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2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初探 被引量:176
1
作者 吴能友 张海啟 +7 位作者 杨胜雄 梁金强 王宏 苏新 卢振权 付少英 张光学 陆敬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共6页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过去的有关研究不多。为此,根据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基本条件、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气源和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特征,结合刚刚结束的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首次实钻采样成果,...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过去的有关研究不多。为此,根据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基本条件、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气源和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特征,结合刚刚结束的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首次实钻采样成果,初步探讨了我国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结果认为:研究区温度、压力和气体组分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在空间尺度上不均匀分布,纵向上主要分布于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底界以上一定深度范围内;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甲烷气体很可能来源于原地微生物成因甲烷;扩散型原地生物成因甲烷产生低甲烷通量,形成了具有明显不同的分布和饱和度特征的分散型天然气水合物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神狐海域 天然气水合物 气藏形成 机理 成藏系统 钻探 样品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流体运移体系 被引量:136
2
作者 吴能友 杨胜雄 +5 位作者 王宏 梁金强 龚跃华 卢振权 邬黛黛 管红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41-1650,共10页
通过新近纪断裂体系和底辟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底辟构造、高角度的断裂和垂向裂隙系统构成了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主要流体运移体系.神狐海域断层发育,可分为晚中新世活动的NW(NNW)向断层和上新世以来活动的NE(NNE)断... 通过新近纪断裂体系和底辟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底辟构造、高角度的断裂和垂向裂隙系统构成了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主要流体运移体系.神狐海域断层发育,可分为晚中新世活动的NW(NNW)向断层和上新世以来活动的NE(NNE)断层两组.NE向断层活动强度小,规模大,从下至上切穿上新世以来沉积层,组成高角度断裂和垂向裂隙系统.底辟构造在地震剖面上呈直立的、上小下大的烟囱状通道,局部横向扩张呈囊状、花状,形成大型的反射模糊带.底辟构造的发育在上覆沉积层产生了树枝状、似花状组合形态的高角度断裂和垂向裂隙系统,构成了良好的流体运移通道和疏导体系.当富含甲烷气体的流体通过底辟构造、断裂及裂隙系统垂向或侧向运移时,在合适的温压条件下形成天然气水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流体运侈体系 断裂 底辟构造 神狐海域 南海
下载PDF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 被引量:74
3
作者 王宏 张光学 +3 位作者 杨木壮 梁金强 梁劲 钟广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6,共6页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构造特征迥异的南海陆缘,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南海地区在中中新统以上发育了上中新统、上新统和第四系3套地层,3套地层所对应的地质时期的沉降速率在纵横向上的差别均较...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构造特征迥异的南海陆缘,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南海地区在中中新统以上发育了上中新统、上新统和第四系3套地层,3套地层所对应的地质时期的沉降速率在纵横向上的差别均较为悬殊,总体而言,南海第四纪整体沉降速率较大,为天然气水合物压力场环境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海复杂的构造背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地质体,特定的构造地质体与水合物形成关系密切。这里讨论了滑塌体、泥底辟、增生楔等构造地质体在南海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上述构造体与气体水合物地震标志BSR之间的关系,以及特殊构造带在南海的展布规律,提出了特殊构造带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构造环境 南海 天然气水合物 滑塌体 压力场 成藏模式 地质时期
下载PDF
“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创立与实践 被引量:71
4
作者 王金发 何炎明 +4 位作者 戚康标 张兆梁 冯冬茹 刘兵 王宏 《高等理科教育》 2007年第6期97-100,共4页
自1994年以来,我们通过改变教学观念,逐步探索和创立“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从“封闭式”转变成“开放式”、教学内容从“验证理论”为主转变成以“探究问题”为主的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 自1994年以来,我们通过改变教学观念,逐步探索和创立“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从“封闭式”转变成“开放式”、教学内容从“验证理论”为主转变成以“探究问题”为主的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对此进行了总结、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开放式 研究性 教学理念
下载PDF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5
作者 吴能友 梁金强 +5 位作者 王宏 苏新 宋海 蒋少涌 祝有海 卢振权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6-362,共7页
在系统总结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物质来源及成因机理、物理化学响应、形成环境及成藏模式、分布规律和资源评价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研究的方向和科学问题。2007年4—6月通过钻探获得了测井、原位测量、... 在系统总结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物质来源及成因机理、物理化学响应、形成环境及成藏模式、分布规律和资源评价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研究的方向和科学问题。2007年4—6月通过钻探获得了测井、原位测量、沉积物岩心及其顶空气、孔隙水、微生物、水合物等样品和资料。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的理想区域。采用重点分析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物质基础、形成环境、成藏过程、响应机理和成藏系统等研究思路,针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中气—水—沉积物—水合物体系的相互作用机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响应机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要素的耦合控矿机理等3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物源、地质与温压场等成藏条件、成藏演化热动力学机理、成藏响应机理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等5个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 成因机理 物理化学响应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水底流沉积作用 被引量:61
6
作者 邵磊 李学杰 +5 位作者 耿建华 庞雄 雷永昌 乔培军 王嘹亮 王宏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1-777,共7页
南海北部深水陆坡区存在极为活跃的深水底流沉积作用.通过浅地层地震剖面解释发现,该地区由于深水底流的搬运作用,在水深1000-2700m左右的陆坡地带形成NE-SW向分布的迁移水道.在水道东侧断续形成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推进的高沉积速率堆积体... 南海北部深水陆坡区存在极为活跃的深水底流沉积作用.通过浅地层地震剖面解释发现,该地区由于深水底流的搬运作用,在水深1000-2700m左右的陆坡地带形成NE-SW向分布的迁移水道.在水道东侧断续形成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推进的高沉积速率堆积体,堆积体内部叠加层呈NE-SW向前积堆积特征,由牵引流沉积而成.发育在东沙群岛东南侧的高沉积速率堆积体就是其中之一,其12ka以来沉积速率高达97cm/ka,是南海目前所知沉积速率最高的海区.地震剖面显示,该深水底流极有可能是由进入南海的西太平洋环流演变而成,挟带南海北部来源的沉积物沿大陆坡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搬运沉积,最终消失在中央海盆中.由于深水底流作用的存在,造成南海北部深海区复杂的搬运沉积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底流 深海沉积 沉积堆积体 浅地层剖面 南海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 被引量:57
7
作者 龚跃华 杨胜雄 +4 位作者 王宏 梁金强 郭依群 吴时国 刘广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6,共7页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洁净、潜在的新能源,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也进一步深入,但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能源矿产,对其成藏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相对较为详细的神狐海域...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洁净、潜在的新能源,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也进一步深入,但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能源矿产,对其成藏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相对较为详细的神狐海域,从其物质来源、气体运移通道、成藏条件等角度探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特征,指出白云凹陷古近纪埋藏的巨厚烃源岩是其成藏的主要物质基础;底辟构造发育区是形成水合物流体向上运移的主要通道;新近纪晚期大面积发育的滑塌体是水合物的主要赋存区。神狐海域具备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优越条件,是进一步勘探水合物的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底辟 神狐海域 南海北部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54
8
作者 梁金强 王宏 +5 位作者 苏新 付少英 王力峰 郭依群 陈芳 尚久靖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8-135,共8页
南海北部陆坡区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资源潜力虽然巨大,但影响该区水合物成藏的地质因素却异常复杂。为此,从水合物成藏的稳定域、气体来源、气体疏导体系以及储集层特征等宏观地质条件的视角,剖析了水合物成藏的地质条件及主... 南海北部陆坡区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资源潜力虽然巨大,但影响该区水合物成藏的地质因素却异常复杂。为此,从水合物成藏的稳定域、气体来源、气体疏导体系以及储集层特征等宏观地质条件的视角,剖析了水合物成藏的地质条件及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南海北部热流分布较复杂,影响着水合物稳定域的空间分布,而区域构造地质演化则控制着水合物成矿气体来源、气体疏导体系、富集空间及储层物性特征;2南海北部陆坡从西部—中部—东部,水合物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水合物成藏模式和空间分布都产生了深刻影响;3总体而言,从陆坡的东段到西段新构造活动渐次减弱,水合物稳定域厚度由东而西、由南向北厚变薄,东部以台西南盆地深水斜坡带成藏条件最为优越,兼具扩散型和渗漏型水合物发育的地质条件,水合物矿藏在稳定域内呈多层、多形式富集的特点,中部以神狐海域白云凹陷南坡为典型代表,为扩散型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区,水合物矿藏在稳定域底部呈单层发育特点,西南部以琼东南盆地的陆坡深水区成藏条件最为优越,有利于发育渗漏型水合物矿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北部陆坡 稳定域 油气藏形成 控制因素 渗漏型 扩散型 疏导体系
下载PDF
江苏秋冬季重度霾的分型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戴竹君 刘端阳 +2 位作者 王宏 魏建苏 姜有山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3-148,共16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江苏秋冬季重度霾的环流背景、边界层特征、热力条件、动力条件及气流轨迹进行了分析,探讨重度霾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2014年秋冬季纬向环流较常年显著增强,500 hPa转西北气流对重度霾缓...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江苏秋冬季重度霾的环流背景、边界层特征、热力条件、动力条件及气流轨迹进行了分析,探讨重度霾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2014年秋冬季纬向环流较常年显著增强,500 hPa转西北气流对重度霾缓解有6—12 h的提前指示意义。重度霾发生时的地面形势可分为3类:均压区型、冷锋前部型和低压倒槽型。东路冷空气驱霾效果优于西路冷空气。重度霾发生时主要是贴地逆温,风速在4 m/s以下,霾消散前一致转北风,日变化明显,下午霾常有所减轻。逆温强度方面,低压倒槽型强于西路冷锋前部型,强于均压区型;逆温持续时间方面,低压倒槽型长于西路冷锋前部型,长于均压区型;逆温厚度方面,3种类型基本相当;东路冷空气影响时逆温消失。不同类型逆温强度不同可能与925 hPa和近地面的风向风速、锋前升温及气团源地有关。逆温层多在300 m以下,逆温强度为1—5℃/(100 m),近地层有浅薄湿区,相对湿度为40%—90%。动力条件方面,低层辐合下沉区域霾常加重,并伴有明显气流停滞区,区域过程累积风矢量和很小,在100—500 m/s范围内,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扩散。冷锋前部型气流输送的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西北—华北地区,低压倒槽型则主要来自华南,均压区型主要来源于本地。通过研究江苏秋冬季重度霾的天气特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可为今后预报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霾 边界层 低压倒槽 动力与热力条件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响应研究——中国南海HD152测线应用实例 被引量:48
10
作者 刘学伟 李敏锋 +4 位作者 张聿文 张光学 吴能友 黄永样 王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前识别水合物的主要依据是BSR和其上具有高速特征的空白带。当BSR不存在, 或由于水合物饱和度较高导致空白带特征不明显时, 水合物的识别是未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提出了一种更实用的水合物识别模式: 低速背景中近似平行于海底... 目前识别水合物的主要依据是BSR和其上具有高速特征的空白带。当BSR不存在, 或由于水合物饱和度较高导致空白带特征不明显时, 水合物的识别是未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提出了一种更实用的水合物识别模式: 低速背景中近似平行于海底的高速地质体是水合物带的特征, 水合物带泊松比降低, 利用纵横波速度信息易于识别水合物带下是否存在游离气。基于上述水合物的识别模式, 以中国南海HD152测线为实例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地震数据 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 泊松比 中国南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走滑断裂体系对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6
11
作者 孙东 杨丽莎 +5 位作者 王宏 郑多明 孙勤华 李国会 代冬冬 房启飞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0-87,共8页
断裂在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受多期构造活动、岩溶改造及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断裂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通过构造解析,厘清了该区断裂期次与断裂性质,查清了走滑断裂... 断裂在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受多期构造活动、岩溶改造及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断裂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通过构造解析,厘清了该区断裂期次与断裂性质,查清了走滑断裂发育的多种典型构造,并通过物探技术开展断裂平面展布规律研究。以此为基础,明确了走滑断裂控制了裂缝发育区和储层的展布,认为线性构造带储层发育范围有限,花状构造及辫状构造带储层发育良好,羽状构造带储层发育范围及规模最大。断裂交会裂缝发育区对储层改造作用最为显著,是寻找高效井点的理想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走滑断裂 典型构造 断裂控储作用 哈拉哈塘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陆坡区神狐海域构造特征及对水合物的控制 被引量:45
12
作者 苏明 杨睿 +5 位作者 吴能友 王宏 梁金强 沙志彬 丛晓荣 乔少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8-326,共9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区神狐海域高精度2D和3D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在研究区共识别出4种构造类型,分别为气烟囱(流体底辟)、区域大尺度断层、深水扇中的正断层和滑移体中的滑脱断层。气烟囱具有直立的通道形态,其内部结构可划分为杂乱反射... 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区神狐海域高精度2D和3D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在研究区共识别出4种构造类型,分别为气烟囱(流体底辟)、区域大尺度断层、深水扇中的正断层和滑移体中的滑脱断层。气烟囱具有直立的通道形态,其内部结构可划分为杂乱反射带、模糊反射带和顶部强振幅区域。大尺度断层位于水合物钻探区的西北部和东北部,断层规模大,对深部地层表现出明显的控制作用。深水扇中的正断层广泛发育于上新世的深水扇中,特别是在水合物钻探区西部进积特征明显的深水扇中,正断层的数量更多。滑移体中的滑脱断层在神狐海域的第四纪地层中非常常见,在剖面上呈雁列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度断层由于和水合物钻探区的距离较远,对于水合物的成藏可能不起控制作用。气烟囱和规模小数量多的断裂体系为含气流体的运移提供了垂向和侧向的输送通道,构成了水合物的流体运移体系。当富含甲烷气体的流体通过这些垂向-侧向的运移通道时,在合适的温压条件下,被适于水合物聚集的沉积体所捕获,就有可能形成水合物。水合物钻探区内东西部构造特征的差异,使得研究区内形成了不同的流体运移体系,这可能是控制钻探区水合物不均匀性分布的一个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烟囱 断裂体系 流体运移体系 神狐海域 南海北部陆坡区
下载PDF
不同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江淮稻田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形成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5
13
作者 汪新国 吴文革 +5 位作者 孔令娟 刘磊 王宏 吴红星 许有尊 张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4901-14902,14910,共3页
[目的]为探明江淮地区稻-油两熟制度下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核油56为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比较3种施氮水平(Tn)和4种播种密度(Tm)对江淮稻田免耕机开沟直播栽培油菜的产量构成、农艺形状以及生物学产量、秸秆系数等的... [目的]为探明江淮地区稻-油两熟制度下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核油56为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比较3种施氮水平(Tn)和4种播种密度(Tm)对江淮稻田免耕机开沟直播栽培油菜的产量构成、农艺形状以及生物学产量、秸秆系数等的影响。[结果]在较低密度和中等密度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利于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提高。[结论]江淮稻田油菜直播适宜的施氮量为180kg/hm2,适宜的播种密度为3.0kg/hm2;免耕直播油菜的秸秆系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平均在0.76~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直播 氮肥施用量 播种密度 产量 秸秆系数
下载PDF
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系统接入与换流站设计方案 被引量:43
14
作者 李扶中 周敏 +2 位作者 贺艳芝 郭金川 王宏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2,共5页
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简称为南澳柔直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VSC-MTDC工程。介绍了南澳柔直工程的系统接入设计方案和换流站设计方案。该工程在南澳岛上建设2个直流送端换流站(金牛站和青澳站),在大陆塑城变电站附近建设1个直流... 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简称为南澳柔直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VSC-MTDC工程。介绍了南澳柔直工程的系统接入设计方案和换流站设计方案。该工程在南澳岛上建设2个直流送端换流站(金牛站和青澳站),在大陆塑城变电站附近建设1个直流受端换流站(塑城站)。将岛上的风电经柔直线路"青澳—金牛"和"金牛—塑城"送出,并在塑城变电站接入交流系统。通过三种方案的比较,决定换流站接地方式为:联接变压器采用△/Yn形式,在阀侧设置Y接变压器中性点电阻以得到接地点。按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紧凑、节能和协调周围环境的原则设计了换流站电气总平面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多端柔性直流
下载PDF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5
作者 罗敏 王宏 +1 位作者 杨胜雄 陈多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9,共14页
自1999年起,我国陆续开展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及勘探研究工作。2007年5月在南海神狐海域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标志着天然气水合物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显示出南海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本文综述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发育... 自1999年起,我国陆续开展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及勘探研究工作。2007年5月在南海神狐海域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标志着天然气水合物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显示出南海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本文综述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地质条件,赋存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证据,水合物分布和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指出目前研究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勘探实践获得的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响应与实际存在水合物并非一一对应;大多数研究只针对水合物形成的某一方面的条件开展(如气源、流体运移体系等);同时,水合物稳定带和水合物资源量估算均较为粗略。因此,明确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响应机理、开展水合物成藏系统和成藏动力学研究以及更加精确且符合实际的估算水合物资源量将会是今后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天然气水合物 地质条件 赋存证据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管理 被引量:36
16
作者 戚康标 王宏 +3 位作者 何炎明 冯冬茹 刘兵 王金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5-28,共4页
通过回顾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发展过程,总结了开展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的系统设计与管理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指出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开放式研究性实验 设计 学习能力 核心竞争力
下载PDF
树莓和黑莓的栽培与加工利用 被引量:31
17
作者 王宏 陈铁山 崔宏安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6-69,共4页
本文概述了树莓和黑莓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树莓、草莓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栽培建园 ,品种、优良无性系特点和普通加工工艺。
关键词 树莓 黑莓 生物学特性 优良品系 加工利用
下载PDF
中国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被引量:35
18
作者 姚伯初 杨木壮 +1 位作者 吴时国 王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341,共9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甲烷等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物质。据估算,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碳的含量等于石油、煤等化石能源中碳含量的2倍。在人类面临化石能源即将枯竭的时候,各国科学家和政府都把目光投向这一未来能替代化石... 天然气水合物是甲烷等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物质。据估算,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碳的含量等于石油、煤等化石能源中碳含量的2倍。在人类面临化石能源即将枯竭的时候,各国科学家和政府都把目光投向这一未来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沉积条件、沉积环境等显示,南海具有生成和蕴藏巨大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条件;南海海域的地震反射剖面多处显示存在BSR反射波;2007年已钻探见到水合物样品。东海冲绳海槽在第四纪的沉积速率高(10~40cm/ka),槽坡存在泥底辟构造和断裂活动,从上新世以来发生过两次构造运动,这些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因此,中国海域的天然水合物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在不远的将来它可能成为新的替代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似海底反射 资源量 沉积环境 构造环境 上新世 中国海域
下载PDF
清代内外洋划分及其管辖问题研究——兼与西方领海观念比较 被引量:34
19
作者 王宏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89,161,共23页
清代将接近大陆海岸和岛岸的海域划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内洋,这部分海域由于靠近大陆海岸或岛岸,以一些小岛为标志,由沿岸州县和水师官兵共同负责管辖;二是大洋、深水洋或黑水洋,这部分海域无边无际,"非中土所辖",类似于现代的... 清代将接近大陆海岸和岛岸的海域划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内洋,这部分海域由于靠近大陆海岸或岛岸,以一些小岛为标志,由沿岸州县和水师官兵共同负责管辖;二是大洋、深水洋或黑水洋,这部分海域无边无际,"非中土所辖",类似于现代的公海;三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条洋面,清人称其为外洋,这部分海域通常以距离中国海岸、岛岸最远的岛礁为标志,由于超出了文官的管辖能力,主要委派水师官兵来巡阅会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内洋 外洋 领海 管辖
原文传递
实验室全开放模式下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3
20
作者 何炎明 戚康标 +3 位作者 王宏 冯冬茹 刘兵 王金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3-216,共4页
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实验室开放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原因,结合多年来实验室全开放的安全管理实践和经验,提出了全开放模式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开放实验室 安全管理 制度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