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针灸并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蔡恒 王伯 +1 位作者 庄芝兰 陈雪松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8期1446-1446,1536,共2页
关键词 不孕症 排卵障碍 补肾法 针灸
下载PDF
强心利水方对慢性心衰大鼠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强 李萌 +2 位作者 钟志国 罗磊玲 王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2-593,共2页
为探讨强心利水方对阿霉素慢性心衰大鼠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干预作用。在强心利水方治疗前后,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阿霉素慢性心衰大鼠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钠素(ANP)和内皮素(ET)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 为探讨强心利水方对阿霉素慢性心衰大鼠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干预作用。在强心利水方治疗前后,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阿霉素慢性心衰大鼠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钠素(ANP)和内皮素(ET)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的AngⅡ、ALD、ANP和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强心利水方可降低CHF大鼠血浆中AngⅡ、ALD、ANP和ET,与模型组和心宝丸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强心利水方可以抑制慢性心衰大鼠部分神经内分泌指标的过度激活,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心利水方 慢性心力衰竭 神经内分泌 大鼠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远骥 王伯 《医学综述》 2006年第11期648-651,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呼吸道细胞外基质(ECM)重塑,是COPD不可逆性气流受限的重要病理基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降解肺泡壁ECM和基底膜几乎所有的蛋白成分,参与呼吸道重建。本文就MMP-9的来源、基因定位、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呼吸道细胞外基质(ECM)重塑,是COPD不可逆性气流受限的重要病理基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降解肺泡壁ECM和基底膜几乎所有的蛋白成分,参与呼吸道重建。本文就MMP-9的来源、基因定位、结构功能、调节机制,近年来临床研究、动物模型研究、基因多态性方面研究的发现简要综述,探讨MMP-9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因多态性 呼吸道重建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韩纪昌 魏玉菊 +1 位作者 王伯 梁标 《临床肺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研究进展 核转录因子 靶基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伯 夏绪刚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15,共2页
以自拟“宁风汤”(黄芪、赤芍药、防风、沉香、牛膝、胆星、远志、首乌、桃仁、全蝎等)为主,结合常规西药治疗38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30天为一疗程。结果:临床综合疗效和各项症状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对高血压的疗... 以自拟“宁风汤”(黄芪、赤芍药、防风、沉香、牛膝、胆星、远志、首乌、桃仁、全蝎等)为主,结合常规西药治疗38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30天为一疗程。结果:临床综合疗效和各项症状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对高血压的疗效分别为85.7%和80%(P>0.05);对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者有降低血脂、血糖的疗效(P<0.05)。提示加用宁风汤能促进缺血性中风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有明显降血脂、血糖及血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风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 脑缺血 中风
下载PDF
复方茯苓甘草汤对低氧大鼠磷脂酶A_2活性及其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伯 李晓芳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0期1825-1827,共3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f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实验通过建立HPH大鼠动物模型,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f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实验通过建立HPH大鼠动物模型,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及其炎症介质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目的:从磷脂酶A2(PLA2)活性及其相关炎症介质途径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防治常压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理。方法:3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低氧加复方茯苓甘草汤治疗组。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肺动脉压(mPAP),计算右心肥大指数,微量滴定法检测血浆、肺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PLA2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BALF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活性。结果:连续低氧3周后大鼠mPAP、右心肥大指数、血浆、肺匀浆及BALF中PLA2活性、TXB2、6-keto-PGF1α含量显著增加,6-keto-PGF1α活性下降。复方茯苓甘草汤可有效逆转上述改变。结论:复方茯苓甘草汤可通过抑制PLA2及其炎症介质途径起到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茯苓甘草汤 低氧 高血压 肺性 大鼠 磷脂酶A2 炎症介质
下载PDF
六经辨证的原义、结构与本质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伯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1期20-21,27,共3页
关键词 六经辨证 原义 结构 本质 相关研究 中医诊断 《伤寒论》 《内经》
下载PDF
复方茯苓甘草汤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内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伯 韩纪昌 +1 位作者 魏玉菊 李晓芳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4期638-640,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内p53及PCNA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各组n=10),低氧组(B组)和低氧+复方茯苓甘草汤治疗组(C组)。采用常压间断低氧8h/d,连续21天的方法复制慢... 目的: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内p53及PCNA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各组n=10),低氧组(B组)和低氧+复方茯苓甘草汤治疗组(C组)。采用常压间断低氧8h/d,连续21天的方法复制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观察复方茯苓甘草汤对慢性低氧大鼠肺血管形态学指标、p53及PCNA基因蛋白表达、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①低氧21天后,B组MT%、MA%、PI及p53基因表达较A组均明显升高(P<0.01),VA%、AI较A组明显降低(P<0.01);②C组MT%、MA%、PI及p53基因表达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VA%、AI与B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C组除VA%、AI及p53基因表达与A组比差别有意义(P>0.05)外,其它指标与A组比较差别均无意义(P<0.01或P<0.05)。结论:复方茯苓甘草汤可抑制肺血管重建,其机理可能与抑制p53及PCNA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增殖被抑制、细胞凋亡被促进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复方茯苓甘草汤 肺血管重建 P53 细胞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复方茯苓甘草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构型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晓芳 王伯 +1 位作者 陈镜合 韩纪昌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5期849-851,共3页
目的 :从肺血管构型重建角度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间断常压缺氧法制备慢性HPH大鼠模型 ,右心导管法测量平均肺动脉压 (mPAP) ,应用光镜、半自动图像分析系统研究缺氧 2 1天后大鼠肺小血管... 目的 :从肺血管构型重建角度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间断常压缺氧法制备慢性HPH大鼠模型 ,右心导管法测量平均肺动脉压 (mPAP) ,应用光镜、半自动图像分析系统研究缺氧 2 1天后大鼠肺小血管病理变化及复方茯苓甘草汤的防治作用。结果 :低氧 2 1天后大鼠mPAP、右心肥大指数、肺中小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相对中膜面积、肺小血管肌型和部分肌型动脉百分比均高于正常组 (P <0 .0 1或P <0 .0 5 ) ;非肌型动脉百分比低于正常组 (P <0 .0 5 ) ;复方茯苓甘草汤可有效逆转上述改变。结论 :复方茯苓甘草汤的应用有望成为治疗HPH的有效措施 ,其机理与逆转肺血管的构型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茯苓甘草汤 低氧 高血压 肺性 大鼠 血管构型重建
下载PDF
体虚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 被引量:6
10
作者 范伟赢 王伯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从体虚感冒的病因病机、发病易感人群及分型论治方面,探讨体虚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特色。
关键词 体虚感冒 中医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复方茯苓甘草汤对低氧大鼠肺血管构型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晓芳 王伯 +1 位作者 韩纪昌 陈镜合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 :从肺血管构型重建角度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间断常压氧法制备慢性HPH大鼠模型 ,右心导管法测量平均肺动脉压 (mPAP) ,应用光镜、免疫组化及半自动图像分析系统研究缺氧 2 1天后大鼠... 目的 :从肺血管构型重建角度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间断常压氧法制备慢性HPH大鼠模型 ,右心导管法测量平均肺动脉压 (mPAP) ,应用光镜、免疫组化及半自动图像分析系统研究缺氧 2 1天后大鼠肺小血管病理变化及复方茯苓甘草汤的防治作用。结果 :低氧 2 1天后大鼠mPAP、右心肥大指数、肺中小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相对中膜面积、肺小血管肌型和部分肌型动脉百分比均高于正常组 (P <0 .0 1或P <0 .0 5) ;非肌型动脉百分比低于正常组 (P <0 .0 5) ;复方茯苓甘草汤可有效逆转上述改变。结论 :复方茯苓甘草汤的应用有望成为治疗HPH的有效措施 ,其机理与逆转肺血管的构型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茯苓甘草汤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大鼠 血管构型重建
下载PDF
加味茯苓甘草汤防治慢性常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伯 洪杰斐 +3 位作者 黄泽辉 陈莉延 彭勃 宋泽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加味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桂枝、桃仁、苇茎等组成)对慢性肺动脉高压(HPH)的防治作用。[方法]常压缺氧法建立HPH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为对照药,设对照组、缺氧组和中药治疗组,灌胃3周,检测平均肺动脉压...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加味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桂枝、桃仁、苇茎等组成)对慢性肺动脉高压(HPH)的防治作用。[方法]常压缺氧法建立HPH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为对照药,设对照组、缺氧组和中药治疗组,灌胃3周,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观察右心室与左心空加室间隔重量之比[mR/(mL+mS)]、血浆及肺匀浆中磷脂酶与A2(PLA2)、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①缺氧组大鼠mPAP、mR/(mL+mS)、PLA2、TXB2、MDA含量增加,6-keto-PGF1α、SOD含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加味茯苓甘草汤能降低mPAP、mR/(mL+mS),与缺氧组相比,前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加味茯苓甘草汤能使肺组织中PLA2、6-keto-PGF1α、TXB2、MDA含量降至正常水平,与缺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④加味茯苓甘草汤能使血浆中PLA2、6-keto-PGF1α、SOD含量下降,与缺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1),TXB2、MD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长期使用加味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甘草汤 防治 慢性常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对提纯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伟赢 王伯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44-546,共3页
本文对树脂的性质、被吸附的化合物、提取液、洗脱过程对分离提纯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和提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复方茯苓甘草汤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伯 陈恺 范伟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50-53,102,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茯苓甘草汤对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动脉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该方防治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茯苓甘草汤治疗组(中药... 【目的】观察复方茯苓甘草汤对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动脉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该方防治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茯苓甘草汤治疗组(中药组,剂量为5.46.gkg-1.d-1);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野百合碱(剂量为50 mg/kg)造模,采用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pmPA);计算右心肥厚指数(p右心肥厚);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计量肺小动脉形态学指标,免疫组化法观察肺动脉中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pmPA、p右心肥厚显著升高,肌型动脉及部分肌型动脉比例增多,肌型动脉中膜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AM/AL)增大,肺动脉TGFβ-1表达明显增多;复方茯苓甘草汤组上述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复方茯苓甘草汤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血管重构,其机理可能与抑制肺动脉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茯苓甘草汤/药理学 肺动脉高压/中药疗法 肺血管构型重建/中药疗法 肺组织/病理学 转化生长因子Β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如何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学宝 王伯 刘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5年第6期46-47,共2页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诊疗手段和卓越的临床疗效,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卫生保健事业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理论规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和西医...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诊疗手段和卓越的临床疗效,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卫生保健事业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理论规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和西医并存、并重、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是我国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国情,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西医院校培养目标与中医药院校不同,中医学教学受到授课内容过多而学时有限、临床见习示教机会较少等问题的困扰,因而如何积极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院校 医学教学改革 卫生保健事业 医疗保健服务 课程教学改革 中医药院校 中医学教学 中华民族 理论体系 临床疗效 辨证理论 人民群众 西方社会 现实意义 学生学习 授课内容 临床见习 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 教学质量 整体观
下载PDF
益气通络饮对脑梗塞恢复期凝血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洪杰斐 王伯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7期1278-1279,共2页
目的 :探讨益气通络饮与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6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益气通络饮治疗组和补阳还五汤对照组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15天 ,第 3 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有关凝血指标检测。结果 :... 目的 :探讨益气通络饮与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6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益气通络饮治疗组和补阳还五汤对照组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15天 ,第 3 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有关凝血指标检测。结果 :益气通络饮不但能显著改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 (P<0 .0 1) ,还能显著改善患者凝血有关指标 (P <0 .0 1) ;补阳还五汤也能改善PT、APTT、PtAgt指标 ,但不能改善Fib指标 ;两组比较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益气通络饮不但改善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症状 ,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和抗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中医药疗法 益气通络饮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中医四诊教学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强 钟志国 +1 位作者 成晓燕 王伯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6-97,共2页
中医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中医借以检查病人、诊断病证的常用手段和方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许多学校已得到广泛运用。为此,笔者通过... 中医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中医借以检查病人、诊断病证的常用手段和方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许多学校已得到广泛运用。为此,笔者通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增强中医四诊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不断提高我校中医四诊的教学水平。同时借鉴了《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学生用)》(SEE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中医四诊 SEEQ问卷评分 考试得分率
下载PDF
三阴三阳与三胚层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滨 王伯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00-2102,共3页
中医基础理论源远流长,里面所蕴含着的种种系统理论知识,构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从五脏八纲,到卫气营血,乃至六经,都是一个个璀璨发光的宝石。然而,如何对这些理论系统从现代科学角度进行阐释,将可以使多年来一直提倡的中西医结合做到... 中医基础理论源远流长,里面所蕴含着的种种系统理论知识,构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从五脏八纲,到卫气营血,乃至六经,都是一个个璀璨发光的宝石。然而,如何对这些理论系统从现代科学角度进行阐释,将可以使多年来一直提倡的中西医结合做到理论上的真正结合。在此有一个结合点就是六经的三阴三阳与三胚层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三阳 六经 三胚层
下载PDF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恺 王伯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4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物质基础 有效成分 综述
下载PDF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成晓燕 刘强 王伯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33-334,共2页
关键词 中医学教学 西医院校 其对策 医学教育改革 医学教学改革 传统文化 传统医学 中华民族 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