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
任
亚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8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和师范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民族民间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学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高师音乐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
任
亚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08年第12期45-46,共2页
作为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在教学中寻找突破口,探索出一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把学生吸引到民族音乐课堂上来,使他们充分领略到祖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作为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在教学中寻找突破口,探索出一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把学生吸引到民族音乐课堂上来,使他们充分领略到祖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是每一个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原新雅乐在地方高校文化发展中的传承路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
任
亚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0-191,共2页
文化传承是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平顶山学院雅乐团立足本土,充分利用本地雅乐资源,以古应国文化为突破口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节目创编,经过多年建设,已成为音乐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和地方文化传承的特色与亮点。本文从地方...
文化传承是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平顶山学院雅乐团立足本土,充分利用本地雅乐资源,以古应国文化为突破口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节目创编,经过多年建设,已成为音乐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和地方文化传承的特色与亮点。本文从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发展入手,回顾平顶山学院雅乐团的发展历程,为地方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和雅乐的发展探索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文化
雅乐
传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河南坠子发展历程与生存现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
任
亚
《黄河之声》
2017年第12期106-107,共2页
河南坠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最初源于河南,广泛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地,在上述地区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早在两宋时期,便有了河南坠子的雏形,最终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并演变为多种流派,但是,随...
河南坠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最初源于河南,广泛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地,在上述地区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早在两宋时期,便有了河南坠子的雏形,最终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并演变为多种流派,但是,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百花齐放,曲艺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受众少,作品形式缺乏创新,导致这一曲艺表现形式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本文就河南坠子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做出了分析,并对河南坠子未来的发展走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坠子
发展历程
生存现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原雅乐文化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
任
亚
《戏剧之家》
2018年第9期17-18,共2页
中原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战略节点,对促进丝绸之路兴起、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历代中原宫廷雅乐也随着丝绸之路西域音乐文化的引入而更加丰富、开放。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河南应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推进...
中原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战略节点,对促进丝绸之路兴起、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历代中原宫廷雅乐也随着丝绸之路西域音乐文化的引入而更加丰富、开放。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河南应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推进中原经济区和河南传统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河南的开放程度,加强河南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为推动实现中原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雅乐
重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互联网+”时代音乐课程资源建设的路径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
任
亚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第1期65-66,共2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与人们的联系也愈发紧密,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便利,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在不断变化,各种新型教育理念不断涌现,且与...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与人们的联系也愈发紧密,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便利,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在不断变化,各种新型教育理念不断涌现,且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互联网也在不断改变教育模式。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时代音乐课程资源建设的路径进行分析,找出当前音乐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为国内音乐教学质量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音乐课程
资源建设
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型乐队训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7
作者
王
任
亚
《音乐大观》
2014年第2期312-313,共2页
目前高校音乐专业的《小型乐队训练》课程在内容上重理论而轻实践,并且大多使用的仍是西洋乐队或现代民族乐队的配器。作者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大胆提出将中国传统宫廷雅乐乐队加入该课程的训练内容中去,通过教学改革,让让...
目前高校音乐专业的《小型乐队训练》课程在内容上重理论而轻实践,并且大多使用的仍是西洋乐队或现代民族乐队的配器。作者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大胆提出将中国传统宫廷雅乐乐队加入该课程的训练内容中去,通过教学改革,让让我们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仅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礼乐文明,真正做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乐队训练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国传统宫廷乐队
原文传递
民族音乐视角下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
8
作者
王
任
亚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8X期187-188,共2页
本文以古琴艺术为研究主体,将其归置于博大深远的民族音乐视角下进行透析,通过对古琴艺术的概述、变迁缘由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其探求出民族音乐视角下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民族音乐视角
古琴艺术
传承与变迁
原文传递
双峰县夜歌的传承研究
9
作者
王
任
亚
《芒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0-181,共2页
夜歌是一种在传统丧葬活动中演唱的歌曲,双峰县的夜歌有其自己独特的特色,本文首先分析了双峰县夜歌的音韵特点与表现形式,其次介绍了双峰县夜歌目前几近失传的现状,并分析其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夜...
夜歌是一种在传统丧葬活动中演唱的歌曲,双峰县的夜歌有其自己独特的特色,本文首先分析了双峰县夜歌的音韵特点与表现形式,其次介绍了双峰县夜歌目前几近失传的现状,并分析其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夜歌包含坐夜歌、夜歌子、丧鼓歌,是流行在湖北、湖南及周边一些地区的民间曲艺形式,是一种古老的丧葬活动中演唱的歌曲,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用于丧葬事之时表达哀思,为通宵守灵的人解决疲劳及进行祭奠。夜歌这种丧葬歌曲起源于古代楚国。夜歌曲调很凄凉,节奏较缓慢,非常感人,夜歌师一般用一面鼓进行伴奏,表达的形式与古代楚国的丧歌很相似,是对楚歌中的悲凉之感的继承。七字为一句的表现形式,每句中第四个字用为拖长音的特色多保留继承了楚歌的特点,在湖南一些地区的夜歌中还保留了大量《楚辞》中的原句。夜歌通过一代一代的口传及书面的记载,才将这古老的曲艺保存下来,邀请夜歌师在守灵的时候来进行夜歌的演唱,并以鼓声伴奏,曲调古老朴实,声韵悲哀凄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夜歌与本地特色的不断融合,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一人独唱、多人对唱、多人轮唱、边唱边跳等。夜歌的歌词有以传统耳闻则诵的故事为题材创造的歌词,有介绍当地风情和植物、动物知识的,有根据死者生平的一些事迹及为人及时创作的歌词,内容极为丰富多彩。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县
传承
民间曲艺
音韵特点
《楚辞》
动物知识
丧葬
歌曲
原文传递
舞钢轧琴艺术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
10
作者
王
任
亚
《黄河之声》
2013年第6期32-33,共2页
通过走访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对传承人郭九洲进行田野采风,详细考察轧琴这一中国最古老的拉弦乐器历史渊源与发展变迁;其次对舞钢轧琴的传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最后针对舞钢轧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现状提出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轧琴
舞钢
历史渊源
现代传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大武生》的音乐运用分析
11
作者
王
任
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36-137,共2页
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中的音乐已成为一种独具魅力、必不可少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使得影视艺术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满足了观众的需求。电影《大武生》中音效与武打有效融合,使影片不仅成为一部突破革新的武侠电影,更是一场华丽的音乐盛宴。其...
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中的音乐已成为一种独具魅力、必不可少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使得影视艺术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满足了观众的需求。电影《大武生》中音效与武打有效融合,使影片不仅成为一部突破革新的武侠电影,更是一场华丽的音乐盛宴。其配乐由谭伊哲担任,加上音乐才子高晓松和小柯的加盟,使影片彰显艺术魅力,堪称近年来国内电影配乐的大手笔。本文就《大武生》的音乐运用形式与作用进行分析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武生》
音乐
运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欣赏课教学
12
作者
王
任
亚
《内蒙古艺术》
2009年第1期32-34,共3页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学生的完美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欣赏课教学
音乐欣赏
音乐专业
音乐教师
普通高校
普通高等学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坚守与变迁:河南坠子省级传承人陈梅生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
任
亚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河南坠子是全国流传的地方曲艺品种,河南坠子省级传承人陈梅生是中路坠子的代表性表演艺术家。在其多年的坠子表演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以"本真性"和"动态性"的协调发展平衡了河南坠子在当下社会传承中的坚...
河南坠子是全国流传的地方曲艺品种,河南坠子省级传承人陈梅生是中路坠子的代表性表演艺术家。在其多年的坠子表演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以"本真性"和"动态性"的协调发展平衡了河南坠子在当下社会传承中的坚守与变迁问题,为河南坠子艺术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坠子
陈梅生
传承
原文传递
豫剧传统经典唱段的艺术特色与受众关系探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王
任
亚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60,共2页
豫剧传统经典唱段,是众多前辈艺术家呕心沥血和其创作群体在长期探索适应受众审美接受中形成的,更是广大受众群体在长期的审美取舍中才传唱至今的,已具"母语"表征。其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不仅奠定了豫剧声腔的基本形态,也极大...
豫剧传统经典唱段,是众多前辈艺术家呕心沥血和其创作群体在长期探索适应受众审美接受中形成的,更是广大受众群体在长期的审美取舍中才传唱至今的,已具"母语"表征。其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不仅奠定了豫剧声腔的基本形态,也极大丰富了广大百姓的精神家园,并使受众在长期的审美积淀中,形成了对豫剧传统声腔艺术的审美定式及认知和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剧
经典唱段
独具风格
受众群体
声腔艺术
创作群体
精神家园
关系探析
原文传递
川剧《江姐》英雄人物群像的舞台表达
15
作者
李艳
王
任
亚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26,共3页
川剧《江姐》以传承红色经典为创作理念,依托歌剧《江姐》的剧本为故事叙事基础,通过深入细致地人物刻画完成“江姐”“彭松涛”“双枪老太婆”等成熟革命者以及“蓝胡子”“华为”“杨二嫂”等革命同志与革命群众等英雄人物群像的舞台...
川剧《江姐》以传承红色经典为创作理念,依托歌剧《江姐》的剧本为故事叙事基础,通过深入细致地人物刻画完成“江姐”“彭松涛”“双枪老太婆”等成熟革命者以及“蓝胡子”“华为”“杨二嫂”等革命同志与革命群众等英雄人物群像的舞台表达,以现代审美再现红色经典故事,传递了红色英雄人物群体的优良品格与革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
《江姐》
英雄人物群像
红色经典
原文传递
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培养中教育实习环节的若干问题研究
16
作者
王
任
亚
《戏剧之家》
2022年第35期163-166,共4页
在中小学学科教育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注重文化教育、忽略艺术教育的现象。而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正是未来中小学知识与文化最主要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因此职前培养的中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艺术素养欠缺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
在中小学学科教育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注重文化教育、忽略艺术教育的现象。而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正是未来中小学知识与文化最主要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因此职前培养的中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艺术素养欠缺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培养中教育实习环节的重要性和现状,探讨了音乐教师在实习中的角色,以及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培养中教育实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师范专业认证
音乐教师
教育实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路河南坠子《砸御匾》的表演嬗变
17
作者
王
任
亚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103,共3页
《砸御匾》是中路河南坠子的经典书目之一。本文通过对中路坠子两代代表性传承人演绎的《砸御匾》进行分析,以期梳理出传统书目在传承过程中的表演嬗变特点,进而探讨河南坠子在传承中的守正与创新。
关键词
传统曲艺
中路河南坠子
《砸御匾》
表演嬗变
原文传递
河南大调曲子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18
作者
王
任
亚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7期18-19,共2页
河南大调曲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播载体和宝贵的戏曲资源,对推动中国戏曲行业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进行检索并结合实地调研,提出了河南大调曲子继承和发展的新途径,希望...
河南大调曲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播载体和宝贵的戏曲资源,对推动中国戏曲行业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进行检索并结合实地调研,提出了河南大调曲子继承和发展的新途径,希望能够为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大调曲子
传承
发展
路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师古筝选修课现状分析
19
作者
王
任
亚
《科教文汇》
2007年第10Z期128-128,共1页
随着筝艺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学习古筝的人数日益俱增,古筝选修成为各类器乐选修之首选,但由于种种原因,古筝选修课的教学出现了学生盲目跟风,教师授课方式和授课人数混乱不统一,古筝演奏技巧和理论知识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在...
随着筝艺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学习古筝的人数日益俱增,古筝选修成为各类器乐选修之首选,但由于种种原因,古筝选修课的教学出现了学生盲目跟风,教师授课方式和授课人数混乱不统一,古筝演奏技巧和理论知识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在此,本文结合我院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上述几个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筝
选修课
授课方式
演奏技巧
理论知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音乐系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8年第1期100-103,共4页
文摘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和师范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民族民间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学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高师音乐教育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音乐系
出处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08年第12期45-46,共2页
文摘
作为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在教学中寻找突破口,探索出一条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把学生吸引到民族音乐课堂上来,使他们充分领略到祖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是每一个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
分类号
G527.6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原新雅乐在地方高校文化发展中的传承路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雅乐研究室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0-191,共2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许公宁编钟的艺术实践与现代传承研究>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6-qn-157
文摘
文化传承是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平顶山学院雅乐团立足本土,充分利用本地雅乐资源,以古应国文化为突破口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节目创编,经过多年建设,已成为音乐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和地方文化传承的特色与亮点。本文从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发展入手,回顾平顶山学院雅乐团的发展历程,为地方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和雅乐的发展探索新路。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文化
雅乐
传承
分类号
J69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河南坠子发展历程与生存现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17年第12期106-107,共2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街书会濒危曲艺唱段抢救性整理与传承研究>研究成果(2016CWX032)
文摘
河南坠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最初源于河南,广泛流行于河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地,在上述地区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热烈欢迎。早在两宋时期,便有了河南坠子的雏形,最终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并演变为多种流派,但是,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百花齐放,曲艺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受众少,作品形式缺乏创新,导致这一曲艺表现形式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本文就河南坠子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做出了分析,并对河南坠子未来的发展走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河南坠子
发展历程
生存现状
分类号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原雅乐文化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8年第9期17-18,共2页
基金
王任亚主持的2017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原雅乐文化研究>(立项编号:2017B372)的研究成果
文摘
中原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战略节点,对促进丝绸之路兴起、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历代中原宫廷雅乐也随着丝绸之路西域音乐文化的引入而更加丰富、开放。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河南应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将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推进中原经济区和河南传统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河南的开放程度,加强河南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为推动实现中原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雅乐
重构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互联网+”时代音乐课程资源建设的路径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河南省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第1期65-66,共2页
基金
平顶山学院2020年度“互联网+教育”专题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互联网+器乐类教学’组织实施模式研究与探索”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LW202050)。
文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与人们的联系也愈发紧密,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便利,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在不断变化,各种新型教育理念不断涌现,且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互联网也在不断改变教育模式。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时代音乐课程资源建设的路径进行分析,找出当前音乐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为国内音乐教学质量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
音乐课程
资源建设
路径
分类号
G4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型乐队训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7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音乐系
出处
《音乐大观》
2014年第2期312-313,共2页
基金
王任亚2013年度平顶山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小型乐队训练》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文摘
目前高校音乐专业的《小型乐队训练》课程在内容上重理论而轻实践,并且大多使用的仍是西洋乐队或现代民族乐队的配器。作者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大胆提出将中国传统宫廷雅乐乐队加入该课程的训练内容中去,通过教学改革,让让我们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仅仅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礼乐文明,真正做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小型乐队训练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国传统宫廷乐队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民族音乐视角下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
8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8X期187-188,共2页
文摘
本文以古琴艺术为研究主体,将其归置于博大深远的民族音乐视角下进行透析,通过对古琴艺术的概述、变迁缘由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其探求出民族音乐视角下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民族音乐视角
古琴艺术
传承与变迁
分类号
J632.32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双峰县夜歌的传承研究
9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
出处
《芒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0-181,共2页
文摘
夜歌是一种在传统丧葬活动中演唱的歌曲,双峰县的夜歌有其自己独特的特色,本文首先分析了双峰县夜歌的音韵特点与表现形式,其次介绍了双峰县夜歌目前几近失传的现状,并分析其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夜歌包含坐夜歌、夜歌子、丧鼓歌,是流行在湖北、湖南及周边一些地区的民间曲艺形式,是一种古老的丧葬活动中演唱的歌曲,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用于丧葬事之时表达哀思,为通宵守灵的人解决疲劳及进行祭奠。夜歌这种丧葬歌曲起源于古代楚国。夜歌曲调很凄凉,节奏较缓慢,非常感人,夜歌师一般用一面鼓进行伴奏,表达的形式与古代楚国的丧歌很相似,是对楚歌中的悲凉之感的继承。七字为一句的表现形式,每句中第四个字用为拖长音的特色多保留继承了楚歌的特点,在湖南一些地区的夜歌中还保留了大量《楚辞》中的原句。夜歌通过一代一代的口传及书面的记载,才将这古老的曲艺保存下来,邀请夜歌师在守灵的时候来进行夜歌的演唱,并以鼓声伴奏,曲调古老朴实,声韵悲哀凄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夜歌与本地特色的不断融合,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一人独唱、多人对唱、多人轮唱、边唱边跳等。夜歌的歌词有以传统耳闻则诵的故事为题材创造的歌词,有介绍当地风情和植物、动物知识的,有根据死者生平的一些事迹及为人及时创作的歌词,内容极为丰富多彩。一。
关键词
双峰县
传承
民间曲艺
音韵特点
《楚辞》
动物知识
丧葬
歌曲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舞钢轧琴艺术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
10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13年第6期32-33,共2页
基金
王任亚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轧琴在中原地区的遗存及传承研究>的研究成果
文摘
通过走访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对传承人郭九洲进行田野采风,详细考察轧琴这一中国最古老的拉弦乐器历史渊源与发展变迁;其次对舞钢轧琴的传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最后针对舞钢轧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现状提出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轧琴
舞钢
历史渊源
现代传承
分类号
J624.1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大武生》的音乐运用分析
11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36-137,共2页
文摘
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中的音乐已成为一种独具魅力、必不可少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使得影视艺术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满足了观众的需求。电影《大武生》中音效与武打有效融合,使影片不仅成为一部突破革新的武侠电影,更是一场华丽的音乐盛宴。其配乐由谭伊哲担任,加上音乐才子高晓松和小柯的加盟,使影片彰显艺术魅力,堪称近年来国内电影配乐的大手笔。本文就《大武生》的音乐运用形式与作用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
《大武生》
音乐
运用
分类号
J617.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欣赏课教学
12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音乐系
出处
《内蒙古艺术》
2009年第1期32-34,共3页
文摘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学生的完美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欣赏课教学
音乐欣赏
音乐专业
音乐教师
普通高校
普通高等学校
分类号
J605-4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坚守与变迁:河南坠子省级传承人陈梅生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河南省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基金
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中国70年河南坠子中路流派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2019BYS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河南坠子是全国流传的地方曲艺品种,河南坠子省级传承人陈梅生是中路坠子的代表性表演艺术家。在其多年的坠子表演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以"本真性"和"动态性"的协调发展平衡了河南坠子在当下社会传承中的坚守与变迁问题,为河南坠子艺术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河南坠子
陈梅生
传承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豫剧传统经典唱段的艺术特色与受众关系探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60,共2页
文摘
豫剧传统经典唱段,是众多前辈艺术家呕心沥血和其创作群体在长期探索适应受众审美接受中形成的,更是广大受众群体在长期的审美取舍中才传唱至今的,已具"母语"表征。其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不仅奠定了豫剧声腔的基本形态,也极大丰富了广大百姓的精神家园,并使受众在长期的审美积淀中,形成了对豫剧传统声腔艺术的审美定式及认知和期待。
关键词
豫剧
经典唱段
独具风格
受众群体
声腔艺术
创作群体
精神家园
关系探析
分类号
J617.5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川剧《江姐》英雄人物群像的舞台表达
15
作者
李艳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26,共3页
基金
202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高校艺术类专业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SXHLX1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川剧《江姐》以传承红色经典为创作理念,依托歌剧《江姐》的剧本为故事叙事基础,通过深入细致地人物刻画完成“江姐”“彭松涛”“双枪老太婆”等成熟革命者以及“蓝胡子”“华为”“杨二嫂”等革命同志与革命群众等英雄人物群像的舞台表达,以现代审美再现红色经典故事,传递了红色英雄人物群体的优良品格与革命精神。
关键词
川剧
《江姐》
英雄人物群像
红色经典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培养中教育实习环节的若干问题研究
16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2年第35期163-166,共4页
基金
河南省2022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中小学教师职前艺术素养能力提升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JSJYYB-125。
文摘
在中小学学科教育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注重文化教育、忽略艺术教育的现象。而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正是未来中小学知识与文化最主要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因此职前培养的中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艺术素养欠缺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培养中教育实习环节的重要性和现状,探讨了音乐教师在实习中的角色,以及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培养中教育实习的方法。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
师范专业认证
音乐教师
教育实习
分类号
G633.9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路河南坠子《砸御匾》的表演嬗变
17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103,共3页
基金
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中国70年河南坠子中路流派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2019BYS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砸御匾》是中路河南坠子的经典书目之一。本文通过对中路坠子两代代表性传承人演绎的《砸御匾》进行分析,以期梳理出传统书目在传承过程中的表演嬗变特点,进而探讨河南坠子在传承中的守正与创新。
关键词
传统曲艺
中路河南坠子
《砸御匾》
表演嬗变
分类号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河南大调曲子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18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7期18-19,共2页
基金
王任亚主持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街书会濒危曲艺唱段抢救性整理与传承研究>
立项编号:2016CWX032
文摘
河南大调曲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播载体和宝贵的戏曲资源,对推动中国戏曲行业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进行检索并结合实地调研,提出了河南大调曲子继承和发展的新途径,希望能够为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河南大调曲子
传承
发展
路径
分类号
J632.34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古筝选修课现状分析
19
作者
王
任
亚
机构
平顶山学院音乐系
出处
《科教文汇》
2007年第10Z期128-128,共1页
文摘
随着筝艺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学习古筝的人数日益俱增,古筝选修成为各类器乐选修之首选,但由于种种原因,古筝选修课的教学出现了学生盲目跟风,教师授课方式和授课人数混乱不统一,古筝演奏技巧和理论知识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在此,本文结合我院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上述几个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古筝
选修课
授课方式
演奏技巧
理论知识
分类号
G40-03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
王
任
亚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
王
任
亚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原新雅乐在地方高校文化发展中的传承路径研究
王
任
亚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议河南坠子发展历程与生存现状
王
任
亚
《黄河之声》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原雅乐文化研究
王
任
亚
《戏剧之家》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互联网+”时代音乐课程资源建设的路径
王
任
亚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小型乐队训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王
任
亚
《音乐大观》
2014
0
原文传递
8
民族音乐视角下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
王
任
亚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
0
原文传递
9
双峰县夜歌的传承研究
王
任
亚
《芒种》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10
舞钢轧琴艺术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
王
任
亚
《黄河之声》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电影《大武生》的音乐运用分析
王
任
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谈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欣赏课教学
王
任
亚
《内蒙古艺术》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坚守与变迁:河南坠子省级传承人陈梅生的艺术风格
王
任
亚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
1
原文传递
14
豫剧传统经典唱段的艺术特色与受众关系探析
王
任
亚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15
川剧《江姐》英雄人物群像的舞台表达
李艳
王
任
亚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16
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培养中教育实习环节的若干问题研究
王
任
亚
《戏剧之家》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中路河南坠子《砸御匾》的表演嬗变
王
任
亚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18
河南大调曲子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王
任
亚
《戏剧之家》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高师古筝选修课现状分析
王
任
亚
《科教文汇》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