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黄东 +3 位作者 胡春兰 吴伟炽 林浩 冯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228-323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且随访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üedi-AllgwerⅡ型25例,Ⅲ型9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且随访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üedi-AllgwerⅡ型25例,Ⅲ型9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组)18例,有限切开后克氏针或钢板螺丝钉固定后用外固定支架固定(B组)16例。治疗效果分析应用Mazur评分系统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2~45个月,平均(26.4±3)个月,所有患者无骨不连发生,骨折全部愈合。A组踝关节功能评定优10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4.4%;B组优9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定及骨折愈合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软组织条件差、开放性损伤的胫骨Pilon骨折,采用有限的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进行治疗,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外科手术 内固定 外固定 植骨
下载PDF
削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复杂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6
2
作者 黎路根 +6 位作者 胡春兰 林浩 黄永军 刘晓春 卓日波 黄东 覃承诃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显微削薄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手术设计、切取方法和其在复杂的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针对复杂的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选择显微削薄处理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不同类型的... 目的探讨显微削薄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手术设计、切取方法和其在复杂的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针对复杂的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选择显微削薄处理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不同类型的四肢软组织缺损共计12例,皮瓣均在阔筋膜浅层切取,不携带阔筋膜.供区均直接缝合关闭.采用门诊、电话及微信视频随访,观察记录皮瓣外观、感觉恢复、供区瘢痕及评定受区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1例显微削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的一个分叶坏死,行局部皮瓣转位修复.术后供区仅留线形瘢痕.本组皮瓣削薄后平均厚度为(4.5±0.5)mm.术后随访5~15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0.5~2.0cm,评定级别S3~S3+;上肢腕关节屈伸范围65°~90°,下肢踝关节屈伸范围40°~60°.结论采用显微削薄的分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能一次性修复四肢复杂的不规则创面和邻近多部位软组织缺损,具有供区损伤小、皮瓣经济性能高的特点,是修复四肢复杂创面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叶 穿支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皮瓣削薄技术 四肢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5
3
作者 于明圣 黄东 +3 位作者 黄永军 刘晓春 申宽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0例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采用钢板内固定,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方式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全部得到12~34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0例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采用钢板内固定,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方式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全部得到12~34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早期有2例患者皮肤发生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膝关节功能根据Merchant标准评分,优14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5%。结论对于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根据骨折的类型、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减少骨折并发症,使膝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施氮对饲草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远学 陈曦 +4 位作者 陈新平 罗永 吕世华 徐开未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5-261,共7页
在西南乳业生产中心四川省洪雅县,以玉草2号为试材,通过2009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0,60,120,180,240kg N/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80,N240)对饲草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分蘖数,从N0的1.3个增... 在西南乳业生产中心四川省洪雅县,以玉草2号为试材,通过2009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0,60,120,180,240kg N/hm2,分别记为N0,N60,N120,N180,N240)对饲草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分蘖数,从N0的1.3个增加到N180或N240的1.7个,增幅为30.8%;喇叭口期及收获期的地上部干物质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并在N180时达最大,相比N0分别增加60.9%和23.8%,但在N240时又开始一定下降。施氮显著提高了粗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从而有效提高了饲草玉米的营养价值和饲用品质。植株氮、磷、钾含量随生育期推进而逐渐降低;施氮显著提高了氮含量和氮、磷吸收量,提高了磷含量,降低了钾含量,但差异不显著,对钾吸收量无明显影响。玉草2号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顺序是N>K2O>P2O5,N∶P2O5∶K2O在拔节期为8.2∶1∶5.5,在喇叭口期为9.5∶1∶9.7,在收获期为8.0∶1∶5.8。玉草2号种植中要注重氮、钾肥的投入,洪雅当地的推荐施氮量为180kg N/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玉米 氮肥 干物质产量 营养品质 养分吸收
下载PDF
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被引量:24
5
作者 黄东 张大卫 +3 位作者 申宽宏 吴伟炽 黄永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2-493,共2页
目的比较带拇指背皮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及大鱼际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治疗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优、缺点,探索和优化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技术方法。方法对25例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14例带拇指背皮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 目的比较带拇指背皮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及大鱼际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治疗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优、缺点,探索和优化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技术方法。方法对25例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14例带拇指背皮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2.5cm×1.0cm~4.0cm×3.0cm,11例采用大鱼际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进行修复,观察并对比其疗效。结果带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14例皮瓣完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大鱼际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的11例中,10例皮瓣成活;1例术后发生静脉回流障碍,并伴部分远端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两种皮瓣均无臃肿,色泽正常,外形满意,前者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指问关节活动范围为20°~70°,依据临床常用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提出的感觉功能评定标准,恢复S2以上感觉百分比达87.2%以上。后者拇指的夹捏功能及抗压耐磨性均较好。结论带拇指背皮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及大鱼际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拇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选用大鱼际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筋膜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稀有植物小丛红景天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云红 娄安如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8-535,共8页
对稀有物种生物学特征及繁育系统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稀有物种的保育。该文通过野外定位观测稀有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的花部综合特征,并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的方法首次对其繁育系统进行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物种... 对稀有物种生物学特征及繁育系统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稀有物种的保育。该文通过野外定位观测稀有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的花部综合特征,并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的方法首次对其繁育系统进行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物种单花花期一般为5~6d,开花过程中花柱逐渐伸长并向外弯曲,子房开裂并逐渐伸长,花药散粉具有先后顺序,一般外轮对萼花药先散粉,其后1d左右对瓣花药开始散粉。单花花期依照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6个阶段:花蕾期、内轮散粉期、内轮散粉末期、外轮散粉期、外轮散粉末期和凋谢期。而种群花期一般可持续30d以上,不同海拔观测地点有所不同,海拔2202m处的观测地点B开花物候最为滞后。由于其杂交指数不小于4,花粉-胚珠比在700~1000之间,根据Dafni(1992)和Cruden(1977)的标准,初步判定该物种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丛红景天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下载PDF
游离腓骨皮瓣与髂骨皮瓣在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黄东 谢龙 +2 位作者 黄永军 张大卫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588,共3页
目的 探讨腓骨皮瓣与髂骨皮瓣在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18例骨缺损病例,应用腓骨皮瓣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8例,切取腓骨长度平均为16 cm,皮瓣面积最小6.0 cmn×8.0 cm,最大14.0 cm×22.0 cm;髂... 目的 探讨腓骨皮瓣与髂骨皮瓣在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18例骨缺损病例,应用腓骨皮瓣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8例,切取腓骨长度平均为16 cm,皮瓣面积最小6.0 cmn×8.0 cm,最大14.0 cm×22.0 cm;髂骨皮瓣治疗小段骨缺损,包括足部骨缺损4例,前臂骨缺损4例,掌骨骨缺损2例,取髂骨大小平均为5.0cm×4.0cm×1.5 cm,皮瓣面积4.0 cm×5.0 cm~5.0 cm×8.0cm. 结果 游离移植骨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2.0 cm ×2.0 cm小面积表面坏死,经换药后痊愈.4~6周可见移植腓骨及髂骨与受区骨断端间有少量骨痂形成,平均骨性愈合时间6个月.术后随访6个月~2年,患肢负重下地行走正常,与健侧等长.前臂屈伸旋转活动良好,足部、手掌部等受区无明显疼痛不适.皮瓣色泽与受区相近,供区均一期愈合. 结论 腓骨皮瓣与髂骨皮瓣移植修复四肢骨伴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满意,能有效控制感染、一期修复缩短病程、减少手术次数及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皮瓣 髂骨皮瓣 骨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钊 +3 位作者 徐世明 黄东 林浩 向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31-133,149,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2月-2017年9月共治疗15例手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2.5 cm×5.0 cm^4.5 cm×8.0 cm。手术均采用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缺损创面。... 目的探讨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2月-2017年9月共治疗15例手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2.5 cm×5.0 cm^4.5 cm×8.0 cm。手术均采用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缺损创面。修复指背侧12例,腕背部3例。皮瓣穿支动脉与指固有动脉或掌背动脉吻合,皮瓣伴行静脉与指背静脉或掌背静脉吻合。供区创面11例直接缝合,4例取髂腹股沟全厚皮片移植覆盖。结果 15例皮瓣均成活,1例术后10 d皮瓣远端皮缘逐渐发黑坏死,行扩创和换药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6~19个月,平均13.8个月,皮瓣无臃肿,颜色、质地接近手背侧正常皮肤;根据2000年改进的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2例,良3例。手指神经损伤修复后两点辨别觉10~14 mm。结论游离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颜色、质地与手背侧皮肤接近,属同源皮瓣,切取皮瓣不会影响上肢主干血管,对供区损伤较小,皮瓣设计灵活,可根据损伤情况选择单穿支或多叶皮瓣,特别适用于修复手腕背部中小面积及手指背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 骨间背动脉 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吻合血管腓骨皮瓣组合异体骨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东 +1 位作者 吴伟炽 张惠茹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组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腓骨皮瓣的腓骨嵌入开槽后的同种异体骨内,进行复合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5例.其中,股骨缺损2例,胫骨缺损3例。骨缺损最... 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组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腓骨皮瓣的腓骨嵌入开槽后的同种异体骨内,进行复合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5例.其中,股骨缺损2例,胫骨缺损3例。骨缺损最长为20cm,最短为11cm;切取腓骨皮瓣最大面积为22cm×12cm,最小13cm×7cm。结果临床应用5例,所有腓骨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6~38个月,复查X线照片显示术后3—6个月时.腓骨与异体骨融合良好,骨痂生长明显;术后1.5年以后,异体骨逐渐吸收,同时腓骨直径显著增粗,3年时绝大部分异体骨已吸收,而腓骨直径与胫(股)骨基本相等,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吻合血管的腓骨皮瓣与同种异体骨组合移植修复下肢软组织伴大段骨缺损可使复杂创面修复一期完成,缩短病程,降低肢体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吻合血管
原文传递
急诊第二足趾末节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指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东 +3 位作者 黄永军 吴伟炽 张惠茹 黄国英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5-457,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游离移植第二足趾末节再造拇指指尖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拇指指尖部缺损大小、形状,设计第二足趾末节或者指尖急诊再造拇指指尖15例15指。第二足趾胫侧趾底动脉、神经与拇主要动脉及指固有神经吻合,吻合静脉主要... 目的探讨急诊游离移植第二足趾末节再造拇指指尖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拇指指尖部缺损大小、形状,设计第二足趾末节或者指尖急诊再造拇指指尖15例15指。第二足趾胫侧趾底动脉、神经与拇主要动脉及指固有神经吻合,吻合静脉主要以指(趾)背静脉为主,亦吻合指(趾)腹静脉。结果再造拇指指尖15例15指术后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3年,再造拇指指尖与正常指尖相似,指甲、指纹生长良好,两点分辨觉在4~6mm,对捏、持物功能良好。供足部功能无影响。结论应用第二足趾末节游离移植急诊再造拇指指尖,外形美观,功能恢复佳,手术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可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尖 足趾 移植 拇指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游离骨膜瓣联合自体骨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及骨不连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大卫 黄东 +4 位作者 胥广 吴伟炽 林浩 张惠茹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游离胫骨骨膜瓣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下段严重粉碎性骨折及胫骨粉碎性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例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病例采用胫骨前路切口,进行骨折端处理并复位后,根据骨缺损大小取自体骨移植,并于健侧切取带监... 目的 探讨游离胫骨骨膜瓣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下段严重粉碎性骨折及胫骨粉碎性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例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病例采用胫骨前路切口,进行骨折端处理并复位后,根据骨缺损大小取自体骨移植,并于健侧切取带监测皮岛的游离胫骨骨膜瓣移植至骨折部位,吻合相应血管并采用胫骨锁定加压钢板行一期内固定.对12例胫骨粉碎性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患者采用原有手术切口取出钢板螺钉后,根据骨缺损大小取髂骨植骨,切取带监测皮岛的游离胫骨骨膜瓣,覆盖植骨部位并取合适胫骨锁定加压钢板给予固定,术后给予常规抗凝、抗感染和抗痉挛治疗. 结果 术后26例获得10-18个月随访,胫骨骨膜瓣的监测皮岛成活良好,骨折于术后3-6个月(平均4.5个月)达到临床愈合.肢体功能评价按照Johner-Wruhs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19例,良7例,中1例,优良率96.2%. 结论 采用游离胫骨骨膜瓣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中下段严重粉碎性骨折及胫骨粉碎性骨折术后骨不连,能够有效恢复粉碎性骨折及骨缺损部位血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骨不连 骨膜瓣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与[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晓春 赵鹏 +2 位作者 黄永军 黄东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1-494,共4页
目的对比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与[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伤患者52例,其中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7例,[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25例。两组患者均为单... 目的对比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与[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伤患者52例,其中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27例,[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25例。两组患者均为单纯软组织缺损,不合并指骨骨折。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及门诊进行随访。手指感觉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皮瓣优良程度依据皮瓣外形、患者满意度、手指功能进行整体评价,并依次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收集两组患者以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PSS 22.0进行计算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两组皮瓣均成活,[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组TPD为4~7(5.3±1.2)mm,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组TPD为6~10(8.4±1.7)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2,P=0.000)。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评定试用标准,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组:优17指,良6指,可4指,优良率85.1%;[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组:优8指,良5指,可9指,差3指,优良率5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0,P=0.009)。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和[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和25.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7,P=0.032)。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及[足母]趾腓侧皮瓣均为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但[足母]趾腓侧皮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掌侧固有动脉穿支皮瓣 [足母]趾腓侧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以趾背动脉为血供的趾背皮瓣应用解剖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东 +1 位作者 吴伟炽 张惠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8-619,共2页
目的为以趾背动脉为血供的趾背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9例(18侧)红色乳胶灌注及1例(2侧)墨汁灌注的成人足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趾背动脉走行及其营养皮瓣的血供范围。结果 趾背动脉起始于第1跖背动脉,血管外径(0.... 目的为以趾背动脉为血供的趾背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9例(18侧)红色乳胶灌注及1例(2侧)墨汁灌注的成人足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趾背动脉走行及其营养皮瓣的血供范围。结果 趾背动脉起始于第1跖背动脉,血管外径(0.9±0.2)mm,沿途发出4-8条细小分支营养邻近皮肤。当趾腓侧趾底动脉从第1趾底动脉发出时,趾背动脉粗大;当趾腓侧趾底动脉从第1跖背动脉发出时,趾背动脉较细,但直径仍大于0.5 mm。结论 趾背动脉起始、走行恒定,外径较粗,有较多皮肤穿支和恒定血供范围,以趾背动脉为供血动脉,可设计趾腓侧趾背皮瓣或趾甲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趾背动脉 趾趾背皮瓣 趾趾甲皮瓣 应用解剖
下载PDF
CT、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0期58-59,共2页
目的:探究CT、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ANFH患者84例128髋分别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度和早期定性敏感度。结果:84例ANFH患者128髋... 目的:探究CT、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ANFH患者84例128髋分别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度和早期定性敏感度。结果:84例ANFH患者128髋经CT和MRI定性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2.2%、97.7%,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98髋经MRI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为100%,明显高于经CT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为73.5%(P<0.05)。结论:CT和MRI均可作为ANFH常规诊断措施,但在早期ANFH诊断中,MRI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诊断
下载PDF
指尖部缺损修饰性再造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东 +4 位作者 吴伟炽 张惠茹 林浩 黄国英 黄永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足趾趾尖急诊游离移植再造指尖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指尖部缺损部位、损伤外形,设计(足母)趾、第2、3足趾末节或部分趾尖部游离移植急诊再造指尖26例29指.常规吻合1条趾底固有动脉和2条趾背或趾腹静脉,并吻合1... 目的 探讨不同足趾趾尖急诊游离移植再造指尖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指尖部缺损部位、损伤外形,设计(足母)趾、第2、3足趾末节或部分趾尖部游离移植急诊再造指尖26例29指.常规吻合1条趾底固有动脉和2条趾背或趾腹静脉,并吻合1条趾底神经.结果 再造指尖26例29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2年,再造指尖颜色与正常手指相同,指甲生长良好,皮肤两点辨别觉在4~6 mm,指尖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足母)趾、第2、3足趾末节或部分趾尖部游离移植急诊再造指尖临床效果好,手术成功率高,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尖 移植 再造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足内侧穿支皮瓣设计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10
16
作者 欧阳海洋 +3 位作者 吴伟炽 黄东 毕志伟 牛国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为足内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8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足内侧区进行显微解剖,观测各穿支血管的位置、数目、外径、蒂长及吻合等情况。结果足内侧区皮肤的血供有:足底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母趾... 目的为足内侧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8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足内侧区进行显微解剖,观测各穿支血管的位置、数目、外径、蒂长及吻合等情况。结果足内侧区皮肤的血供有:足底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母趾胫侧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浅支穿?母展肌在舟骨粗隆附近浅出,外径(1.08±0.20)mm;深支从?母展肌和趾短屈肌的间隙内向足底内侧平均发出5.3支穿支,平均外径(0.63±0.25)mm,蒂长(0.93±0.31)cm;内侧深支的内侧支由舟骨粗隆前(1.92±0.61)cm处从?母展肌上缘浅出至足内侧。?母趾胫侧动脉从第一跖趾关节近侧(2.03±0.56)cm处穿出至足内侧。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内侧深支的内侧支与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吻合形成展肌上缘动脉弓,动脉弓的远端与?母趾胫侧动脉相吻合。结论足内侧穿支皮瓣可设计以不同的穿支为蒂进行带蒂转移,修复前足、踝部及足跟周围软组织缺损,也可设计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内侧 穿支皮瓣 足底内侧动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第二足趾近侧趾间关节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及手指关节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锋 黄东 +5 位作者 吴伟炽 林浩 黄永军 黄国英 祝李霖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 探讨第二足趾近侧趾间关节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及手指指间关节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拇、手指关节损伤12例12指,其中全关节缺损7例,半关节缺损5例.采用吻合血管的第二足趾近侧趾间关节游离移植修复,其中再造近侧指间关节9指、远侧指... 目的 探讨第二足趾近侧趾间关节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及手指指间关节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拇、手指关节损伤12例12指,其中全关节缺损7例,半关节缺损5例.采用吻合血管的第二足趾近侧趾间关节游离移植修复,其中再造近侧指间关节9指、远侧指间关节3指.结果 移植关节12例12指全部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8个月,近侧指间关节屈曲活动度为40°~80°(平均60°),移植远侧指间关节屈曲活动度为20°~65°(平均30°).移植关节均未出现退行性变,无关节不稳及关节脱位,未出现骨不连及再骨折现象.结论 对于拇、手指关节缺损,采用第二足趾近侧趾间关节游离移植再造,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第二足趾 指关节 再造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吻合多穿支血管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八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东 +2 位作者 邹小艳 胡春兰 林浩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 探讨吻合多穿支血管的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 2012年4月-2014年12月,应用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8例,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4.0 cm~ 4.0 cm×8.0 ... 目的 探讨吻合多穿支血管的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 2012年4月-2014年12月,应用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8例,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4.0 cm~ 4.0 cm×8.0 cm,皮瓣切取面积3.5 cm×4.0 cm~4.5 cm× 8.0 cm,吻合皮瓣的穿支动脉2~3支.急诊修复2例,亚急诊修复6例. 结果 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随访6个月~2年,皮瓣颜色正常,质软,无臃肿,感觉功能部分恢复,手部抓捏、握拳功能正常. 结论 吻合多穿支血管的足底内侧皮瓣可有效提高该皮瓣的成活面积,临床效果好,是修复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基于生产函数的安全经济贡献率估算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佰顺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77,80,共3页
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模型,研究安全对经济的贡献率,用数字说明安全具有经济效益,得出我国2002年安全投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14%的结论。
关键词 生产函数 弹性 安全经济贡献率 估算
下载PDF
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毛莉颖 黄东 +4 位作者 吴伟炽 林浩 黄国英 胡春兰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联合自体骨植骨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设计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血管骨膜瓣以带蒂转位和游离移植两种手术方式联合自体骨植骨治疗骨不连,其中带蒂转位治疗胫骨骨不连4例,游离移植治... 目的探讨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联合自体骨植骨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设计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血管骨膜瓣以带蒂转位和游离移植两种手术方式联合自体骨植骨治疗骨不连,其中带蒂转位治疗胫骨骨不连4例,游离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7例、治疗肱骨骨不连5例。切取骨膜瓣面积最大10,0cm×6.0cm,最小5.0cm×2.5cm。结果临床共治疗骨不连患者16例,术后随访4~8个月,复查X线照片显示骨髓腔再通,骨折骨性愈合;监测皮岛一期成活14例,表层小部分坏死换药后治愈2例。结论带监测皮岛的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联合自体骨植骨治疗骨不连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骨膜瓣 监测皮岛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