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在胃癌与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CT能谱成像双期增强扫描的30例胃癌及24例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通过GSI Viewer分析软件获得病灶能谱曲线,...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在胃癌与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CT能谱成像双期增强扫描的30例胃癌及24例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通过GSI Viewer分析软件获得病灶能谱曲线,分别计算40~70、70~140、40~140 ke V各能量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同时测量病灶的碘浓度(IC)、水浓度(WC),并计算标准化后的碘浓度(NIC)(病灶碘浓度与同层腹主动脉碘浓度的比值)。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的能谱参数差异。结果静脉期,胃癌组的IC(23.78±6.85)(100μg/mL)、NIC(0.54±0.15)均大于相应期相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组(16.87±2.67)(100μg/m L)、(0.34±0.04)(P<0.05),两组的WC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胃癌组在40~70、70~140、40~140 ke V各能量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4.64±1.28、0.68±0.21、1.87±0.53)均大于相应期相胃间质瘤组(3.35±0.52、0.48±0.11、1.33±0.20)(P<0.05)。动脉期胃癌组与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组的IC、NIC、WC及各能量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和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具有不同的能谱成像参数,可以借助能谱参数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脾切断流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并从神经和体液两方面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行脾切断流术的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咀嚼无糖口香糖组和对照组.咀嚼口香糖组从术后4 h开始咀嚼口香糖...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脾切断流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并从神经和体液两方面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行脾切断流术的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咀嚼无糖口香糖组和对照组.咀嚼口香糖组从术后4 h开始咀嚼口香糖,于第3次咀嚼口香糖后1 h抽取血液检测胃泌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照组则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对比2组患者胃泌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恶心、呕吐、腹胀、肠梗阻等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33.82 h±1.52 h vs 42.82 h±1.30 h)、首次排气时间(60.63 h±2.78 h vs 67.43 h±2.84 h)、首次排便时间(70.13 h±3.12 h vs 86.39 h±2.43 h)、住院时间(12.46 d±0.71 d vs 15.52 d±0.85 d)比较,前者较后者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P=0.000).而实验组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1,P=0.075).咀嚼口香糖组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而术后恶心、呕吐以及肠梗阻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口香糖可促进脾切断流术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方法简便安全,可作为脾切断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血儿茶酚胺的水平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在胃癌与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行CT能谱成像双期增强扫描的30例胃癌及24例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通过GSI Viewer分析软件获得病灶能谱曲线,分别计算40~70、70~140、40~140 ke V各能量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同时测量病灶的碘浓度(IC)、水浓度(WC),并计算标准化后的碘浓度(NIC)(病灶碘浓度与同层腹主动脉碘浓度的比值)。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的能谱参数差异。结果静脉期,胃癌组的IC(23.78±6.85)(100μg/mL)、NIC(0.54±0.15)均大于相应期相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组(16.87±2.67)(100μg/m L)、(0.34±0.04)(P<0.05),两组的WC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胃癌组在40~70、70~140、40~140 ke V各能量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4.64±1.28、0.68±0.21、1.87±0.53)均大于相应期相胃间质瘤组(3.35±0.52、0.48±0.11、1.33±0.20)(P<0.05)。动脉期胃癌组与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组的IC、NIC、WC及各能量区间的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和高度侵袭危险性胃间质瘤具有不同的能谱成像参数,可以借助能谱参数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
文摘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脾切断流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并从神经和体液两方面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行脾切断流术的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咀嚼无糖口香糖组和对照组.咀嚼口香糖组从术后4 h开始咀嚼口香糖,于第3次咀嚼口香糖后1 h抽取血液检测胃泌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照组则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对比2组患者胃泌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恶心、呕吐、腹胀、肠梗阻等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33.82 h±1.52 h vs 42.82 h±1.30 h)、首次排气时间(60.63 h±2.78 h vs 67.43 h±2.84 h)、首次排便时间(70.13 h±3.12 h vs 86.39 h±2.43 h)、住院时间(12.46 d±0.71 d vs 15.52 d±0.85 d)比较,前者较后者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P=0.000).而实验组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1,P=0.075).咀嚼口香糖组腹胀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而术后恶心、呕吐以及肠梗阻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口香糖可促进脾切断流术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方法简便安全,可作为脾切断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血儿茶酚胺的水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