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结核病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2
1
作者 陈羽 刘映 +1 位作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79-2081,共3页
目的观察抗结核病药物引发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60岁以上肺结核病患者,统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有356例(29.54%)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损害等,药物使用中出... 目的观察抗结核病药物引发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60岁以上肺结核病患者,统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有356例(29.54%)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损害等,药物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集中在吡嗪酰胺、利福平、异烟肼和链霉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治疗类型、诊断类型和肝病史在发生不良反应患者间差异显著(P<0.05);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和肝病史是抗结核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抗结核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而高龄和(或)肝病史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将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不良反应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活动性结核病与结核感染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雷丹 陈羽 +3 位作者 刘兴会 刘权贤 刘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056-3062,共7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在我国活动性结核病和结核感染中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检测肺结核提供参考。方法检索NCBI PubMed、万方、中国知网(CNKI)...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s)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在我国活动性结核病和结核感染中的诊断效果,为临床检测肺结核提供参考。方法检索NCBI PubMed、万方、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IGRAs和/或TST诊断肺结核的报道,检索文献范围2011年1月1日-2018年7月31日,提取研究数据,应用Meta D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43篇文献,其中有41篇文献报道了IGRAs及26篇报道了TST对肺结核的诊断效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IGRAs试验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LD)、阴性似然比(-LD)以及曲线下面积(SROC AUC)分别为0.88(0.87~0.89)、0.79(0.78~0.80)、5.47(3.98~7.50)及0.15(0.13~0.18)、0.938;TST试验以上指标分别为0.65(0.64~0.67)、0.68(0.66~0.69)、2.03(1.72~2.39)及0.52(0.47~0.58)、0.726。结论与TST实验检测肺结核方法相比,IGRAs试验有着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羽 +2 位作者 黄璐 闫鸿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7期641-642,共2页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3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的...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3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是的临床首选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康复护理 优质护理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之中枢性高热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舜君 田浚弘 +1 位作者 陈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9期114-115,共2页
目的介绍脑血管意外所致中枢性高热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意外后并发中枢性高热58例患者,随机分为物理降温护理组和药物降温护理组各29例,分别予物理降温护理与药物降温护理,对比降温... 目的介绍脑血管意外所致中枢性高热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意外后并发中枢性高热58例患者,随机分为物理降温护理组和药物降温护理组各29例,分别予物理降温护理与药物降温护理,对比降温效果。结果物理降温护理组短期降温效果优于药物降温护理组(P<0.01),远期降温效果与药物降温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物理降温能够快速有效地发挥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中枢性高热 护理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