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对过氧化氢刺激下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如 孙源源 +2 位作者 韩建一 逍遥 史怀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6期5038-5041,5048,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进行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用过氧化氢(H2O2)处理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细胞凋亡模型。将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H2O2处理组、单独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银杏叶提取物...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进行血管内皮细胞培养。用过氧化氢(H2O2)处理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细胞凋亡模型。将细胞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H2O2处理组、单独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提前2h给药后H2O2处理)。进行MTT检测细胞的相对活力、RT-PCR检测目的基因CHOP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目的蛋白CHOP的表达等。结果:与对照处理组比较,H2O2处理组细胞凋亡率、CHOPmRNA相对表达及CHOP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与H2O2处理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细胞凋亡指数、CHOPmRNA相对表达及CHOP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作为一种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药物,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调节CHOP蛋白选择性地抑制过度的内质网应激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自由基清除剂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银杏叶提取物
原文传递
胶原-壳聚糖支架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旭 于国渊 +4 位作者 杨华堂 张宁 王喜旺 王晶 王如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23期2032-2038,共7页
目的探讨胶原-壳聚糖支架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运动功能恢复作用,为组织工程学在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制备胶原与壳聚糖配比为31的凝胶复合材料,置于真空冻干机冷冻干燥得到多孔可降解的胶原-壳聚... 目的探讨胶原-壳聚糖支架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运动功能恢复作用,为组织工程学在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制备胶原与壳聚糖配比为31的凝胶复合材料,置于真空冻干机冷冻干燥得到多孔可降解的胶原-壳聚糖支架(scaffolds S);(2)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3组,暴露脊髓后未损伤脊髓为空白对照组(SHAM),采用挂线法离断脊髓后未放入支架为离断损伤组(SCI)和采用挂线法离断脊髓后植入胶原-壳聚糖支架为支架组(SCI+S);(3)术后每周采用双盲法通过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评价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分别在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分别检测各组大鼠(n=5)双后肢运动电生理(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活动;(4)术后8周取材,石蜡切片观察HE染色;冰冻切片观察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NF)免疫荧光染色情况。结果挂线法将缝合线穿过暴露的脊髓底部,提拉起脊髓后用手术剪刀离断,确保彻底离断脊髓组织。离断瞬间大鼠双下肢剧烈抽搐数次后各个关节松弛,无牵拉反射,提示造模成功。术后1个月和术后2个月,SCI+S组大鼠的MEP电生理活动、BBB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SCI组。HE染色结果发现SCI+S组损伤后形成的空洞明显少于SCI组大鼠;NF免疫荧光结果发现SCI+S组相对于SCI组更有利于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和修复。结论孔胶原-壳聚糖支架减轻脊髓损伤后空洞的形成并促进神经纤维及轴突再生及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治疗脊髓损伤的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组织工程 胶原蛋白 壳聚糖 支架 运动功能恢复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培 刘秀梅 +5 位作者 徐善才 王如 田福成 萧遥 韩建一 史怀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63-667,共5页
美国心脏联合会研究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年有79.5万人首次或再次发生卒中事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而其中缺血性卒中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卒中亚型的60%-87%[1-3]。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已成为目前广泛关... 美国心脏联合会研究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年有79.5万人首次或再次发生卒中事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而其中缺血性卒中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卒中亚型的60%-87%[1-3]。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已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热点。有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极差,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平均每分钟就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永久丧失功能[4]。患者恢复脑灌注时间每拖延30min,其神经功能恢复概率就下降10%[5]。因此,尽早恢复缺血脑组织的灌注即血管再通,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关键。目前血管再通主要采取溶栓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两种手段,笔者就两种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溶栓 治疗术 机械取栓 综述
下载PDF
“S”形切口+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旭 张宁 +2 位作者 王喜旺 王如 于国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S”形切口+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9例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颅脑冠状位、矢状位CT及颅骨三维重建,根据影像学所示行“S”形皮瓣+跨... 目的探讨“S”形切口+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9例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颅脑冠状位、矢状位CT及颅骨三维重建,根据影像学所示行“S”形皮瓣+跨窦骨瓣开颅术。结果术中见顶骨凹陷性骨折7例,颞顶骨骨折15例,其中骨折线跨上矢状窦12例;上矢状窦出血12例,骨折板障出血3,导静脉及硬膜血管出血4例;术后24~72 h多次复查头部CT,显示硬膜外血肿完全清除,无再出血。出院时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4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无血肿复发。结论采用“S”形切口+跨窦骨瓣开颅术治疗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能有效地止血并处理上矢状窦损伤,同时避免上矢状窦受压,术后再出血风险低,并发症少,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上矢状窦 跨窦骨瓣开颅术
下载PDF
microRNA-124通过Sp1控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影响颅内动脉瘤发展的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如 孙源源 于国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8期1915-1919,共5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24(miR-124)通过特异性β1糖蛋白(Sp1)控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表型转换影响颅内动脉瘤(IA)发展的机制。方法HVSMC进行原代培养,HVSMC在5%胎牛血清的生长培养基SmGM-2(Lonza)中于37℃在加湿的5%CO_(2)培养箱中培... 目的探究微小RNA-124(miR-124)通过特异性β1糖蛋白(Sp1)控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表型转换影响颅内动脉瘤(IA)发展的机制。方法HVSMC进行原代培养,HVSMC在5%胎牛血清的生长培养基SmGM-2(Lonza)中于37℃在加湿的5%CO_(2)培养箱中培养。根据研究方案将HVSMC细胞分为对照组、miR-124模拟转染组和miR-124-pCMV-Sp1Mut共转染组。通过定量RT-PCR分析HVSMC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B)刺激后miR-124表达。通过BrdU检测和刮擦试验检测HVSMC的增殖迁移。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检测miR-124与Sp1的靶向关系。通过蛋白印迹分析HVSMC标记基因和S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0 h相比,PDGF-BB(20 ng/mL)诱导后第6、12、24 h HVSMC中miR-124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4模拟转染组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能力较对照组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4模拟转染组与Sp1-WT3'-UTR融合的荧光素酶活性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iR-124模拟转染组与Sp1-MUT的3'-UTR融合的荧光素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24模拟转染组α-SMA、SM22a、calponin和MYH1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miR-124-pCMV-Sp1Mut共转染组α-SMA、SM22a、calponin和MYH11蛋白表达较miR-124模拟转染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4模拟转染组Sp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miR-124-pCMV-Sp1Mut共转染组Sp1蛋白表达较miR-124模拟转染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24通过Sp1调节HVSMC的表型并显著抑制IA发展,miR-124对Sp1表达的调节可能为miR-124的功能脑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24 特异性β1糖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换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Tizanidine对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6
作者 刘冰 霍会永 +5 位作者 冯社军 曹凌 赵现 曹妍 王如 李军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探究Tizanidine对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并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两组,一组用Tizanidine(20μmol/L)处理24 h;另一组用DMSO处理为对照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 目的探究Tizanidine对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并尝试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两组,一组用Tizanidine(20μmol/L)处理24 h;另一组用DMSO处理为对照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情况;采用细胞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CCK8增殖实验表明Tizanidine可以抑制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P<0.05);Transwell结果说明Tizanidine可以抑制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迁移和侵袭(P<0.05);流式凋亡结果分析显示经无血清凋亡诱导后,经Tizanidine处理的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过Tizanidine处理的U251细胞,细胞的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促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和Active Caspase3表达量则显著上调(P<0.05),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均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PI3K/AKT信号通路的下游蛋白P70、Cyclin D1的表达也相应下调(P<0.05)。结论 Tizanidine抑制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其凋亡,这有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ZANIDINE U251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Prucalopride通过促进自噬抑制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
7
作者 霍会永 刘冰 +5 位作者 曹凌 赵现 曹妍 薛靖 王如 李军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研究Prucalopride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自噬、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Transwell检测迁移和侵袭的变化;细胞流式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 目的:研究Prucalopride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自噬、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信号通路。方法: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Transwell检测迁移和侵袭的变化;细胞流式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的表达;AKT/m TOR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CCK8显示Prucalopride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Prucalopride可以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细胞流式实验显示Prucalopride促进U251细胞的凋亡(P<0.05),Prucalopride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Active Caspase3水平升高,Bcl-2表达降低;自噬相关蛋LC3、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p-AKT蛋白和p-m TO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结论:Prucalopride通过抑制AKT/m TOR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抑制U251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UCALOPRIDE 脑胶质细胞瘤 自噬 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CD147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作用
8
作者 霍会永 刘冰 +5 位作者 曹凌 赵现 曹妍 薛靖 王如 李军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CD147组,每组20只。所有大鼠10%水合氯醛(0.3 g/kg)腹腔注射麻醉,模型组...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CD147组,每组20只。所有大鼠10%水合氯醛(0.3 g/kg)腹腔注射麻醉,模型组和CD147组大鼠于双侧海马CA1区注入10μg的Aβ1~40,假手术组大鼠于同一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48 h,CD147组大鼠于双侧脑室注射CD147 c DNA,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于同一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测试。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β-淀粉样蛋白(Aβ)和γ-分泌酶表达。结果从第3天开始,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较假手术组延长,而CD147组较模型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经过平台次数和经平台停留时间较假手术组减少,而CD147组较模型组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Aβ和γ-分泌酶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而CD147组较模型组大鼠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CD147能够显著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具体机制可能与调节γ-分泌酶活性和下调Aβ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 迷宫学习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淀粉样Β蛋白 Γ-分泌酶
下载PDF
DTI对颅内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及在临床手术方案制定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9
作者 孙源源 王如 +3 位作者 万正国 田志勇 徐静 孟凯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2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了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颅内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及在临床手术方案制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3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选取34例颅内占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颅内良、恶性肿瘤的FA值、DCavg值及良、恶性肿... 目的分析了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颅内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及在临床手术方案制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3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选取34例颅内占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颅内良、恶性肿瘤的FA值、DCavg值及良、恶性肿瘤脑白质纤维束改变情况;分析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并比较两组致残率。结果良性组肿瘤实质区DCavg值、瘤周水肿区FA值均明显高于恶性组(P<0.05);良性肿瘤以移位为主,浸润性改变较少见,未见纤维束中断;恶性肿瘤瘤周纤维束破坏较良性肿瘤多见(P<0.05)。对照组全切率、致残率分别为50.00%、35.29%;研究组全切率、致残率分别为83.02%、7.55%,研究组全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致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TI多参数值FA值、DCavg值在鉴别诊断颅内良、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肿瘤全切率,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颅内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UNBS5162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10
作者 刘冰 霍会永 +6 位作者 冯社军 曹凌 赵现 曹妍 薛靖 王如 李军涛 《安徽医学》 2018年第7期773-777,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UNBS5162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采用10μmol/L UNBS5162处理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为实验组,二甲基亚砜处理为对照组,分别应用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UNBS5162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采用10μmol/L UNBS5162处理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为实验组,二甲基亚砜处理为对照组,分别应用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凋亡实验检测UNBS5162对U25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凋亡的影响,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其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均低于对照组[(18±5)个比(32±2)个,P<0.05;(30±2)个比(78±4)个,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提高[(24.46±2.03)%比(5.75±0.74)%,P<0.05],且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降低、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表达量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AKT和m TOR的磷酸化水平受到抑制,其下游p70S6K蛋白表达水平也相应降低(P<0.05)。结论 UNBS5162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UNBS5162可以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BS5162 脑胶质瘤细胞 增殖抑制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miR-181通过调控TGFBR1表达抑制颅内动脉瘤中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换
11
作者 王如 孙源源 +2 位作者 李克芬 李一帆 于国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2885-2889,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IA)中miR-18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换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IA的患者8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中心8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IA)中miR-18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换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IA的患者8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中心8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I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miR-181水平。miR-181模拟物(miR-181 mimics)转染人脑VSMC检测收缩表型基因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平滑肌22α蛋白(SM22α)、合成表型基因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采用TargetScan软件预测miR-181的靶基因,根据预测结果,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验证miR-181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GFBR1)的靶向调控关系;采用Western bolt检测手术中取出的IA组织和接受颅脑治疗的创伤患者的颞浅动脉组织中TGFBR1的表达水平。细胞中过表达TGFBR1同时转染miR-181 mimics检测SMA、SM22α和OPN的表达水平。结果qPCR检测结果显示,I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比较,血清miR-181表达水平降低。Western bolt检测结果显示,miR-181 mimics转染VSMC后SMA、SM22α的表达水平升高,OPN、MMP-2、MMP-9表达水平降低。TargetScan软件预测结果显示,TGFBR1为miR-181的靶向调控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较TGFBR1-mut与NC mimics共转染组比较,TGFBR1与miR-181 mimics共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强度明显降低。IA组织较正常颞浅动脉组织中TGFBR1-wt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单独miR-181 mimics转染组比较,细胞中过表达TGFBR1同时转染miR-181 mimics后SMA、SM22α表达水平降低,OPN表达水平升高。结论IA中miR-181表达水平降低,TGFBR1表达水平升高。过表达miR-181通过调控TGFBR1的表达水平抑制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miR-181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 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