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20kV悬式瓷绝缘子零值原因研究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王万昆
周学明
胡丹晖
冯志强
毛晓坡
徐梦娜
-
机构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
-
出处
《湖北电力》
2019年第5期27-32,共6页
-
文摘
为了研究悬式瓷绝缘子零值形成原因,对在运220 kV劣化瓷绝缘子进行取样,并对取样绝缘子进行机械、电气和材料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此次瓷绝缘子低值或零值原因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瓷绝缘子头部侧面位置发生击穿(类型一)的原因可能是运输安装过程中发生碰撞或者运行老化;瓷绝缘子发生炸裂(类型二)的原因是瓷质中Al2O3含量较低,机械强度不达标;瓷绝缘子头部正上方位置发生击穿(类型三)的原因是制作工艺把控不严,在出厂前未能完全剔除存在质量缺陷的绝缘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运后受外力损伤的几率。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瓷绝缘子劣化原因分析和质量源头管控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试验数据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关键词
零值绝缘子
工频击穿
绝缘电阻
贯穿通道
-
Keywords
zero-value insulator
power frequency breakdown
insulation resistance
penetrated channel
-
分类号
TM216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M854
[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
题名基于红外检测的劣化瓷绝缘串诊断方法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周学明
黄江林
胡丹晖
毕如玉
王万昆
张耀东
-
机构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咸宁供电公司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出处
《湖北电力》
2020年第1期73-79,共7页
-
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指南项目(项目编号:52153219000F)
-
文摘
劣化瓷绝缘子钢帽炸裂掉串事件在国内多次发生,严重威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采取有效手段及时检测出劣化瓷绝缘子,对于防止劣化瓷绝缘子钢帽炸裂掉串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红外热像仪采集每片绝缘子钢帽温度,对比正常绝缘子串和劣化绝缘子串的温度分布曲线特征,提出劣化绝缘子串诊断方法和判据,实现快速定位劣化绝缘子串,为精细化逐片诊断劣化绝缘子极大地缩小范围,提高工作效率。
-
关键词
瓷绝缘子
劣化串
红外检测
输电线路
-
Keywords
porcelain insulator
degraded insulator string
infrared detection
transmission line
-
分类号
TM216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
-
题名附着金属体染污绝缘表面局部电弧特性研究
被引量:6
- 3
-
-
作者
王羽
牟霖
王万昆
王维
裴欢
文习山
蓝磊
-
机构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53-3262,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607126)~~
-
文摘
为了获取附着金属导体染污绝缘表面局部放电机理,开展小尺寸附着金属导体复合绝缘材料试片人工污秽试验,并结合仿真分析,深入研究污层宽度与附着金属相对尺寸造成放电现象差异的原因,为提出切实可行的抑制局部电弧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干燥带是影响局部电弧放电最本质的原因,悬浮电位导体的存在决定了干燥带产生的位置,也就确定了局部电弧产生的位置。污层宽度与金属体的相对尺寸对局部放电有明显的影响:当污层宽度远大于附着金属块尺寸时,形成的干带不能贯穿污层,干带的最大电场强度达不到放电起始场强,金属块附近始终不会出现明显的局部电弧现象;当污秽宽度与附着金属块尺寸相当时,干燥带会贯穿污层并承担大部分的电压,从而使电场强度超过放电起始场强,金属块附近会出现明显的局部电弧现象。
-
关键词
复合绝缘材料杆塔
附着金属悬浮电位
干燥带
畸变电场
泄漏电流
-
Keywords
composite insulating material tower
attached metal floating potential
drying belt
distorted electric field
leakage current
-
分类号
TM855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
题名组合空气间隙放电路径选择性试验
被引量:6
- 4
-
-
作者
王万昆
蓝磊
安韵竹
王羽
文习山
鄂盛龙
-
机构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广东电力科学研究院
-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800-3808,共9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60624)~~
-
文摘
为了研究空气间隙放电路径发展的分散性和随机性,分别对棒–棒间隙、棒–双棒组合间隙击穿特性,放电路径选择特性及放电路径发展随机特性开展研究。试验中考虑了下棒电极头部形状和下棒电极布置方式的影响,并通过静电场仿真计算分析间隙电场不均匀系数对50%放电电压的影响,以及下棒电极头部周围静电场强度对放电路径选择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计算了电极表面放电初始发展角θ,以表征高压棒电极表面放电发展随机特性。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间隙距离为0.4~1.2 m时,间隙电场不均匀系数越大,间隙50%放电电压越低。间隙距离相同情况下,下棒电极头部曲率越大,头部周围场强越大,越容易产生迎面流注,则被击中的概率越大;间隙距离对放电路径选择性有影响,下棒电极头部形状相同的情况下,间隙距离越小,该间隙下棒电极头部周围电场强度越大,越容易产生上行流注,则被击中的概率越大。空气间隙距离增大会减少下棒电极对高压棒电极放电初始发展方向的约束力,高压棒电极头部表面下行流注的发展方向随机性增强。
-
关键词
50%放电电压
放电路径选择性
电场强度
电场不均匀系数
放电初始发展角
-
Keywords
50% discharge voltage
selectivity of discharge path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the non-uniform coefficient of electric field
angle of discharge path initiation
-
分类号
TM863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
题名±200kV换流站直流场生产运行安全距离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王羽
鄂盛龙
马宇晗
龙国华
王万昆
文习山
-
机构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力科学研究院
-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58-1964,共7页
-
文摘
为保障±200 kV换流站直流场生产运行的顺利进行,避免带电体与接地体/人之间发生放电造成事故,根据直流场内各带电设备与接地设备的相对位置,归纳出直流场内可能存在管母线-墙、管母线-人、分裂母线-人、平波电抗器-栅栏、分裂母线-墙、分裂母线-栅栏这6种典型的空气放电间隙,制作1:1的实物模型模拟这些带电体和接地体以及人。采用正极性250/2 500μs操作冲击电压波对这6种典型间隙进行冲击放电试验,得到各种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曲线。与此同时,借鉴带电作业中相关规程求取各间隙在安全裕度为10%、20%、30%下的安全距离,并对安全距离进行危险率校验,建议直流场内最小安全距离为:管母线距离地面2.95 m,其端部距离墙壁1.44 m;二分裂母线距离地面3.12 m,距离侧面墙壁1.4 m;金属栅栏距离平波电抗器1.17 m。
-
关键词
±200
kV换流站
直流场
安全距离
绝缘配合
操作冲击
危险率
-
Keywords
200 kV convertor station
DC field
safe distance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switching impulse
hazard rate
-
分类号
TM721.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无线充电轨道供电式电动汽车模型
- 6
-
-
作者
李顺
王丹
王万昆
-
机构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出处
《科技传播》
2014年第15期208-208,196,共2页
-
文摘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利用电磁感应耦合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电能的无接触传输,消除了传统的电能传输方式带来的电击、短路和发生火花的危险。本文初步建立了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无线小车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加装了无线模块,以达到自动巡视机器人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初级和次级补偿必不可少,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而初级补偿则显著减小了对初级供电系统视在功率的要求,降低了系统成本。
-
关键词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
无线小车模型
初/次级补偿
无线模块
-
分类号
TM910.6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U469.7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无线充电轨道供电式电动汽车模型
- 7
-
-
作者
李顺
王丹
王万昆
-
机构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3期65-65,共1页
-
文摘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利用电磁感应耦合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电能的无接触传输,消除了传统的电能传输方式带来的电击、短路和发生火花的危险。本文初步建立了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无线小车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加装了无线模块,以达到自动巡视机器人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初级和次级补偿必不可少,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而初级补偿则显著减小了对初级供电系统视在功率的要求,降低了系统成本。
-
关键词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
无线小车模型
初/次级补偿
无线模块
-
分类号
U469.7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