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诊疗技术规范化应用和医疗质量PDCA循环管理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关久利 田丽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诊疗技术规范化应用和医疗质量PDCA循环管理。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脑梗死规范化诊疗程序,对照组患者未应用脑梗死规范化诊疗程序,比较2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诊疗技术规范化应用和医疗质量PDCA循环管理。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脑梗死规范化诊疗程序,对照组患者未应用脑梗死规范化诊疗程序,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NHISS评分以及ADL评分变化情况,将应用脑梗死规范化诊疗程序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PDCA循环管理护理,B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SF-36各维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NHISS评分以及ADL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综合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96.67%,B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66.67%,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规范化诊疗程序可显著降低患者的NHISS评分和ADL评分,PDCA循环管理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QOL评分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医疗质量 持续改进 PDCA循环
下载PDF
恩必普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玉捧 高建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第10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恩必普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恩必普联合纤溶酶治疗组、纤溶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恩必普联合纤溶酶治疗组用恩必普软胶囊联合纤溶酶治疗,纤溶酶治疗组单独... 目的:观察恩必普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恩必普联合纤溶酶治疗组、纤溶酶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恩必普联合纤溶酶治疗组用恩必普软胶囊联合纤溶酶治疗,纤溶酶治疗组单独用纤溶酶治疗,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分别在14d、28d后对3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生活能力状态分级(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做出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14d、28d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对照组在28d 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恩比普联合纤溶酶治疗组14d、28d 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纤溶酶治疗组与对照组(P<0.05或P<0.01);纤溶酶治疗组14d、28d NIH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不良反应是肝功能异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和中度升高为主,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6.7%,停药后,ALT和AST均可恢复至正常水平。1例患者用药3d后出现腹泻,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恩必普联合纤溶酶治疗中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逆,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比普 纤溶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TACI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玉捧 高建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9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完全前循环梗塞(TACI)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121例TACI型SIP患者,首先对16个变量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阳性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SI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史、入院时体温、... 目的探讨完全前循环梗塞(TACI)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121例TACI型SIP患者,首先对16个变量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阳性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SI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史、入院时体温、加拿大卒中量表(CNS)评分、高血糖、TG、纤维蛋白原、脑水肿、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8个变量与TACI型SIP发生显著相关(P<0.05);脑水肿、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高血糖3个因素是SIPTACI亚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水肿、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高血糖在TACI型SIP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此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TACI亚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玉捧 高建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44-946,共3页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06例发病在1248 h,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3个疗程后作疗效判定,B I评分评估其日常生活能力及意识水...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06例发病在1248 h,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3个疗程后作疗效判定,B I评分评估其日常生活能力及意识水平。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清S100β蛋白动态水平的变化。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7、14及21天患者的B 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有效地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