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荞麦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35
1
作者 郭玉蓉 韩舜愈 +3 位作者 刘鹏 毕阳 王汉宁 黎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对荞麦黄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得到荞麦的最佳提取条件为65%的乙醇、物料比1∶15在50~55℃温度下提取6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进行不同荞麦原料提取显示,苦荞粉黄酮得率最高为2.5%,其次为苦荞壳,甜荞粉得率最低。对荞麦黄... 采用正交设计对荞麦黄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得到荞麦的最佳提取条件为65%的乙醇、物料比1∶15在50~55℃温度下提取6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进行不同荞麦原料提取显示,苦荞粉黄酮得率最高为2.5%,其次为苦荞壳,甜荞粉得率最低。对荞麦黄酮提取浓缩液进行薄层分离,得到与芦丁和懈皮素结构相近的两种黄酮类物质;定性显色结果显示荞麦中的黄酮类物质包括黄酮醇、5-羟基黄酮或2-羟基黄酮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提取条件 黄酮类化合物 结构鉴定 荞麦 提取分离 黄酮醇 芦丁 甜荞 黄酮类物质 温度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延后栽培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芮 成自勇 +6 位作者 王旺田 吴玉霞 黎莉 张晓霞 高阳 陈娜娜 马奇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05-113,共9页
为寻求最佳的葡萄果实产量及品质的水分调控阈值,将延后栽培葡萄划分为萌芽、抽蔓、开花、果实膨大、着色成熟5个生育阶段,各生育期设3个供水水平(即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5%-100%、65%-90%、55%-80%),开展了上述3种供水水平下葡萄果实生... 为寻求最佳的葡萄果实产量及品质的水分调控阈值,将延后栽培葡萄划分为萌芽、抽蔓、开花、果实膨大、着色成熟5个生育阶段,各生育期设3个供水水平(即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5%-100%、65%-90%、55%-80%),开展了上述3种供水水平下葡萄果实生长、产量、品质及水分生产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延后栽培葡萄有2个明显的高、低峰膨大周期,第1个高峰期出现在膨大期前16 d,平均横向和纵向膨大速率分别达到0.747和0.959 mm/d;葡萄横径2次膨大高峰出现在膨大期第44-52 d,纵径比横径推迟1 w,平均膨大速率只有0.134 mm/d,比横向小0.063 mm/d。抽蔓期中度水分胁迫处理和开花期中度胁迫处理的膨大速率在果实膨大初期表现出了明显的复水补偿效应,中后期则出现了复水补偿结束后的再减小过程。萌芽期中度胁迫处理对提高葡萄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有利,其值分别达到36333、7.69、10.27 kg/m^3,着色成熟期轻度胁迫处理次之。着色成熟期轻度胁迫下,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葡萄糖、总糖等营养成分均显著高于生育期充分供水处理(P〈0.05)。综合考虑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及果实品质等指标,最佳延后栽培葡萄水分调控处理为着色成熟期轻度胁迫,即着色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5%-90%、其余生育期土壤相对含水率为75%-100%。该研究可为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土壤水分精准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水果 生长 延后栽培葡萄 粒径膨大 产量 水分生产效率 品质
下载PDF
燕麦淀粉性质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政 郭玉蓉 +3 位作者 黎莉 韩静 陆燕 张红利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以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为参比,研究了燕麦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冻融稳定性、蓝值、透明度、粘度以及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燕麦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显著高于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蓝值显著高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而与马铃... 以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为参比,研究了燕麦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冻融稳定性、蓝值、透明度、粘度以及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燕麦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显著高于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蓝值显著高于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而与马铃薯淀粉相比,燕麦淀粉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较差,这与燕麦淀粉的分子结构和组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淀粉 性质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南瓜皮中果胶的工艺 被引量:21
4
作者 白小东 程超 +2 位作者 黎莉 白新明 田耿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56,共7页
以南瓜皮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南瓜皮中的果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讨论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pH及料液比对南瓜皮中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对影响南瓜皮中果胶提取量的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比3个主要因素进行中心组... 以南瓜皮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南瓜皮中的果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讨论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pH及料液比对南瓜皮中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对影响南瓜皮中果胶提取量的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比3个主要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南瓜皮中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25W,超声时间20min,料液比1∶25,pH 2.0,在此最优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得到的果胶提取率为13.89%,与未优化条件下的果胶提取率基本相符,表明了响应面模型对南瓜皮中果胶提取条件参数的优化具有可行性,对南瓜皮中果胶的提取实现工业化生产、功能性物质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深度开发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超声波 南瓜皮 果胶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延后栽培葡萄果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芮 成自勇 +4 位作者 王旺田 吴玉霞 罗永忠 黎莉 张有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4,共8页
【目的】为设施延后栽培条件下葡萄Vitis vinifera果实的精准调控提供依据.【方法】以当地主栽葡萄品种红地球为材料,采用当地普通日光温室进行延后栽培.将葡萄生育期划分为萌芽期、抽蔓期、开花期、浆果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每个生育期... 【目的】为设施延后栽培条件下葡萄Vitis vinifera果实的精准调控提供依据.【方法】以当地主栽葡萄品种红地球为材料,采用当地普通日光温室进行延后栽培.将葡萄生育期划分为萌芽期、抽蔓期、开花期、浆果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每个生育期内设置轻度、中度2个水分胁迫水平,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葡萄果实纵横径膨大速率的影响及果实生长与叶片内氮含量、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和结论】延后栽培葡萄果实存在2个明显的高峰膨大周期,且第1个膨大高峰期葡萄果实膨大速率远大于第2个膨大高峰期;葡萄膨大期前16 d的橫径膨大速率和前24 d的纵径膨大速率对葡萄最终粒径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在抽蔓后期至果实膨大初期中度水分胁迫处理果实膨大速率有明显的复水补偿效应,膨大中后期则出现了复水补偿结束后的再减小过程.抽蔓后期至果实膨大初期葡萄叶片N和叶绿素含量对果实初期膨大速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葡萄 延后栽培 果实膨大 叶片N含量 叶片叶绿素含量 耗水强度
下载PDF
水分胁迫度及时期对设施延迟栽培葡萄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芮 王旺田 +5 位作者 吴玉霞 黎莉 王俊林 薛燕翎 陈娜娜 王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5-161,共7页
为研究水分胁迫对葡萄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2012—2014年在甘肃省张掖市水务局灌溉试验站连续开展3 a设施栽培葡萄水分胁迫试验,将葡萄划分为萌芽、新梢生长、开花、果实膨大、着色成熟5个生育阶段,各生育期分别设1个土壤含水率下限为... 为研究水分胁迫对葡萄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2012—2014年在甘肃省张掖市水务局灌溉试验站连续开展3 a设施栽培葡萄水分胁迫试验,将葡萄划分为萌芽、新梢生长、开花、果实膨大、着色成熟5个生育阶段,各生育期分别设1个土壤含水率下限为55%的田间持水率(field water holding capacity,FC)供水水平(中度水分胁迫)和1个土壤含水率下限为65%FC的供水水平(轻度胁迫),以下限为75%FC为对照,研究3种供水水平下葡萄日耗水强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3个试验年度设施栽培葡萄在果实膨大期日耗水强度均达到最高值,该阶段为设施葡萄需水临界期。2)水分胁迫对葡萄各生育期耗水强度有明显的影响,萌芽期中度水分胁迫降低该阶段耗水强度,但随后复水后耗水量迅速恢复并出现复水补偿增长效应;开花期时间较短,中度水分胁迫对耗水的影响在随后生育期(果实膨大期)才体现出来;着色成熟期中度水分胁迫也显著降低葡萄在胁迫时段的耗水强度;新梢生长期轻度水分胁迫显著影响葡萄日耗水强度。3)2012年萌芽期中度胁迫能提高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效应随胁迫年度持续逐渐减小,2013和2014年产量与充分供水处理差异不显著。研究可为深入理解设施栽培葡萄的耗水特性和设施葡萄节水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迫 水果 灌溉 设施栽培葡萄 日耗水强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微波湿热处理对马铃薯抗性淀粉含量及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黎莉 张盛贵 +1 位作者 郭奕乔 王金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56-159,165,共5页
在湿热条件下,采用不同微波条件对马铃薯淀粉进行处理,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布拉本德粘度仪,对微波处理前后的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微波辐射处理后,淀粉颗粒表面会出现小孔和凹坑;马铃薯淀粉中抗性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糊... 在湿热条件下,采用不同微波条件对马铃薯淀粉进行处理,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布拉本德粘度仪,对微波处理前后的物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微波辐射处理后,淀粉颗粒表面会出现小孔和凹坑;马铃薯淀粉中抗性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含量、糊化转变温度及其范围、热糊稳定性和凝沉性得到提高;马铃薯淀粉的膨胀度、溶解度和粘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湿热处理 马铃薯淀粉 抗性淀粉 性质
下载PDF
喷雾干燥枸杞粉助干剂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致印 张盛贵 +1 位作者 黎莉 魏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2,共3页
以新鲜枸杞为原料,经榨汁、过滤、调配、胶体磨、均质和喷雾干燥工艺生产枸杞粉,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研究了三种助干剂及其添加量对枸杞粉出粉率及感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麦芽糊精加入60%,β-环糊精加入8%,CMC加入1.0%时,... 以新鲜枸杞为原料,经榨汁、过滤、调配、胶体磨、均质和喷雾干燥工艺生产枸杞粉,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研究了三种助干剂及其添加量对枸杞粉出粉率及感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麦芽糊精加入60%,β-环糊精加入8%,CMC加入1.0%时,喷雾干燥效果最好,出粉率达到30.5%,感官评分9.78分;通过方差分析,得出麦芽糊精对出粉率和感官的影响最大,β—环糊精次之,CMC对枸杞喷雾干燥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喷雾干燥 助干剂
下载PDF
活性凹凸棒土对大麻籽油脱色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齐治国 史高峰 +2 位作者 韩舜愈 白利民 黎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7-69,共3页
用提纯、酸化、活化后的凹凸棒黏土吸附大麻籽油中的色素,采用正交实验确定脱色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凹土用量6 g/100 mL油,吸附时间40 min,凹土活化温度300℃,吸附温度35℃时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可达94.31%。
关键词 大麻籽油 凹凸棒土 活化 脱色 脱色率
下载PDF
果蔬采后病害的潜伏侵染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白小东 毕阳 +4 位作者 李永才 王毅 黎莉 王婷 尚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78-282,共5页
潜伏侵染是引起果蔬采后病害的重要因素,病原菌侵染途径多样、侵染时期难以预测,采后处理不能完全控制果蔬潜伏侵染病害发生。潜伏侵染性病原菌附着胞的形成及分泌的致病因子如胞外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p H因子和... 潜伏侵染是引起果蔬采后病害的重要因素,病原菌侵染途径多样、侵染时期难以预测,采后处理不能完全控制果蔬潜伏侵染病害发生。潜伏侵染性病原菌附着胞的形成及分泌的致病因子如胞外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p H因子和毒素是病原菌穿透寄主细胞的重要原因,同时寄主组织衰老防卫能力降低也加速了病原菌在寄主细胞内次生菌丝的形成和寄主病症的出现。本文通过对果蔬采后病害的潜伏侵染机理的综述,明确病原菌侵入寄主的机制及病原菌在寄主内长期潜伏的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防治采后病害,对寻找防治潜伏侵染新方法和提高采后病害的防治效率具有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侵染 采后病害 附着胞 发病机理
下载PDF
荞麦不同生长期黄酮含量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怀珠 郭玉蓉 +3 位作者 黎莉 毕阳 韩舜愈 王汉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73,共3页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期苦荞和甜荞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荞和甜荞不同生长期黄酮含量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即花>叶>根>茎,且苦荞中的含量明显大于甜荞。该结果为荞麦及其制品质量评价和甘肃省荞麦的综合...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期苦荞和甜荞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荞和甜荞不同生长期黄酮含量均呈现规律性变化,即花>叶>根>茎,且苦荞中的含量明显大于甜荞。该结果为荞麦及其制品质量评价和甘肃省荞麦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黄酮 提取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荞麦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怀珠 郭玉蓉 +3 位作者 黎莉 毕阳 韩舜愈 王汉宁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58-362,共5页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对荞麦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优选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60℃条件下,用15倍的乙醇(65%)浸提3h,提取效果最佳。
关键词 荞麦粉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 正交设计
下载PDF
醋酸酯变性淀粉对低筋面团热机械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丽 黎莉 +1 位作者 王晓璇 张盛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5-98,共4页
将荞麦粉与小麦粉以6:4比例混合,制成低筋粉,再将马铃薯醋酸酯淀粉及木薯醋酸酯淀粉按不同比例分别添加到低筋粉中,利用Mixolab混合仪研究两种醋酸酯变性淀粉对低筋粉形成的面团流变及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醋酸酯淀粉都可显著... 将荞麦粉与小麦粉以6:4比例混合,制成低筋粉,再将马铃薯醋酸酯淀粉及木薯醋酸酯淀粉按不同比例分别添加到低筋粉中,利用Mixolab混合仪研究两种醋酸酯变性淀粉对低筋粉形成的面团流变及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醋酸酯淀粉都可显著的增强面团的强度及蒸煮稳定性(p<0.05),木薯醋酸酯淀粉可延长面团的形成和稳定时间、减小机械弱化值,而马铃薯醋酸酯淀粉会降低面团的吸水率及热弱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筋面团 酸酯淀粉 热机械学特性
下载PDF
两种亲水性胶体和两种变性淀粉对青稞-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禹洁 黎莉 +4 位作者 张珍 包雪梅 王婷婷 方琳凯 张盛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45-149,154,共6页
将青稞面粉与小麦面粉以7∶3比例混合,制成青稞-小麦基础粉。将黄原胶(XG)、瓜尔豆胶(GG)和马铃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DP-PS)、木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DP-CS)按不同比例分别添加到该基础粉中,利用Mixolab混合实验仪研究两种亲水性胶... 将青稞面粉与小麦面粉以7∶3比例混合,制成青稞-小麦基础粉。将黄原胶(XG)、瓜尔豆胶(GG)和马铃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DP-PS)、木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DP-CS)按不同比例分别添加到该基础粉中,利用Mixolab混合实验仪研究两种亲水性胶体和两种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对青稞-小麦基础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水溶性胶体和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均可改善青稞-小麦基础粉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对于吸水率而言,GG和ADPCS可以更显著地降低青稞-小麦基础粉面团的吸水率(p<0.05)。就缩短面团的形成时间而言GG和ADP-PS的效果更明显。ADP-PS对增加面团稳定时间方面有略微地改善。在蛋白质的弱化、淀粉的糊化、淀粉糊化胶的热稳定性及淀粉的回生特性方面两种胶体都可以达到减弱的作用,并且ADP-CS在这些方面的减弱作用较ADP-PS更明显。根据这两种亲水性胶体和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在青稞-小麦面团的流变学性质中表现出的特点以及面条用粉的标准可选用GG和ADP-CS作为改良剂更好地用于青稞面条的制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小麦面团 黄原胶 瓜尔豆胶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流变学特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花椒芽菜的乳酸钙保脆工艺 被引量:8
15
作者 穆璇 张珍 +6 位作者 黎莉 张盛贵 邓星火 张世福 杜雨 贾志春 郭敏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4-159,共6页
为了探索花椒芽菜保脆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乳酸钙浓度、浸泡时间、液料比、浸泡温度为影响因子,以剪切力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花椒芽菜的保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花... 为了探索花椒芽菜保脆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乳酸钙浓度、浸泡时间、液料比、浸泡温度为影响因子,以剪切力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花椒芽菜的保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花椒芽菜保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酸钙浓度0.2%、浸泡时间32min、液料比10∶1、浸泡温度22℃,在此条件下,测得的剪切力达到28.51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芽菜 响应面法 保脆
下载PDF
马铃薯泥对戚风蛋糕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仲柏 汪月 +3 位作者 黎莉 杨素 康鹏玲 张盛贵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7年第3期39-44,共6页
以马铃薯泥替代戚风蛋糕中的部分小麦面粉(替代率为10-60%),研究其对面糊比重、微观结构以及对蛋糕比容、色泽、质构和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泥从10%增加到60%,面糊的比重和空气泡直径逐渐增大;蛋糕的比容、L*值、a*值、... 以马铃薯泥替代戚风蛋糕中的部分小麦面粉(替代率为10-60%),研究其对面糊比重、微观结构以及对蛋糕比容、色泽、质构和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泥从10%增加到60%,面糊的比重和空气泡直径逐渐增大;蛋糕的比容、L*值、a*值、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总体呈减小趋势,而b*值、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总体呈增加趋势;用10%以上的马铃薯泥替代小麦面粉制作蛋糕可以促进体系中美拉德反应的发生,从而可以改善蛋糕的色泽;用30%以上的马铃薯泥替代小麦面粉制作蛋糕可以有效延缓蛋糕的老化,从而延长蛋糕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泥 戚风蛋糕 美拉德反应 质构 老化
下载PDF
皂化工艺对枸杞皮渣中类胡萝卜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星 黎莉 +2 位作者 王晓璇 周美 张盛贵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9-714,共6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皂化法提取枸杞皮渣中类胡萝卜素,以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分析考察了4个因素对类胡萝卜素提取量的影响,并优化了皂化工艺。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的最优... 采用超声波辅助皂化法提取枸杞皮渣中类胡萝卜素,以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分析考察了4个因素对类胡萝卜素提取量的影响,并优化了皂化工艺。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的最优皂化工艺条件参数:KOH浓度1.8 mol/L、皂化温度40.7℃、皂化时间1 h、超声波功率205 W。在该条件下,实际获取的类胡萝卜素提取量为129.121 mg/hg,与预测值128.099 mg/hg的相对误差为0.79%,说明该模型拟合度好,优化后得到的皂化工艺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超声波 皂化 响应面
下载PDF
HS-SPME-GC-MS分析马铃薯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7
18
作者 曾著莉 魏晋梅 +3 位作者 黎莉 汪月 赖兴娟 张盛贵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130,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了马铃薯挥发性风味物质。经分析鉴定,在鲜马铃薯中得到3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蒸熟马铃薯泥中得到31种,60℃下保温3 h的马铃薯泥中得到37种。鲜马铃薯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了马铃薯挥发性风味物质。经分析鉴定,在鲜马铃薯中得到3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蒸熟马铃薯泥中得到31种,60℃下保温3 h的马铃薯泥中得到37种。鲜马铃薯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是碳氢化合物,包括甲基环戊烷(25.74%)、正己烷(5.86%)、正戊烷(5.93%)等;蒸熟马铃薯泥和60℃下保温3 h马铃薯泥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是醛类,包括己醛(88.92%)、戊醛(3.437%)、(Z)-2-庚烯醛(2.077%)、壬醛(0.748%)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康鹏玲 杨素 +4 位作者 马娟娟 夏冰冰 黎莉 汪月 张盛贵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8年第1期83-89,共7页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加工品质的影响。以甘肃产区主栽品种"陇薯7号"为试材,通过测定4种种植密度下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等主要成分及褐变度、透明度、溶解度、膨胀度、质构特性等加工主要指标,比较...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加工品质的影响。以甘肃产区主栽品种"陇薯7号"为试材,通过测定4种种植密度下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等主要成分及褐变度、透明度、溶解度、膨胀度、质构特性等加工主要指标,比较不同种植密度对加工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种植密度可以影响马铃薯加工品质,3500株/亩种植时,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淀粉、蛋白质含量及硬度显著高于其他种植密度,马铃薯淀粉的溶解度、透明度及直链淀粉含量也显著优于其他种植密度;4500株/亩种植时块茎蛋白质含量最高,淀粉的膨胀度最好。马铃薯块茎切面暴露于空气中,其褐变强度随时间而变化,褐变强度与切面接触空气的时间具有相关性。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淀粉的颗粒大小有影响,但对形貌和结晶度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陇薯7号 种植密度 加工品质 质构
下载PDF
CMC-Na法提取牦牛血红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振斌 张珍 +4 位作者 张盛贵 黎莉 周芸 胡伟 庞晨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3-146,共4页
以新鲜牦牛血为原料,采用超声波破碎进行溶血,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的吸附作用提取血红素.结果表明:提取牦牛血红素的最佳的条件为:10mL红血球中,去离子水添加量为40mL,超声波破碎时间为20min,分离pH值为2.0,CMC-Na(3%)的添加量为3mL,... 以新鲜牦牛血为原料,采用超声波破碎进行溶血,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的吸附作用提取血红素.结果表明:提取牦牛血红素的最佳的条件为:10mL红血球中,去离子水添加量为40mL,超声波破碎时间为20min,分离pH值为2.0,CMC-Na(3%)的添加量为3mL,该工艺从牦牛血全血中提取的血红素产率为3.028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C-Na法 血红素 牦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