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BLL中的TOF测量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加兴 詹文龙 +8 位作者 郭忠言 孙志宇 肖国青 金川 孟祥伟 江山红 秦礼军 张万生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1-236,共6页
描述了一种为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AIBLL)研制的时间拾取装置.次级束引起闪烁薄膜发光,椭球面镜聚焦,光电倍增管读出,CAMACTDC记录次级束的飞行时间.其时间分辨可以达到140ps,计数率可以达到108pps.
关键词 RIBLL 椭球面镜聚焦 飞行时间 束流测量
原文传递
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 被引量:12
2
作者 詹文龙 郭忠言 +16 位作者 刘冠华 党建荣 何锐荣 周嗣信 罗亦孝 义芳 魏宝文 孙志宇 肖国青 江山红 李加兴 孟祥伟 张万生 金川 秦礼军 《中国科学(A辑)》 CSCD 1999年第1期77-84,共8页
描述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最近建成并已投入运行的新装置———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 (RIBLL) .RIBLL是PF型双消色差反对称结构放射性核束分析设备 ,它的立体角接收度≥ 6 .5msr,动量接受度± 5 % ,最大磁刚度 4 2Tm ,元素分... 描述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最近建成并已投入运行的新装置———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 (RIBLL) .RIBLL是PF型双消色差反对称结构放射性核束分析设备 ,它的立体角接收度≥ 6 .5msr,动量接受度± 5 % ,最大磁刚度 4 2Tm ,元素分辨>1 5 0 ,质量分辨 >30 0 ,最短分辨时间 <1 μs.初级束流的入射角在 0°~ 5°范围可调 .RIBLL已为第一批物理实验提供17N ,8He等多种放射性核束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流 弹核碎裂型 原子核物理实验
原文传递
针叶小爪螨对板栗的危害及防治指标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绪艮 周成刚 +5 位作者 张小娣 刘玉美 陆逢庆 郑家海 家亮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本文综合考察了针叶小爪螨Ollgonychusununguis(Jacobi)的危害对板栗叶片生理状况、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由此对防治指标进行了探讨,提出五莲县5~6月的防治指标为5一头/叶。
关键词 针叶小爪螨 板栗 危昏 防治指标
下载PDF
RIBLL束流诊断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忠言 詹文龙 +8 位作者 孙志宇 肖国青 江山红 李加兴 孟祥伟 金川 张万生 秦礼军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7-243,共7页
描述了兰州放射性离子次级束流线(RIBLL)上研制并安装使用的放射性束流(RIB)诊断装置的种类、结构、性能及在AIBLL上的位置和功能.重点叙述了以光纤为基础的几种诊断元件,它们探测效率高、响应时间快、制作容易、性能稳定.给出了... 描述了兰州放射性离子次级束流线(RIBLL)上研制并安装使用的放射性束流(RIB)诊断装置的种类、结构、性能及在AIBLL上的位置和功能.重点叙述了以光纤为基础的几种诊断元件,它们探测效率高、响应时间快、制作容易、性能稳定.给出了RIB17N等高图,说明诊断装置辅助MBLL得到RIB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束流 RIB 束流诊断 光纤 诊断元件
原文传递
针叶小爪螨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孙绪艮 周成刚 +3 位作者 陆逢庆 郑加海 徐日强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20-23,共4页
记述了针叶小爪螨的生活史习性,通过对发生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针叶小爪螨越冬卵孵化进度、林间种群消长规律及越冬卵产附时期和产附部位。
关键词 针叶小爪螨 越冬卵 成螨 小爪 生活史 历期 种群消长 产卵量 若螨 滞育卵
下载PDF
用位置灵敏光电倍增管读出的CsI(Tl)探测器 被引量:5
6
作者 秦礼军 詹文龙 +7 位作者 郭忠言 肖国青 孙志宇 李加兴 孟祥伟 江山红 金川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29-635,共7页
报道了用双维位置灵敏光电倍增管读出的CsI(T1)探测器,其CsI(T1)晶体厚度为10mm,灵敏面积为60mm×60mm.探测器的空间位置分辨为0.81mm(FWHM).用蒙特卡罗的方法对该探测器作了进一步模拟... 报道了用双维位置灵敏光电倍增管读出的CsI(T1)探测器,其CsI(T1)晶体厚度为10mm,灵敏面积为60mm×60mm.探测器的空间位置分辨为0.81mm(FWHM).用蒙特卡罗的方法对该探测器作了进一步模拟研究,其结果与实际测试的结果很好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Tl) 闪烁探测器 位置灵敏 光电倍增管
原文传递
5×5阵列PHOSWICH闪烁探测器望远镜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加兴 郭忠言 +9 位作者 詹文龙 肖国青 孙志宇 金川 孟祥伟 江山红 宁振江 建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1-325,共5页
描述了一个 5× 5阵列带电粒子 PHOSWICH闪烁探测器望远镜结构。它的每一个单元由 1片厚度为 1mm,面积为 2 4 mm× 2 4 mm快塑料闪烁体 NE10 2 A和 1个前表面为 2 4 mm× 2 4 mm,后表面为 37mm×37mm,厚度为 4 0 mm的 C... 描述了一个 5× 5阵列带电粒子 PHOSWICH闪烁探测器望远镜结构。它的每一个单元由 1片厚度为 1mm,面积为 2 4 mm× 2 4 mm快塑料闪烁体 NE10 2 A和 1个前表面为 2 4 mm× 2 4 mm,后表面为 37mm×37mm,厚度为 4 0 mm的 Cs I( Tl)晶体组成的。在兰州放射性离子次级束流线 ( RIBL L )上测试到 Z/ΔZ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能重离子 望远镜 PHOSWICH闪烁探测器 结构
下载PDF
RIBLL中粒子鉴别探测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加兴 詹文龙 +9 位作者 郭忠言 肖国青 孙志宇 江山红 孟祥伟 金川 宁振江 建峰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6,共8页
描述了RIBLL上使用的飞行时间探测器、ΔE探测器和能量探测器。通过它们可以获得反应产物的飞行时间、ΔE和能量 ,从而达到粒子鉴别的目的。并对在RIBLL上实际调束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关键词 粒子鉴别探测器 飞行时间探测器 放射性离子次级束流线 ΔE探测器
下载PDF
中能~8B和~9C与Si反应总截面的测量 被引量:5
9
作者 詹文龙 +9 位作者 郭忠言 肖国青 孙志宇 陈志强 李加兴 建松 宁振江 金川 建峰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65-1170,共6页
能量为 75MeV/u的12 C初级束轰击 2mm厚的初级Be靶 ,并利用RIBLL从弹核碎片中分离出 54 2MeV/u质子滴线核束8B和 61 1MeV/u的9C ,再轰击Si靶 ,用透射法测量了它们与Si的反应总截面σR.并应用Glauber模型进行理论计算 。
关键词 反应总截面 GLAUBER模型 质子晕 测量 ^8B ^9C 硼8 碳9 SI 核反应
原文传递
光纤在RIBLL束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志宇 詹文龙 +8 位作者 郭忠言 肖国青 江山红 李加兴 金川 孟祥伟 张万生 秦礼军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82-487,共6页
介绍了BCF-12光纤的特性,着重描述了以BCF—12光纤为主体,用光电倍增管读出的束流诊断元件的结构、特性及其在兰州放射性离子次级束流装置RIBLL上的应用。
关键词 光纤 束流诊断 放射性核素 次级 束流线
下载PDF
质子滴线区新核素^(25)P的鉴别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国青 詹文龙 +15 位作者 郭忠言 孙志宇 李家兴 金川 孟祥伟 江山红 宁振江 陈志强 建丰 建松 田文栋 武生 毛瑞士 靳根明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59-261,共3页
在兰州放射性束流装置 RIBLL上 ,利用磁刚度 Bρ、飞行时间 t TOF和多重望远镜ΔE- E联合探测方法测量了 69Me V/u36Ar轰击 Be靶产生的 P同位素碎片的同位素分布 ,并与 EPAX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在质子滴线区首次鉴别出了新核... 在兰州放射性束流装置 RIBLL上 ,利用磁刚度 Bρ、飞行时间 t TOF和多重望远镜ΔE- E联合探测方法测量了 69Me V/u36Ar轰击 Be靶产生的 P同位素碎片的同位素分布 ,并与 EPAX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在质子滴线区首次鉴别出了新核素 2 5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核素 P同位素分布 质子滴线
下载PDF
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的磁铁与电源 被引量:4
12
作者 詹文龙 郭忠言 +16 位作者 刘冠华 党建荣 何锐荣 周嗣信 罗亦孝 义芳 魏宝文 孙志宇 肖国青 金川 江山红 李加兴 孟祥伟 张万生 秦礼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共7页
:描述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最近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RIBLL)的磁铁和电源系统的物理设计和性能特点。考虑高阶分量的影响,二级偏转磁铁的入口和出口极面采用二次曲面形状,除使磁铁起偏转作用外,还有聚焦和发散的功能。RIBL... :描述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最近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RIBLL)的磁铁和电源系统的物理设计和性能特点。考虑高阶分量的影响,二级偏转磁铁的入口和出口极面采用二次曲面形状,除使磁铁起偏转作用外,还有聚焦和发散的功能。RIBLL中首次采用大功率开关电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 磁铁 电源
下载PDF
利用改进的Glauber模型对非奇异核核反应总截面数据的拟合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加兴 郭忠言 +10 位作者 肖国青 詹文龙 建松 孙志宇 田文栋 武生 毛瑞士 宁振江 建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2,共5页
在对反应总截面的理论计算中 ,现有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在高能区可以很好的符合 ,但在中能区理论值低于实验值约 10 %— 2 0 % .通过对计算核反应总截面的Glauber模型加入有限程修正 ,并对输入的核物质密度分布采用双参数的费米密度... 在对反应总截面的理论计算中 ,现有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在高能区可以很好的符合 ,但在中能区理论值低于实验值约 10 %— 2 0 % .通过对计算核反应总截面的Glauber模型加入有限程修正 ,并对输入的核物质密度分布采用双参数的费米密度分布形式 .计算结果表明 ,理论计算值对于没有奇异结构的核在低中能区和高能区 ,都与实验数据很好符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UBER模型 双参数密度分布函数 核反应总截面 非奇异结构核 数据拟合
原文传递
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陶 李智焕 +7 位作者 叶沿林 江栋兴 华辉 李湘庆 葛榆成 庞丹阳 狄振宇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5,共4页
对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进行了239Puα源刻度测试,并在弹性散射实验中使用了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考察了两种定位方法在实验中与测试中的一致性.测量了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位置分辨率和位置畸变.对位置畸变进行了定性... 对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进行了239Puα源刻度测试,并在弹性散射实验中使用了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考察了两种定位方法在实验中与测试中的一致性.测量了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位置分辨率和位置畸变.对位置畸变进行了定性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位置灵敏硅探测器 能量分辨率 位置分辨率 位置畸变 PSSD 测试
原文传递
低气压多丝正比室及其在放射性束流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智焕 陈陶 +15 位作者 叶沿林 江栋兴 华辉 李湘庆 葛愉成 庞丹阳 狄振宇 谭继廉 张金霞 凤盈 张保国 肖志刚 宏伟 吴和宇 靳根明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64-970,共7页
介绍了为在放射性束流线上开展精确的散射和反应实验中 ,对入射束流的角度和有效数目等进行在线监测而设计制造的低气压多丝正比室 .它透射性好 ,不干扰束流 ,并方便在真空环境中工作 .测量表明 ,它的位置分辨率约0 5mm .对 2 0— 3 0M... 介绍了为在放射性束流线上开展精确的散射和反应实验中 ,对入射束流的角度和有效数目等进行在线监测而设计制造的低气压多丝正比室 .它透射性好 ,不干扰束流 ,并方便在真空环境中工作 .测量表明 ,它的位置分辨率约0 5mm .对 2 0— 3 0MeV/u的低Z的放射性束流有着大于 90 %的位置探测效率 ,适用于中能次级束实验靶前的束流定位及在线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束流 实验 低气压多丝正比室 位置分辨 位置探测效率 探测器 加速器
原文传递
RIBLL束流诊断与鉴别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忠言 詹文龙 +9 位作者 刘冠华 孙志宇 肖国青 李加兴 孟祥伟 金川 张万生 秦礼军 华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1-325,共5页
概述了RIBLL的结构,束流诊断元件原理和作用。
关键词 RIBLL RIB 束流诊断 RIB分离 放射性核束
下载PDF
大面积闪烁体探测器的中子探测效率刻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青元 李智焕 +8 位作者 叶沿林 郑涛 江栋兴 李湘庆 狄振宇 庞丹阳 张高龙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7-421,共5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同位素中子源 (2 41Am 9Be)通过γ n符合的中子飞行时间法对大面积探测器的中子探测效率进行刻度的方法 ,并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该探测器的探测效率进行了模拟 .实验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
关键词 大面积中子探测器 同位素中子源 γ-n符合中子飞行时间法 探测效率刻度 蒙特卡罗法
原文传递
54MeV/u^8B+Si反应总截面的测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国青 +10 位作者 詹文龙 郭忠言 李加兴 建松 金川 宁振江 陈志强 建峰 武生 毛瑞士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能量为75MeV/u的^(12)C初级束轰击2mm厚的初级Be靶,兰州放射性束流线从弹核碎片中分离出54 MeV/u的质子滴线核束~8B,再注入到Si靶上,用透射法测量了~8B与Si的反应总截面σR.对于~8B,如果用正常的核物质密度分布代入Glauber模型中,计算... 能量为75MeV/u的^(12)C初级束轰击2mm厚的初级Be靶,兰州放射性束流线从弹核碎片中分离出54 MeV/u的质子滴线核束~8B,再注入到Si靶上,用透射法测量了~8B与Si的反应总截面σR.对于~8B,如果用正常的核物质密度分布代入Glauber模型中,计算得到的反应截面值比实验值小得多,而用扩展的质子密度分布代入该模型中进行计算,则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4MeV/u ^8B SI 反应总截面 GLAUBER模型 质子滴线核束 透射法 截面测量 硅靶 放射性束流
下载PDF
Gluon gravitational form factors of protons from charmonium photoproduction
19
作者 晓云 曾凡聪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7期81-88,共8页
Inspired by the recent near-threshold J/ψphotoproduction measurements,we discuss gluon gravitational form factors(GFFs)and internal properties of the proton.This work presents a complete analysis of the proton gluon ... Inspired by the recent near-threshold J/ψphotoproduction measurements,we discuss gluon gravitational form factors(GFFs)and internal properties of the proton.This work presents a complete analysis of the proton gluon GFFs connecting the gluon part of the energy-momentum tensor and the heavy quarkonium photoproduction.In particular,a global fitting of the J/ψdifferential and total cross section experimental data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gluon GFFs as functions of the squared momentum transfer t.Combined with the quark contributions to the D-term form factor extracted from the deeply virtual Compton scattering experiment,the total D-term is obtained to investigate their applications in describing the proton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se studies provide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investigating the proton gluon GFFs and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enhancing QCD constraints on the gluon GF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itational form factors properties of the proton charmonium photoproduction
原文传递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φmeson and nucleus
20
作者 晓云 董晨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85-192,共8页
In this study,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φmeson and nucleus interaction by analyzing and fitting the cross sections ofγN→φN reactions near the threshold,where N represents the nucleus.Using the vector meson ... In this study,w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φmeson and nucleus interaction by analyzing and fitting the cross sections ofγN→φN reactions near the threshold,where N represents the nucleus.Using the vector meson dominant model,the distribution of theφ-N scattering length is presented as a function of energy,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light increase in scattering length with increasing energy.Based on this,the average scattering length of aφ-proton is obtained as 0.10±0.01 fm by combining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oretical models.Moreover,the average scattering length of theφ-deuteron interaction is derived to be 0.014±0.002 fm for the first time.Furthermore,the effect of the momentum transfer|tmin|on theφ-N scattering length at the threshold is discussed.The obtained results not only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information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study of theφ-N scattering length,but also a basis for futur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ofφmeson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ttering length φmeson production NUCLEU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