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海参自然资源、养殖状况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29
1
作者 张春云 +2 位作者 荣小军 孙惠玲 董树刚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89-97,共9页
海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黏多糖 ,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海参的几种重要商业品种的苗种培育在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相继获得成功。近年来 ,海参消费需求的逐步扩大导致世界范围内海参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种群... 海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黏多糖 ,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海参的几种重要商业品种的苗种培育在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相继获得成功。近年来 ,海参消费需求的逐步扩大导致世界范围内海参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 ,海参的人工养殖随之兴起。目前 ,国内海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养殖方式多种多样。然而养殖的过速发展和不规范运作也造成了如生态环境恶化、病害等诸多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海参的自然资源、种群分布 ,以及目前海参主要养殖品种的苗种培育和增养殖技术要点 ,就海参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自然资源 养殖 病害
下载PDF
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8
2
作者 张春云 荣小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2003年春季,山东省青岛地区刺参养殖场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腐皮综合征”,该病引起的死亡造成约30%的损失。养殖刺参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萎缩、口部溃烂乃至体表大面积溃疡。从患病个体溃疡部位分... 2003年春季,山东省青岛地区刺参养殖场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腐皮综合征”,该病引起的死亡造成约30%的损失。养殖刺参的发病症状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萎缩、口部溃烂乃至体表大面积溃疡。从患病个体溃疡部位分离得到一种优势细菌KL1,KL1经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明对健康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病参的症状与自然发病海参的症状相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进行的分类鉴定表明,导致养成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致病菌是灿烂弧菌(Vibriosplendidus)。本文首次揭示了该地区“腐皮综合征”导致养成刺参大规模死亡的致病原因,对刺参病害防治和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海水养殖 疾病 细菌 腐皮综合征 16S RDNA
下载PDF
养殖海参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99
3
作者 荣小军 +1 位作者 张春云 孙素凤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共7页
首次对中国养殖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疾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育苗期的主要疾病有烂边病、烂胃病和化板症,而越冬保苗期和养成期则以腐皮综合症的危害最为严重。详细描述了以上主要病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总... 首次对中国养殖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疾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育苗期的主要疾病有烂边病、烂胃病和化板症,而越冬保苗期和养成期则以腐皮综合症的危害最为严重。详细描述了以上主要病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出当前海参疾病的病原以细菌为主,兼有霉菌、寄生虫和敌害生物。此外,针对主要病症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和综合预防措施,以指导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海参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疾病 细菌 防治
下载PDF
养殖刺参保苗期重大疾病“腐皮综合征”病原及其感染源分析 被引量:82
4
作者 方波 +1 位作者 张春云 荣小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0-616,共7页
2003~2005年冬、春季,山东省和辽宁省众多养殖区域的保苗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腐皮综合征”。该病波及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常高达90%以上。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 2003~2005年冬、春季,山东省和辽宁省众多养殖区域的保苗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腐皮综合征”。该病波及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常高达90%以上。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萎缩、口部溃烂乃至体表大面积溃疡。本研究对症状较为典型的3家海参保苗期的发病幼参进行了详细的病原学分析,从所有病参的病灶组织分离得到了1种占有绝对优势的菌株,经人工感染实验证明它对健康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病参的症状与自然发病海参的症状相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进行的分类鉴定表明,导致保苗期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致病菌是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同时也对3家养殖场刺参保苗养殖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中细菌含量不高,为(0.8×102)^(1.2×102)cells/mL,其特征与病灶处优势菌不同;而饵料中细菌含量最高可达3.2×106cells/mL。饵料、池水和池底污物的优势菌与病灶处优势菌基本一致,说明饵料可能是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腐皮综合征”导致保苗期刺参大规模死亡的原因及其致病原,对刺参健康养殖和病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10-6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水产养殖 腐皮综合征 细菌 假交替单胞菌
下载PDF
七带石斑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86
5
作者 程波 陈超 +6 位作者 李胜忠 于宏 张家松 杨志 于文松 曲江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7,共7页
对饲养的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 fasciatus Thunberg的含肉率、营养成分及鱼肉品质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肌肉营养测定方法分析了4尾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七带石斑鱼的含肉率为76.73%,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为19.60%,粗... 对饲养的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 fasciatus Thunberg的含肉率、营养成分及鱼肉品质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肌肉营养测定方法分析了4尾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七带石斑鱼的含肉率为76.73%,肌肉(鲜样)中粗蛋白含量为19.60%,粗脂肪为2.70%,氨基酸总含量为18.33%,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的总含量为7.59%,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1.4%,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模式。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2.38,5种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为8.2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2.45%,其中EPA与DH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11%和12.78%。七带石斑鱼肌肉矿物元素种类丰富,矿物质中钾含量(4561.02mg/kg)最高,在微量元素中锌含量(4.20mg/kg)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带石斑鱼 肌肉 营养成分 评价
下载PDF
海水养殖鱼类弧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6
作者 杨少丽 董树刚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83,共9页
综述了由鳗弧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灿烂弧菌等弧菌引起的海水养殖鱼类弧菌病的典型症状、病原学、病理、检测技术以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笔者对弧菌病的防治方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另外对弧菌病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探讨和... 综述了由鳗弧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灿烂弧菌等弧菌引起的海水养殖鱼类弧菌病的典型症状、病原学、病理、检测技术以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笔者对弧菌病的防治方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另外对弧菌病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鱼病 弧菌病 检测技术 防治
下载PDF
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 被引量:67
7
作者 雷霁霖 门强 +1 位作者 秉新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2年第4期1-7,共7页
大菱鲆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的引进一方面为我国北方沿海工厂化养鱼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 ,另一方面又创立了“温室大棚 +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新模式 ,大大丰富了工厂化养鱼的内容 ,有效的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 大菱鲆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的引进一方面为我国北方沿海工厂化养鱼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 ,另一方面又创立了“温室大棚 +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新模式 ,大大丰富了工厂化养鱼的内容 ,有效的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的形成与发展。本文综述了大菱鲆温室大棚式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养殖技术 ,以促进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温室大棚 深井海水 工厂化养殖模式
下载PDF
我国刺参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被引量:43
8
作者 荣小军 《齐鲁渔业》 2004年第10期29-31,共3页
从养殖设施、养殖工艺、生态环境、种参和种质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深入剖析了目前 刺参养殖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养殖刺参的发病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阐明了海参疾 病综合防治技术的要点。
关键词 刺参 养殖方式 养殖设施 养殖工艺 人工配合饲料 疾病综合防治
原文传递
养殖刺参暴发性疾病——“腐皮综合症”的初步研究与防治 被引量:44
9
作者 荣小军 +1 位作者 张春云 孙慧玲 《齐鲁渔业》 2004年第5期44-47,共4页
“刺参腐皮综合症”(俗称化皮病)是当前养殖刺参的最主要疾病,死亡率达90%以上,属急性死亡,越冬保苗期幼参和养成期海参均可被感染发病。较为详细地报道了该疾病的发病症状、流行情况、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由不同地区的病参分离得到的... “刺参腐皮综合症”(俗称化皮病)是当前养殖刺参的最主要疾病,死亡率达90%以上,属急性死亡,越冬保苗期幼参和养成期海参均可被感染发病。较为详细地报道了该疾病的发病症状、流行情况、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由不同地区的病参分离得到的2种优势菌株的人工回接感染试验证实了它们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原,这2株细菌经鉴定分别隶属于弧菌属和假单胞菌属,表现出病原的区域性和多样性。解剖和病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霉菌和扁虫则属于继发性感染,对加剧海参死亡也起到协同作用。另外,本文还就海参养殖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刺参 疾病 腐皮综合症 化皮病 细菌 防治
原文传递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0
作者 亚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6期72-75,共4页
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微生态制剂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中的作用机理包括通过竞争来抑制病原菌生长(如黏附位点、营养、能源等)、通过代谢物(如抑菌物质、消化酶等)调节微生态... 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健康养殖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微生态制剂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中的作用机理包括通过竞争来抑制病原菌生长(如黏附位点、营养、能源等)、通过代谢物(如抑菌物质、消化酶等)调节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机能、改善水质、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刺参生理生化反应、生活习性的研究为刺参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也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它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但微生态制剂仍然是抗生素最有潜力的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益生菌 水产养殖 作用机理 刺参
下载PDF
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45
11
作者 张正 +4 位作者 秦蕾 史成银 陈洁君 杨少丽 马爱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6期61-68,共8页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 ,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中常见疾病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病症状、危害程度、感染率及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技术和措... 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 ,对目前我国大菱鲆养殖中常见疾病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包括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系统地描述了这些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病症状、危害程度、感染率及致病原等。同时为各种疾病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技术和措施 ,对大菱鲆养殖生产与疾病防治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系国内首次对养殖大菱鲆疾病进行的全面性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大菱鲆 流行病学 疾病 病原 防治
下载PDF
大菱鲆鱼体生化组成及营养价值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2
12
作者 马爱军 陈四清 +2 位作者 雷霁霖 刘新富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11-14,共4页
分析了大菱鲆鱼体的生化组成 ,并根据鱼体的生化组成 ,对大菱鲆的营养需求及营养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这将对进一步研究大菱鲆的营养需求 。
关键词 大菱鲆 生化组成 营养价值
下载PDF
养殖大菱鲆腹水病病原的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筠 颜显辉 +2 位作者 陈吉祥 李秋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9-654,共6页
从患腹水病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肝和腹水中分离得到优势菌株CW-7,人工感染证实该菌株对大菱鲆幼苗有较强的致病性,腹腔注射1.4×10^3cfu/尾,即可引起感染鱼100%的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似;病原菌为革兰氏染... 从患腹水病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肝和腹水中分离得到优势菌株CW-7,人工感染证实该菌株对大菱鲆幼苗有较强的致病性,腹腔注射1.4×10^3cfu/尾,即可引起感染鱼100%的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鱼相似;病原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直杆状(0.4~0.8)×(0.6~2.0)μm,周生鞭毛运动,氧化酶阴性,兼性厌氧菌,兼具葡萄糖氧化和发酵(O/F)2种代谢途径,其生理生化特征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zvardsiella tarda)一致;对该菌的16SrDNA序列克隆、测序后在GenBank中进行了序列对比分析,结果与迟缓爱德华氏菌的序列高度一致(99.92%),进化树分析表明属于同一类群,确定该菌株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zvardsiella tarda)。该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等14种抗生素敏感,而对青霉素、萘啶酸、复方新诺明等14种药物均具有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腹水病 迟缓爱德华氏菌
下载PDF
海参养殖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34
14
作者 黄华伟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0-53,共4页
全世界海参约有1200多种,均为海洋种类,可供食用的有40余种。我国有海参140种,约20余种可以食用,以北方黄渤海海区刺参的品质最好。刺参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爽口,吃起来富有咬劲,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无胆固醇的营养保健品,具有... 全世界海参约有1200多种,均为海洋种类,可供食用的有40余种。我国有海参140种,约20余种可以食用,以北方黄渤海海区刺参的品质最好。刺参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爽口,吃起来富有咬劲,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无胆固醇的营养保健品,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此外,刺参药性甘温,有"补肾经,益精髓,消痰涎,壮阳疗痿"之功效,自古就是我国名贵的海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养殖 展望 食用价值 营养保健品 刺参 黄渤海 高蛋白
下载PDF
沙蚕的营养分析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滕瑜 彩理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18,共4页
对2种双齿围沙蚕和国产鱼粉进行了营养组成分析。结果表明,2种双齿围沙蚕在营养构成上差别不大,只是在脂肪和灰分以及钙、铁上有差别;与国产鱼粉相比,在所测定的各种营养指标上,2种双齿围沙蚕的营养性超过国产鱼粉:其中呈味氨基酸超过高... 对2种双齿围沙蚕和国产鱼粉进行了营养组成分析。结果表明,2种双齿围沙蚕在营养构成上差别不大,只是在脂肪和灰分以及钙、铁上有差别;与国产鱼粉相比,在所测定的各种营养指标上,2种双齿围沙蚕的营养性超过国产鱼粉:其中呈味氨基酸超过高达5%左右,各种微量元素也相差较大。沙蚕的营养性、诱食性以及适口性均超过国产鱼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 国产鱼粉 必需氨基酸 呈味氨基酸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仿刺参幼体烂胃病及其致病原鉴定 被引量:29
16
作者 孙素凤 荣小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8-916,共9页
山东、辽宁两省在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培育期间的5-7月,耳状幼体易发生一种以胃壁增厚、萎缩、溃烂为主要特征的“烂胃病”。从患烂胃病的耳状幼体中分离到1株细菌LW-1,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 山东、辽宁两省在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培育期间的5-7月,耳状幼体易发生一种以胃壁增厚、萎缩、溃烂为主要特征的“烂胃病”。从患烂胃病的耳状幼体中分离到1株细菌LW-1,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同。通过API半自动化鉴定和常规的生理生化试验的结果表明,LW-1具有弧菌属的特征,其表型特征与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相似。对该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菌株LW-1与灿烂弧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率达到99.8%。菌株LW-1可鉴定为灿烂弧菌,并视为耳状幼体烂胃病的致病原之一。通过对多起仿刺参苗期烂胃病的调查研究表明,烂胃病病原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与投喂老化腐败的单胞藻饵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育苗 烂胃病 灿烂弧菌 16S RRNA
下载PDF
一株引起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蜡样芽孢杆菌 被引量:33
17
作者 骆艺文 郝志凯 +1 位作者 曲江波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3,共4页
对实验室暂养发病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进行了微生物学分析,从所有患病个体的病灶组织分离得到了1株具绝对优势的细菌,经回接感染试验证实它对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被... 对实验室暂养发病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进行了微生物学分析,从所有患病个体的病灶组织分离得到了1株具绝对优势的细菌,经回接感染试验证实它对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该菌被初步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蜡样芽孢杆菌通常被视为益生菌,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上也有使用。鉴于蜡样芽孢杆菌能导致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建议在刺参养殖环境中应慎用该菌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腐皮综合征 16SrDNA 蜡样芽孢杆菌
下载PDF
养殖大菱鲆的爱德华氏菌病 被引量:26
18
作者 秦蕾 +2 位作者 张正 马爱军 张立敬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7-495,共9页
2004年5月至2005年9月间,先后对潍坊、烟台、威海和青岛等沿海区域养殖的大菱鲆自然发生的6宗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病原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 2004年5月至2005年9月间,先后对潍坊、烟台、威海和青岛等沿海区域养殖的大菱鲆自然发生的6宗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病原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的致病菌。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具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感染形式。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可引起大菱鲆肾脏、脾脏、肝脏、肠、鳃、皮肤等器官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显著特点是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使得各器官组织出现巨噬细胞浸润现象。病鱼的组织病理变化以肾脏最为明显,包括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多发性局灶坏死伴有渗出性炎症反应以及肉芽肿的产生;肾脏外观则显示异常膨大,正常组织转变为白色脓疡或豆腐渣状。本文属国内首次报道爱德华氏菌感染大菱鲆致病,为该鱼类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迟钝爱德华氏菌 细菌鉴定 组织病理学 16S RDNA
下载PDF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细菌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正 +1 位作者 杨官品 李秋芬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4年第3期83-89,共7页
由弧菌科的细菌和其引发的细菌性疾病被认为是目前大菱鲆养殖业的主要危害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弧菌属的病原及一些典型的发病症状。对其他科属的一些病原菌 ,也作了相应描述 ,但它们的致病力相对弧菌科的病原菌致病力要弱 ,危害范围要小。
关键词 大菱鲆 弧茵 细菌病 病原
下载PDF
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成活率和体内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高淳仁 +3 位作者 马爱军 朱建新 刘新富 雷霁霖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36,共4页
通过温度的变化研究不同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成活率和消化器官内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在温度达到0℃时,幼鱼成活率为30%;4℃以上至20℃时成活率为100%,22-24℃为80%;26℃为40%;当水温达到28℃时,幼鱼成活率为0(... 通过温度的变化研究不同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成活率和消化器官内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在温度达到0℃时,幼鱼成活率为30%;4℃以上至20℃时成活率为100%,22-24℃为80%;26℃为40%;当水温达到28℃时,幼鱼成活率为0(20d)。养殖水温在8℃以下时,幼鱼基本不摄食,体重没有增长。12~16℃时,其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养殖水温达到20℃时,其生长速度与16℃条件下的生长速度相比较开始下降,达到24℃时,幼鱼生长速度已经明显下降,与12℃条件下的体重增长速度相接近。在8℃之前,幼鱼胃、肠和肝脏等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活力单位含量较低。随温度的增加,酶活力单位显著增加,其中胃中的消化酶活力增加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幼鱼 成活率 生长 蛋白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