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谐波导致谐振过电压的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友聪 周凯 +1 位作者 赵威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5-97,共3页
变频调速牵引系统向电网注入大量高频谐波,容易诱发谐振过电压,使电力设备损坏。使用阻抗扫描法和频谱分析法分析了某条电力机车牵引试验线路过电压事故,并提出一种有效且经济的解决措施。首先使用电能质量测试仪和高速示波器测量接触... 变频调速牵引系统向电网注入大量高频谐波,容易诱发谐振过电压,使电力设备损坏。使用阻抗扫描法和频谱分析法分析了某条电力机车牵引试验线路过电压事故,并提出一种有效且经济的解决措施。首先使用电能质量测试仪和高速示波器测量接触网上的谐波和过压波形;然后建立牵引供电系统谐振模型,绘出系统阻抗扫描图,计算系统自振荡频率为3.9 kHz与变流器高频特征谐波构成谐振回路,与测试数据相吻合;最后通过改变牵引变压器绕组接线方式,减少电源阻抗,增加系统稳定性同时破坏谐振条件。现场测试表明,谐波减轻、谐振过电压消失,接触网电压有效值从原来的28.26 kV降至25.5 kV,证明了该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牵引供电 高频谐波 谐振过电压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电缆水树缺陷的修复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凯 +2 位作者 黄友聪 袁林 管顺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37,43,共6页
采用硅氧烷修复液修复交联聚乙烯电缆老化试样中的水树,进而分析修复效果及机理。将介质损耗因数为4%~6%,绝缘电阻7 500~10 000 MΩ的短电缆在7.5 kV 450 Hz交流电压下老化至介质损耗因数达到20%左右,绝缘电阻3 500~5 000 MΩ。然后... 采用硅氧烷修复液修复交联聚乙烯电缆老化试样中的水树,进而分析修复效果及机理。将介质损耗因数为4%~6%,绝缘电阻7 500~10 000 MΩ的短电缆在7.5 kV 450 Hz交流电压下老化至介质损耗因数达到20%左右,绝缘电阻3 500~5 000 MΩ。然后用压力注入式修复装置把修复液注入缆芯对水树缺陷进行修复。以介质损耗因数、绝缘电阻和击穿电压为指标对修复效果进行评判;通过显微镜切片观察修复前后水树微观形态;通过仿真修复前后水树附近电场分布来分析和验证水树的修复机理。实验结果证明,修复液可以充分与电缆水树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胶状聚合物填充水树通道;修复后电缆介质损耗因数、绝缘电阻和击穿电压恢复到新电缆水平;改善了绝缘层电场分布;有效地抑制了水树生长。实验表明,该修复液可有效修复电缆中的水树缺陷,提高电缆绝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水树 硅氧烷 修复 电场分布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水树老化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绝缘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沈策 周凯 +3 位作者 吴迎霞 袁林 管顺刚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62-64,69,共4页
采用一种自制硅氧烷修复液对水树老化电缆进行绝缘修复,通过对试验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其修复效果良好。
关键词 水树老化 XLPE电缆 压力注入 硅氧烷 修复
下载PDF
3种典型220kV GIS变电站进线方式的电磁场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凯 肖先勇 《四川电力技术》 2011年第5期30-33,共4页
高压输变电系统产生的工频电磁环境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分析了3种典型220 kV GIS(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变电站进线方式在周围空间所产生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分布特... 高压输变电系统产生的工频电磁环境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分析了3种典型220 kV GIS(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变电站进线方式在周围空间所产生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分布特征及影响规律。首先建立3种输电线路的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元法进行软件仿真,计算电磁场在离地1.5 m和15 m高度处的水平分布;最后按照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RIP)1998年发布的《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场磁暴露(300 Hz以下)导则》对结果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220 kV电压等级的3种进线方式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均低于ICNRIP规定的公众暴露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GIS变电站 电磁环境 有限元法 仿真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电缆水树缺陷的修复方法研究
5
作者 周凯 +2 位作者 黄友聪 袁林 管顺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7,23,共6页
采用硅氧烷修复液修复交联聚乙烯电缆老化试样中的水树,进而分析修复效果及机理。将介质损耗因数为4%。6%.绝缘电阻7500~10000MQ的短电缆在7.5kV450Hz交流电压下老化至介质损耗因数达到20%左右.绝缘电阻3500~5000MQ。然后用压... 采用硅氧烷修复液修复交联聚乙烯电缆老化试样中的水树,进而分析修复效果及机理。将介质损耗因数为4%。6%.绝缘电阻7500~10000MQ的短电缆在7.5kV450Hz交流电压下老化至介质损耗因数达到20%左右.绝缘电阻3500~5000MQ。然后用压力注入式修复装置把修复液注入缆芯对水树缺陷进行修复。以介质损耗因数、绝缘电阻和击穿电压为指标对修复效果进行评判;通过显微镜切片观察修复前后水树微观形态:通过仿真修复前后水树附近电场分布来分析和验证水树的修复机理。实验结果证明,修复液可以充分与电缆水树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胶状聚合物填充水树通道:修复后电缆介质损耗因数、绝缘电阻和击穿电压恢复到新电缆水平:改善了绝缘层电场分布;有效地抑制了水树生长。实验表明,该修复液可有效修复电缆中的水树缺陷.提高电缆绝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水树 硅氧烷 修复 电场分布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