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PA、TRUST、TP-ELISA方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陆荣 陈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99-300,303,共3页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128例疑似梅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128例疑似梅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对其行TPPA、TRUST、TP-ELISA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方法及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和诊断效能。结果:单一检测中,在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面,TPPA、TP-ELISA优于TRUST(P<0.05),而TPPA与TP-ELISA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TPPA、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效果优于TRUST,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ABO血型与HBV、HCV及HIV病毒感染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何红红 金一鸣 +3 位作者 玲玲 汤龙海 潘志荣 《交通医学》 2020年第2期181-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ABO血型与HBV、HCV、HIV感染的关系,以便更好预防、控制病毒血液传播。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8月苏州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329653份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HBsAg抗原、HCV抗体、HIV抗体的初复检测,ABO血型鉴定采...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ABO血型与HBV、HCV、HIV感染的关系,以便更好预防、控制病毒血液传播。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8月苏州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329653份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HBsAg抗原、HCV抗体、HIV抗体的初复检测,ABO血型鉴定采用微板法或试管法。结果:329653份血液样本中共检出790份(2.40‰)HBsAg抗原阳性,HBsAg携带率O型(2.58‰)>A型(2.51‰)>B型(2.35‰)>AB型(1.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献血者不同血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AB血型HBsAg阳性率1.41‰最低。不同血型间HCV抗体、HIV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性献血者HCV抗体阳性率为1.56‰,高于男性的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血型女性阳性率1.71‰,高于男性献血者的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型间HIV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州地区ABO血型与HBV、HCV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AB血型感染HBV的风险低于非AB血型,而A血型女性人群HCV病毒的易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下载PDF
2017—2022年苏州地区多次输注单采血小板患者特征分析
3
作者 刘贞 肖琦 +2 位作者 徐子豪 金一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275-1280,共6页
目的了解多次输注(≥2次)血小板患者临床特征,为长期需要大量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提供输注新见解。方法对2017年8月—2022年8月在苏州地区住院并接受多次(≥2次)单采血小板输注的患者疾病类型与血小板输注量和输注次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 目的了解多次输注(≥2次)血小板患者临床特征,为长期需要大量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提供输注新见解。方法对2017年8月—2022年8月在苏州地区住院并接受多次(≥2次)单采血小板输注的患者疾病类型与血小板输注量和输注次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部分发生PTR的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AML)患者进行配合性输注。结果2017—2022年苏州地区临床血小板用量逐年增加(P<0.001),接受单采血小板的患者主要集中于以造血或淋巴组织肿瘤为代表的血液疾病;血液病中尤其以AML患者为主要输注群体(48.81%,1188/2434),人均输注次数最多的AML患者的年龄构成比以21~30岁为主(25次/人);对符合条件的AML患者采取基因型配合输注后,CCI显著增大(P<0.001)。结论对于苏州地区21~30岁和61~70岁的男性AML患者可在血小板输注前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和基因检测,通过个性化配对输注血小板提高输注有效率,减少PTR的发生节约血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 PTR 血小板配合性输注
下载PDF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HLA-Ⅰ类抗体产生率及其eplets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晶晶 何红红 +5 位作者 陆荣 左元玲 成婧 蒋敏 汤龙海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筛选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的患者体内高免疫原性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抗体出现的频率并分析该基因型的eplets情况,以避免HLA-Ⅰ类抗体产生,提高血小板输注... 目的:筛选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的患者体内高免疫原性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子(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抗体出现的频率并分析该基因型的eplets情况,以避免HLA-Ⅰ类抗体产生,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方法:采用LUMINEX单抗原微珠包被法对133例PTR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的HLA-Ⅰ类抗体进行检测,利用HLA eplet网站(https://www.epregistry.com.br/)分析经抗体验证的eplets。结果:HLA-Ⅰ类抗体在PTR患者中的发生率为64.66%。其中,A*68:02、A*23:01、A*25:01、A*24:03、A*32:01、A*34:02、A*68:01等和B*57:01、B*15:12、B*49:01、B*08:01、B*15:16、B*56:01等基因型在人群中出现频率很低但抗体产生率较高。分析发现这些高免疫原性HLA分子大多含有一个或多个高免疫原性的eplets。结论:HLA-Ⅰ类的eplets个体间免疫原性相差较大,错配的eplets并不等价,血小板配型时应该避免这些高风险的eplets错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免疫原性 eplets
下载PDF
苏州地区献血者血小板HPA基因分型与CD36表型的研究
5
作者 何红红 +3 位作者 金一鸣 段宝生 玉珏 汤龙海 《交通医学》 2023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苏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HPA基因分型及其CD36抗原表型,为建立本地区血小板资料库及提高临床血小板输注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重荧光PCR法对564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抗凝全血标本进行HPA-1~6,10,15,21基因分型检测... 目的:进一步研究苏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HPA基因分型及其CD36抗原表型,为建立本地区血小板资料库及提高临床血小板输注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重荧光PCR法对564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抗凝全血标本进行HPA-1~6,10,15,21基因分型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小板CD36抗原表达,借助流式细胞术对CD36阴性标本进行确认和表型分型。结果:564份标本中HPA-3、15基因型的杂合程度最高,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HPA-3a 0.594、3b 0.406、15a 0.5275、15b 0.4725。苏州地区HPA-1a基因频率与英国白人、美国黑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南京、广州、黑龙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A-2基因频率与广州、美国黑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3和HPA-15基因频率与广州、黑龙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5基因频率与南京、广州、黑龙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英国白人、美国黑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6阴性标本12例(2.13%),其中1例为Ⅰ型CD36缺失,11例为II型CD36缺失。结论:苏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HPA基因型分布具有高度多态性,并存在种族和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 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 CD36抗原 血小板无效输注
下载PDF
ELISA法和CLIA法检测HBs Ag和梅毒抗体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陆荣 +3 位作者 玲玲 汤龙海 明元 潘志荣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结果。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CLIA法平行检测3060份无偿献血标本的HBsAg和TP抗体,其中ELISA法检测HBsAg阴性的标本进... 目的: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结果。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CLIA法平行检测3060份无偿献血标本的HBsAg和TP抗体,其中ELISA法检测HBsAg阴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NAT),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送临检中心进行确证试验。结果:HBsAg检测结果,ELISA、CLIA的灵敏度分别为90.00%、90.00%,特异度分别为99.87%、100.00%;4例ELISA反应性CLIA阴性标本经确认为阴性,1例NAT反应性标本确认为反应性。TP抗体检测结果,ELISA、CLIA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40.00%、90.00%,特异度分别为99.84%、99.97%;12例ELISA反应性CLIA阴性标本确认阴性11例,反应性1例;8例ELISA阴性CLIA反应性标本有6例确认为反应性,2例为阴性。结论:CLIA检测血液标本的HBsAg和TP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血液筛查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106例检测结果分析
7
作者 张辉 +1 位作者 丁梦圆 许学明 《交通医学》 2023年第4期408-410,413,共4页
目的:对苏州市医疗机构送检的新生儿溶血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建立产前抗体筛检的必要性。方法:新生儿溶血病标本106例进行ABO、Rh等血型鉴定及溶血三项检测,O细胞阳性患儿的血浆及放散液进行抗体鉴定。结果:新生儿溶血病标本10... 目的:对苏州市医疗机构送检的新生儿溶血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建立产前抗体筛检的必要性。方法:新生儿溶血病标本106例进行ABO、Rh等血型鉴定及溶血三项检测,O细胞阳性患儿的血浆及放散液进行抗体鉴定。结果:新生儿溶血病标本106例中阴性33例,阴性率31.13%,其中A型10例,B型14例,O型9例。阳性73例,阳性率68.87%;阳性标本直抗强度<1+53例,1+6例,≥2+14例;抗-A 30例,抗-B 23例,抗-D 7例,抗-E、-c 6例,抗-E 3例,抗-c 1例,抗-M 3例。苏州市新生儿溶血病以ABO血型系统为主,患儿为A型或B型,溶血症状轻;其次为Rh血型系统,患儿均为二胎或二胎后,以抗-D,抗-E、-c,抗-E,抗-c等抗体为主,溶血症状严重;MN血型系统抗-M抗体引起溶血少见,症状不严重。结论:孕妇产检应建立合理的产前ABO和Rh等血型鉴定及意外抗体筛检,如检出意外抗体时应进行抗体鉴定,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导致的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 溶血三项 抗体筛检 抗体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