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CP后不同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志刚 +4 位作者 孙礼侠 陈圣林 刘昌阔 胡郁之 刘丹峰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05-707,共3页
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大约有10%-18%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1974年,Kawai首次采用EST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开创了微创治疗胆管结石的先河。1987年,Mouret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ERCP 肝外胆管结石 疗效 微创治疗 胆总管结石 结石患者 继发性
原文传递
两镜联合治疗肝外胆道结石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礼侠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75-477,共3页
肝外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胆道疾病,是指结石位置在一级胆管以下的胆管,如肝总管、胆总管、壶腹部及胆囊管等,其中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是最常见的肝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是胆道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有10~18%胆囊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胆道疾病,是指结石位置在一级胆管以下的胆管,如肝总管、胆总管、壶腹部及胆囊管等,其中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是最常见的肝外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是胆道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有10~18%胆囊结石病人合并胆总管结石[1]。1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进展开腹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该肝外胆管结石的经典术式。但该术式存在对身体创伤大、恢复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道结石 微创 应用进展
下载PDF
汽车油底壳压铸工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戴希魁 谢书中 +3 位作者 蒋先念 毛遂 雍建强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7-389,共3页
利用压铸工艺生产了铝合金的汽车油底壳。通过前期对产品结构与工艺分析,采取合理的工艺布局和模具结构,避免了产品缺陷的产生。实践表明,先期产品及模具结构和工艺分析合理,铸件品质优良,成功生产出了某1.5T发动机油底壳。
关键词 油底壳 铝合金 压铸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ERCP术后行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郁之 +1 位作者 孙蕾 孙礼侠 《肝胆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64-65,共2页
临床工作中,胆道系统结石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5-10个胆囊结石患者中有1个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1]。胆囊结石患者行LC术目前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首选术式,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在内、外科医生中均有广泛的开展。据相关文献[2-5... 临床工作中,胆道系统结石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约5-10个胆囊结石患者中有1个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1]。胆囊结石患者行LC术目前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首选术式,胆总管结石行ERCP取石在内、外科医生中均有广泛的开展。据相关文献[2-5]报道有ERCP手术史患者,行LC术中转开腹的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 ERCP 中转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肝内胆管癌的大体类型与细胞来源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民托 刘志刚 +2 位作者 陈圣林 孙礼侠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20-124,共5页
肝内胆管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复杂。从细胞层面来分析,目前已被发现可能的来源有胆管上皮细胞、肝干细胞、肝细胞。从大体类型来分析,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肿块型、管壁浸润型、腔内型。临床研究表明... 肝内胆管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复杂。从细胞层面来分析,目前已被发现可能的来源有胆管上皮细胞、肝干细胞、肝细胞。从大体类型来分析,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肿块型、管壁浸润型、腔内型。临床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肝内胆管癌不仅形态学上有差异,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差异也较大。因此,为探求肝内胆管癌的大体类型与细胞来源的关系,进一步研究清楚其相关发生机制及预后影响因素,笔者特就两者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肝肿瘤 细胞 鉴别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期EST对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转开腹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杭健 +2 位作者 陈玉银 刘丹峰 孙礼侠 《安徽医学》 2017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胆石病患者术前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其中转开腹率的影响以及EST术后行LC术的最佳时间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LC胆囊结石患者612例临床资料,按...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胆石病患者术前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其中转开腹率的影响以及EST术后行LC术的最佳时间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LC胆囊结石患者612例临床资料,按其LC术前是否行EST手术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537例),观察组又根据EST与LC的手术间隔不同分为观察组A(<7 d)31例、B(7~14 d)24例、C(>14 d)20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行LC术中转开腹率的差异;比较EST术后不同时间窗内行LC术的术中转开腹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组C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29.30%、41.66%、25.00%,对照组术中转开腹率为8.38%。观察组A、B与对照组的中转开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C与对照组的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T术后行LC术,中转开腹的风险较单纯行LC术高;EST手术14 d后行LC术是最佳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率 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下载PDF
ERCP术后LC难易程度评分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志刚 +4 位作者 孙礼侠 陈圣林 刘昌阔 胡郁之 刘丹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53-55,共3页
目的根据术前临床资料建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评分系统。方法选取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其ERCP术后行LC是否中转开腹分为中转组与非中转... 目的根据术前临床资料建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评分系统。方法选取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其ERCP术后行LC是否中转开腹分为中转组与非中转组,并对两组术前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中转开腹危险因素,再对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再对该危险因素进行赋值,建立预测LC术中转开腹可能性的评分系统。结果术前1~3 d的CRP(>10 mg/L)、血清淀粉酶(>125 U/L)、凝血酶原时间(>14 s)、符合SIRS标准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术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别被赋值后(CRP>10 mg/L为6,≤10为0;血清淀粉酶>125 U/L为9,≤125 U/L为0;凝血酶原时间>14 s为8,≤14 s为0;符合SIRS标准为10,不符符合SIRS标准为0),建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的评分系统(0分组;1~10分组;11~20分组;21~30分组;30分以上组。相邻两组的实际中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腹腔镜与术前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EST术后LC术中转开腹风险的评分系统。该系统评分越高,中转开腹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率 评分系统
下载PDF
肿瘤组织中的异常甲基化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民托 刘志刚 +2 位作者 陈圣林 孙礼侠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癌症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毋庸置疑.为了发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将肿瘤的发生机制作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细胞的基本生物学行为,如增殖活性、凋亡能力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其原因都与细胞内发生的... 癌症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毋庸置疑.为了发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将肿瘤的发生机制作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细胞的基本生物学行为,如增殖活性、凋亡能力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其原因都与细胞内发生的异常甲基化反应有关.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DNA甲基化明显不同,有着广泛低甲基化伴局部高甲基化的特点.为明确异常甲基化反应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特就肿瘤组织中发生的异常甲基化反应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 S-腺苷甲硫氨酸
原文传递
AuPdPt-WC/C复合材料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9
作者 郑仓晟 聂明 +6 位作者 李庆 宏煜 袁宇 刘晓卫 杜胜娟 刘其阳 《真空》 CAS 2015年第3期75-78,共4页
本实验以碳化钨(WC)增强的Au Pd Pt-WC/C复合催化剂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阴极催化剂,选取了各组元比例,温度为变量,测试了其作为DMFC催化剂的性能。首先,采用了间歇微波加热法(IHM)制备了纳米级的碳化钨(WC)颗粒,并采用还原法... 本实验以碳化钨(WC)增强的Au Pd Pt-WC/C复合催化剂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阴极催化剂,选取了各组元比例,温度为变量,测试了其作为DMFC催化剂的性能。首先,采用了间歇微波加热法(IHM)制备了纳米级的碳化钨(WC)颗粒,并采用还原法和真空干燥法制备了Au Pd Pt-WC/C复合催化剂,控制Au、Pd、Pt的比例,制备了两组催化剂。通过循环伏安扫描,线性伏安扫描等手段进行电化学测试,表征其氧还原的性能。结果显示,复合催化剂具有高于传统Pt/C催化剂的性能,并且与实验条件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复合催化剂 氧还原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