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西秋雨准4年周期特征及其与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31
1
作者 春学 马振峰 +1 位作者 佳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3-652,共10页
利用1959~2011年华西地区气象台站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采用多锥度—奇异值分解(MTM-SVD)方法,研究了华西秋雨的准4年周期特征及其与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协同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华西秋雨具有显著的准... 利用1959~2011年华西地区气象台站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采用多锥度—奇异值分解(MTM-SVD)方法,研究了华西秋雨的准4年周期特征及其与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协同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华西秋雨具有显著的准4年周期,其典型循环表现为“偏强,略偏强,偏弱,略偏弱”的特点.在准4年周期上赤道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对华西秋雨的协同变化表现为“偏低,略偏低,偏高,略偏高”,这种协同变化从初夏就体现出来,并一直持续到秋末.同时在准4年周期上,华西秋雨对ENSO事件也存在一定的响应,但是主要体现在发生强ENSO事件时.准4年周期的环流分析表明,夏季到秋季赤道中太平洋海表温度偏低(高)时,秋季500 hPa高度场出现东亚/太平洋(EAP)遥相关波列正(负)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东),华西地区来自南海西太平洋和孟加拉的水汽输送偏多(少),华西秋雨偏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秋雨 多锥度—奇异值分解 周期 海温
下载PDF
1951—2009年中国地表湿润状况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利用1951—2009年中国160站的月降水和月平均温度资料,通过计算地表湿润指数,在分析其与降水及气温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区域平均地表湿润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差异,给出了地表湿润指数年趋势的地理分布。结果表明:1951—2009年,中... 利用1951—2009年中国160站的月降水和月平均温度资料,通过计算地表湿润指数,在分析其与降水及气温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区域平均地表湿润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差异,给出了地表湿润指数年趋势的地理分布。结果表明:1951—2009年,中国北方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东南部分地区以干旱化趋势为主,这些地区干旱化趋势的产生与降水年际变差大、年内分配不均,降水持续减少和气温升高密切相关。东南、西南地区及西藏地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湿向干的趋势转换,虽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0年代初期有明显的干向湿的趋势变换,但于90年代同样出现湿向干的趋势转换,并一直持续显著的干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区域 干旱 地表湿润指数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REOF的四川省高温热浪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蔡元刚 吴婷婷 +3 位作者 张文千 蔡怡亨 蒲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1-208,共8页
本文采用高温热浪的国家标准计算四川省155个站点1959—2016年5~9月逐日热浪等级并统计热浪天数,采用REOF分析研究四川省高温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用"取最小分类值法"将四川高温热浪划分为盆地盛夏热浪区、盆周盛夏热浪区、攀... 本文采用高温热浪的国家标准计算四川省155个站点1959—2016年5~9月逐日热浪等级并统计热浪天数,采用REOF分析研究四川省高温热浪的时空变化特征,用"取最小分类值法"将四川高温热浪划分为盆地盛夏热浪区、盆周盛夏热浪区、攀西南部初夏热浪区、盆南盛夏热浪区和常年无热浪区5个区域。结果表明:(1)四川省高温热浪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明显增多趋势,其间2006年和2016年尤为显著;(2)四川高温热浪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以盆地盛夏热浪区范围最大、高温热浪强度最强,其次是盆周盛夏热浪区,攀西南部初夏热浪区和盆南盛夏热浪区范围较小;(3)各个热浪类型区域的阶段性变化有所不同,盆地盛夏热浪区20世纪60—70年代高温热浪有增多的趋势,80—90年代前期高温热浪偏少偏弱(受凉夏影响,其它各区类似),1995年开始高温热浪增多增强趋势十分明显;盆周盛夏热浪区,1998年以前少有高温热浪,1998年以后增多增强,2016年高温热浪罕见;盆南盛夏热浪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高温热浪趋弱,80年代和90年高温热浪天气较少,2003年以后增多增强,2013年高温热浪尤为突出;攀西南部初夏热浪区,2005年以前出现高温热浪的机率较小,2005年以后明显增多增强,2014年强高温热浪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高温热浪 REOF 时空特征 区划
下载PDF
华西秋雨逐日监测指数的建立及其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春学 马振峰 +2 位作者 张顺谦 房一禾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57-964,共8页
使用1972—2011年气象站逐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建立了新的华西秋雨逐日监测指数,并对新指数的空间、时间适用性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华西秋雨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利用实际气象灾害记录确定了华西秋雨区主要发生省份的秋雨偏强年,与新华... 使用1972—2011年气象站逐日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建立了新的华西秋雨逐日监测指数,并对新指数的空间、时间适用性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华西秋雨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利用实际气象灾害记录确定了华西秋雨区主要发生省份的秋雨偏强年,与新华西秋雨监测指数进行对比验证,发现大多数年份两者是一致的。另外也有不一致的情况,有的年份监测指数显示秋雨偏强,但是并不在灾害记录确定的偏强年里,通过进一步查找文献和对比实际降水资料,发现监测指数符合实际情况。还有一些通过灾害记录确定的偏强年,秋雨监测指数不强,进一步研究指出这些异常年份的秋雨灾害往往发生在较短的几天里,其余大部分时间内华西秋雨正常或偏弱,所以并没有在全年的监测指数中得以体现。气候平均状况下华西秋雨强度9—10月随时间在波动中减弱,包含3个偏强时段,其中9月6一16日为最强的一个时段。9—10月华西秋雨的季节内变化存在较大的年代际差异,其中20世纪70年代华西秋雨有2个显著时段(9月13—22日和10月4—8日),80年代华西秋雨有3个显著时段(9月3—17日、9月25至10月8日和10月13—25日),90年代华西秋雨有3个显著时段(9月12—22日、10月3—7日和12—20日),21世纪初有3个显著时段(9月1-10日、9月21至10月7日和10月11—16日)。个例应用表明,监测指数能直观清晰地表现出华西秋雨发生、发展和消失的整个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秋雨 监测 适用性
下载PDF
TRMM3B43降水产品在西藏地区的精度检验和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程珂 朱祯 +2 位作者 李铭 万民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46,共3页
以西藏地区38个国家基准站和基本站的实测降水资料,利用双线性插值、相关系数、散点斜率和相对误差等指标,对热带降水测量卫星(TRMM)的3B43降水产品的精度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月尺度上,整体而言TRMM3B43降水产品与实测降水量具有... 以西藏地区38个国家基准站和基本站的实测降水资料,利用双线性插值、相关系数、散点斜率和相对误差等指标,对热带降水测量卫星(TRMM)的3B43降水产品的精度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月尺度上,整体而言TRMM3B43降水产品与实测降水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西藏西部和东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北麓地区相关性相对较差,平均相对误差较大。年尺度上TRMM3B43降水产品的相关性不如月尺度好,平均相对误差随统计数值的增大而减小。在应用TRMM3B43降水产品进行流域面雨量估算时,采用气象站点实测降水资料校准TRMM3B43降水产品的T-G联合法,对TRMM3B43降水产品进行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热带降水测量卫星(TRMM) TRMM3B43降水产品 应用 西藏地区
下载PDF
新旧气候平均值的差异及其对西南气候业务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振峰 +1 位作者 杨小波 房一禾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年第1期46-50,共5页
选取西南地区短期气候预测业务选定的81个气象站,将其1971 ~2000年30年气候平均值与1981~2010年30年气候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就西南大部分地区而言,前者所表征的气候较后者更冷湿.把两个平均值放在长序列中分析,发现冬季平均气... 选取西南地区短期气候预测业务选定的81个气象站,将其1971 ~2000年30年气候平均值与1981~2010年30年气候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就西南大部分地区而言,前者所表征的气候较后者更冷湿.把两个平均值放在长序列中分析,发现冬季平均气温和汛期降水量平均值的变化幅度较大,这些变化已经对气候影响评价、气候预测业务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平均值 差异 气候要素
下载PDF
辽宁春季稳定通过界限温度日期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房一禾 张运福 +5 位作者 李雨鸿 朱玲 田莉 方思达 春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9期208-214,共7页
为了掌握辽宁春季稳定通过界限温度日期的变化特征,从而为预报做准备。采用1961—2010年辽宁省53站逐日气温资料,计算辽宁春季稳定通过5℃和8℃的日期,并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稳定通过界限温度日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 为了掌握辽宁春季稳定通过界限温度日期的变化特征,从而为预报做准备。采用1961—2010年辽宁省53站逐日气温资料,计算辽宁春季稳定通过5℃和8℃的日期,并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稳定通过界限温度日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53站辽宁春季气温稳定通过5℃和8℃日期的EOF第一模态表现为一致的偏早或偏晚特征;二者随时间有提前出现的趋势;二者的均方差在全省分布比较均匀;辽宁春季气温稳定通过5℃和8℃日期的突变点分别为1981和1993年,主要周期分别为4年和2年;辽宁春季气温稳定通过5℃和8℃日期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春季 界限温度 变化特征
下载PDF
一次特大暴雨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淹没模拟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徐金霞 +2 位作者 徐沅鑫 郭海燕 马振峰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7年第1期54-60,共7页
本文以四川省安县茶坪河流域2013年"7.9"特大暴雨过程为例,基于Flood Area模型模拟此次洪水的动态演进过程。通过对比5组不同试验结果,发现数字高程数据精度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采用经过填洼的DEM高程数据得到的模拟结果更为... 本文以四川省安县茶坪河流域2013年"7.9"特大暴雨过程为例,基于Flood Area模型模拟此次洪水的动态演进过程。通过对比5组不同试验结果,发现数字高程数据精度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采用经过填洼的DEM高程数据得到的模拟结果更为准确,粗糙度系数在取值范围内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小。模型最终采用经过填洼的DEM高程数据,反距离权重雨量栅格分布、泰森多边形计算的面雨量文件以及加入嵌入河道的粗糙度参数模拟茶坪河流域此次洪水过程,模型较好的模拟出了整个洪水的动态淹没过程。模拟结果与实地灾情对比:上游考察点附近河道最高淹没深度为5.8m,下游考察点最高淹没深度为3.83m,均与实际灾情较为吻合;对两个考察点逐小时淹没水深与1~8h累积面雨量求相关,得到上游千佛镇预警时效为2h,下游晓坝镇预警时效为6h。考察点位置不同,使得累积面雨量预警时效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山洪 地质灾害 面雨量 FloodArea模型
下载PDF
四川省分县延伸期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赖江 赵金鹏 +2 位作者 蒋昌旭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期190-192,共3页
随着社会发展及应急减灾等需求,延伸期预报越发引发人们的重视。四川省气候中心在此背景下研发了延伸期预测系统,此系统基于J2EE技术框架,以CFSv2、DERF2.0数值预报模式产品为依托,运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资源和环境研究中心研发的专用气... 随着社会发展及应急减灾等需求,延伸期预报越发引发人们的重视。四川省气候中心在此背景下研发了延伸期预测系统,此系统基于J2EE技术框架,以CFSv2、DERF2.0数值预报模式产品为依托,运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资源和环境研究中心研发的专用气候数据空间插值软件ANUSPLIN生成0.25°×0.25°格点和站点预报产品,通过异常综合(PS)、符号一致率(PC)、Zs、Cs等预测检验评分方法进行预报检验。针对县级气象部门精细化预报需求,系统提供画落区订正、气候区划订正、预报曲线拖动订正、单点订正等格点预报订正功能。系统自2016年投入业务应用以来,运行稳定,预测效果较好,有效支撑了四川省气象科技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期预测系统 设计思想 系统架构 四川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