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无机-有机复合注浆材料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管学茂 张海波 +6 位作者 杨政鹏 李海艳 路建军 狄红丰 帅波 徐驰 王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2-910,共9页
针对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难题,提出了支护-改性-卸压“三位一体”协同控制技术,其中要求注浆改性材料具有“高渗透、高强度、高黏结”性能。“高渗透”可以通过减小粒度、增加界面润湿性来实现;“高强度”可以通过优选快速水化矿... 针对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难题,提出了支护-改性-卸压“三位一体”协同控制技术,其中要求注浆改性材料具有“高渗透、高强度、高黏结”性能。“高渗透”可以通过减小粒度、增加界面润湿性来实现;“高强度”可以通过优选快速水化矿物,添加纳米增强材料来实现;“高黏结”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调节剂,增加界面润湿并形成强化学键来实现。本文以超细化的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石灰为主要原料,通过优化配比研发了无机注浆材料,材料粒径D 95<7.0μm,最佳配比为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石灰质量比5∶4∶1;合成了纳米锂铝类水滑石增强材料,具有锂离子增强和纳米晶核诱导结晶双重协同增强作用,当掺量为无机注浆材料质量的2%时,抗压强度提高145%,达到12.3 MPa;采用“一锅法”合成了两亲性有机调节剂,掺量为无机注浆材料质量的3%时,可以将水与煤表面接触角从72.80°减小到19.23°,并在注浆材料与裂隙表面间形成氢键作用,显著改善界面润湿性,增加界面黏接强度。以无机注浆材料、纳米锂铝类水滑石、有机调节剂按95%,2%,3%的质量百分比混合制备了微纳米注浆材料,材料初、终凝时间分别为8.0,13.0 min,2 h抗压强度为10.2 MPa,煤的黏结强度大于煤自身拉伸断裂强度。微纳米注浆材料在口孜东矿进行了超前注浆应用,可以良好注入10μm开度的裂隙,与裂隙表面结合紧密,锚杆拉拔力由注浆加固前的37 kN提高到注浆后的145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微纳米注浆材料 纳米增强 有机调节剂 黏结强度
下载PDF
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治疗半月板损伤的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查振刚 吴昊 +4 位作者 刘宁 林宏生 王国 林永新 王晶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与常规器械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近期疗效。 方法 将 3 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纳入和剔除标准分为常规器械 (CI)和射频汽化仪 (RF)组 ,比较和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关节积液、膝关节屈伸度改善程度、...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与常规器械治疗半月板损伤术后近期疗效。 方法 将 3 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纳入和剔除标准分为常规器械 (CI)和射频汽化仪 (RF)组 ,比较和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关节积液、膝关节屈伸度改善程度、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 结果 射频汽化仪组的手术时间为 ( 2 8 5 0± 2 97)min ,明显少于常规器械手术组的 ( 4 1 0 0±7 49)min ,且RF组术后关节积液发生较少 ,为 ( 6 0± 1 41)ml,RF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为( 2 5 61± 12 62 )° ,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为 ( 4 0 0± 10 5 5 )分 ,均优于CI组的 ( 15 5 5± 10 0 1)°和 ( 3 2 3 5± 5 71)分 结论 使用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具有手术操作更加简单易行、创伤小和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射频汽化仪 关节镜 半月板成形术
原文传递
深部复杂条件下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周宏范 王国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4-36,共3页
为了解决大埋深、高瓦斯、高地温、破碎顶板等复杂条件下的沿空留巷难题,以新集一矿360804综采工作面的轨道顺槽外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切顶卸压与柔模支护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并进行应用,同时现场对留巷顶板受力情况及巷道变形量进行了监测... 为了解决大埋深、高瓦斯、高地温、破碎顶板等复杂条件下的沿空留巷难题,以新集一矿360804综采工作面的轨道顺槽外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切顶卸压与柔模支护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并进行应用,同时现场对留巷顶板受力情况及巷道变形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在超前工作面实施爆破切顶,很好地降低了巷道所受应力,巷道顶板所受最大应力约为53 kN;同时柔模墙也起到很好的让压与抗压作用,巷道顶底板相对移近量最大值约为483 mm,两帮相对移近量最大值564 mm,巷道围岩变形在允许范围内,留巷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轨道顺槽 切顶卸压 柔模支护
下载PDF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 被引量:16
4
作者 林宏生 查振刚 +2 位作者 王国 刘宁 吴昊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价值和相关问题。 方法 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 2 3例 ,男 10例 ,女 13例 ;年龄 4 3~ 76岁 ,平均 5 8.6岁。根据Neer分类 ,三部分骨折 4例 ,四部分骨折 17例 ,肱骨头劈裂骨折 2例 ...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价值和相关问题。 方法 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 2 3例 ,男 10例 ,女 13例 ;年龄 4 3~ 76岁 ,平均 5 8.6岁。根据Neer分类 ,三部分骨折 4例 ,四部分骨折 17例 ,肱骨头劈裂骨折 2例 ;新鲜骨折 (受伤后 2周内 ) 18例 ,陈旧骨折 5例。均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 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 15 .6个月 ,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和假体周骨折 ;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美国加州洛杉矶半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 (SSMH)综合评分平均为 2 6 .3分 ,2 7分以上 (优 ) 3例 ,2 4~ 2 7分 (良 ) 18例 ,优良率为 91.3% ;18~2 4分 (中 ) 2例 ,<18分 (差 ) 0例。 2 3例患者疼痛方面平均得分为 9.5分 ,功能方面为 8.6分 ,肌力和运动方面为 8.2分。 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较满意的方法 ,在减除创伤后肩关节疼痛方面效果显著。正确选择适应证、熟悉肩关节解剖关系、掌握手术技巧和早期合理的术后康复治疗是保证治疗效果满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肱骨头置换 治疗 肱骨骨折 人工关节
原文传递
侧前方减压空心多轴向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宏生 查振刚 +3 位作者 王国 李志忠 吴昊 刘宁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侧前方减压、植骨、空心多轴向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21例经侧前方减压、植骨、空心多轴向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后凸畸形的矫正、伤椎压缩程度的恢复、脊... 目的探讨侧前方减压、植骨、空心多轴向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21例经侧前方减压、植骨、空心多轴向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后凸畸形的矫正、伤椎压缩程度的恢复、脊髓神经功能的康复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1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随访期内,植骨块和固定器位置良好,骨愈合时间平均为4.3个月。术前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为(24.6±8.7)°,术后为(5.4±4.3)°。术前受伤椎体压缩程度为(43.5±16.6)%,术后为(7.4±6.2)%。16例伴不完全性截瘫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按Frankel分级达到D级或E级。手术并发症:脑脊液漏1例,术侧腹股沟周围皮肤麻木3例。结论侧前方减压、植骨、空心多轴向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具有椎管减压彻底、内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钉内固定治疗 椎体爆裂性骨折 侧前方减压 轴向 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FRANKEL 手术并发症 脊柱后凸畸形 胸腰段椎体 Cobb角 植骨融合率 临床价值 临床资料 骨折患者 随访时间 愈合时间 椎体压缩 截瘫患者 不完全性 脑脊液漏
原文传递
深井复合顶板切顶卸压柔模墙支护沿空留巷技术 被引量:13
6
作者 申斌学 周宏范 +5 位作者 朱磊 吴玉意 秋丰岐 王国 郭林 黄剑斌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106,共6页
我国两淮地区进行沿空留巷时,受矿井埋深大和顶板条件复杂的影响,沿空留巷顶板变形强烈,煤帮易挤出和底鼓严重。针对该问题,以新集一矿360804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切顶卸压柔模墙支护沿空留巷技术。在超前工作面采用双向聚能爆... 我国两淮地区进行沿空留巷时,受矿井埋深大和顶板条件复杂的影响,沿空留巷顶板变形强烈,煤帮易挤出和底鼓严重。针对该问题,以新集一矿360804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切顶卸压柔模墙支护沿空留巷技术。在超前工作面采用双向聚能爆破技术对沿空留巷顶板进行预裂爆破,以有效降低沿空留巷顶板应力;随着工作面不断回采,每滞后工作面煤壁一定距离,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柔模墙对巷旁进行支护,以实现对沿空留巷顶板的强力支护。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位于爆破孔不同高度的位置处均出现了2条较明显的裂缝,表明爆破切顶效果良好;巷道顶板浅部最大离层量为7 mm、深部最大离层量为19 mm,巷道顶板支护较为完好;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为430 mm、两帮移近量为487 mm,巷道围岩变形在允许范围内,留巷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复合顶板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柔模墙支护 预裂爆破 围岩变形
下载PDF
锚杆支护体与巷道围岩耦合后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国 周宏范 +1 位作者 常雁 冯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3-117,共5页
为明确刘庄煤矿150802工作面锚杆支护体安装后与巷道围岩相互耦合后力学承载机制,同时针对刘庄煤矿巷道围岩变形严重、锚杆索支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公式推导、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试验等技术方法,建立巷道开挖后锚杆安装在不同... 为明确刘庄煤矿150802工作面锚杆支护体安装后与巷道围岩相互耦合后力学承载机制,同时针对刘庄煤矿巷道围岩变形严重、锚杆索支护困难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公式推导、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试验等技术方法,建立巷道开挖后锚杆安装在不同围岩分区耦合后的力学本构模型,并推导力学表达式,采用FLAC^(3D)数值软件验证了锚杆安装在不同围岩分区后所构建模型的正确性,并进行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锚杆安装在塑性区围岩和弹性区围岩的力学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塑性区围岩中锚杆形变变化趋势明显大于安装在弹性区围岩,其变化趋势与公式所表达差异相一致,可以作为研发矿压风险预警系统中单项锚杆支护体预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分区 围岩控制 巷道支护 锚杆支护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全膝置换术治疗伴膝外翻畸形膝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8
8
作者 查振刚 黄春华 +4 位作者 姚平 刘宁 王国 林宏生 吴昊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7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炎伴膝外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8例膝关节炎伴膝外翻。术前X线测量膝外翻畸形10°~35°,平均21.6°。随访6-36... 目的 探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炎伴膝外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8例膝关节炎伴膝外翻。术前X线测量膝外翻畸形10°~35°,平均21.6°。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根据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术后X线测量膝外翻角度3°~9°,平均5.7°。HSS膝关节评分术前平均54分,术后91分;活动范围术前平均83°,术后118°。所有病例术后无明显疼痛,行走、上下楼梯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炎伴膝外翻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术中外侧软组织的松解是手术的关键。后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膝外翻 关节成形术
下载PDF
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可注射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7
9
作者 林宏生 查振刚 +5 位作者 沈伟哉 姚平 王国 李志忠 吴昊 刘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01-903,共3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及可注射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及可注射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压缩性骨折7例,爆裂性骨折8例。[结果]本组平均随访9.6个月...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及可注射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及可注射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压缩性骨折7例,爆裂性骨折8例。[结果]本组平均随访9.6个月。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无慢性腰痛,伤椎高度无丢失,注入椎体内的人工骨均在3个月内吸收。合并有不全瘫痪12例,按Frankel分级:术前B级4例,C级6例,D级2例。术后C级3例,D级5例,E级4例,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000,P=0.000<0.01)。[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及可注射人工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术后能提供早期负重、维持良好椎体高度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椎体成形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宁 查振刚 +4 位作者 姚平 林宏生 王国 王治 吴昊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并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优良率为93.6%,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结论 ...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并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优良率为93.6%,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骨关节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下载PDF
AO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37例股骨下端复杂骨折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治 查振刚 +2 位作者 林宏生 林永新 王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目的:评价AO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下端复杂骨折疗效。方法:采用AO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部复杂骨折病人共37例,分析其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经6~36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9 2%。结论:AO解剖型髁...  目的:评价AO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下端复杂骨折疗效。方法:采用AO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部复杂骨折病人共37例,分析其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经6~36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9 2%。结论:AO解剖型髁支持钢板能较好适用于股骨远端各种类型复杂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尤其在C2C3型骨折处理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型髁支持钢板 股骨下端 复杂骨折
下载PDF
成骨细胞诱导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成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宁 查振刚 +2 位作者 王双利 林宏生 王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3-419,共7页
目的:探讨在不使用细胞因子或化学药物的情况下,成骨细胞(Osteoblast,OB)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混合培养时,成骨细胞提供的成骨微环境能否在体外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并复合支架形成成熟的骨组织。研究... 目的:探讨在不使用细胞因子或化学药物的情况下,成骨细胞(Osteoblast,OB)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混合培养时,成骨细胞提供的成骨微环境能否在体外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并复合支架形成成熟的骨组织。研究成骨细胞诱导BMSCs有效成骨的最小比值(指成骨细胞与骨髓基质干细胞数量的比值)。方法:分别培养SD乳鼠的成骨细胞与SD大鼠的BMSCs,将成骨细胞和BMSCs以1∶9、2∶8、3∶7、1∶0的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培养,通过测定第3、6、9天培养液上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研究成骨细胞促BMSCs有效成骨的最小比值。将两种细胞以该最小浓度比混匀接种于涂附I型胶原壳聚糖材料支架上(直径9 mm,高3mm)作为混合培养组,相同终浓度的单纯成骨细胞和单纯BMSCs分别接种于相同支架作为阳性对照及阴性对照。另设置低比值成骨细胞对照组(仅含有共培养组中相同的成骨细胞数,但不含有共培养组中的BMSCs)。全部标本均于体外培养8周后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等相关检测对新生骨进行评价。结果:成骨细胞和BMSCs以3∶7的比例进行混合培养时已可实现有效成骨。3∶7比例的混合培养组及阳性对照组(成骨细胞组)体外培养8周后大体观察和苏木素-伊红染色(HE)、ALP染色基本相同,均表达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I型胶原,形成了较成熟的骨组织。阴性对照组(单纯BMSCs组)和低比值成骨细胞组,原细胞支架复合物变小、变形。低比值成骨细胞组在局部形成了少量的骨组织,阴性对照组(单纯BMSCs组)未能发现骨样组织形成。结论:在不使用细胞因子或化学药物的情况下,成骨细胞提供的成骨微环境能够在体外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并形成成熟的骨组织。混合细胞中成骨细胞与BMSCs的比例为3∶7时是有效成骨的最小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成骨细胞 混合培养 骨形成
下载PDF
板集煤矿5煤层顶板离层临界值预测研究
13
作者 岳喜占 李迎富 +2 位作者 赵江梅 王国 孙茂如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6,13,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板集煤矿5煤层顶板离层临界值的预测规律,并分析了各因素对其影响以及灰色系统理论在预测中的应用。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顶板离层临界值的主要因素,排名如下:巷道宽度(h_(w))>直接顶厚度(h_(z))>老顶厚度(h_(... 本研究旨在探讨板集煤矿5煤层顶板离层临界值的预测规律,并分析了各因素对其影响以及灰色系统理论在预测中的应用。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顶板离层临界值的主要因素,排名如下:巷道宽度(h_(w))>直接顶厚度(h_(z))>老顶厚度(h_(j))>锚索长度(G_(j))>5煤厚度(h_(m))>开采深度(H)。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拟合,得出顶板离层临界值的函数关系。根据拟合曲线,计算出浅部和深部离层界限值分别为46 mm和27 mm,总离层界限值为73 mm。此外,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377 d后的离层量进行了预测,采用GM(1,1)模型训练得到了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号测点巷道顶板离层总量为65 mm,与预期值和顶板离层规律相符。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敏感性分析明确了主要控制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减小顶板离层量。同时,应用灰色模型进行离层预测,显示出在此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潜力。该研究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离层 临界值预测 灰色模型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骨移植在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中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宁 查振刚 +4 位作者 姚平 林宏生 王国 吴昊 王双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19-1420,143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颗粒骨、结构骨植骨技术进行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颗粒骨或/和结构骨植骨技术对16例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进行了翻修,平均随访时间39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及X线片观察进行... 目的探讨采用颗粒骨、结构骨植骨技术进行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颗粒骨或/和结构骨植骨技术对16例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进行了翻修,平均随访时间39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及X线片观察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1.7分提高到术后82.6分,术后优良率为达87.5%;9例患者无假体松动及下沉;余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假体下沉,下沉的高度低于0.5~1cm;所有患者未出现假体松动的症状,无需再次翻修术。结论进行有效骨缺损修复,成功地重建股骨近端的骨结构是人工髋关节股骨侧骨假体翻修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颗粒骨 结构骨 翻修术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和后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宏生 查振刚 +5 位作者 沈伟哉 姚平 王国 吴昊 刘宁 Axel Ekkernkamp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评价后交叉韧带保留(PCR)型和后稳定(PS)型全膝关节置换(TKA)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两种不同假体置换术的临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2000年4月~2005年10月139例(166膝)初次行TKA的患者资料,比较PCR型(PCR组)58例(69膝)和P... 目的评价后交叉韧带保留(PCR)型和后稳定(PS)型全膝关节置换(TKA)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两种不同假体置换术的临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2000年4月~2005年10月139例(166膝)初次行TKA的患者资料,比较PCR型(PCR组)58例(69膝)和PS型(PS组)81例(97膝)的早期疗效,结合文献分析两种不同假体的优缺点及相关技术问题。结果术后随访1年,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PCR组为94.2%,PS组为9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PCR组平均为93.9分,PS组平均为94.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PCR组平均为105.8°,PS组平均为10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诉患膝有轻微疼痛者,PCR组有7膝(占10.1%),PS组有10膝(占10,3%),均不需特殊治疗。有明显髌骨弹响征者PCR组2例,PS组4例,但对功能活动无影响。结论PCR型或PS型TKA后早期随访疗效满意;对膝关节畸形较轻,术中探查后交叉韧带结构完整者,可考虑采用PCR型假体,但应松解PCR,原则上宁松勿紧;对于PS型假体,手术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容易掌握,临床适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安装 假体置入
原文传递
骨移植在髋关节翻修术修复股骨侧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查振刚 刘宁 +4 位作者 姚平 林宏生 王国 吴昊 王双利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颗粒骨及结构骨植骨技术进行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颗粒骨或/和结构骨植骨技术对16例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进行了翻修,平均随访时间39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及X线片观察进行... 目的探讨采用颗粒骨及结构骨植骨技术进行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颗粒骨或/和结构骨植骨技术对16例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进行了翻修,平均随访时间39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及X线片观察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1.7分提高到术后82.6分,术后优良率为达87.5%;9例患者无假体松动及下沉;余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假体下沉,下沉的高度低于0.5~1cm;所有患者未出现假体松动的症状,无需再次翻修术。结论进行有效骨缺损修复,成功地重建股骨近端的骨结构是人工髋关节股骨侧骨假体翻修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颗粒骨 结构骨 翻修术
原文传递
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2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国 王德就 李志中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72-75,共4页
: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使用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按Hohl分型,其中I型23例,Ⅲ型19例。术后使用下肢持续被动活动(CPM)练习器早期活动,41例经随访6个月~7年,疗效评定优21例,良14例,优良率85.4%。支持... :对42例胫骨平台骨折使用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按Hohl分型,其中I型23例,Ⅲ型19例。术后使用下肢持续被动活动(CPM)练习器早期活动,41例经随访6个月~7年,疗效评定优21例,良14例,优良率85.4%。支持钢板内固定可防止平台塌陷及术后骨折块移位,不需另加外固定,有利于早期活动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支持钢板 持续被动活动
下载PDF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诱导成骨的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利 查振刚 +6 位作者 姚平 吴昊 张嘉晴 刘宁 黄春华 林宏生 王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优化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 alstem cells,h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对hBMSCs体外培养及诱导成骨能力进行鉴定。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BMSCs,流式细胞分析法(FACS)对细胞表面抗原、细胞活力、细胞周期进... 目的优化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 alstem cells,h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对hBMSCs体外培养及诱导成骨能力进行鉴定。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BMSCs,流式细胞分析法(FACS)对细胞表面抗原、细胞活力、细胞周期进行检测。以含地塞米松(1×10-7mmol/L)、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抗坏血酸(35.22 mg/L)的DMEM培养液对hBMSCs进行诱导分化,相差显微镜和透视电镜观察细胞形态,Gomori钙钴法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ALP),免疫组化检测Ι型胶原,茜素红法进行钙结节染色。结果hBMSCs可在体外分离扩增,表达CD44、CD105和CD106,不表达CD34和CD45,细胞活力为92.3%,G0-G1细胞占94.2%。经成骨培养液诱导后细胞形态由长梭形向多边形转变,ALP染色、Ι型胶原染色及钙结节染色均为强阳性。结论hBMSCs可在体外长期、稳定培养,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诱导成骨
下载PDF
深井大采动沿空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19
作者 路建军 杨子仪 +1 位作者 王国 周宏范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3年第22期5-8,共4页
深井大采动影响下的沿空巷道矿压明显、支护效果有限会影响安全作业和生产效率。本文以刘庄矿1313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分析影响轨道顺槽和区段煤柱稳定性的诸多因素,通过应用新技术和设计新支护方案,有效控制围... 深井大采动影响下的沿空巷道矿压明显、支护效果有限会影响安全作业和生产效率。本文以刘庄矿1313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分析影响轨道顺槽和区段煤柱稳定性的诸多因素,通过应用新技术和设计新支护方案,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大采高 沿空巷道 深孔预裂爆破 深浅孔注浆 锚索吊梁
下载PDF
经椎弓根内固定和脊柱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2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查振刚 王德就 +5 位作者 赵明杰 张松生 李志中 林永新 王国 潘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复位固定系统 (RF)、三维固定系统 (TRIFIX)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与不同部位脊椎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 :对 32例腰椎患者的神经根压迫部位针对性彻底减压 ,按随机化原则选择RF、TRIFIX两种椎弓根螺钉对滑脱腰椎进... 目的 :探讨复位固定系统 (RF)、三维固定系统 (TRIFIX)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与不同部位脊椎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 :对 32例腰椎患者的神经根压迫部位针对性彻底减压 ,按随机化原则选择RF、TRIFIX两种椎弓根螺钉对滑脱腰椎进行复位固定 ,并配合椎体间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 6个月~ 4年 2个月 ,平均 2年 3个月。结果 :滑脱椎复位率 :RF与TRIFIX组均达10 0 %。术后 4个月除 2例横突间植骨出现部分骨吸收外均达骨性愈合 ,其中椎体间植骨 14例 ,术后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 3个月 ,横突间植骨 18例 ,术后平均骨性愈合时间 3.6个月 ,不愈合率占 11.1%。所有病人术后症状基本消失。二组均未见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结论 :RF、TRIFIX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能使Ⅰ、Ⅱ度腰椎滑脱完全复位 ,且固定牢固 ,有利于植骨融合。虽椎体间植骨优于横突间植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间融合 椎弓根螺钉 横突间融合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