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浅层生物气的断层侧向封闭性 被引量:31
1
作者 付晓飞 潘国强 +2 位作者 贺向阳 吕亚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8-684,共7页
在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生物气,大部分聚集在断层圈闭中,断层侧向封闭性影响浅层气的聚集规模。黑帝庙油层具有埋藏浅、成岩程度低、砂岩物性普遍较好的特点,因此断裂变形形成的碎裂岩难以形成较强的封闭。对含气圈闭断... 在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生物气,大部分聚集在断层圈闭中,断层侧向封闭性影响浅层气的聚集规模。黑帝庙油层具有埋藏浅、成岩程度低、砂岩物性普遍较好的特点,因此断裂变形形成的碎裂岩难以形成较强的封闭。对含气圈闭断层SGR统计表明:长垣南部断层封闭SGR临界值为0.375,对应的风险断距普遍小于50m,因此断距小于50m的断层侧向封闭性可能相对较差;同时证实层状硅酸盐—框架断层岩在该区不起封闭作用,主要封闭类型应该是对接封闭和泥岩涂抹封闭。利用Knipe图解和Allan图,结合断距—距离曲线对全区断层进行定量评价,断层封闭具有垂向的差异性和平面的分段性,因此有些圈闭只在个别小层中存在。据圈闭的断层封闭分段性分析,与未评价断层侧向封闭性之前相比,本区圈闭存在3种变化:①断层侧向封闭,幅度和面积不变的圈闭;②断层侧向部分封闭,幅度和面积变小的圈闭;③断层侧向不封闭,不存在的圈闭。其中前两种圈闭是首钻的目标,结合生物气成藏条件,认为长垣南部黑帝庙浅层生物气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南部 黑帝庙油层 断层侧向封闭性 Knipe图解 Allan图解 定量评价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油气下排的地质条件及找油方向 被引量:22
2
作者 吕延防 李建民 +3 位作者 付晓飞 付广 王有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533,623,共10页
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一段是质量尚好的烃源岩层,该地层普遍存在较高的孔隙流体超压,为油气的向下排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来源。扶杨油层的油气来自于其上覆的青一段源岩层。数值模拟和油气纵向分布规律表明岩石的孔隙、微裂缝及干酪根网络不... 三肇凹陷青山口组一段是质量尚好的烃源岩层,该地层普遍存在较高的孔隙流体超压,为油气的向下排放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来源。扶杨油层的油气来自于其上覆的青一段源岩层。数值模拟和油气纵向分布规律表明岩石的孔隙、微裂缝及干酪根网络不是油气下排的输导通道;断层的分布规律、断穿层位、演化历史及油气的纵向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大量发育并在源岩有机质成熟后频繁活动开启的断穿T_2—T_(06)的断层是青一段油气下排的主要通道,该类断层即为油源断层。青一段在油气下排之后即变成了封闭能力极强的封盖层,青一段下排的油气被严格地限定在了青一段之下的扶杨油层之中。受地层倾向和起通道作用断层活动性的影响,油源断层的下降盘扶杨油层很难形成较大规模的油气聚集,油气主要在油源断层的上升盘一侧聚集成藏,故上升盘是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流体超压 油源断层 输导通道 扶杨油层 三肇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潜山油藏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付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共4页
通过对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藏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的研究,得到油藏类型主要为潜山顶部风化壳和潜山内部裂缝破碎带2种,前者少于后者。潜山顶部风化壳油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源岩、不整合面油势能汇聚区和古地貌高点分布的控制,而潜... 通过对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藏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的研究,得到油藏类型主要为潜山顶部风化壳和潜山内部裂缝破碎带2种,前者少于后者。潜山顶部风化壳油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源岩、不整合面油势能汇聚区和古地貌高点分布的控制,而潜山内部裂缝破碎带油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源岩、源断裂分布和裂缝发育区分布的控制。潜山成藏具有油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至潜山顶部风化壳聚集和油沿断裂垂向运移至潜山内部裂缝破碎带聚集2种模式。苏德尔特潜山构造带中部至霍多莫尔背斜构造带地区是布达特群潜山顶部风化壳油藏形成与分布的有利地区。苏德尔特潜山构造带中部及其附近,以及苏乃诺尔构造带、贝西洼槽东北部、苏德尔特潜山构造带东部和敖瑙海洼槽中部的局部地区是潜山内部裂缝破碎带油藏形成与分布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凹陷 布达特群潜山 油藏类型 分布规律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有利区
下载PDF
南海东部浅水区非烃源岩层系岩性油藏勘探实践与方向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向涛 李小平 +4 位作者 杜家元 丁琳 李智高 陈维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5-707,共13页
南海东部海域经过30多年的油气勘探,在浅水区非烃源层系取得了岩性油藏的勘探突破。目前已发现的岩性油藏相对集中在惠州凹陷南部珠江组,通过对其岩性油藏的分布特征、类型及主控因素开展详细解剖,划分出上倾尖灭型、背斜-上倾尖灭复合... 南海东部海域经过30多年的油气勘探,在浅水区非烃源层系取得了岩性油藏的勘探突破。目前已发现的岩性油藏相对集中在惠州凹陷南部珠江组,通过对其岩性油藏的分布特征、类型及主控因素开展详细解剖,划分出上倾尖灭型、背斜-上倾尖灭复合型、断层-上倾尖灭复合型和条带型4类岩性油藏。其有利成藏条件主要受4种因素控制:(1)河流、波浪和潮汐等多水动力交互控制着储层的平面分布特征,不同水动力控制了不同的储层和岩性圈闭类型;(2)海平面的多期升降控制了储-盖组合,在主要成藏期具有6套有利成藏组合;(3)东沙运动控制了岩性圈闭的有效性和运移通道,调整了砂体的尖灭、翘倾状态,有利于岩性圈闭形成和成藏;(4)"烃源-断层-构造脊"的立体耦合影响油气的高效聚集。南海东部浅水区可划分出3类共6个岩性油藏勘探潜力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部 珠江口盆地 非烃源岩层系 岩性油藏 勘探潜力带
原文传递
大庆长垣南部白垩纪断裂活动及对浅层气藏的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建民 付晓飞 +2 位作者 陆延平 刘海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3-524,共12页
大庆长垣南部包括葡北、敖包塔和葡西3个局部构造。黑帝庙油层的形成与3种不同演化历史断层有关:反转期断裂(Ⅲ型)、断陷期形成坳陷期和反转期均活动的断裂(Ⅰ-Ⅱ-Ⅲ型)和坳陷期形成反转期活动的断裂(Ⅱ-Ⅲ型);其中连通气源岩且活动期... 大庆长垣南部包括葡北、敖包塔和葡西3个局部构造。黑帝庙油层的形成与3种不同演化历史断层有关:反转期断裂(Ⅲ型)、断陷期形成坳陷期和反转期均活动的断裂(Ⅰ-Ⅱ-Ⅲ型)和坳陷期形成反转期活动的断裂(Ⅱ-Ⅲ型);其中连通气源岩且活动期与大量生排气期相匹配的Ⅰ-Ⅱ-Ⅲ型和Ⅱ-Ⅲ型断裂是生物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Ⅰ-Ⅱ-Ⅲ型断裂是深部CO_2向上运移的主要通道。这些断层均是"似花状"断层组合的边界断层,对倾边界断层控制背斜和鼻状构造形成。数值模拟表明:对倾的气源断层与地层产状的配置关系共同控制天然气运移方向和聚集的部位,由于葡萄花和敖包塔构造西缓东陡,因此天然气主要富集在背斜东翼和背斜之间的断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南部 浅层气 断裂及其组合 运移通道 聚集部位 封闭性
下载PDF
基于构造应力场模拟的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兆明 朱明 +3 位作者 汪瑞良 刘军 刘铮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73,共4页
裂缝识别在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探讨裂缝识别方法及构造应力场模拟原理的基础上,以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的流花11-1生物礁油田为靶区,通过叠前三维地震反演,得到空变的弹性参数,构建精细的非均质力学模型,... 裂缝识别在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探讨裂缝识别方法及构造应力场模拟原理的基础上,以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的流花11-1生物礁油田为靶区,通过叠前三维地震反演,得到空变的弹性参数,构建精细的非均质力学模型,密切结合应力场数值模拟技术和地震反演技术。与常规构造应力场模拟相比,叠前构造应力场模拟更加合理地考虑到叠前弹性参数,从而能更精确地进行碳酸盐岩储层构造裂缝的检测,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检测 构造应力场 碳酸盐岩
下载PDF
惠州凹陷A断层转换带文昌组地震相特征及沉积相演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戴朝强 刘军 +1 位作者 张晓宇 《中外能源》 CAS 2014年第1期53-57,共5页
惠州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中部,是南海东部海域最富烃的凹陷之一。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钻井资料少,勘探程度低,单纯依靠单井相分析来进行沉积相的平面研究比较困难。通过对三维地震剖面的精细对比分析,将惠州凹陷A断层转... 惠州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中部,是南海东部海域最富烃的凹陷之一。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钻井资料少,勘探程度低,单纯依靠单井相分析来进行沉积相的平面研究比较困难。通过对三维地震剖面的精细对比分析,将惠州凹陷A断层转换带文昌组地层划分为SQ1~SQ4等4个地震层序。通过对A断层转换带地震相的研究,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了楔状地震相、前积(侧积)地震相、席状平行~亚平行地震相和透镜状地震相,并确定了地震相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在对单井钻遇文昌组地层的各层序沉积相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将平面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对文昌组各层序沉积相分布及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本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滨~浅湖及中~深湖相沉积,其中辫状河三角洲是本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沉积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凹陷 断层转换带 地震相 沉积相 辫状河三角洲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W22井渐新世生物地层研究
8
作者 李前裕 刘传联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超深水井W22井3 266~3 991 m井段72个样品开展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分析,讨论了该层段的地层划分并确定了其年代。研究层位含有丰富的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详细的生物地层学分析显示其属于渐新世。其中,有孔...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超深水井W22井3 266~3 991 m井段72个样品开展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分析,讨论了该层段的地层划分并确定了其年代。研究层位含有丰富的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详细的生物地层学分析显示其属于渐新世。其中,有孔虫分析发现3 390 m以下为早渐新世P18-P21a带沉积、3 380 m以上为晚渐新世P21b-P22带至N4带下部沉积,显示其地层年代为33-23 Ma;而钙质超微化石分析则揭示出该层位包含了自NP25带底部到NP21带的地层,下渐新统/上渐新统的沉积界限在3 390 m左右, Coccolithus formosus的末现面出现在3 841 m表明钻井3 841 m以深地层年代大于32.92 Ma,但更深地层未发现始新世钙质超微化石,表明底部年龄仍为早渐新世,但推测已经接近渐新世/始新世界限(33.89 Ma)。荔湾凹陷渐新世经历了从陆架浅海到上陆坡半深海环境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孔虫 钙质超微化石 生物地层 渐新世 荔湾凹陷
原文传递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早期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小平 +2 位作者 王菲 谢世文 周凤娟 《世界地质》 CAS 2022年第4期703-723,共21页
笔者以钻井揭露的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早期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机制和构造环境。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这套新生代早期火山岩由安山岩、英安岩和粗安岩组成。LA-ICP... 笔者以钻井揭露的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新生代早期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机制和构造环境。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这套新生代早期火山岩由安山岩、英安岩和粗安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揭示,火山岩的结晶年龄为(60.8±1.0)~(56.7±1.7)Ma,时代为古新世。岩石的w(SiO_(2))为57.59%~66.63%,全碱(Na_(2)O+K_(2)O)为3.98%~9.85%,w(Al_(2)O_(3))为16.93%~20.50%,w(MgO)为1.37%~3.12%,w(TiO_(2))为0.49%~0.74%,w(TFe_(2)O_(3))为3.77%~6.78%,Mg#值介于21.98~28.30之间,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准铝质岩石。LREE/HREE值为7.88~10.16,(La/Yb)_(N)比值介于9.64~11.92之间,平均值为11.08,属于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同时δEu值为0.70~1.01,平均值为0.88,存在轻微的Eu负异常。样品相对富集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岩石成因分析表明,珠江口盆地古新世中酸性火山岩起源于高压背景的镁铁质下地壳源区,且在石榴子石-角闪石岩相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综合区域资料,认为珠江口盆地在古新世时期处于古太平洋板片向华南板块持续俯冲的火山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火山岩 古新世 惠州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