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网上舆论引导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
威
李冬
王
宇
姝
《理论界》
2005年第8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应对策略
现状分析
舆论引导
网上舆论
网站论坛
民间舆论
网络条件
互联网
国内
设立
展现
原文传递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
宇
姝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43-147,共5页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当前全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正发挥...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当前全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及其发展,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社团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社团
发展与建设
新模式
原文传递
环青海湖4种生境土壤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子网络特征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
宇
姝
盛海彦
+2 位作者
罗莎莎
胡月明
余玲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93-1403,共11页
为了探明高寒土壤原核微生物在不同生境中群落结构差异,该研究选择了环青海湖地区牧场、农田、山地和草场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利用16S rRNA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子生态网络的方法,比较4种不同土壤生境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
为了探明高寒土壤原核微生物在不同生境中群落结构差异,该研究选择了环青海湖地区牧场、农田、山地和草场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利用16S rRNA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子生态网络的方法,比较4种不同土壤生境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差异,以及原核生物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人为干扰会引起土壤矿化,有机养分含量降低,同时影响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土壤中原核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着土壤生境的不同而变化,在细菌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在4种不同生境土壤细菌群落中均占主导地位,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农田土壤中的独有优势种,而山地和草场中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特有优势菌种。在古菌门水平上,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是牧场、山地古菌群落中的优势菌种,农田和草场土壤中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是唯一优势菌种。整体而言,在4种不同生境土壤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古菌群落,环境因子中pH、SOC、TN、AN、AK、C/N和Olsen-P显著影响了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子网络结构分析表明细菌网络的节点数和连接数更多,联系复杂系统更加稳定,古菌网络的平均路径长较小,平均连通度和聚类系数较高,但对环境响应迅速,说明古菌群落的生态位较细菌更加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微生物
群落结构
分子生态网络
土地利用类型
相互作用
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减量施氮对甘蔗//大豆间作系统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许霞
苟永刚
+3 位作者
罗莎莎
王
宇
姝
余玲玲
王
建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54-1365,共12页
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试验中心,通过10 a(2009—2018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施氮水平[减量施氮300 kg/hm^2(N1)、常规施氮525 kg/hm^2(N2)]和4种种植模式[甘蔗单作(MS)、甘蔗//大豆1∶1间作(SB1)、甘蔗//大豆1∶2间作(SB2)、大...
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试验中心,通过10 a(2009—2018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施氮水平[减量施氮300 kg/hm^2(N1)、常规施氮525 kg/hm^2(N2)]和4种种植模式[甘蔗单作(MS)、甘蔗//大豆1∶1间作(SB1)、甘蔗//大豆1∶2间作(SB2)、大豆单作(MB)]的甘蔗、大豆和系统总产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甘蔗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Wi2(Wricke’s ecovalence)、变异系数(CV)和可持续指数(SYI)评价了产量的时间稳定性,旨在为华南蔗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可持续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各处理的甘蔗、大豆以及系统总产量呈现明显的年际变化。年份和种植模式对甘蔗和大豆产量有极显著影响,系统总产量受种植年份的极显著影响。施氮量对甘蔗、大豆和系统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2)不同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间作稳定且显著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3)不同处理甘蔗产量的Wi2和CV差异不显著,减量施氮单作甘蔗的SYI值显著高于常规施氮,表明减量施氮单作甘蔗的产量稳定性显著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单作大豆产量的Wi2显著高于间作,说明单作大豆产量稳定性显著低于间作。不同处理的系统总产量Wi2值差异不显著,说明甘蔗//大豆间作和施氮量不影响系统总产量的稳定性。(4)种植年限的增加对甘蔗蔗糖分和纤维分、蔗汁糖锤度、蔗汁旋光度和蔗糖分无显著影响,同一年份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处理的甘蔗品质差异不显著。(5)与2010年相比,2018年底,除大豆单作模式外,其他处理的土壤pH、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下降,但所有处理的土壤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没有显著差异。甘蔗连作和连续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逐步下降、pH降低。减量施氮甘蔗//大豆间作模式能够保持系统生产力和地力的稳定性,但需施用有机肥和推广蔗叶还田技术来培肥蔗田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大豆间作
减量施氮
产量稳定性
甘蔗品质
土壤肥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上舆论引导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
威
李冬
王
宇
姝
机构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理论界》
2005年第8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应对策略
现状分析
舆论引导
网上舆论
网站论坛
民间舆论
网络条件
互联网
国内
设立
展现
分类号
F426.8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6.471
原文传递
题名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
宇
姝
机构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文摘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当前全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及其发展,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社团建设。
关键词
学生社团
发展与建设
新模式
Keywords
college associati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环青海湖4种生境土壤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子网络特征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
宇
姝
盛海彦
罗莎莎
胡月明
余玲玲
机构
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93-140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348)
青海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7-ZJ-730)。
文摘
为了探明高寒土壤原核微生物在不同生境中群落结构差异,该研究选择了环青海湖地区牧场、农田、山地和草场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利用16S rRNA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子生态网络的方法,比较4种不同土壤生境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差异,以及原核生物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人为干扰会引起土壤矿化,有机养分含量降低,同时影响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土壤中原核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着土壤生境的不同而变化,在细菌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在4种不同生境土壤细菌群落中均占主导地位,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农田土壤中的独有优势种,而山地和草场中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特有优势菌种。在古菌门水平上,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是牧场、山地古菌群落中的优势菌种,农田和草场土壤中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是唯一优势菌种。整体而言,在4种不同生境土壤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古菌群落,环境因子中pH、SOC、TN、AN、AK、C/N和Olsen-P显著影响了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子网络结构分析表明细菌网络的节点数和连接数更多,联系复杂系统更加稳定,古菌网络的平均路径长较小,平均连通度和聚类系数较高,但对环境响应迅速,说明古菌群落的生态位较细菌更加狭窄。
关键词
原核微生物
群落结构
分子生态网络
土地利用类型
相互作用
农牧交错带
Keywords
prokaryotic microorganisms
community structure
molecular ecological network
land-use type
interactions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分类号
S154.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7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减量施氮对甘蔗//大豆间作系统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许霞
苟永刚
罗莎莎
王
宇
姝
余玲玲
王
建武
机构
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54-136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600348)。
文摘
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试验中心,通过10 a(2009—2018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2种施氮水平[减量施氮300 kg/hm^2(N1)、常规施氮525 kg/hm^2(N2)]和4种种植模式[甘蔗单作(MS)、甘蔗//大豆1∶1间作(SB1)、甘蔗//大豆1∶2间作(SB2)、大豆单作(MB)]的甘蔗、大豆和系统总产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对甘蔗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Wi2(Wricke’s ecovalence)、变异系数(CV)和可持续指数(SYI)评价了产量的时间稳定性,旨在为华南蔗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可持续生产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各处理的甘蔗、大豆以及系统总产量呈现明显的年际变化。年份和种植模式对甘蔗和大豆产量有极显著影响,系统总产量受种植年份的极显著影响。施氮量对甘蔗、大豆和系统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2)不同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间作稳定且显著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3)不同处理甘蔗产量的Wi2和CV差异不显著,减量施氮单作甘蔗的SYI值显著高于常规施氮,表明减量施氮单作甘蔗的产量稳定性显著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单作大豆产量的Wi2显著高于间作,说明单作大豆产量稳定性显著低于间作。不同处理的系统总产量Wi2值差异不显著,说明甘蔗//大豆间作和施氮量不影响系统总产量的稳定性。(4)种植年限的增加对甘蔗蔗糖分和纤维分、蔗汁糖锤度、蔗汁旋光度和蔗糖分无显著影响,同一年份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处理的甘蔗品质差异不显著。(5)与2010年相比,2018年底,除大豆单作模式外,其他处理的土壤pH、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下降,但所有处理的土壤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没有显著差异。甘蔗连作和连续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逐步下降、pH降低。减量施氮甘蔗//大豆间作模式能够保持系统生产力和地力的稳定性,但需施用有机肥和推广蔗叶还田技术来培肥蔗田地力。
关键词
甘蔗//大豆间作
减量施氮
产量稳定性
甘蔗品质
土壤肥力
Keywords
sugarcane-soybean intercropping
reduced nitrogen application
yield stability
sugarcane quality
soil fertility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147 [农业科学—农艺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网上舆论引导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王
威
李冬
王
宇
姝
《理论界》
2005
9
原文传递
2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
王
宇
姝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2
原文传递
3
环青海湖4种生境土壤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子网络特征
王
宇
姝
盛海彦
罗莎莎
胡月明
余玲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减量施氮对甘蔗//大豆间作系统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许霞
苟永刚
罗莎莎
王
宇
姝
余玲玲
王
建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