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工科院校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概况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奇 +2 位作者 姚志刚 吴焱明 《科教文汇》 2019年第33期83-85,103,共4页
为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政策的开展,以工科代表性专业课"机械原理"课程为切入点,开展"中美工科院校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过程概况"调查研究。通过列举与分析中美... 为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政策的开展,以工科代表性专业课"机械原理"课程为切入点,开展"中美工科院校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过程概况"调查研究。通过列举与分析中美工科优势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发现当前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大都摒弃了传统的、灌输被动式的、一考定好坏的应试教育模式,而转向新型的、引导主动式的、过程更看重的素质教育形态,并引入"互联网+"技术、翻转课堂和问题/项目引导式教学等新兴教学方法,突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原理 中美高校 教学模式 成绩评定 过程质量控制
下载PDF
以基金/课题为媒介的导师制及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
2
作者 陈奇 +1 位作者 董玉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08-113,共6页
针对目前研究生在选择导师时存在盲目性、随机性、不平等性等问题,提出以开放式科研基金或横向课题为媒介的导师确定方法及研究生培养体系,即通过以基金/课题为媒介,确立更加合理的导师制培养关系;基于跨导师、跨专业、跨学科人员结构组... 针对目前研究生在选择导师时存在盲目性、随机性、不平等性等问题,提出以开放式科研基金或横向课题为媒介的导师确定方法及研究生培养体系,即通过以基金/课题为媒介,确立更加合理的导师制培养关系;基于跨导师、跨专业、跨学科人员结构组成,建立更为高效的学科培养体制;依靠任务导向型的具体项目实施,构建明确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借助以成果产出、社会评价、学生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为主要评价指标,制定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和效果评价方法,检验该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上述措施旨在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优势学科实力和科研团队影响力,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课题 导师制 研究生培养体系 培养质量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