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木叶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1
作者 周立鹏 雒晓卫 +11 位作者 王树楷 常子豪 胡倩 刘宇琦 高晔 陈尹心 王保 黄雅 王朝慧 崔艺彤 刘越 张兰珍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 研究辣木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并初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运用各种色谱技术对辣木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依据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和2,2′-联... 目的 研究辣木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并初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运用各种色谱技术对辣木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依据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法测试各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从辣木叶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淫羊藿次苷B1(1)、(3S)-O-β-D-glucopyranosyl-6-[3-oxo-(2S)-butenylideny]-1,1,5-trimethylcyclohexan-(5R)-ol(2)、淫羊藿次苷B2(3)、9-hydroxy-megastigma-4,7-dien-3-one-9-O-β-D-glucopyranoside(4)、鸢尾苷元(5)、鸢尾苷(6)、鸢尾甲苷A(7)、鸢尾甲苷B(8)、5-羟基-2-羟甲基吡啶(9)、草夹竹桃苷(10)、3,4,5-三甲氧基-1-O-β-D-苯酚葡萄糖苷(11)、1-O-(4-羟甲基苯基)α-L-吡喃鼠李糖苷(12)、苄基-O-β-D-葡萄糖苷(13)以及methyl 2-[4-(α-L-rhamnopyranosyl) phenyl] acetate(14)。其中化合物6、7和8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均弱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的活性。结论 化合物2~11为首次从辣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结构鉴定 异黄酮 抗氧化
原文传递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莲房药材质量评价
2
作者 黄雅 王保 +7 位作者 王乐 高晔 崔艺彤 王朝慧 刘宇琦 常子豪 刘越 张兰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98-3106,共9页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莲房Nelumbo nucifera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莲房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Welch Ultimate®Polar-RP(250 mm×4.6 mm,3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1∶2,A)-0.2%甲酸水溶...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莲房Nelumbo nucifera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莲房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Welch Ultimate®Polar-RP(250 mm×4.6 mm,3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1∶2,A)-0.2%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柱温40℃,体积流量0.6 mL/min,检测波长270 nm,绘制20批不同产地的莲房药材的指纹图谱,应用SPSS 26.0和SIMCA 14.1软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对不同产地莲房样品进行质量评价,并测定6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 20批HPLC指纹图谱共匹配出17个共有峰,分别指认出儿茶素、荷叶碱、N-去甲荷叶碱、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和紫云英苷7个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546~0.991,CA将20批莲房分为3类;PCA、OPLSDA与TOPSIS分析结果为产于安徽芜湖、江西赣州、山东微山湖的药材质量较好;并分析筛选出荷叶碱、N-去甲荷叶碱和儿茶素等5个成分为引起不同产地质量差异的标志性成分。莲房中6个主要成分儿茶素、荷叶碱、N-去甲荷叶碱、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29%~0.958%、0.007%~0.137%、0.013%~0.104%、0.015%~0.282%、0.008%~0.110%、0.027%~0.541%。结论 建立的莲房HPLC指纹图谱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儿茶素、荷叶碱、N-去甲荷叶碱、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可以作为莲房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房 化学模式识别 含量测定 儿茶素 荷叶碱 N-去甲荷叶碱 金丝桃苷 异槲皮苷 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的不同产地辣木叶药材及其黄酮部位质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袁静 袁永兵 +12 位作者 周铭 刘越 黄雅 王保 常子豪 刘宇琦 胡倩 陈尹心 周立鹏 雒晓卫 王树楷 刘乡乡 张兰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897-7904,共8页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辣木Moringa oleifera叶药材和黄酮部位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方法,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为辣木叶药材和黄酮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检测并结合“...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辣木Moringa oleifera叶药材和黄酮部位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方法,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为辣木叶药材和黄酮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检测并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A版)”建立15个不同批次辣木叶药材和黄酮部位(S1~S15)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共有峰指认,测定3个黄酮类成分异牡荆素、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含量。采用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等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5批不同产地辣木叶药材质量和黄酮部位进行评价。结果 15批不同产地辣木叶药材标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14个共有峰;辣木叶黄酮部位标定和指认出10个共有峰。15批不同产地辣木叶和黄酮部位的相似度和HCA分析聚为4类,且HCA结果与相似度评价结果基本相一致;PCA、OPLS-DA分析聚为3类。15批药材中异牡荆素、异槲皮苷、紫云英苷的含量分别为0.06%~0.19%、0.27%~0.79%、0.08%~0.23%;黄酮部位中含量分别为0.53%~3.53%、6.49%~14.36%、2.05%~4.66%。结论 建立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不同产地辣木叶药材和辣木叶黄酮部位的定性定量方法,为辣木叶药材和辣木叶黄酮部位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辣木叶黄酮部位 UPLC-Q-Exactive Orbitrap-MS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异牡荆素 异槲皮苷 紫云英苷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余甘子有效部位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研究
4
作者 陈尹心 常子豪 +11 位作者 胡倩 刘宇琦 高晔 黄雅 雒晓卫 王树楷 周立鹏 王保 王朝慧 崔艺彤 刘越 张兰珍 《中南药学》 2023年第10期2622-2629,共8页
目的筛选余甘子鞣质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活性部位,探讨其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活力;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2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CD206、TNF-αmRNA表达水平以筛选有效部位;UP... 目的筛选余甘子鞣质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活性部位,探讨其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活力;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2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CD206、TNF-αmRNA表达水平以筛选有效部位;UPLC-Q-Exactive-MS/MS表征其化学成分。利用SwissADME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并获取其对应靶点,与GEO数据库中筛选的M1-M2型巨噬细胞差异基因取交集,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药物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图,并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关系分析,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基于体外巨噬细胞极化模型,发现余甘子鞣质20%甲醇洗脱部位可显著抑制M2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和CD206 mRNA的表达,升高M1巨噬细胞标志物TNF-αmRNA的表达(P<0.001),且活性明显强于其他洗脱部位。通过比对余甘子鞣质与20%甲醇洗脱部位UPLC-MS总离子流图,鉴定出20%甲醇洗脱部位中化学成分29个,筛选出有效成分11个,对应靶点94个,药物-巨噬细胞相关交集靶点37个;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余甘子鞣质20%甲醇洗脱部位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相关靶点主要为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kappaB信号通路等,涉及有机物的反应、对含氧化合物的反应、对化学刺激的细胞反应等显著相关生物过程。结论本研究基于巨噬细胞极化模型筛选出余甘子鞣质中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主要活性部位,借助网络药理学初步证明了余甘子鞣质20%甲醇洗脱部位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共同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为进一步阐明余甘子鞣质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鞣质部位 巨噬细胞 UPLC-Q-Exactive-MS/MS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行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保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9期44-45,共2页
目的对照PICC置管长度、肘部静脉的选择、置管时间的选择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在我科接受化疗的221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前后的临床护理观测。结果(1)<40cm组、40~50cm组、>50cm组患者分别为6,184,31... 目的对照PICC置管长度、肘部静脉的选择、置管时间的选择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在我科接受化疗的221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前后的临床护理观测。结果(1)<40cm组、40~50cm组、>50cm组患者分别为6,184,31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3,16,3例,约占50.0%,8.6%和9.6%,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2)贵要静脉组、肘正中静脉组、头静脉组患者分别为106,62,53例,出现并发症分别6,5,11例,约占5.7%,8.1%,20.8%,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3)置管时间<70d组,70~110d组、>110d组患者分别为33,142,46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6,11,5例,约占18.1%,7.7%,10.9%,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适当的PICC置管长度、慎重的肘部静脉选择和严格的无菌操作及置管期间的护理,对减轻甚至避免PICC置管化疗的并发症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置管 肿瘤患者化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跨站请求伪造攻击技术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保 林卉 +1 位作者 王健如 李桂青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5期28-29,共2页
随着WEB应用逐渐普及,这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漏洞时刻威胁着服务提供商与用户,引起人们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本文以"跨站"脚本201D攻击为例,首先对CSRF攻击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分析"跨站"... 随着WEB应用逐渐普及,这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漏洞时刻威胁着服务提供商与用户,引起人们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本文以"跨站"脚本201D攻击为例,首先对CSRF攻击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分析"跨站"请求伪造攻击原理,复现攻击场景,剖析该类漏洞的利用方法与触发条件。根据"跨站"请求伪造攻击的特点提出三种防御策略,为服务器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RF攻击 WEB应用 “跨站”脚本攻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