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础化学实验改革的反思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仁 赵茂俊 +2 位作者 张云松 张利 吴明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2-134,共3页
对近年来非化学类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的改革,就实验的分类、实验内容的设计、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学生作为改革的主体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基础化学 实验 改革 反思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颖 王仁 +1 位作者 曾武 赵茂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8,133,共5页
利用微乳液还原法,用甲苯还原KMnO4制得纳米MnO2。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溶液pH、煅烧温度、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对纳米MnO2吸附亚甲基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纳... 利用微乳液还原法,用甲苯还原KMnO4制得纳米MnO2。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溶液pH、煅烧温度、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对纳米MnO2吸附亚甲基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纳米MnO2为球型颗粒,其粒径范围为50~80 nm,比表面积大,表面存在大量活性-OH基团,对亚甲基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及较强的催化氧化降解能力;在酸性环境下,纳米MnO2对亚甲基蓝的去除能力随pH增大、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减弱趋势。pH=3时,未经煅烧的纳米MnO2对亚甲基蓝去除率高达98.4%,符合Langmui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NO2 吸附 亚甲基蓝
下载PDF
V助剂对CuO/Al_2O_3上CO_2加H_2合成甲醇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仁 陈彤 +2 位作者 胡常伟 田安民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16,共5页
研究了不同V 含量助剂对CuO/Al2O3 催化剂上CO2 加H2 合成甲醇的影响,发现V 助剂在低于510K 时能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V 助剂加入后,CuO 的分散度明显提高。程序升温还原(... 研究了不同V 含量助剂对CuO/Al2O3 催化剂上CO2 加H2 合成甲醇的影响,发现V 助剂在低于510K 时能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V 助剂加入后,CuO 的分散度明显提高。程序升温还原(TPR) 的“ROR”法揭示,在CuO/Al2O3 催化剂中存在能在室温下被氧化的铜物种,而这种铜物种的含量随V 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合成 钒助剂 铜铝催化剂 二氧化碳加氢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对Cd^(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颖 王仁 +1 位作者 曾武 赵茂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116,共5页
采用微乳液还原法,用甲苯还原KMnO4制备了纳米MnO2。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所制纳米MnO2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所得纳米MnO2为球型颗粒,其粒径范围为50~70 nm,比表面积大,表面存在大量活性... 采用微乳液还原法,用甲苯还原KMnO4制备了纳米MnO2。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所制纳米MnO2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所得纳米MnO2为球型颗粒,其粒径范围为50~70 nm,比表面积大,表面存在大量活性-OH基团,高温煅烧使纳米MnO2从无定型向α晶型转变。以水体中Cd2+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吸附实验,研究表明溶液pH、煅烧温度、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有显著影响。pH=6时,300℃煅烧的MnO2吸附Cd2+效果较好,去除率达99.36%。,符合Langmuir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NO2 吸附 CD^2+
下载PDF
铁、钒助剂对催化剂CuO/Al_2O_3上CO_2+H_2合成甲醇影响的XPS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仁 童冬梅 +2 位作者 胡常伟 田安民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7-401,共5页
采用XPS方法研究了Fe,V助剂的加入对CuO/Al2 O3 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对合成甲醇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 ,V助剂的加入能增大室温下被氧化的铜物种的表面浓度 ,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 .Cu ,Fe ,V原子的表面浓度都低于体相浓度 ,存... 采用XPS方法研究了Fe,V助剂的加入对CuO/Al2 O3 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对合成甲醇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 ,V助剂的加入能增大室温下被氧化的铜物种的表面浓度 ,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 .Cu ,Fe ,V原子的表面浓度都低于体相浓度 ,存在向体相扩散的趋势 .Fe ,V在载体上浸渍的先后顺序不能确定其表面原子浓度的大小 .与Cu相比 ,Fe和V在表面有一定程度的富集 ,它们还导致表面铝酸盐物种的生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S 助剂 催化剂 甲醇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Cu^(2+)的吸附及菌体表面基团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赵颖 王仁 +3 位作者 陈沿利 郑飞 张云松 赵茂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2-77,81,共7页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生物吸附剂,讨论了其对Cu2+的生物吸附规律,并通过酸碱滴定这一表面分析手段,结合相关软件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菌体表面主要的基团种类及数量。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Cu2+吸附的最...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生物吸附剂,讨论了其对Cu2+的生物吸附规律,并通过酸碱滴定这一表面分析手段,结合相关软件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菌体表面主要的基团种类及数量。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Cu2+吸附的最佳条件是:pH为6、吸附时间为24h,菌悬液用量和Cu2+初始浓度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以期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并兼顾经济成本;菌体对Cu2+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设定条件(室温(25℃)、溶液pH为6、吸附时间为24h、Cu2+初始质量浓度为34.52mg/L、菌悬液用量为1.5mL)下,Cu2+的饱和吸附量可达到17.056mg/g;菌体表面带有—COOH、C=O、—OH、—NH、—CONH—、P—O—C等基团,且在酸碱滴定操作过程中,没有掩蔽菌体表面的某种基团,也没有发生细胞溶解而导致基团种类增加;增强溶液酸性可导致菌体表面官能团的质子化效应增加,导致H+与Cu2+竞争官能团,这正是酸度较高不利于菌体与Cu2+结合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CU2+ 生物吸附 定量分析 酸碱滴定 红外光谱
下载PDF
修饰作用对面包酵母细胞形貌及其吸附Cu^2+性能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云松 王仁 +2 位作者 代先祥 雷三忠 童冬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7-901,共5页
分别采用无水乙醇、氢氧化钠修饰面包酵母,并将修饰前后的菌样用于含Cu2+废水的吸附研究.通过扫描电镜、Zeta电位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吸附前后菌样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化学修饰作用使菌细胞不同程度地发生形变,使其个体减小、表面粗... 分别采用无水乙醇、氢氧化钠修饰面包酵母,并将修饰前后的菌样用于含Cu2+废水的吸附研究.通过扫描电镜、Zeta电位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吸附前后菌样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化学修饰作用使菌细胞不同程度地发生形变,使其个体减小、表面粗糙且细胞粘连,以及Zeta电位改变,同时菌样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波数也发生变化甚至有新特征吸收谱线产生.这表明,修饰作用不仅改变了酵母细胞的外形结构、表面电荷,而且提高了菌表面有机官能团的数量及吸附活性,其中NaOH修饰作用还使菌细胞中羰基更加暴露.在吸附Cu2+的过程中,菌样表面羧基、羰基、羟基、氨基、酰胺基、磷酰基等官能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酵母 化学修饰 官能团 扫描电镜 ZETA电位 红外光谱
下载PDF
乙醇和氢氧化钠预处理对面包酵母菌吸附Cu^2+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云松 王仁 +2 位作者 陈沿利 童冬梅 雷三忠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研究了面包酵母菌及由无水乙醇和氢氧化钠分别处理的面包酵母菌对Cu2+的生物吸附作用.结果表明,菌样在pH5,菌量1g.l-1,吸附时间20min,Cu2+25mg·l-1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2,3.3和5.73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研究了面包酵母菌及由无水乙醇和氢氧化钠分别处理的面包酵母菌对Cu2+的生物吸附作用.结果表明,菌样在pH5,菌量1g.l-1,吸附时间20min,Cu2+25mg·l-1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2,3.3和5.73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菌主要依靠表面活性基团吸附Cu2+.预处理作用增加了菌表面活性基团的数量及活性.在吸附过程中静电作用可能对吸附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菌样对Cu2+的吸附以可逆吸附为主,并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可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酵母菌 乙醇 氢氧化钠 CU^2+ 吸附
下载PDF
Fe、V助剂对CuO/Al_2O_3催化剂上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仁 陈彤 +4 位作者 童冬梅 荣联清 胡常伟 田安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6期640-645,共6页
在 3 63~ 473 K,0 .1 MPa压力下 ,研究了 Cu-Fe-V2 O5/ Al2 O3催化剂上 CO2 催化加氢反应 ,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 XRD及 TPR表征 ,并对 XRD结果和 TPR的“ROR”(还原 -氧化 -还原 )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铜基催化剂中加入 Fe、V使其... 在 3 63~ 473 K,0 .1 MPa压力下 ,研究了 Cu-Fe-V2 O5/ Al2 O3催化剂上 CO2 催化加氢反应 ,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 XRD及 TPR表征 ,并对 XRD结果和 TPR的“ROR”(还原 -氧化 -还原 )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铜基催化剂中加入 Fe、V使其在 5 0 0 K以下的活性和选择性大为提高 ,且明显改善铜物种的分散度 ,影响催化剂表面的酸度。Fe、V浸渍的先后顺序对催化剂的性能亦有影响。Fe、V的加入及不同的浸渍顺序可能对催化剂上 Cu、Fe、V的分布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有影响。室温下 ,催化剂上活性铜物种含量增加 ,有利于 H2的解离吸附及 CO2 的配位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 加氢 甲醇合成 二氧化碳 催化剂
下载PDF
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化学与社会课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仁 代先祥 +2 位作者 张云松 赵茂俊 张利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09期63-64,共2页
高校《化学与社会》作为"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门课程,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表明,将其分为若干专题,由具有不同专长的教师讲授,能使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以学生为本,有的放矢,内容紧随时代脉搏跳... 高校《化学与社会》作为"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门课程,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表明,将其分为若干专题,由具有不同专长的教师讲授,能使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以学生为本,有的放矢,内容紧随时代脉搏跳动,与时俱进,不断刷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化学实验软件,进行实验教学环节,在学生轻松学化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正确的科学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社会 教学 探索
下载PDF
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去除水中Cu(Ⅱ)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云松 王仁 +2 位作者 李婷 童冬梅 雷三忠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236,共5页
采用TiCl4液相水解法制备锐钛型纳米TiO2,用XRD、SEM、TEM对粉体进行表征。在避光/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将自制纳米TiO2用于处理水中Cu2+。考察了处理时间、pH值、有机物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量为1g.L-1、溶... 采用TiCl4液相水解法制备锐钛型纳米TiO2,用XRD、SEM、TEM对粉体进行表征。在避光/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将自制纳米TiO2用于处理水中Cu2+。考察了处理时间、pH值、有机物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量为1g.L-1、溶液pH值为6、Cu2+初始浓度10mg.L-1,去除时间分别为20min和120min时,Cu2+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4.4%和68.2%。另外,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还原性有机物(甲酸、甲醛、甲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Cu2+的光催化还原率,但对Cu2+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共存阳离子对去除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紫外光 吸附 光催化还原
下载PDF
Cu-Ni双金属催化剂上CO_2的加氢反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彤 王仁 +2 位作者 胡常伟 田安民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4,共4页
采用真空浸渍法 ,制备了 Cu- Ni双金属催化剂 (引入 Cu前 ,Ni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 ,在连续流动微型反应装置上测试了各催化剂上的 CO2 加氢性能 ,并用 XRD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实验发现 ,与 Cu/Al2 O3催化剂相比 ,Cu- Ni/Al2 O3催化... 采用真空浸渍法 ,制备了 Cu- Ni双金属催化剂 (引入 Cu前 ,Ni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 ,在连续流动微型反应装置上测试了各催化剂上的 CO2 加氢性能 ,并用 XRD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实验发现 ,与 Cu/Al2 O3催化剂相比 ,Cu- Ni/Al2 O3催化剂上 CO2 逆变换反应的活性因 Ni的存在而受到抑制 . Cu引入前处于氧化态的 Ni,对所制得的 Cu- Ni催化剂上 CO生成的抑制更为明显 . Cu- Ni/Al2 O3双金属催化剂表现出 CO2 甲烷化的催化活性 ,用引入 Cu前处于还原态的 Ni制备的双金属催化剂 ,更有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双金属催化剂 催化剂 制备
原文传递
混酸预处理多壁碳纳米管吸附Cr^(3+)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林 许孟 +3 位作者 张云松 李婷 王仁 雷三忠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33,共7页
采用混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处理,并考察了溶液浓度、pH值、时间、共存离子、不同洗脱剂等因素对混酸处理前后多壁碳纳米管吸附Cr3+离子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吸附量随时间和pH值增加而增大,且混酸处理后增加效果更加明显;... 采用混酸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处理,并考察了溶液浓度、pH值、时间、共存离子、不同洗脱剂等因素对混酸处理前后多壁碳纳米管吸附Cr3+离子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吸附量随时间和pH值增加而增大,且混酸处理后增加效果更加明显;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0.5 mol/L HCl和0.1mol/L EDTA对吸附后MWCNTs解吸率均>80%。对混酸处理前后的多壁碳纳米管进行TEM、Zeta电位I、R、分散性测试表征。结果显示:混酸处理MWCNTs后,使其孔容、比表面积、表面基团数量及水溶性均有所增加,这可能是处理后MWCNTs吸附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吸附 洗脱 表面基团 CR3+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CuO/SiO_2催化剂铜晶相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仁 童冬梅 +2 位作者 谢正强 胡常伟 田安民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10,共4页
采用醇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铜负载量及含不同助剂的SiO2 负载的铜基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硅酸凝胶生成速度的影响 ,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正硅酸乙酯与乙二醇的体积比起主要作用 ,与金属铜盐的浓度基... 采用醇盐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铜负载量及含不同助剂的SiO2 负载的铜基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硅酸凝胶生成速度的影响 ,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正硅酸乙酯与乙二醇的体积比起主要作用 ,与金属铜盐的浓度基本无关。用XRD测试表明 ,本实验方法所制备的催化剂中的CuO是高度分散的非晶相状态 ,极易还原。高铜负载量的催化剂在 5 0 0℃ ,空气气氛中焙烧 4h后有Cu的晶相产生 ,其中含Fe、Ni助剂的有助于铜盐在分解过程中被还原为晶相铜 ,而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盐法 制备 助剂 氧化铜 二氧化硅 负载型催化剂 铜基催化剂 铜晶相
下载PDF
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在新生儿NRDS初始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兴华 王仁 《当代医学》 2017年第36期9-11,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符合NRDS诊断标准的80例患儿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HHFNC组和NCPAP组,每组各40例,... 目的探究不同无创正压通气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符合NRDS诊断标准的80例患儿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HHFNC组和NCPAP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HHFNC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通气24 h时Fi02值及PS时间长与NCP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后各个时间点P/F、a/APO_2、SaO_2、PaO_2及PaCO_2水平均有所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HFNC组患儿上机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NCP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和NCPAP均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及氧合功能,但HHFNC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儿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 氧合功能 血气分析指标
下载PDF
工业厂房结构设计中钢结构设计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仁 章晓霞 《绿色环保建材》 2016年第9期20-20,23,共2页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形势来看,因为国内外钢结构设计新技术以及新加工工艺不断出现,强度较高的建材、耐腐蚀和高效防火的涂料的成功研制,使得钢结构在当前建筑领域当中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轻钢结构和轻质、高强、抗震新能...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的形势来看,因为国内外钢结构设计新技术以及新加工工艺不断出现,强度较高的建材、耐腐蚀和高效防火的涂料的成功研制,使得钢结构在当前建筑领域当中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轻钢结构和轻质、高强、抗震新能较高、工厂化加工与制造、施工周期短、装配化施工安装、外形美观以及节能环保等特性,在当前工业厂房的生产和设计中替代了传统形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厂房,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厂房 结构设计 钢结构设计 应用
下载PDF
戊二醛交联固定血红蛋白对水中NO_2^-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茂俊 吴明君 +3 位作者 张云松 冯易君 马永毅 王仁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0-434,共5页
报道了戊二醛交联法固定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吸附水中NO2-的方法,并考察了浓度、温度、pH值、吸附时间及干扰离子对其吸附率的影响,确定了吸附的最佳条件:3 mg/LHCl活化处理2h,温度25℃,pH 6.5,吸附时间5h,此时吸附率达90%以上.用... 报道了戊二醛交联法固定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吸附水中NO2-的方法,并考察了浓度、温度、pH值、吸附时间及干扰离子对其吸附率的影响,确定了吸附的最佳条件:3 mg/LHCl活化处理2h,温度25℃,pH 6.5,吸附时间5h,此时吸附率达90%以上.用抗坏血酸作洗脱剂,经洗脱处理后可使固定化血红蛋白反复使用十次左右仍可使吸附率保持在90%以上.在动态吸附实验中,我们以0.5mL/min的流速分别将四种废水过柱处理,均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被NO2-污染了的饮用水.血红蛋白和洗脱剂抗坏血酸均对人体无毒无害,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初步证明该法用于被NO2-污染了的废水处理具较有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Hb NO^2- 吸附能力
下载PDF
4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和荧光光谱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颖 王仁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75-278,共4页
采用量子化学中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下对4种香豆紊类化合物进行了构型优化,经振动分析,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用单激发态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在相同水平下分别计算了4种化合物气相的荧光光谱,所得计算值与实... 采用量子化学中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下对4种香豆紊类化合物进行了构型优化,经振动分析,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用单激发态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在相同水平下分别计算了4种化合物气相的荧光光谱,所得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类化合物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荧光光谱 单激发态组态相互作用方法
原文传递
磁性纳米TiO_2/Fe_3O_4的制备及光催化去除甲基紫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代先祥 陈洪 +2 位作者 何海建 张云松 王仁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89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纳米Fe3O4表面包覆TiO2制备磁性纳米T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用XRD、SEM、FTIR对其表面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Fe3O4表面被锐钛型的TiO2包覆,该磁性纳米光催化剂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0~100 nm.将纳米TiO2/Fe...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磁性纳米Fe3O4表面包覆TiO2制备磁性纳米T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用XRD、SEM、FTIR对其表面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Fe3O4表面被锐钛型的TiO2包覆,该磁性纳米光催化剂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0~100 nm.将纳米TiO2/Fe3O4用着光催化剂去除水中的甲基紫染料,在紫外光照射下,考察了体系pH、处理时间、染料浓度、磁性光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甲基紫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9时,紫外光照射2 h,甲基紫浓度为20 mg/L,TiO2/Fe3O4量为1.8 g/L的条件下,甲基紫去除率可达90.5%.且甲基紫去除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磁性光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升高.该磁性催化剂反复使用3次后,其对甲基紫的去除率仍达8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Fe3O4 磁性纳米光催化剂 甲基紫
下载PDF
面包酵母菌、纳米TiO2及其复合吸附剂对Cu^2+吸附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云松 王仁 +2 位作者 王显祥 雷三忠 童冬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0-406,共7页
采用TiCl4液相水解法,制备粒径在40~80nm的锐钛型纳米TiO2.将制得的纳米TiO2配合面包酵母菌制作复合吸附剂并用于Cu2+的吸附研究,发现复合吸附剂量为5g·L-1,pH≥4.0,吸附时间40min,[Cu2+]=10mg·L-1的条件下,复合吸附剂中纳米... 采用TiCl4液相水解法,制备粒径在40~80nm的锐钛型纳米TiO2.将制得的纳米TiO2配合面包酵母菌制作复合吸附剂并用于Cu2+的吸附研究,发现复合吸附剂量为5g·L-1,pH≥4.0,吸附时间40min,[Cu2+]=10mg·L-1的条件下,复合吸附剂中纳米TiO2提高了面包酵母菌对Cu2+的吸附率,即面包酵母菌和纳米TiO2对Cu2+的吸附产生了协同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Zeta电位等仪器对复合吸附剂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中面包酵母菌与纳米TiO2主要依靠配位键、氢键相互结合,受静电吸引影响较小.同时,复合吸附剂的稳定性及TiO2的负载量与溶液中H+浓度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面包酵母菌 复合吸附剂 协同作用 活性基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