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拔对陇南市油橄榄开花结实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玲豫 朱绍丹 +2 位作者 焦健 李朝周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4,共7页
【目的】以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1093 m,1136 m,1175 m和1213 m)对油橄榄开花结实的影响,为油橄榄在陇南地区的增产与引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当地3个主栽品种(‘莱星’‘皮削利’‘佛奥’),测定油橄榄... 【目的】以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1093 m,1136 m,1175 m和1213 m)对油橄榄开花结实的影响,为油橄榄在陇南地区的增产与引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当地3个主栽品种(‘莱星’‘皮削利’‘佛奥’),测定油橄榄植株成花生理指标和果实发育指标。测定的成花生理指标包括叶芽数、花芽数、单枝单位长度花芽数、花序长度及每花序平均花朵数;调查的果实发育指标有坐果率、单果平均鲜重、单株果实总产量和果实体积。【结果】试验区油橄榄花芽数、花芽分化率和每花序平均花朵数随着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均在1175 m达到最大值;与最低海拔1093 m相比,油橄榄单枝单位长度花芽数在最高海拔1213 m达到最小值;品种‘莱星’和‘佛奥’的花序长度均在1175 m为最大,‘皮削利’的花序长度在1136 m为最大。油橄榄果实坐果率、单果平均鲜果重及单株果实总产量均随着海拔升高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175 m达到最大;油橄榄果实外形变化不明显,‘莱星’‘佛奥’果实体积在1175 m达到最大,‘皮削利’果实体积在1213 m最大。【结论】海拔是影响油橄榄成花及果实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河谷地带种植油橄榄,以1175 m油橄榄开花结实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海拔 成花生理 果实发育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不同生态型芦苇种群生殖分株的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 被引量:5
2
作者 焦润安 +3 位作者 焦健 陈丽 张晓玮 陈国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1,共6页
对河西走廊3个生境不同生态型芦苇种群生殖分株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生态型芦苇分株的株高生态可塑性要高于分株总生物量,芦苇茎生物量占分株生物量的比例最大。芦苇分株的花序长与株高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湿... 对河西走廊3个生境不同生态型芦苇种群生殖分株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生态型芦苇分株的株高生态可塑性要高于分株总生物量,芦苇茎生物量占分株生物量的比例最大。芦苇分株的花序长与株高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湿生芦苇和沙生芦苇生殖生长比率与株高呈现负相关关系,盐碱芦苇生殖生长比率与株高无显著负相关关系。3种生态型芦苇分株总生物量和各组分生物量随分株高度的增加,及茎和叶鞘、叶、花序的生物量随分株总生物量的增加均呈现幂函数异速增长规律。土壤水、盐含量是造成影响芦苇生长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河西走廊 生态型 生物量 异速生长 土壤因子
下载PDF
河西走廊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群营养繁殖特征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3
3
作者 焦润安 +4 位作者 焦健 陈丽 刘鑫 张玲豫 李朝周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1-209,共9页
以河西走廊湿生芦苇为对照,研究盐碱芦苇和沙生芦苇种群根茎的年龄结构、营养繁殖力、潜在种群与现实种群的数量关系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探究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群对土壤因子的趋异适应机理,为芦苇种群的扩展提供理论依据... 以河西走廊湿生芦苇为对照,研究盐碱芦苇和沙生芦苇种群根茎的年龄结构、营养繁殖力、潜在种群与现实种群的数量关系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探究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种群对土壤因子的趋异适应机理,为芦苇种群的扩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盐碱芦苇和沙生芦苇有6个龄级,湿生芦苇有5个龄级;根茎长度、根茎生物量和干物质贮量盐碱芦苇和沙生芦苇均小于湿生芦苇,根茎长度和生物量的年龄结构均为3龄级占比最大,最高龄级占比最小,干物质贮量以5龄级根茎最大,1龄级根茎最小;与湿生芦苇相较,相同龄级盐碱和沙生芦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碱芦苇芽库总存量要远大于湿生芦苇,但沙生芦苇要远小于湿生芦苇;芦苇种群根茎芽均以2龄级占比最大,从4龄级开始明显下降,但沙生芦苇从5龄级开始下降。盐碱芦苇和沙生芦苇侧生蘖比例较大,湿生芦苇主蘖所占比重较大。3种生态型芦苇群落样地土壤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碱生境pH值和含盐量高于湿地生境,盐碱和沙地两种生境其余各营养指标均小于湿地生境。土壤含水量和碱解氮含量是影响芦苇生长的重要正向驱动因素,而土壤含盐量为重要的负向驱动因素,不同生境的芦苇可以通过调节自身根茎休眠芽与活动芽间的转换、根茎的发育以及主蘖和侧生蘖发育,以应对各自遭遇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 根茎年龄结构 营养繁殖力 土壤因子
原文传递
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湿生与盐生生态型芦苇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芝祥红 +2 位作者 李朝周 焦健 刘鑫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9-869,共11页
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生长与健康状况对绿洲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选取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天然分布的湿地和盐碱生境设置样地,调查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采用6种聚集指标和Iwao模型,综合分析不... 河西走廊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生长与健康状况对绿洲的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选取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天然分布的湿地和盐碱生境设置样地,调查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采用6种聚集指标和Iwao模型,综合分析不同取样尺度及不同高度级芦苇种群的分布格局与聚集强度,为研究种群个体行为、种群扩散型提供一定信息。结果表明: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种群在取样面积为4、8、16、20、40和100 m2的6个尺度上均为集群分布,其中湿生芦苇聚集程度大于盐生芦苇,盐生芦苇有一定的随机分布趋势,表明湿生生境较盐碱生境更有利于增加芦苇种群聚集强度。湿生芦苇和盐生芦苇各自在不同取样尺度间聚集程度相当。湿生芦苇种群各高度级聚集程度均大于盐生芦苇,且尤以Ⅴ级和Ⅵ级湿生芦苇老龄阶段聚集强度最大。盐生芦苇Ⅱ、Ⅲ、Ⅳ、Ⅵ高度级有一定的随机趋势,但在Ⅰ、Ⅴ高度级无随机趋势。湿生生境水分不再是芦苇生长的限制因子,种群聚集度比较高;盐生生境由于水盐胁迫,土壤水分亏缺和较高的含盐量成为芦苇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芦苇为了满足自身对水分、养分的需求,有随机分布的倾向,进而获得较大的空间及资源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指数 河西走廊 芦苇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高度级 取样尺度
下载PDF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丽 焦健 +4 位作者 朱绍丹 李朝周 唐红 孙萍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6,共8页
为了揭示干旱胁迫下间作牧草对油橄榄根系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4种水分条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8%、15%、12%、9%,以18%土壤含水量作为对照),各水分条件下以不间作为对照,油橄榄幼苗盆内分别进行3种间作牧草处理,即间作苜蓿、间... 为了揭示干旱胁迫下间作牧草对油橄榄根系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4种水分条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8%、15%、12%、9%,以18%土壤含水量作为对照),各水分条件下以不间作为对照,油橄榄幼苗盆内分别进行3种间作牧草处理,即间作苜蓿、间作红三叶、间作苜蓿+红三叶。对油橄榄在牧草间作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多个根系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不同牧草间作处理下油橄榄的抗旱性比较。结果表明:(1)轻度水分胁迫促进油橄榄根系总长度和根系生物量的增大,干旱胁迫加剧则显著降低了根系的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总表面积、总根体积,间作牧草后降低幅度减小。(2)间作牧草明显增加油橄榄根系生物量、比根长、比根面积,以间作红三叶处理最为显著。(3)随着土壤含水量减小,油橄榄根系组织密度增大,间作苜蓿和间作苜蓿+红三叶处理在重度干旱胁迫下高于不间作对照。(4)相关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间作牧草能够增强油橄榄根系的耐旱性,间作红三叶处理的油橄榄根系抗旱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间作 干旱胁迫 油橄榄 根系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