋白免疫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冬虫夏草对实验性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7
7
作者 朱家璇 王宝 王泰玲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33-335,共3页
本文采用人工虫草菌丝对大鼠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进行治疗,并用有一定抗纤维化作用的秋水仙碱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人工虫草能减轻肝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能抑制总胶原、Ⅰ、Ⅲ型胶原在肝内的沉积,并可使... 本文采用人工虫草菌丝对大鼠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进行治疗,并用有一定抗纤维化作用的秋水仙碱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人工虫草能减轻肝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能抑制总胶原、Ⅰ、Ⅲ型胶原在肝内的沉积,并可使已形成的胶原重新溶解和吸收,其作用与秋水仙碱相仿,本文验证了人工冬虫夏草的抗纤维化作用并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化 清蛋白 免疫损伤 冬虫夏草
原文传递
前S1蛋白与病毒DNA和核心抗原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诊断的对比 被引量:132
8
作者 李琴 孙桂珍 +4 位作者 魏玉香 闵福援 丛玉隆 欧晓娟 王宝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分析前S1(Pre-S1)蛋白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04例,均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检测其Pre S1蛋白,HBV标志物与HBV DNA。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29例,HBV DNA与Pre-S... 目的 分析前S1(Pre-S1)蛋白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04例,均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检测其Pre S1蛋白,HBV标志物与HBV DNA。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29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均达96.5%,这组患者存在病毒的高复制。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65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81.5%和72.3%;HBsAg和抗-HBc阳性者8例,HBV 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87.5%、75.0%,说明部分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阴性的患者仍存在着病毒复制。以HBV DNA定量>103拷贝/ml为诊断标准,HBV DNA阳性患者HBeAg、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31.5%(28/89)、80.9%(72/89);两者与HBV 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40.0%(42/104)、82.0%(85/104)。HBV DNA与HBeAg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x2=53.397,P<0.001);HBV 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Pre-S1蛋白较HBeAg更敏感的反映了HBV复制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S1蛋白 病毒DNA 核心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复制 诊断 检测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的诊断与严重度评估 被引量:118
9
作者 王宝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93-194,共2页
各种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肝病绝大多数都有肝纤维化,其中25%~40%最终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阻断乃至逆转肝纤维化已成为慢性肝病治疗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从而,肝纤维化诊断的确立、严重度的评估、抗纤维化治疗的疗效评价,便成... 各种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肝病绝大多数都有肝纤维化,其中25%~40%最终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阻断乃至逆转肝纤维化已成为慢性肝病治疗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从而,肝纤维化诊断的确立、严重度的评估、抗纤维化治疗的疗效评价,便成为肝病诊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 严重度 评估
原文传递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被引量:100
10
作者 王宝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97-199,共3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细胞外基质 整合蛋白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剂量和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16
11
作者 姚光弼 张定凤 +3 位作者 王宝 徐道振 周霞秋 雷秉钧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活性,以找到一个合理的剂量用于今后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选择未经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12例,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ETV 0.1 mg组69例,...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活性,以找到一个合理的剂量用于今后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选择未经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212例,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ETV 0.1 mg组69例,ETV 0.5 mg组72例,安慰剂组71例,治疗28d,并停药观察56 d。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ETV组表现出明显的抗病毒活性,在治疗28 d后,用bDNA法检测HBV DNA水平,ETV 组中达到主要终点疗效(HBV DNA水平下降2个对数级或达测不出水平)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86%、93%、3%,P<0.01);0.5 mg/d ETV组的HBV DNA下降幅度>0.1 mg/d ETV组(P <0.01)。在56 d的停药观察期间,0.5 mg/d ETV组患者HBV DNA的反弹幅度<0.1 mg/d ETV组(P<0.01)。三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当(ETV 0.1 mg组45%,ETV 0.5 mg组40%,安慰剂组42%)。无一例发生约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ETV组的抗病毒活性显著优于安慰剂,0.5 mg/d组的ETV的抗病毒活性比0.1 mg/d组更强且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剂量 CHB 抗病毒活性
原文传递
复方861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3
12
作者 尤红 王宝 +2 位作者 王泰龄 马雪梅 张晶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HSC在体外和体内的增殖和凋亡及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研究对象为HSC系。细胞增殖采用MTT比色法,细胞凋亡采用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临床研究对象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复方861显著抑制... 目的研究HSC在体外和体内的增殖和凋亡及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研究对象为HSC系。细胞增殖采用MTT比色法,细胞凋亡采用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临床研究对象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果复方861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HSC增殖,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HSC的凋亡明显增多,凋亡率增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 TUNEL法检测,用 5 mg/ml复方 861作用 48 h后, HSC凋亡率为 25.9%,对照组为9.2%,差异有显著性。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肝星状细胞大量活化增生。复方861治疗6个月后,活化的星状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可观察到其凋亡。结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存在凋亡,促进其凋亡在肝纤维化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复方861
原文传递
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2
13
作者 王宝 梁晓梅 +23 位作者 贾博琦 陈宝雯 柯美云 林三仁 丁士刚 张锦坤 施礼 张志宏 陈隆典 徐家裕 袁耀宗 阮美娟 刘厚钰 邱德凯 张达荣 李增烈 欧阳钦 王一平 李瑜元 吴惠生 胡家露 姜若兰 王莜如 梁有信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0-184,共5页
本项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对西沙必利(cisapride)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其中治疗组414例,对照组169例。西沙必利的服药方法为每次5mg,每日3次,共服4周。结果显示西沙必利能使早饱、腹胀、... 本项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对西沙必利(cisapride)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其中治疗组414例,对照组169例。西沙必利的服药方法为每次5mg,每日3次,共服4周。结果显示西沙必利能使早饱、腹胀、上腹痛、恶心等多种消化道症状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2.9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42%,且两组病人间差异有显著性。西沙必利的副作用主要为腹痛、腹泻,多数病人对其可以耐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西沙必利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动力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必利 消化不良 疗效 治疗
原文传递
肠功能障碍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被引量:95
14
作者 董军 张淑文 王宝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64-767,共4页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休克、病理产科、心肺复苏后等状态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损伤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MODS是一种独立疾病,是机体遭受严重损害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休克、病理产科、心肺复苏后等状态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损伤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MODS是一种独立疾病,是机体遭受严重损害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治疗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因子在肝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0
15
作者 李琴 贾继东 王宝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67-768,共2页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储备功能、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凝血因子的临床检测已成为现实,它在判断肝病病情方面将提供较PT更早、更准确的信息.
关键词 凝血因子 凝血酶原时间 肝病 严重程度 病情 临床检测 储备功能 准确 信息 指标
原文传递
中药复方丹参不同剂型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被引量:102
16
作者 王宝 王惠吉 《肝脏病杂志》 CSCD 1993年第2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复方丹参 剂型
原文传递
复方86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1
17
作者 尹珊珊 王宝 +2 位作者 王泰龄 贾继东 钱林学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67-470,共4页
目的 观察复方861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患者的抗肝纤维化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以治疗前后肝穿病理组织学为评价指标,对6家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36例,按照随机编码分别服用复方861胶... 目的 观察复方861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患者的抗肝纤维化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以治疗前后肝穿病理组织学为评价指标,对6家医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36例,按照随机编码分别服用复方861胶囊或安慰剂胶囊共2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Ⅳ胶原(C Ⅳ)、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P)、透明质酸(HA)]、基质金属蛋白酶1、2、9(MMP1、2、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2)水平以及肝病理组织学的变化。 结果 52例治疗组、50例安慰剂组的患者完成治疗前后肝穿刺。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68.2±68.6)U/L和(45.9±26.1)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60.4±62.6)U/L和(46.7±39,0)U/L,安慰剂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LT分别为(65.3±48.3)U/L和(85.4±l1 5.5)U/L,AST分别为(60.4±44.6)U/L和(77.6±89.6)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2.315和t=2.168,P<0.05。治疗组血清HA、PⅢP、CⅣ、LN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IMP 1分别为(172.0±79.6)ng/ml和(133.5±66.8)ng/ml,MMP9分别为(116.1±88.2)ng/ml和(80.4±79.0)ng/ml,较治疗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861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早期 肝硬化 病理组织学
原文传递
丹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7
18
作者 刘尔瑜 王宝 《肝脏病杂志》 CSCD 1993年第2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丹参 抗纤维化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1
19
作者 张文胜 王宝 +7 位作者 王泰龄 欧晓娟 陈煜 李琴 王小明 钱林学 马红 贾继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建立由临床及血清指标组成的综合诊断模型,以无创性的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0例,随机分成模型组(195例)和验证组(75例),均行肝活组织检查及病理分期, 并按纤维化程度设定不同判别终点(≥S2,≥S3,S4),同... 目的建立由临床及血清指标组成的综合诊断模型,以无创性的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0例,随机分成模型组(195例)和验证组(75例),均行肝活组织检查及病理分期, 并按纤维化程度设定不同判别终点(≥S2,≥S3,S4),同时检测、记录26项临床和实验室常用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血常规、生化、凝血酶原时间、病毒载量及血清纤维化四项标志物等参数。在模型组,对指标依次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研究终点相关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诊断肝纤维化的指数模型,最后在独立的验证组中检验模型的诊断效率。结果在模型组,建立了一个由年龄、血小板计数、γ-谷氨酰转肽酶和透明质酸四项指标构成的判别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数模型(Fibro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FibroIndex判别≥S3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以积分3.0为界值,诊断的敏感性90.2%,特异性76.1%,准确性82.0%,且其积分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良好的正向线性相关(r=0.731,P<0.01);该指数判别≥S2和S4的界值分别为2.2、5.4,诊断的AUC分别为0.873、0.872, 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9%、82%和83%、75%。将FibroIndex以同样标准应用于验证组,其与模型组AU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诊断效率总体上相近。结论运用无创诊断模型怦价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具有敏感、准确和可重复性,并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肝活组织检查来监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 血清学试验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4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84
20
作者 张福奎 贾继东 +8 位作者 王宝 钱林学 尹珊珊 王宇 崔焱 尤红 马红 王惠吉 张长淮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 ,以指导对该病的诊断。方法 对 4 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学等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女性 4 2例 ,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 (5...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 ,以指导对该病的诊断。方法 对 4 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学等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女性 4 2例 ,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 (5 0 8± 8 1)岁 ,初诊至确诊的时间平均为 2年 (2个月~ 12年 )。临床症状以乏力最为多见 (6 6 7% ,30 / 4 5 ) ,其次为黄疸 (5 5 6 % ,2 5 / 4 5 )和皮肤瘙痒 (40 % ,18/ 4 5 ) ,9例患者 (2 0 % )无症状 ,9例患者 (2 0 % )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燥综合征和(或 )类风湿关节炎 ]。所有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及γ 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明显升高 [分别为 (498 5±36 9 8)IU/L和 (5 95 2± 5 18 4 )IU/L],而血清ALT、AST水平仅轻中度升高 [分别为 (83 9± 5 8 8)IU/L和(10 0 8± 4 8 8)IU/L],5 5 6 % (2 5 / 4 5 )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34 2 μmol/L ,88 9% (40 / 4 5 )患者血清IgM升高 ,95 6 %患者 (43/ 4 5 )线粒体抗体和 (或 )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结论 在中国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能并非少见 ,主要累及中年女性 ,最常见的症状为乏力 ,部分早期患者可无症状 ,血清碱性磷酸酶及γ 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升高及抗线粒体抗体和 (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