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公共外交研究的兴起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反思 |
唐小松
王义桅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8
|
|
2
|
“一带一路”战略的道德风险与应对措施 |
王义桅
郑栋
|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3
|
|
3
|
霸权均势:冷战后美国的战略选择 |
倪世雄
王义桅
|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7
|
|
4
|
全球公域:思想渊源、概念谱系与学术反思 |
韩雪晴
王义桅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0
|
|
5
|
“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权探析 |
王义桅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6
|
|
6
|
公共外交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冲击:一种分析框架 |
唐小松
王义桅
|
《欧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3
|
|
7
|
“中国梦”也是社会主义梦 |
王义桅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9
|
|
8
|
超越和平崛起--中国实施包容性崛起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王义桅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9
|
|
9
|
国外对公共外交的探索 |
唐小松
王义桅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10
|
从“进攻”到“防御”——美国公共外交战略的角色变迁 |
唐小松
王义桅
|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0
|
|
11
|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中的南中国海问题 |
江洋
王义桅
|
《东南亚研究》
|
1998 |
24
|
|
12
|
“一带一路”建设的六个“点位” 改革传媒发行人、编辑总监王佳宁深度对话六位知名学者 |
罗雨泽
汪鸣
梅新育
许利平
王义桅
史育龙
王佳宁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5
|
|
13
|
中国故事的传播之道 |
王义桅
|
《对外传播》
|
2015 |
24
|
|
14
|
从霸权稳定论到单极稳定论——冷战后新现实主义的回归 |
王义桅
唐小松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6
|
|
15
|
全球化进程中的妇女问题 |
江洋
王义桅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7
|
|
16
|
论“一带一路”的历史超越与传承 |
王义桅
|
《学术前沿》
CSSCI
|
2015 |
23
|
|
17
|
试析美国公共外交及其局限 |
唐小松
王义桅
|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18
|
美国重返亚洲的理论基础:以全球公域论为例 |
王义桅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12 |
21
|
|
19
|
均势与国际秩序:冷战后时代的思索 |
王义桅
倪世雄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8
|
|
20
|
“一带一路”的文明解析 |
王义桅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