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6例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65
1
作者 郭伟 龚太乾 +6 位作者 蒋耀光 王如文 马铮 刘学海 杨帆 孟胜蓝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 分析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特点.方法 回顾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366例接受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术期情况.男278例,女88例;年龄(60.9±8.3)岁.病变长度(4.6±... 目的 分析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特点.方法 回顾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366例接受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胸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术期情况.男278例,女88例;年龄(60.9±8.3)岁.病变长度(4.6±2.0)cm.行胸腔镜加开腹手术269例,胸腹腔镜联合手术97例.结果 全组手术时间(304.3 ±66.2)min;术中失血量(299.0±197.5) ml;清扫淋巴结(19.1±5.9)个.31例(8.5%)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死亡9例(2.5%).术中并发症19例(5.2%),术后并发症162例(44.3%).结论 本组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最常见并发症是出血(3.6%),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颈部吻合口瘘(16.7%).患者术后死亡原因主要为吻合口-胸腔瘘及吻合口-气管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腹腔镜 食管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术前短期高强度肺康复训练对肺癌合并COPD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孟胜蓝 杨帆 +4 位作者 戴富强 陈爽 黄朝琼 谭群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1-848,共8页
背景与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降低患者心肺功能,可导致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增加。本研究拟探讨术前短期高强度肺康复训练对肺癌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6... 背景与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降低患者心肺功能,可导致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增加。本研究拟探讨术前短期高强度肺康复训练对肺癌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6年12月101例肺癌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肺康复训练组43例,常规治疗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同时比较肺康复训练组训练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肺功能无显著差异,康复训练组住院时间更长[(17.23±4.18) d vs (14.41±4.03) d],但术后住院时间与常规治疗组无显著差异[(8.93±3.78) d vs (9.62±3.98) d],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8例(18.6%) vs 17例(29.3%)]、肺不张[1例(2.3%) vs 1例(1.7%)]、呼吸衰竭[1例(2.3%) vs 2例(3.4%)]等无显著差异。肺康复训练组训练前后FEV_1[(2.06±0.45) L vs (2.15±0.45) L, P<0.001]、PEF[(4.32±0.90) L/s vs (5.15±1.05) L/s, P<0.001]、PCO_2[(42.42±2.79) mmHg vs (41.58±2.98) mmHg, P=0.009]改善明显,按亚组分析,康复训练后中-重度COPD亚组FEV_1[(0.16±0.05) L (8.6%) vs (0.06±0.05) L (2.8%)]增加值较轻度COPD亚组更明显。结论术前短期肺康复训练可改善肺癌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其中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OPD 肺康复训练 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27
3
作者 赵晓龙 孟胜蓝 +1 位作者 蔡云婷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对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全身PETCT检查,排除远端转移。按照胸腔镜下手术...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对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全身PETCT检查,排除远端转移。按照胸腔镜下手术切除范围分为肺段切除组29例和肺叶切除组29例,均采用两孔法,分别采用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手术时间、淋巴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肺功能(FEV_1、FVC)变化、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肺段切除组在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第1、3、7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肺叶切除组(t=8.047、1.744、1.759、4.393、4.560、3.741,P<0.05、P<0.01),2组患者在术后淋巴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3、0.230、0.363,P>0.05);2组患者术后FEV_1、FV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肺段切除组:t=6.072、5.338,P<0.05;肺叶切除组:t=10.146、10.499,P<0.01),其中肺段切除组较肺叶切除组肺功能损伤更小(t=4.972、5.475,P<0.01);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均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肺段切除术更有利于保护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肺功能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礼平 邓波 +7 位作者 王如文 周景海 郭伟 马铮 康珀铭 陶绍霖 谭群友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1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10 d内行18FFDG PET/CT及胸部增强C...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18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1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10 d内行18FFDG PET/CT及胸部增强CT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根据PET/CT、增强CT及术后病理结果,计算PET/CT、增强CT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并相互比较。结果 167例患者中共清扫出731组淋巴结,以术后病理结果为依据,PET/CT诊断出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真阴性淋巴结各有143组、26组、61组、501组,进而得出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70.10%、95.07%、88.10%、84.62%、89.15%、0.65,增强CT分别为54.19%、92.23%、81.67%、72.85%、83.97%、0.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高于增强CT,可以更好地为肺癌术前诊断、分期和后续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诊断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评估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凝血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曾小飞 邓波 +7 位作者 王如文 周景海 郭伟 马铮 康珀铭 陶绍霖 谭群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6-770,共5页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评估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凝血状态。方法选择2014年我科接受手术治疗肺部疾病患者170例,分为肺癌组(100例)与良性疾病组(70例)。观察术前TEG的R、K、Angel、MA、CI参数,比较肺癌组和良性疾病组TE...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评估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凝血状态。方法选择2014年我科接受手术治疗肺部疾病患者170例,分为肺癌组(100例)与良性疾病组(70例)。观察术前TEG的R、K、Angel、MA、CI参数,比较肺癌组和良性疾病组TEG的差异。结果与良性疾病组比较,肺癌组TEG的R值和K值明显缩短(P<0.01),Angel、MA和CI值明显增宽(P<0.01),而常规凝血功能除FIB有所升高外(P<0.01),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Ⅲ期与Ⅰ期、Ⅱ期比较,TEG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N1-3)与无淋巴结转移者(N0)比较,K、Angel、M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8例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其中有症状者3例,下肢静脉血栓阳性组与阴性组术前TEG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良性疾病组无病例出现静脉血栓。结论肺癌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高凝状态与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常规凝血功能相比,TEG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体内凝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肺肿瘤 围手术期 凝血状态
下载PDF
应用ROC曲线评价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彦辉 邓波 +7 位作者 王如文 周景海 郭伟 马铮 康珀铭 陶绍霖 谭群友 《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PET/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回顾性研究228例肺部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228例患者术前10天内完成PET/CT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 [目的]探讨PET/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回顾性研究228例肺部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228例患者术前10天内完成PET/CT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NSE)检测,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计算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原发灶大小、TNM分期、病理类型与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的相关性。[结果 ]病理证实184例为肺癌、44例为良性病变。肿瘤标志物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2.0%、72.7%、64.0%、90.5%、31.3%;PET/CT分别为94.6%、50.0%、86.0%、88.8%、68.8%;两者联合诊断肺癌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4%、47.7%、88.6%、88.7%、87.5%,联合组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大于PET/CT组及肿瘤标志物组(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比较肿瘤标志物、PET/CT组、联合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9、0.760、0.822,联合组的诊断效能高于PET/CT及肿瘤标志物组。SUV_(max)与肺癌的病灶大小呈正相关(r=0.525,P=0.000)。[结论]PET/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癌的诊断效能,SUV_(max)与肿瘤病灶大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肿瘤标志物 肺肿瘤 ROC曲线
原文传递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_α、IL-6和IL-8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向明章 蒋耀光 +2 位作者 王如文 范士志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6,共2页
为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大鼠在体温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测定了肺组织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肺缺血再灌注损... 为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大鼠在体温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测定了肺组织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肺组织TNF_α、IL-6、IL-8相继释放增加,上述因子的血浆变化滞后于肺组织变化。提示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 TNFΑ IL-6 IL-8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不同吻合方式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孟胜蓝 蔡云婷 +2 位作者 赵晓龙 杨帆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7-499,502,共4页
目的比较和评估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颈部手工全层吻合、手工分层吻合及器械圆形吻合3种不同吻合方式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科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的3种不同颈部吻合方式食管癌切除62例,其中手工... 目的比较和评估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颈部手工全层吻合、手工分层吻合及器械圆形吻合3种不同吻合方式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科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的3种不同颈部吻合方式食管癌切除62例,其中手工全层吻合组22例,手工分层吻合组19例,器械圆形吻合组21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前3d胃液引流、吻合口瘘发生率、瘘口愈合时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胃食管反流情况等。结果 3组间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胃食管反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颈部吻合时间器械圆形吻合组[(11.9±1.9)min]<手工分层吻合组[(23.3±3.0)min]<手工全层吻合组[(38.9±4.2)min](P<0.05),但总手术时间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瘘口平均愈合时间手工分层吻合组(7d)短于手工全层吻合组(20.8d)及器械圆形吻合组(19d)(P<0.05);术后前3d胃液引流器械圆形吻合组[(325.4±118.4)g]较手工分层吻合组[(515.9±256.5)g]少(P<0.05)。结论 3种吻合方式术后常见并发症和总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器械圆形吻合及手工分层吻合均可有效缩短颈部操作时间,后者瘘口愈合时间更短,前者因胃液引流更少或可减低吻合口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颈部吻合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胃食管反流
原文传递
49例胸腺瘤外科治疗及临床病理特征回顾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铮 +4 位作者 赵云平 龚太乾 王如文 蒋耀光 郭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3260-3261,3264,共3页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外科治疗经验及其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手术治疗的胸腺瘤49例,对切除肿瘤的大小、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MG)、组织学分类在临床分期中的分布,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49例手术16例采用胸腔镜手术,...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外科治疗经验及其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手术治疗的胸腺瘤49例,对切除肿瘤的大小、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MG)、组织学分类在临床分期中的分布,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49例手术16例采用胸腔镜手术,全组完全切除率为91.84%,临床Ⅰ、Ⅱ期完全切除率100.00%,Ⅲ期60.00%。全组无手术死亡。88.89%的A型和AB型分布在Ⅰ期,而80.00%的B3型和C型分布在Ⅲ期,伴MG的胸腺瘤61.54%分布在Ⅰ期。Ⅰ期伴MG胸腺瘤的最大直径显著小于无MG胸腺瘤,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瘤组织学分型、有无MG与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肿瘤的大小与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Masaoka临床分期 组织学分类 重症肌无力
下载PDF
蜕皮甾酮对大鼠肺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旭 蒋耀光 +4 位作者 范士志 王如文 向明章 李天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索蜕皮激素是否能够减轻肺再灌注损伤。方法应用肺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颈静脉滴注蜕皮甾酮(30mg·kg-1),并与氢化可的松(10mg·kg-1)相比较,检测动脉血气,测定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目的探索蜕皮激素是否能够减轻肺再灌注损伤。方法应用肺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颈静脉滴注蜕皮甾酮(30mg·kg-1),并与氢化可的松(10mg·kg-1)相比较,检测动脉血气,测定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含量,光镜观察肺组织及微血管变化。结果蜕皮甾酮组PaO2、pH及HCO-3均较损伤对照组明显增高。ACE及MDA在蜕皮甾酮组明显低于损伤对照组,亦低于氢化可的松对照组。SOD则蜕皮甾酮组较损伤对照组明显增高,亦较氢化可的松对照组为高。光镜显示,蜕皮甾酮组的肺组织水肿、微血管腔变窄、内皮肿胀等较损伤对照组明显减轻,而与氢化可的松对照组相似。结论蜕皮甾酮可减轻再灌注时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肺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效果不亚于氢化可的松,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蜕皮甾酮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胸腺瘤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云平 蒋耀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46-949,共4页
胸腺瘤较为少见,其发病率为0.15/10万人,但却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占前纵隔肿瘤的20%,成人可达50%。由于异位胸腺的存在,约10%的胸腺瘤位于颈部或纵隔的其他区域Ⅲ,手术切除是治疗胸腺肿瘤的重要手段。现将近年有关胸... 胸腺瘤较为少见,其发病率为0.15/10万人,但却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占前纵隔肿瘤的20%,成人可达50%。由于异位胸腺的存在,约10%的胸腺瘤位于颈部或纵隔的其他区域Ⅲ,手术切除是治疗胸腺肿瘤的重要手段。现将近年有关胸腺瘤外科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外科治疗 胸腺肿瘤切除术 复发 治疗结果 综述
下载PDF
TK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晓龙 孟胜蓝 +2 位作者 蔡云婷 张景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2期4256-4259,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TK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TK1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K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56.9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为晚期的患者血清中TK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分期为早期的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清中TK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K1在性别、抽烟史、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不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1阳性患者两年生存率(42.22%)低于TK1阴性患者(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TK1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远处转移、TMN分期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嘧啶核苷激酶 肺癌 远处转移 生存率
原文传递
单肋间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劲 +9 位作者 马铮 李昆昆 马国锋 孟胜蓝 杨帆 郭伟 龚太乾 谭群友 王如文 蒋耀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743-2745,共3页
目的探讨单肋间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改善重症肌无力(MG)患者术后胸壁慢性疼痛的临床意义,以及其手术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胸外科行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95... 目的探讨单肋间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改善重症肌无力(MG)患者术后胸壁慢性疼痛的临床意义,以及其手术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胸外科行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95例,对比分析经右胸前外侧径路胸腺切除(TVAT组)与单肋间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腺切除(VTSI组)的临床与随访资料。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率及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SI组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及慢性胸壁疼痛明显低于TVAT组。结论单肋间单操作孔径路可减轻MG患者术后疼痛与胸壁感觉异常,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腔镜 胸腺切除术 疼痛
下载PDF
单腔气管插管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0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胜蓝 杨帆 +1 位作者 赵晓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756-1758,共3页
目的总结单腔气管插管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单腔气管插管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03例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电凝钩切断T2、T3交感神经干。结果... 目的总结单腔气管插管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单腔气管插管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03例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电凝钩切断T2、T3交感神经干。结果 103例患者均获得成功,双侧平均手术时间24(16~48)min,术后并发右侧中量气胸1例,全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1(1~5)d,平均随访时间16.8(3~52)个月,术后代偿性多汗44例(42.7%),无复发病例。结论单腔气管插管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采用电凝钩与30°角腔镜形成夹角,能较好观测电凝钩前端,手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单腔气管插管降低术中麻醉管理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 单腔气管插管 一孔法
下载PDF
体外转流技术在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范士志 李志平 +5 位作者 陈建明 廖祥丽 何勇 郭伟 沈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6-367,共2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切除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大血管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所施行的8例手术经验及结果。8例中2例肺癌侵犯降主动脉采用左心转流的方法完成了手术,其余6例均采用常规体外循环技术完成了切除手术。结果术后仅1... 目的总结近年来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切除局部晚期肺癌侵犯心脏大血管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所施行的8例手术经验及结果。8例中2例肺癌侵犯降主动脉采用左心转流的方法完成了手术,其余6例均采用常规体外循环技术完成了切除手术。结果术后仅1例发生了血胸并发症,经再次开胸止血顺利恢复。术后随访1例存活6个月因脑转移死亡,另1例26个月死于全身转移。2004年所施行的6例均存活。结论扩大切除应强调良好的术前准备,严格手术适应证,病理类型仍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癌 局部晚期肺癌
下载PDF
尼群地平对缺血再灌注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向明章 蒋耀光 +2 位作者 王如文 范士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理,观察尼群地平的防治效果。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采用肺在体温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45分钟、再灌注后1小时、2小时、4小时取损伤肺组织测丙二醛(M... 目的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理,观察尼群地平的防治效果。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采用肺在体温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45分钟、再灌注后1小时、2小时、4小时取损伤肺组织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钙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相肺组织MDA含量上升(P<0.05),SOD含量显著下降(P<0.05),总钙含量显著升高(P<0.05),尼群地平可减轻肺组织MDA和组织总钙含量的升高(P<0.05)。结论钙超载和自由基反应共同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二者可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尼群地平通过阻滞钙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 钙超载 尼群地平 SOD
下载PDF
左心转流下进行食管癌切除与胃食管重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士志 陈建明 +3 位作者 李志平 廖祥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0-521,共2页
目的 探讨左心转流下在食管癌切除与胃食管重建中的价值。方法 食管癌侵及降主动脉 ,应用常规手术方法无法切除 ,采用左心转流辅助完成食管癌切除与胃食管重建。结果 在食管癌切除与胃食管重建中应用左心转流技术明显提高了肿瘤切除... 目的 探讨左心转流下在食管癌切除与胃食管重建中的价值。方法 食管癌侵及降主动脉 ,应用常规手术方法无法切除 ,采用左心转流辅助完成食管癌切除与胃食管重建。结果 在食管癌切除与胃食管重建中应用左心转流技术明显提高了肿瘤切除的机率 ,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对部分侵及降主动脉的晚期食管癌患者 ,应用左心转流技术可增强外科手术的安全性 ,疗效确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切除 左心转流术 离心泵 胃食管重建
下载PDF
单肺缺血再灌注对对侧肺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向明章 蒋耀光 +2 位作者 王如文 范士志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单肺缺血再灌注对对侧肺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IR,鼠数=24)和手术对照组(OC,鼠数=24)。采用左肺在体45分钟热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测定双侧肺组织丙二醛(MDA)、血栓素B2(TX... 目的探讨单肺缺血再灌注对对侧肺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IR,鼠数=24)和手术对照组(OC,鼠数=24)。采用左肺在体45分钟热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测定双侧肺组织丙二醛(MDA)、血栓素B2(TXB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湿重(D/W)比值变化。结果左肺热缺血再灌注后右肺MDA和TXB2含量均呈递增趋势(P<0.05和P<0.01),但升幅明显低于相应时相左肺(P<0.05和P<0.01),右肺TNFα升幅没有左肺大,与O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D/W比值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 血栓素 肺移植
原文传递
右肺中叶疾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志平 范士志 +5 位作者 蒋耀光 王如文 陈建明 何勇 郭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54-656,共3页
目的 探讨右肺中叶疾病 (简称中叶疾病 )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89年 1月~ 2 0 0 2年 4月手术治疗中叶疾病 16 3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16 3例中 ,78例 (47 9% )... 目的 探讨右肺中叶疾病 (简称中叶疾病 )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1989年 1月~ 2 0 0 2年 4月手术治疗中叶疾病 16 3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16 3例中 ,78例 (47 9% )为恶性肿瘤 ,85例 (5 2 1% )为良性疾病 ;<5 0岁者 91例 ,81 3% (74例 )为良性疾病 ,显著高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P <0 0 1) ,≥ 5 0岁者 72例 ,84 7%(6 1例 )为恶性肿瘤 ,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的发生率 (P <0 0 1) ;11例结核患者中 8例 (72 7% )合并支气管扩张。术后除 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外均康复出院 ;7例 (4 3% )叶间积液 ,穿刺抽液后恢复。恶性肿瘤患者的 1、3、5年生存率 ,Ⅰ、Ⅱ期分别为 88 4 % (38/ 4 3)、6 2 8% (2 7/ 4 3)、5 1 2 % (2 2 / 4 3) ,Ⅲ、Ⅳ期分别为 76 5 % (2 6 / 34)、4 1 2 % (14 / 34)、14 7% (5 / 34)。 4例楔形切除恶性肿瘤者均术后 1年内复发 ,1例接受再次手术切除中叶及下叶者术后 38个月死于全身衰竭 ,良性病变无复发。结论  (1)对中叶疾病应重视肺癌的可能 ,尤其对 5 0岁以上者 ;(2 )中叶疾病性质难以明确时 ,宜剖胸探查 ;(3)中叶结核多合并支气管扩张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4)单纯中叶切除术后在右侧第 4肋间锁骨中线内侧 2cm处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肺切除术后血浆心钠素与右心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云嵩 陈建明 +5 位作者 范士志 蒋耀光 李陶 熊秀琴 李志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血浆心钠素与右心功能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把 5 0例肺切除患者分为全肺切除组 (1 2例 )、肺叶切除组 (2 8例 )及肺楔形切除组 (1 0例 ) ,通过多普勒肺血流频谱测定患者术前、术后 3~ 5d、术后 8~ 1 0d的右心功...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血浆心钠素与右心功能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把 5 0例肺切除患者分为全肺切除组 (1 2例 )、肺叶切除组 (2 8例 )及肺楔形切除组 (1 0例 ) ,通过多普勒肺血流频谱测定患者术前、术后 3~ 5d、术后 8~ 1 0d的右心功能指标 ,并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相应时点患者血浆心钠素 (ANP)水平。结果 肺楔形切除术后右心功能及ANP无明显改变。肺叶及全肺切除组在术后 3~ 5d右心功能及ANP均发生改变 ,表现为肺动脉平均压 (PAMP)、肺血管阻力 (PVR)及ANP均升高 ,这些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全肺切除组比肺叶切除组的变化更为明显 (P <0 .0 5 )。而肺叶切除组在术后 8~ 1 0d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 ,全肺切除组在术后 8~ 1 0d上述指标的改变持续存在。肺切除术后ANP的改变与PAMP及PVR呈正相关。而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组与无心律失常组的PAMP、PVR及ANP也有明显差异 (P <0 .0 1 )。结论 肺叶及全肺切除术后右心功能发生改变 ,全肺切除术右心功能改变持续更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心钠素 右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