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光强对入侵种三裂叶豚草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蕊 孙备 +4 位作者 李建东 王国 孙佳楠 王欣若 钟日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97-1802,共6页
通过人工遮光,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以及光合特性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遮光条件下,三裂叶豚草的株高、冠宽、单株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生物量比重显著增加,总生物量、单位叶面积生物... 通过人工遮光,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以及光合特性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遮光条件下,三裂叶豚草的株高、冠宽、单株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生物量比重显著增加,总生物量、单位叶面积生物量和根冠比减小;在全光照条件下,其冠宽和单株叶面积较小,根冠比较大,有利于高温强光下减少水分散失,表现出对不同光强较强的形态和生物量可塑性.遮光使三裂叶豚草叶片的日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上升.正午光照最强时,低遮光处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中遮光和高遮光条件下,其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a/b显著减小,有利于提高三裂叶豚草的光能利用效率,以适应弱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遮光 表型可塑性 形态特征 光合特性
原文传递
植物竞争及在杂草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胡冀宁 孙备 +2 位作者 李建东 王国 燕雪飞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5,共4页
竞争是塑造植物体形态和生活史的动力因素之一。植物竞争即植物之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负相互作用,只要植物共享某种资源就存在大小程度不一的竞争。从竞争的概念与种类、竞争的理论系统及在杂草科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描述竞争的本质特征... 竞争是塑造植物体形态和生活史的动力因素之一。植物竞争即植物之间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负相互作用,只要植物共享某种资源就存在大小程度不一的竞争。从竞争的概念与种类、竞争的理论系统及在杂草科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描述竞争的本质特征。通过杂草与作物竞争的特征,对杂草进行适时防治,为更有效防治恶性杂草奠定理论基础。竞争的理论在生产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 竞争理论 杂草科学 恶性杂草
下载PDF
辽西易旱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雯 侯立白 +3 位作者 张斌 王国 蒋文春 贾燕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9-153,共5页
比较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容重、孔隙性状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有抑制蒸发保墒作用,分别表现在苗期0-20cm土层以及作物生长发育后期40cm以下土层,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其中留茬覆盖可以比传统耕作提高16.53%,增... 比较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容重、孔隙性状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有抑制蒸发保墒作用,分别表现在苗期0-20cm土层以及作物生长发育后期40cm以下土层,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其中留茬覆盖可以比传统耕作提高16.53%,增产幅度可达13.56%;保护性耕作的土壤温度低于传统耕作,尤其留茬覆盖表现最为明显,其降低土壤温度的效应主要发生在苗期和土壤表层;保护性耕作方式提高了毛管孔隙度,提高了涵养水分的作用,但土壤容重的增加影响作物的播种和出苗;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各种方式间差异不显著;在辽宁省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建议采用以留茬覆盖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留茬覆盖免耕 土壤水分 土壤孔隙性状
下载PDF
外来种豚草入侵的过程与机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建东 殷萍萍 +3 位作者 孙备 孙佳楠 王国 燕雪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60-1564,共5页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仅会威胁到当地生物生存,还有可能导致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的退...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仅会威胁到当地生物生存,还有可能导致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的退化。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原产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索诺兰沙漠地区,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业、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外来恶性杂草,研究豚草的入侵过程及入侵机制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豚草入侵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豚草入侵阶段,定居阶段和稳定阶段的特点,并从豚草自身的强大的繁殖特性、种子的休眠特性、遗传性质、种子的传播特性、化感作用、竞争机制及入侵环境的可能性等方面综述分析成功定居在新环境中的豚草成为入侵种的机制,同时预测了豚草成功入侵可能还存在的其它机制,即豚草的适应性进化、协同入侵以及豚草的传粉特性。这几种机制的进一步的研究,将使我们能够洞悉豚草在新入侵地的生态环境下的扩散机制,预测其潜在的入侵区域,发现其适应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豚草的防治做准备。因此,认识豚草成功成为入侵种的原因对深入研究豚草入侵机制,对预测豚草入侵,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豚草物种所造成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种 豚草 入侵种 生物入侵 入侵机制
下载PDF
不同耐冷性杂草稻和栽培稻抗氧化系统对冷水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国 王嘉宇 +3 位作者 马殿荣 苗微 赵明辉 陈温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60-1668,共9页
【目的】从孕穗期到抽穗开花是水稻对温度最为敏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低温冷害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水稻生长和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探明水稻耐冷生理机制,将为东北水稻生产提供重要保障。探索耐冷性不同的杂草稻和栽培稻在冷水胁迫下开... 【目的】从孕穗期到抽穗开花是水稻对温度最为敏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低温冷害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水稻生长和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探明水稻耐冷生理机制,将为东北水稻生产提供重要保障。探索耐冷性不同的杂草稻和栽培稻在冷水胁迫下开花期剑叶的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耐冷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冷性强的杂草稻WR03-45、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和冷敏感的杂草稻WR03-26、栽培稻秀子糯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根据剑叶叶枕距判断主穗进入孕穗期的时间,于孕穗期在冷水池中进行低温处理,未经冷水处理的参试材料作为对照。在开花期,剪取参试材料的剑叶保存于-85℃的超低温冰箱中,用于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5种抗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抗坏血酸(As 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两种抗氧化剂含量,研究孕穗期低温冷害对剑叶的活性氧(ROS)积累、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结果】冷水胁迫下,冷敏感的杂草稻WR03-26开花期剑叶仅有CAT和GR活性显著增加,冷敏感的栽培稻秀子糯开花期剑叶SOD、CAT和GR活性显著增加;WR03-26和秀子糯剑叶的As A和GSH含量及As A/DHA值和GSH/GSSG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WR03-26和秀子糯剑叶产生速率显著增加,H2O2含量极显著增加,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增加。耐冷性强的杂草稻WR03-45开花期剑叶SOD活性显著升高,POD、APX、CAT和GR极显著升高,耐冷性强的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开花期剑叶SOD、POD和APX活性显著升高,CAT和GR活性极显著升高;WR03-45和丽江新团黑谷剑叶的抗氧化剂(As A和GSH)含量及As A/DHA值和GSH/GSSG值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氧化防御系统 冷水胁迫 活性氧
下载PDF
铅和镉复合胁迫下玉米对镉吸收特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曹莹 黄瑞冬 +3 位作者 李建东 赵天宏 郭伟 王国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25-1427,共3页
在盆栽条件下,以富友1号玉米品种为供试试材,研究了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对镉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污染条件下,镉在玉米体内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根〉下叶〉茎〉上叶〉籽粒,且植株各部位含镉量普遍高于镉单子污染,但随土壤中投... 在盆栽条件下,以富友1号玉米品种为供试试材,研究了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对镉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污染条件下,镉在玉米体内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根〉下叶〉茎〉上叶〉籽粒,且植株各部位含镉量普遍高于镉单子污染,但随土壤中投放铅浓度的增加(0~540mg·kg^-1),植株体内各部位含镉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从玉米的生育进程来看,玉米各部位镉含量分配规律是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上叶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复合污染 吸收特性
下载PDF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主要抗寒生理指标对低温的响应 被引量:20
7
作者 孙予璐 李建东 +3 位作者 孙备 王国 申晓慧 冉卓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1-596,共6页
在小幅度变化的低温条件下,研究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根系和叶片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和同一品种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性。以此探讨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对低温的响应差异,揭示紫花苜蓿抗寒性的机理... 在小幅度变化的低温条件下,研究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根系和叶片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和同一品种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性。以此探讨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对低温的响应差异,揭示紫花苜蓿抗寒性的机理,为紫花苜蓿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处理下,抗寒性强的品种丙二醛含量低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在-8℃处理下,4个供试品种根系和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差异显著(根系:F=7.683,p<0.05;叶片:F=15.016,p<0.05),抗寒性强的两个品种根系和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抗寒性弱的品种。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在-7℃(F=4.497,p<0.05)和-8℃(F=12.464,p<0.05)处理下均表现出品种间的显著差异,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在-6℃(F=5.891,p<0.05)和-7℃(F=6.921,p<0.05)处理下均差异显著。根系和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在-6℃(根系:F=113.593,p<0.05;叶片:F=61.481,p<0.05)、-7℃(根系:F=13.916,p<0.05;叶片:F=10.469,p<0.05)和-8℃(根系:F=90.890,p<0.05;叶片:F=29.040,p<0.05)3个低温处理下均表现出品种间的显著差异,抗寒性强的品种根系和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随着温度降低,抗寒性强的品种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和可溶性蛋白下降幅度小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可溶性糖上升幅度大于抗寒性弱的品种。综上所述,在低温胁迫下,抗寒性强的紫花苜蓿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以及保持相对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来减少低温造成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低温胁迫 生理生化响应 根系 叶片
下载PDF
辽宁省杂草稻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8
8
作者 苗微 王国 +3 位作者 马殿荣 王嘉宇 徐正进 陈温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9-644,共6页
以杂草稻WR03-45和WR03-26为研究材料,以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为对照,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研究了低温胁迫(5℃)对杂草稻幼苗期叶片和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外,杂草稻叶片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与对照相似... 以杂草稻WR03-45和WR03-26为研究材料,以栽培稻丽江新团黑谷为对照,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研究了低温胁迫(5℃)对杂草稻幼苗期叶片和根系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外,杂草稻叶片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与对照相似;杂草稻根系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和脯氨酸的变化规律与对照不同,外渗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对照相似。低温对WR03-45和丽江新团黑谷的光合系统损伤较小;低温胁迫后,WR03-45细胞膜系统保持完整,膜脂过氧化程度小于其他材料;WR03-45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5℃低温对杂草稻WR03-45伤害较小,表明WR03-45具有较强的苗期耐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杂草稻 苗期 生理响应
下载PDF
铅和镉复合胁迫对玉米吸收铅特性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曹莹 黄瑞冬 +2 位作者 王国 燕雪飞 孙备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94,共4页
盆栽条件下,以富友1号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对铅的吸收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污染条件下,铅在玉米体内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根>下叶>茎>上叶>子粒,且植株根铅含量低于铅单因子污染。但在同浓度... 盆栽条件下,以富友1号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对铅的吸收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污染条件下,铅在玉米体内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根>下叶>茎>上叶>子粒,且植株根铅含量低于铅单因子污染。但在同浓度铅处理条件下,随土壤中投放镉浓度由0~40mg/kg的增加,植株根铅含量呈升高趋势。从玉米的生育进程来看,玉米在3个生育时期内的铅含量分配特点是成熟期>拔节期>开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吸收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三裂叶豚草叶解剖结构的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17
10
作者 薛静 王国 +2 位作者 李建东 孙备 王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6-691,共6页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是世界公害杂草,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后,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的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为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及石蜡切片技术,在Zeiss Image.A...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是世界公害杂草,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后,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的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为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及石蜡切片技术,在Zeiss Image.A1光学显微镜下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三裂叶豚草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在90%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下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均增加,是细胞储水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在50%、30%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下三裂叶豚草叶片变薄、栅海比值增大,是典型的节约型干旱适应,同时叶肉栅栏细胞层数增加、栅栏细胞密度增大,表现出强壮型干旱适应特征;干旱胁迫程度越大,三裂叶豚草叶显微结构变化越大。不同水分条件下三裂叶豚草解剖特征总体可塑性值为0.39,具较高可塑性,其中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厚度比(P/S)、栅栏细胞密度等指标较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具有更大可塑性,表明这些因素对三裂叶豚草成功入侵有较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土壤相对含水量 叶显微结构 适应性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玉米全氮含量估测模型 被引量:15
11
作者 贺婷 李建东 +2 位作者 刘桂鹏 王国 李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5,共9页
采用高光谱近地遥感技术,获取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玉米冠层高光谱数据,通过相关性、线性和非线性的分析方法,探讨玉米整个生育期中各营养器官的全氮含量与多种高光谱参数的相关关系,建立全氮含量的定量估测模型,并利用第2年的数据进行精度... 采用高光谱近地遥感技术,获取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玉米冠层高光谱数据,通过相关性、线性和非线性的分析方法,探讨玉米整个生育期中各营养器官的全氮含量与多种高光谱参数的相关关系,建立全氮含量的定量估测模型,并利用第2年的数据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玉米冠层高光谱数据经过微分、倒数、对数处理后与玉米全氮含量的相关性均有所提高,所选波段基本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内变化,其中微分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数据间相关性;在10种植被指数中,玉米叶片全氮含量与植被指数RDVI(811,743)、DVI(811,754)、MSAVI(811,754)相关性都达0.92**以上,玉米叶鞘、茎秆全氮含量分别与RDVI(952,751)、RVI(948,692)相关性达到最大r=0.7867**,r=0.8444**(n=360);植被指数RVI、NDVI与玉米各营养器官叶鞘茎的全氮含量相关性普遍较好,相关系数都在0.75**以上,适合建立玉米植株全氮含量的高光谱估测模型;经过精度检验后,选择均方根误差RMSE小,拟合优度R2大,观测值与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大的回归方程作为估测模型,得出以DVI(811,754)为自变量,估算玉米叶片全氮含量的指数模型y=2.3035e3.6854x(R2=0.859,RMSE=0.0504,r2=0.8772);以RVI(952,743)为自变量,估算玉米鞘全氮含量的二次模型y=1.5964x2-3.5464x+2.8995(R2=0.758,RMSE=0.0261,r2=0.8005);以410nm处的二阶微分为自变量,模拟玉米茎秆全氮含量的二次模型y=7454.8x2+55.335x+0.6496(R2=0.78,RMSE=0.1376,r2=0.8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全氮含量 高光谱参数 叶鞘茎 估测模型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入侵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殷萍萍 李建东 +4 位作者 殷红 孙备 孙佳楠 王国 燕雪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9-194,共6页
【目的】了解三裂叶豚草的生长群落,分析三裂叶豚草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于2008-05-28-06-28,利用样方法,调查沈阳东陵公园附近公园(5个样点)、农田(3个样点)、高速公路附近(4个样点)、桑园(4个样点)和路边(4个样点)5个生境... 【目的】了解三裂叶豚草的生长群落,分析三裂叶豚草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于2008-05-28-06-28,利用样方法,调查沈阳东陵公园附近公园(5个样点)、农田(3个样点)、高速公路附近(4个样点)、桑园(4个样点)和路边(4个样点)5个生境中,三裂叶豚草分布样点杂草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果】所调查生境分布样点中,共有杂草28科71种,其中以菊科、藜科、蓼科居多。从发生频率>10%的34种杂草在前2个主成分上的负荷量可以看出,影响三裂叶豚草的主成分因素是人为干扰程度和土壤水分条件,可知三裂叶豚草是喜干扰且适宜生活在土壤水分含量较大的生境内,据此将分布样点分为3个聚类群。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强,三裂叶豚草的重要值升高,同时样方中物种的丰富度随三裂叶豚草重要值的增大而下降,说明在不同生境中,三裂叶豚草的大量滋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结论】三裂叶豚草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具有破坏作用,故在防除三裂叶豚草时,首先应严把植物检疫关,同时应加强生态安全宣传和生态学教育,以建立生态安全的人类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生物入侵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抗氧化机制在作物对非生物胁迫耐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国 唐亮 +1 位作者 范淑秀 王嘉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9-724,共6页
干旱、极端温度、盐害和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制约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子。非生物胁迫会导致细胞内活性氧(ROS)迅速增加,对蛋白质、脂质和DNA造成伤害,破坏细胞内的膜结构。作物具有一系列的抗氧化机制清除ROS... 干旱、极端温度、盐害和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制约作物生长发育、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子。非生物胁迫会导致细胞内活性氧(ROS)迅速增加,对蛋白质、脂质和DNA造成伤害,破坏细胞内的膜结构。作物具有一系列的抗氧化机制清除ROS,以适应或忍耐环境胁迫。研究表明,作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与其抗氧化系统清除ROS的能力密切相关。综述了ROS对细胞的伤害作用以及抗氧化酶和非酶抗氧化剂清除ROS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作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性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物胁迫 抗氧化酶 非酶抗氧化剂 活性氧 氧化胁迫
下载PDF
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品种间积累铅、镉的差异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曹莹 刘洋 +2 位作者 王国 韩豫 王绍斌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5,共6页
选用25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研究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不同品种积累铅、镉的差异。结果表明,铅-镉复合胁迫下供试玉米品种各器官含铅、镉量总体表现为根>叶>茎>子粒;与对照相比,根、茎、叶的铅、镉含量均大幅度提高... 选用25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研究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不同品种积累铅、镉的差异。结果表明,铅-镉复合胁迫下供试玉米品种各器官含铅、镉量总体表现为根>叶>茎>子粒;与对照相比,根、茎、叶的铅、镉含量均大幅度提高;供试玉米品种各营养器官间铅、镉均呈显著相关,但营养器官与子粒间无显著相关;复合胁迫条件下,9个供试玉米品种子粒中铅含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粮食卫生标准,所有供试玉米品种子粒中镉含量也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而且镉的生物富集系数比铅的生物富集系数高,子粒重金属超标程度大的玉米品种,其生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铅-镉胁迫 品种间差异 重金属 土壤污染
下载PDF
几种酚酸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龙 李建东 +3 位作者 王国 孙备 胡冀宁 张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86,共4页
在恒温培养下研究了几种酚酸对大豆种子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苯甲酸、肉桂酸、香草酸、两种不同混合酚酸及3种混合酚酸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大豆种子的萌发,表现在大豆种子萌发率减少,胚根长和胚根干重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相比,... 在恒温培养下研究了几种酚酸对大豆种子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苯甲酸、肉桂酸、香草酸、两种不同混合酚酸及3种混合酚酸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大豆种子的萌发,表现在大豆种子萌发率减少,胚根长和胚根干重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肉桂酸最强,苯甲酸次之,香草酸最弱,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各种酚酸的抑制作用逐渐缓解,低浓度较高浓度缓解快。3种不同酚酸在混合处理中表现出和单一作用时相似的规律,苯甲酸和肉桂酸协同抑制作用较香草酸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连作障碍 酚酸 化感作用
下载PDF
野生大豆种皮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亮 李建东 +3 位作者 殷萍萍 王国 燕雪飞 孙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1-646,共6页
通过种皮的透水性,种皮结构的电镜扫描和酸蚀种子萌发,对野生大豆种皮构造与种子休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种子属于典型硬实,栅栏层是引起种皮不透水的主要原因,种脐是水分进入种子的主要通道,酸蚀20~30min能有效打破种皮... 通过种皮的透水性,种皮结构的电镜扫描和酸蚀种子萌发,对野生大豆种皮构造与种子休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种子属于典型硬实,栅栏层是引起种皮不透水的主要原因,种脐是水分进入种子的主要通道,酸蚀20~30min能有效打破种皮的不透水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实 种皮结构 酸蚀处理
下载PDF
强耐冷性水稻新品系J07-23抗氧化系统对长期冷水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国 王嘉宇 +2 位作者 苗微 赵明辉 陈温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3-759,共7页
为了阐明强耐冷性水稻对长期冷水胁迫抗性的生理基础,以水稻新品系J07-23和冷敏感的栽培稻秀子糯为试验材料,研究长期冷水胁迫(19℃)下参试材料在开花期剑叶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以及成熟后的穗部性状。结果表... 为了阐明强耐冷性水稻对长期冷水胁迫抗性的生理基础,以水稻新品系J07-23和冷敏感的栽培稻秀子糯为试验材料,研究长期冷水胁迫(19℃)下参试材料在开花期剑叶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以及成熟后的穗部性状。结果表明,在长期冷水胁迫下,秀子糯剑叶的O产生速率、H2O2含量和MDA含量显著增加,抗氧化系统中SOD、CAT和GR活性显著升高;J07-23剑叶H2O2含量显著增加,而O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无显著变化。J07-23的抗氧化酶(SOD、CAT、POD、APX和GR)活性极显著升高,抗氧化剂(AsA和GSH)含量及AsA/DHA值和GSH/GSSG值也显著增加。依据耐冷性评价标准,J07-23具有极强耐冷性,冷水胁迫下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是其耐冷性的生理生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冷水胁迫 活性氧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稻米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国 宋鹏 +1 位作者 杨振中 张文忠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2,共6页
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采用大田试验,以水稻品种盐丰47为试验材料,设置秸秆还田(S)和不还田(CK)处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产量、稻米品质、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处... 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采用大田试验,以水稻品种盐丰47为试验材料,设置秸秆还田(S)和不还田(CK)处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产量、稻米品质、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处理水稻产量低于CK,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S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成熟期叶、茎和鞘的干重及占总干重比例,但各部分干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显著降低。S处理极显著地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大小、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稻米的食味值,对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无显著影响。S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的全钾含量和C/N无显著影响。S处理水稻抽穗期土壤铵态氮含量、乳熟期和成熟期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显著低于CK。说明辽宁地区推广秸秆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改善稻米品质,不会显著影响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水稻 光合物质生产 稻米品质 土壤养分
原文传递
开放式增温对粳稻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春溪 孙备 +4 位作者 王国 宛涛 杨晓瑾 杨洋 殷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65-1672,共8页
研究环境温度升高对粳稻光合生长的影响,对于评估未来气候变暖对北方水稻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ing,FATI),以沈农9816和港辐粳16为试验材料,设置额定功率2 000 W的增温处理,以... 研究环境温度升高对粳稻光合生长的影响,对于评估未来气候变暖对北方水稻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ing,FATI),以沈农9816和港辐粳16为试验材料,设置额定功率2 000 W的增温处理,以环境温度作为对照,从抽穗期开始,测定2个品种水稻剑叶的SPAD值、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增温处理使沈农9816剑叶SPAD值显著降低(P<0.05),而对港辐粳16剑叶SPAD值无显著影响;增温处理使沈农9816在抽穗后第0~30天剑叶净光合速率(P_n)显著降低(P<0.05),气孔导度(G_s)在抽穗后第0~20天也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胞间CO_2浓度(C_i)和蒸腾速率(T_r)在抽穗后第0~40天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港辐粳16仅在抽穗后第20天增温处理剑叶P_n、G_s、C_i和T_r显著小于对照(P<0.05)。增温处理使沈农9816在抽穗后第0~30天剑叶的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_(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_N)显著升高(P<0.05)。港辐粳16在抽穗后第30~40天增温处理剑叶的Φ_(PSⅡ)、q_P均显著升高(P<0.05),q_N显著降低(P<0.05)。增温使沈农9816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对港辐粳16的产量及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大气温度升高条件下,不同耐热性的粳稻品种剑叶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沈农9816是热敏感品种,港辐粳16具有一定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气候变暖 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辽宁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建东 燕雪飞 +3 位作者 董思言 魏苗 王国 孙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30份2007年辽宁省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40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8对SSR引物扩增出12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7.22个,Shannon—Weaver指数变化范围为1.1753~2.1234,平均为1.7285。中部... 以30份2007年辽宁省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40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8对SSR引物扩增出12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7.22个,Shannon—Weaver指数变化范围为1.1753~2.1234,平均为1.7285。中部平原半湿润区内的种质数、平均等位变异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为东部山地湿润区,西部丘陵半干旱区内分布种质数最少,其平均等位变异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低。中部平原半湿润区和东部山地湿润区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最高(0.6496),遗传距离最近(0.4314),而西北部平原低丘半湿润区和西部丘陵半干旱区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最低(0.4326),遗传距离最远(0.8379)。聚类结果看到SSR分子标记的结果与品种的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 SSR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