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拉地尔与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罗易 李应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9期82-86,共5页
背景急性心力衰竭(AHF)是高血压急症的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多推荐硝酸甘油、硝普钠或乌拉地尔进行紧急降压治疗,但不同药物的降压效果、对心率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尚缺少可靠的临床证据。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硝普钠治疗高... 背景急性心力衰竭(AHF)是高血压急症的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多推荐硝酸甘油、硝普钠或乌拉地尔进行紧急降压治疗,但不同药物的降压效果、对心率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尚缺少可靠的临床证据。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并AHF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急症并AH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采用硝普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乌拉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 min及治疗后1、2、6 h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包括药物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研究组不同年龄段(<50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患者治疗后2、6 h的SBP、DBP、MA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 min及治疗后1、2、6 h SBP、DBP,治疗前、治疗后30 min及治疗后1、6 h MAP,治疗前、治疗后30 min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 h MAP及治疗后1、2、6 h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同年龄段患者治疗后2、6 h的SBP、DBP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拉地尔与硝普钠均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急症伴AHF患者的血压,但乌拉地尔降低心率的效果优于硝普钠,其对患者的紧急降压效果与年龄无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高血压 急性心力衰竭 乌拉地尔 硝普钠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小檗碱抑制HCT116细胞生长与Wnt/β-catenin信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秋珺 周龙洋 +5 位作者 刘映孜 吴柯 周岐新 罗进勇 何百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的关系。方法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小檗碱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分析及West-ern blot研究小檗碱诱导HCT116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RT-...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的关系。方法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小檗碱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分析及West-ern blot研究小檗碱诱导HCT116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β-catenin mRNA表达,确定小檗碱对其表达的影响;采用外源性过表达β-cate-nin研究小檗碱抑制HCT116细胞增殖与β-catenin的关系。结果小檗碱处理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并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小檗碱处理组全细胞、胞质及核内β-catenin蛋白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外源性过表达β-catenin能减弱小檗碱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小檗碱处理组β-catenin mRNA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小檗碱能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其机制可能与下调β-catenin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HCT116细胞 增殖抑制 凋亡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骨肉瘤细胞143B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周龙洋 +2 位作者 杨秋珺 周岐新 何百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143B骨肉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Western blot检测RAR和RXR在骨肉瘤细胞143B和MG63的内源性表达。通过细胞计数证实全反式维甲酸...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143B骨肉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Western blot检测RAR和RXR在骨肉瘤细胞143B和MG63的内源性表达。通过细胞计数证实全反式维甲酸抑制143B细胞生长,利用凋亡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全反式维甲酸是否诱导143B细胞凋亡;利用萤光素酶报告质粒测定成骨分化早期转录调节因子Runx2的转录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骨桥素和骨钙素的表达,确证全反式维甲酸对143B细胞成骨分化不同时期标志物的影响。结果 RAR及RXR在骨肉瘤细胞143B和MG63中均存在内源性表达。全反式维甲酸能明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143B骨肉瘤细胞的生长;全反式维甲酸处理后,Caspase-3蛋白水平增加,且凋亡染色出现明显阳性;全反式维甲酸不仅使Runx2转录活性增加,而且也促进骨桥素和骨钙素的表达。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能明显抑制143B骨肉瘤细胞生长,这种作用至少与其通过维甲酸信号通路促进143B细胞成骨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骨肉瘤 增殖抑制 凋亡 成骨分化 维甲酸信号
下载PDF
司美格鲁肽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罗易 +1 位作者 王思琪 汤世国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5-109,共5页
目的分析司美格鲁肽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并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59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后是否发生不... 目的分析司美格鲁肽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并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59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n=177)和无反应组(n=420)。收集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用药目的、司美格鲁肽维持剂量、电话,通过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任何不适症状。结果司美格鲁肽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累及的器官/系统为消化系统,占比为82.48%。在177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中,有18例(10.16%)患者因该药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停止用药;有7例(3.95%)患者因该药所致不良反应相关症状持续不缓解而住院治疗;有2例(1.12%)患者因该药所致严重腹泻诱发基础疾病加重而死亡。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BMI水平,超说明书用药人数比例以及用药目的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BMI、患2型糖尿病、超说明书用药是患者服用司美格鲁肽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同时,其还可能增加胆囊结石形成风险。建议临床使用司美格鲁肽应严格遵循适应证用药,用药前应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及甲状腺状况进行评估,且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其用药初期及长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肽 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5
作者 张显玲 李玥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9—2021年该院收治的155例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给药剂量不同分为A组(35例)、B组(62例)和C组(58例)。A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次100 m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9—2021年该院收治的155例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给药剂量不同分为A组(35例)、B组(62例)和C组(58例)。A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次100 mg,1日2次(标准剂量);B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次50 mg,1日2次(降低剂量);C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1次25 mg,1日2次(降低剂量)。三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2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A、B和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33/35)、90.3%(56/62)和69.0%(4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A、B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3.07±7.95)%、(55.52±11.31)%,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A组患者较B组改善更明显,而C组患者无明显改善;A、B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38.04±7.04)、(39.14±5.67)m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C组患者无明显改善;A、B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分别为(46.03±6.91)、(48.80±6.95)m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C组患者无明显改善。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如果考虑危险因素多,不能耐受标准剂量,可使用1次50 mg、1日2次的降低剂量,可能会有同样的临床获益,但不推荐1次25 mg、1日2次的降低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不同剂量 疗效
下载PDF
美洛昔康对骨形态发生蛋白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周龙洋 杨秋珺 +4 位作者 刘映孜 周岐新 蒋青松 何百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对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 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用BMP 9编码序列的重组腺病毒感染C3H10T1/2细胞,并同时加入美洛昔康5,10和20μmol·L-1对BMP9的作用进行干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第5天、第7天和第...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对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 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用BMP 9编码序列的重组腺病毒感染C3H10T1/2细胞,并同时加入美洛昔康5,10和20μmol·L-1对BMP9的作用进行干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第5天、第7天和第9天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RT-PCR方法分别于第9天和第11天检测骨钙蛋白mRNA表达以及第1天、第3天和第5天Dlx-5 mRNA表达,于第14天和第20天采用茜素红S染色法检测钙盐沉积。另用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BMPR-Smad信号的转录活性。结果与正常C3H10T1/2细胞组相比,第5~第9天BMP9组ALP活性明显增加(P<0.01),但加入美洛昔康5,10和20μmol·L-1后,ALP活性随美洛昔康浓度增加而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C3H10T1/2细胞组相比,BMP9组骨钙蛋白素和Dlx-5的mRNA表达水平及钙盐沉积明显增加,美洛昔康则明显抑制BMP9诱导的骨钙蛋白素和Dlx-5 mRNA的表达及钙盐沉积(P<0.05)。BMP9促进C3H10T1/2细胞中BMPR-Smad报告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增加(P<0.01),美洛昔康能够抑制BMP9对BMP-Smad信号的活化作用(P<0.05)。结论美洛昔康对BMP9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MP-Smad信号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骨形态发生蛋白9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Smad信号转导
下载PDF
重庆市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文威 夏春生 +6 位作者 颜陶 黄碧有 费慧芝 胡小娅 杨秋君 周岐新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16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对重庆市某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合理性分析。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重庆市某基层医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内科系统和肿瘤科住院患者共10039例,以构成比和χ2检验对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目的:对重庆市某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合理性分析。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重庆市某基层医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内科系统和肿瘤科住院患者共10039例,以构成比和χ2检验对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39份病例中共有5026名患者(50.16%)使用抗菌药物,其中治疗用药3584例(占71.17%),预防用药1452例(占28.83%),以神经内科和肿瘤科预防用药例数最高。联合用药2622例(占52.06%),其中二联用药1695例(占33.66%)。应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是左氧氟沙星。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整体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联合用药、预防用药上仍存在进一步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调查 合理用药 基层医院
原文传递
NBD多肽与OPG联合抑制聚乙烯磨损颗粒诱导的溶骨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汪洋 张健 +6 位作者 周锐 成名翔 曾理 吴宁宁 李锐冬 邓忠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789-1793,共5页
目的运用小鼠植骨气囊模型,研究NBD多肽、NBD多肽联合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减少骨破坏吸收防治人工关节松动的效应。方法在小鼠背部注入空气形成气囊,取同源小鼠的颅骨植入气囊内。将已制成的气囊模型的小鼠分成3组:NBD多肽组... 目的运用小鼠植骨气囊模型,研究NBD多肽、NBD多肽联合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减少骨破坏吸收防治人工关节松动的效应。方法在小鼠背部注入空气形成气囊,取同源小鼠的颅骨植入气囊内。将已制成的气囊模型的小鼠分成3组:NBD多肽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及NBD多肽);联合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NBD多肽及OPG);对照组(气囊注入聚乙烯颗粒及生理盐水)。3周后取囊壁和植入颅骨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炎症反应情况及炎症细胞渗出量;取组织匀浆液应用ELISA方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TNF)浓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应用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情况及RT-PCR检测破骨细胞骨吸收相关基因Ⅱ型碳酸酐酶(CA-Ⅱ)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HE染色检测炎症细胞渗出量NBD多肽组(870±236)、联合组(820±198)明显少于对照组(3 325±467)(P<0.05)。②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TNF)浓度NBD多肽组[(138.34±2.32)、(156.14±4.17)]与联合组[(129.32±4.62)、(148.78±5.3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6±4.78)、(179.45±8.34),P<0.05]。③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区域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NBD多肽组[(1.06±0.67)%]与联合组[(0.64±0.33)%]明显少于对照组[(4.12±1.09)%],且联合组较NBD多肽组染色面积也有显著减少(P<0.05)。④应用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陷窝面积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NBD多肽组[(4.03±0.76)%]与联合组[(2.65±0.58)%]明显低于对照组[(12.38±1.98)%];且联合组较NBD多肽组的骨片吸收面积有显著减少(P<0.05)。⑤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相关基因CA-ⅡmRNA相对表达量NBD多肽组(0.254±0.048)与联合组(0.180±0.033)明显少于对照组(0.382±0.072)。且与NBD多肽组相比,联合组表达水平也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 NBD多肽能明显减轻聚乙烯磨损颗粒所致的炎症反应,从而间接抑制破骨细胞激活,有效减少聚乙烯磨损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D多肽 骨保护素 人工关节 植骨气囊动物模型 无菌松动
下载PDF
IL-4与骨保护素联合抑制聚乙烯磨损颗粒诱导的溶骨效应
9
作者 汪洋 周锐 +3 位作者 吴宁宁 李锐冬 邓忠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09-1713,共5页
目的运用小鼠植骨气囊模型,研究白介素-4(IL-4)与骨保护素(OPG)联合减少骨破坏吸收防治人工关节松动的效应。方法在小鼠背部注入空气形成气囊,取同源小鼠的颅骨植入气囊内。将已制成的气囊模型小鼠分成3组:对照组(气囊注入聚乙烯颗粒及... 目的运用小鼠植骨气囊模型,研究白介素-4(IL-4)与骨保护素(OPG)联合减少骨破坏吸收防治人工关节松动的效应。方法在小鼠背部注入空气形成气囊,取同源小鼠的颅骨植入气囊内。将已制成的气囊模型小鼠分成3组:对照组(气囊注入聚乙烯颗粒及生理盐水);IL-4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及IL-4);联合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IL-4及OPG),3周后取囊壁和植入颅骨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炎症反应情况及炎症细胞渗出量;取组织匀浆液应用ELISA方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TNF)浓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应用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情况。结果(1)HE染色检测炎症细胞渗出量IL-4组、联合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TNF)浓度IL-4组与联合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区域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IL-4组与联合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联合组较IL-4组染色面积也有显著减少(P<0.05)。(4)应用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陷窝面积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IL-4组与联合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联合组较IL-4组的骨片吸收面积有显著减少。讨论证实IL-4不仅能明显减轻炎症情况,并且能明显减少破骨细胞的激活、骨破坏吸收情况,抑制聚乙烯磨损颗粒所致的骨吸收效应。IL-4与OPG联合应用于小鼠植骨气囊模型中,其抑制骨吸收效应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白介素-4 人工关节 植骨气囊动物模型 无菌松动
下载PDF
影响蕲蛇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因素研究
10
作者 颜陶 万先惠 +4 位作者 费慧芝 黄碧有 代先坤 周岐新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求影响蕲蛇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和预后的各种因素,以便更好掌握使用该药的适应证。方法:对200例单用蕲蛇酶或蕲蛇酶联用地塞米松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 目的:探求影响蕲蛇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和预后的各种因素,以便更好掌握使用该药的适应证。方法:对200例单用蕲蛇酶或蕲蛇酶联用地塞米松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药疗程为影响蕲蛇酶疗效和预后的正性因素(P=0.000);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代谢性疾病为负性因素(P=0.000);而年龄、性别以及联用地塞米松则为混杂因素(P>0.10)。结论:单用蕲蛇酶仅适合于非重症患者,且须用足但疗程不能延长;而联用地塞米松治疗无助于提高蕲蛇酶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蛇酶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疗效 预后 Logistic回归方法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重庆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静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期20-23,32,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为指导社区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重庆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的处方)3779张,对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 目的分析重庆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为指导社区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重庆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的处方)3779张,对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物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处方共涉及843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358人,女性485人;年龄范围31~97岁。5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共740人(87.79%)。抗高血压药物中销售金额最高的为钙通道阻滞剂(CCB)类(54.66%),其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38.67%)。DDDs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坎地沙坦酯片和替米沙坦片。在843例患者降压药的使用中,单一用药386例(45.79%),二联用药336例(39.86%),三联用药36例(4.27%)。在二联降压治疗中,以CCB和ARB联用为主(82.73%)。在三联降压治疗中,以CCB+ARB+β受体阻断剂(β-RB)联用为主(52.78%)。结论该社区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种类及降压治疗方案使用基本合理,但在考虑用药的经济性方面欠佳,多药联用方案仍需进一步进行规范。此外,临床药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宣教时,应重点关注CCB及ARB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特别注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高血压 用药情况 联合用药 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